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參加“中國首届客僑文化論壇”有感

  12月11日,筆者參加了在東莞鳳崗鎮舉辦的“中國首届客僑文化論壇”,論壇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研究客僑文化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就如何挖掘客僑文化的歷史,改變客僑文化的現狀和規劃客僑文化的未來進行了探討。

  文化是維係一個民族、一個民係的精神支柱。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爲了生存和發展,客家人保留了中原文化中崇尚華夏正統文化,崇尚詩禮傳家,注重保存傳統、文化、語言、習俗的精華,同時客家人還善於從當地少數民族中,從海外民族中汲取養分,容納他們的文化精華,海納百川,形成了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根植客家人心中,規範着客家人的心理和行爲;成爲客家人戰勝困難,尋求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就鳳崗而言,鳳崗客家文化既有客家文化的多樣性:鳳崗碉樓、客家排屋、客家山歌、客家美食等文化産品,以及豐富多彩的客家風俗,又有其客家文化的個性,客家文化對鳳崗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影響巨大,直至今日,已走向工業化、城市化的鳳崗,還在客家文化的浸潤中發展,爲延續和光大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海外的客家人在保持客家文化的民族性的基礎上,在飄洋過海中,在爲住在國的獨立過程中,在爲住在國的建設過程中,在與海外頻繁、密切的交流過程中,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化中有用的東西,形成了華僑文化。客家文化和華僑文化都具有相當長的歷史,在客家僑鄉,客家人與華僑相間居住,海外華僑將華僑文化傳入僑鄉,華僑文化與客家文化在碰撞、融合、沉澱中得以豐富和發展,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内涵豐富、獨具特色、民風開放的客僑文化,研究客僑文化,利用客僑文化是一個具有鮮明時代氣息的新課題。

  據資料介紹,鳳崗是以客家人爲主體的鄉鎮,户籍人口 2萬餘人,有3萬多華僑分佈在36個國家,既是客鄉,又是僑鄉,是客僑文化的重要地方,正如鳳崗鎮委書記任焕林在“中國首届客僑文化論壇”上表示,舉辦該論壇就是要將鳳崗的文化資源重新進行統籌定位,提出開拓“客僑文化”的思路,努力把鳳崗鎮建設成爲一個“現代化的客僑文化之鄉”,成爲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結合的典範。

  梅州是以客家人爲主的地級市,雖然,梅州市委、市政府在弘揚客家文化、華僑文化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於我們還没有整體的計劃,很好地將客僑文化糅合起來,使客僑資源豐富的優勢得以發揮,鳳崗的創新做法,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

  (來源:《梅州僑聯通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