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文化工程及文化品牌座談會發言

  譚元亨

  中華民族,在進入新石器時代,無論是沿黄河流域、長江流域,還是珠江流域,便各自産生自己的文化,如黄河的“仰韶文化”、長江的“河姆渡文化”、珠江的“石硤文化”等。我國著名的人類學家費孝通,在《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一文中就指出: “廣東石硤文化的發現,使得考古學者得出一種見解,它和贛江流域、長江中下游甚至遠達山東沿海等地諸原始文化,不斷發生直接、間接的交往和相互影響,并且越到後來聯繫越廣越遠,而斷定這沿海地區始終是緊密相聯的。”上述三個流域的三種文化,爲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開拓了一個廣闊的平臺。

  這類文化的表現,則是農耕生産勃興,前兩種不用説了,而珠江流域的石硤文化,則是馬壩的石硤遺址,其下層發現的人工栽培水稻,是華南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遺存之一,更出土有農具等文物。從考古年代而言,均是在前5000年到前4000年之間,相互關聯,但同時獨立發展,由此可見,位於北回歸綫唯一緑洲上的珠江流域,同樣是中華文明的策源地之一。

  而歐洲的多瑙河流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也無一不是人類元初文明的策源地,這才有整個世界的多元互動。

  對於中國而言,珠江文化正是以其迅速進入海洋文明,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揚帆冲浪,大顯身手,在近古,尤其在近現代,對改變中國文化的格局,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從根本上推動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加速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從而在中國處於的“鷄肋”(樑啓超的比喻)的廣東,一躍進入世界的視野,不僅僅是發揮出窗口的作用,對此,珠江文化功高至偉,中國文化從此走向了更新與再造。可以説,正是珠江文化以自身的功能,魅力與貢獻,改變了她曾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不僅不可或缺,而且成爲主流文化。

  因此,我們要打造珠江文化工程,首先要立足於:

  一、珠江文化與黄河文化、長江文化的並駕齊驅,而且,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一如郭沫若所説的,珠江文化甚至超越過其他流域的文化,領潮争先,具有鮮明的開拓特色,成爲主流。不確認這一地位與影響,則無以凸顯珠江文化之重要性。

  二、珠江文化與海洋文化可謂同一意義。珠江文化是中華文化緑(遊牧文化)、黄(農耕文化)與藍(即海洋文化)三大組成部分之一,是中華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而且在近現代日益突出,因此,打造珠江文化工程,也就要抓住其海洋文化即藍的特色!凸顯其與海洋相關的一面。

  三、珠江文化也同樣是多姿多彩的,除開流域中40多個民族外,僅漢民族就擁有三大民係,以廣東、廣西爲主,人口最多的廣府民係,遍及全流域,集中在粤東、粤北的客家民係,以及主要在粤東潮汕平原的潮汕民係。三大民係,其個性、價值取向,審美表現亦各有千秋,這才烘托起珠江文化的星空來。

  以上三點,只是點到爲止。

  當然,無論在自然文化遺産,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上,珠江文化都擁有無可比擬之豐富的内容,諸如海上絲綢之路,十三行到今日之廣交會;又如祠堂、碉樓、圍龍屋;還有自梳女、客家女……等等,我們是不可以割裂歷史的,這都是珠江文化至貴的歷史遺産。而作爲藍色的珠江文化,她更面向未來,面向創新的歲月。

  這就要求我們着眼於現代,着眼於創新,其實,珠江文化已提供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如東莞厚街的現代商居文化,便是如此,它上可追溯到十三行的商館、行商花園,如海山仙館等,向下,則可看到僅僅一個鎮,每年就承辦了30多次的大型的國際會展及其它商展,並擁有五座五星級的國際賓館,以及諸如豐秦等宜居善居的生態群落……僅此一例,便有很多的内涵可發掘,我們的第三産業比重至今仍偏低,可見在商居,會展等上邊仍大有可爲。

  當然,客都文化、科學文化等也無一不具備現代珠江文化色彩,作爲工程打造,自然大有作爲。

  藍色,意味着無垠,海闊天空。

  藍色文明,更意味無限的希望!

  珠江文化工程,正是這樣一項充滿了希望的偉大工程,有待我們一同去揚帆遠航、劈波斬浪,去迎接一個美好的未來!

  戴勝德

  中山大學黄偉宗教授訪問南沙時幸會霍英東先生。談到珠江文化,霍先生的一番見地就很説明問題。他舉出幾個數字,每年黄河冲積的淤泥達11億噸,長江爲5億噸,珠江只爲2千萬噸。足以説明珠江開放程度之高,珠江八門出海,不易閉塞,不易爲淤。霍先生的珠江文化底藴的江海一體經濟觀念,决定了他的投資取向,要在廣州南沙打造一個更大的海港。

  黄河入海是相當蒼凉悲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千古絶唱,唱得中國人爲之慷慨激昂。長江入海是那麽豪邁激越,劉禹錫的“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却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不過,張若虚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猶令人尋夢依依,纏綿悱惻。

  長江、黄河和珠江最終都是流向海洋。不過珠江口有八門出海:磨刀門、虎跳門、鷄啼門、崖門、虎門、蕉門、横門、洪奇門。似乎長江黄河,没那麽多門。而且珠江也並不按“三萬裏河東入海”的規矩,而是“有門即向海中流”,管它向東向西,哪裏能出海就往那裏流,珠江口是奪八門向南而出海。清陳恭尹有句雲:“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是否也可以理解爲珠江不限華夷的對多元文化的兼容開放性。

  黄教授石破天驚提出“珠江文化”,現代世界崇尚“水文化”,神州大地除了長江、黄河,當還有珠江。黄帝是黄河文化的始祖,炎帝是長江文化的始祖,他甚至語驚四座,一文以義,舉舜帝爲珠江文化之始祖。

  英德,地勢險要,風光秀美。傳説當年舜帝南巡狩獵,曾率領宫廷樂隊登上南山最高的鳴弦峰,奏起了《望娥》之曲,唱出了《熏風》之詞。這就是舜帝在粤的足迹了。於是溯爲珠江文化之源。這若是引起學術界争鳴,那就幸莫大焉!  

  早在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寫有《南海神廟碑》記述了册封南海神爲廣利王。此廟也即波羅廟,爲航海之人祭祀海神,祈禱“海不揚波,一帆風順”。明清皇朝,實行海禁,棄置“山則塞,水則通”之箴言。盡管如此,廣州仍被列爲對外通商的口岸。至今光塔和懷聖寺尚在,那正是伊斯蘭文化的浸潤。十三行,清代稱十三夷館。至今在“海皮”石室依舊直指蒼穹。那可是歐洲哥特式的建築,它是西方文明的象徵,這是藍色的海洋文明對珠江文化的浸潤。

  容觀瓊

  我是改革開放後,首批被聘任的省政府參事之一。開始我們做參事,只是每周開次會,談天説地,交流交流,不做什麽實事。自從1992年黄偉宗教授進入省政府參事行列,並任初創立的文化組組長,提出要開始珠江文化工程之後,就真正做實事了。十多年來,我作爲成員之一,親自參加了南雄珠璣巷的考察發現,參加了封開人和廣信文化的發現和論证,參加了徐聞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考察和湛江“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研討會的論证……這些考察和論证都是很認真深入的,是實際而有成效的,既爲當地和省政府提供文化的調研報告和策略諮詢,又將考察和論壇成果結集出版,編成《珠江文化》雜誌或《珠江文化叢書》陸續出版,使成果系列化,有質量,有份量。我因年事高而離開教學和參事崗位,但我始終關心和支持珠江文化工程的持續發展,見到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的成立,見到系列學術著作《十家文譚》的出版,……尤其是在慶祝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成立十週年的時候,拿到沉甸甸的300萬言史著《中國珠江文化史》,真是高興萬分!這是持續辛勤勞動的成果,是珠江文化工程的成功,爲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葉春生

  從建設“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是戰略目標,也是質的飛躍。“强”在哪裏,關鍵是有“拳頭産品”,有他人所不及的力作。遠的不説,諸如近期在全國影響較大的電視劇《潜伏》,動漫《喜羊羊與灰太狼》,每個文化行檔都拿出這樣的拳頭産品來,小説、戲劇、電影、音樂、繪畫,以及新型的文化創意園、創意産業,真正創出有全國乃至全世界有影響的作品來,那麽,“文化强省”的招牌就穩拿了。

  300萬字的《中國珠江文化史》,以其厚重的份量,特别是其寬廣深遂的文化藝術視角,生動記録了珠江流域數千年來的獨特文化,揭示了廣東改革開放以來領潮争先的規律,闡述了人文地理與經濟文化發展的關係,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再度顯現了珠江學者“醒人濟世”的方略,也就是嶺南文化“經世致用”的特質,這兩者應該是統一的。書中論及的“廣信文化”、“駱越文化”、“俚漢文化”、“禪宗文化”、“龍母文化”、“海洋文化”、“華僑文化”等文化現象,均是學者的關注話題,影響深遠。

  我向來有個偏見,認爲嶺南學者缺乏團隊精神,單打獨鬥,所以出不了拳頭産品。《中國珠江文化史》的出版,爲我們樹立了榜樣,它集中了歷史、地理、文學、藝術、語言、考古等各路專家,由省參事室(文史館)統率,歷時三年,團結奮戰的結果。希望此團隊精神,發揚光大,再出精品力作,“文化强省”在望矣!

  張鎮洪

  有一天一位朋友問起我,你爲什麽對珠江文化那麽感興趣,而對嶺南文化不感興趣?對此提問我首先覺得有點奇怪,其次覺得可能有些誤解。因爲我從來没表示過對嶺南文化不感興趣,如果真的不感興趣,我絶對不會在十家文譚中寫出《嶺南文化珠江來》這本書。但寫出這本書來並不表明我反對别人繼續談嶺南文化、繼續探討嶺南文化。我覺得自己談珠江文化並没有否定嶺南文化的任何意思,反之也一樣。

  這樣一來,有人覺得我這麽一説等於没説。但我覺得非也!因爲大家雖然談的是同一個課題——文化,不過談的角度可能不同,嶺南一般指的是五嶺以南這一地區,中心區可能指的是兩廣,很少有人理解得更寬廣,甚至有不少人指的就是廣東。這種理解不要緊,只是範圍大一些和小一些罷了,既然談的是文化,指的就是這塊地方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社會狀態。這麽一説兩者相差也不大,所以有人説,原來早已有嶺南文化這個説法,何必又多來一個珠江文化呢?不是多此一舉嗎?别人怎麽説我認爲都無所謂,但我就喜歡用珠江文化這個概念。因爲這個概念它的含義更全面,説到根上去了。它把“母親河”的寓意充分表現出來了,不妨讓我給大家説一説。

  世界上一切文化都是由人類創造的,人類源於何物。來源於萬物之靈的靈長類,靈長類又來源於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又來源於無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來源於多細胞的動植物,而多細胞生物都是來自於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産生於水。没有水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不單活的,連不會動的也是由地球上的水所形成的。冰川、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還有地球大氣層中的水氣,都與“水”這個字緊密連在一起。

  地球上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好像我們身上的血管,它流到哪裏就把營養輸送到人體任何一個地方,保證人類健康地活着。人類健康地活着就能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文化,這是根本。因此我們把河流比喻成人類的母親一點也不爲過。

  另外,水是萬物之源,世界上一切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幾天或一段時間裏没有食物還不至於馬上死掉,但只要没有了水,很快就會死亡。地球上没有生靈這個演員,地球上就算有多大的一個舞臺也没有用,不會演出有聲有色的“節目”,没有“節目”就是没有文化,好像宇宙間一些没有水的行星一樣,無文化可談。所以每條河流都是有生命的,有歷史的,有文化的。我之所以喜歡以江河爲主軸去探討文化就是這個道理。

  文化有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和當代文化,這是以時間空間爲標準來劃分的文化。各人由於學習的專業不同而研究的對象和範圍不同,側重面也不同,所以談的内容肯定有差别,比喻我是學習生物學中的動物學專業,研究的是古動物,後來主要搞的是第四紀古生物和古人類。文化上主要是研究史前考古學,即石器階段,就我自己來説,最多到中石器時期,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也知之甚少。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如果我能把人類史前階段中石器以前這段文化研究好,我已經深感滿足了。因爲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爲此,最近10年來,我在探討珠江文化史前階段的歷史時,在分析衆多的歷史事件過程中,慢慢地悟出一些道理,覺得過去有些人把這個流域或地區稱之爲蠻荒之地是不符合實際的,也就是説嶺南不是一個南蠻之地,這裏的歷史在史前階段是悠久和光輝的,文化也是很輝煌的。爲此在完成珠江文化史第二章的基礎上,我不舍地又撰寫了一本小書叫《南蠻不蠻》,望各位不吝賜教。

  曾  騏

  《中國珠江文化史》是一個宏大的文化工程。2007年我應邀參加史稿編寫,任務是先秦時代的珠江文化(第三章),爲此,我曾和幾位同行西去桂林、梧州、南寧、武昌、昆明收集資料。蒙雲南考古同行的支持,我們驅車滇東高原,在曲靖實地考察了珠江源頭的珠源洞,增加了許多感性的東西。我還有機會考察了晋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滇國重要墓地,穿越了珠江、長江分水嶺。我追隨珠江文化研究會諸位專家、學者經歷了幾個春秋的討論、寫作、討論、修改、定稿的全過程,基本上完成的編寫任務,第三章文字約十二萬字,71張插圖、彩版。珠江文化史趕在珠江文化研究會成立十週年喜慶出版而獲得了“十年磨一劍”的美稱,畢竟它是我省文化建設上值得慶賀的大事,因此,有了隆重的首髮式。

  接下來是如何評價這部剛剛誕生的《中國珠江文化史》,它的社會效應如何?這需要來自社會、學界、廣大讀者的認可和各種批評,作爲編者自當平心、静心、細心、虚心、耐心傾聽各種聲音、諸方意見,本着“聞過則喜”的心態,繼續努力,使珠江文化史更加切實、準確、完善和具有學術性、科學性。

  什麽是珠江文化史?它應包括哪些精要内容?如何着手編寫?這是當年編寫組首要面對的。特别是我因多年從事考古教學與研究,受專業門檻所限,對文化學知之甚少,只覺眼前一片茫然。經過集體的反復討論,學習和體會,我明確了以下的幾條:

  1. 珠江文化史不同於政治史、經濟史,也不等同於通史的文化部分;

  2. 文化史以文化爲主綫,講文化的起源、孕育、發展過程及其規律,同時也講文化的流向;

  3. 珠江文化史指的珠江這條長河及其幅射的廣闊流域所産生有自己特點的文化。動態的文化向四鄰擴散和交流,同時也吸納周鄰文化滋潤和充實自己;

  4. 文化是由文化現象所反映的具體的實體,而不是抽象空洞的東西,它與人、與事件、與物、與環境相互關係、相互影響。

  明確了以上幾點,我便試圖從珠江的源頭經南北盤江、紅水河、西江……。一路追溯先秦時代諸族群在譜寫百越歷史中締造的文化,結果寫成了以下的幾節:

  滇王國和夜郎文化

  駱越與西歐文化

  南越文化

  在上述的各單元内,先秦時代的珠江文化以文化爲主題的綫索是清晰的,但我總覺得似乎缺少了些什麽?經過反復思索,逐漸有所明白。那就是作爲珠江流域這個時期最具特徵的文化是什麽?而這些文化的特色應該是獨一無二、旗幟鮮明、與其它地區文化判然有别,有了它們才算是真正的珠江文化史。

  前面所寫的三節,只重視史的過程,主題中的主角並不明顯。因此,我用了很大的份量(約占全章三分之一)撰寫珠江文化的形態與特徵,並以此節作爲本章成敗的關鍵。我在珠江流域當時的諸多文化形態中,選擇了以下八項:

  1. 岩壁畫和岩畫。花山壁畫産生於先秦時代延續至東漢,爲珠江流域駱越族獨有的綵繪藝術,具有鮮明的原始宗教色彩。寶鏡灣岩畫是海島海洋文化的紀實,它有别於中國内陸的各類岩畫。

  2. 銅鼓的發明及流傳。銅鼓起源於釜(陶釜、銅釜),誕生於珠江流域,兩千多年來在珠江流域民族地區延續下來。

  3. 拔牙習俗。拔牙是一種古老習俗,源於山東半島史前文明,此後由北向南、西南傳播,先秦時期爲珠江流域族群所繼承並延續下來,而東方沿海則從衰落到消失。

  4. 陶器的幾何印紋裝飾。這是一種有别於長江、黄河流域的陶器裝飾藝術,其中藴藏着珠江人的思維、圖騰宗教觀念、藝術風格。同時留存有受中原青銅文化裝飾藝術的烙印。

  5. 西樵山雙肩石器。産於珠江三角洲的西樵山雙肩石器在珠江文化史中占重要地位,它廣布於珠江流域,後來的青銅文化中的斧,一一均可在西樵山的石器中找到祖型和原始型。西樵山石器通過海洋向外擴散,使珠江文化在先秦時代已具有外向型特點。

  6. 珠江流域的玉工工藝傳統。環珠江口外海島先秦時期出現製造各種大小型號玉石塊爲主的工藝傳統而有别於大陸其它冶玉、琢玉中心,它的産品用作首飾,也和西樵山石器一樣,除了供應珠江流域之外,擴散到東南亞島嶼,成爲海洋文化的一角。

  7. 石柏樹皮布。屬於無紡布系統,是珠江流域先民在史前和先秦時期的發明創造,它通過海陸兩路進入中南半島、東南亞、太平洋島嶼到達美洲。珠江人這種首創性的發明在人類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8. 鼻食、鷄卜也是珠江流域僅見的習俗和宗教内容。鷄卜又稱“越巫鷄卜”,反映珠江流域以鳥爲圖騰的宗教活動由鼎盛到衰亡的過程 。

  上述八項内容凸現了先秦時代面向海洋的外向型珠江文化的獨特性和多樣性,這才是本階段珠江文化史中最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因素。有了這些因素,文化史顯得豐滿和多彩。

  羅康寧

  在珠江文化發掘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其中一個困難就是部分地方政府眼光短視,没有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要麽“一把手”不重視、宣傳不到位、不願出活動經費,要麽就是急功近利、想馬上産生效果,爲自己的政績添一筆。這些都是典型的文化建設“行政化”。

  文化實質是一種軟實力,其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文化建設不會立竿見影,因此不宜急功近利。只有通過長期的潜移默化,才能産生一種普遍的文化效應。

  除此之外,珠江文化發展中存在的派系相争,也阻礙了珠江文化的發展。例如,針對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争論,徐聞、雷州等地至今仍相持不下。

  黄啓光

   珠江、西關小姐是廣東十分珍貴的文化元素,可以利用這些載體創建珠江文化的品牌。例如桂林《印象·劉三姐》的演出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廣東的影視劇可以考慮在珠江邊實景拍攝。上海用世博會品牌打造了浦江兩岸的會展産業,廣東也可以參照上海做法,利用珠江品牌,帶動商貿、旅遊的發展。

  珠江文化和西關小姐是廣州最有生命力的品牌。幾年來,也有不少平臺在推動這些文化,如西關小姐的選秀活動等,但這些活動平民化有餘,精品化不足。我覺得應該將這些活動精品化。亞運會是推廣廣東文化的一個重要契機。

  當然,打造文化品牌並非個體可以完成,要有一個團隊,包括政府、專家、投資商等各方的介入,才能做出好的文化品牌。

  洪三泰

  在廣東建設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由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10餘位學者、作家執筆,經過3年的努力寫成上下卷300萬字的《中國珠江文化史》一書,可謂10年磨一劍。這部巨著,記録着浩盪珠江極其豐富、生動而富有活力的文化;體現文化開掘者的理論建構、實踐考證,以及文化品牌打造的無比艱辛。

  我會的專家學者開始就深感到廣東有些重要、獨特的文化被人遺忘和曲解了。如徐聞、合浦,《漢書·地理志》上明明記載着漢武帝最早從徐聞、合浦開船,開闢一條通往阿拉伯等地的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這些史實却未被重視,報刊只講宋代海上絲綢之路。我會同省參事室、文史館一起,三下徐聞,進行挖掘、考證,並在湛江召開“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 的研討會,論证並確認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在徐聞、合浦。讓海上絲綢之路提前了1300年。此前,會長黄偉宗教授曾與專家研究過珠璣巷文化,取得較大突破。後來本會前後分三批到江門市蓬江區良溪村調研,發現了“後珠璣巷”。由此,開始了海、陸絲綢之路交接的深入研究。並隨之進行珠江流域的地域文化研究。

  在對珠江文化的深入研究中,我們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行梳理、總結,又有不少新的發現。

  黄偉宗教授總結認爲,珠江文化的創始期是先秦時代的“雛形文化;形成第一高潮期是漢代的“廣信文化”,接着是第一緩衝期,即南北朝的“南域文化”;第二高潮期是唐代的“盛世文化”,接着表現爲第二緩衝期,即唐五代的“南漢文化”;第三高潮期是宋代的熾熱文化” ,接着出現第三緩衝期,即元代的“抗争文化”占“南通文化”;第四高潮期是明代的“耀明文化”,接着見到第四緩衝期,即清代白子“粤學文化”;第五高潮期是近代的“裂變文化”,接着顯示出第五緩衝期,出現當代的“運動文化”;第六高潮是當代新時期的“開放文化”。在30年時間裏,這個高潮發展有三個階段:1、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特區文化”與“先行文化”;2、20世記90年代開始的“珠三角文化” 與“泛珠三角文化” ;3、21世紀初開始的“科學發展文化”。

  當然,珠江文化還包含着歷史積澱的傳統文化。10年來,珠江文化研究會全力研究了海洋文化、古道文化、移民文化、華僑華人文化與僑鄉文化、書院文化、器藝文化、宗教文化與民間崇拜文化、民俗文化、异物文化等等。

  我們在挖掘和研究中,特别重視自然與人文環境合鑄的文化特性。在《中國珠江文化史》中,我們確定珠江文化較鮮明突出的文化特性有五個方面:一是海洋性、共時性、領潮性;二是多元性、包容性、開放性;三是重商性、務實性、時效性;四是敏感性、變通性、機緣性;五是平民性、平等性、自在性。

  在10年的珠江文化研究中,我們打造並評選了首批25個“珠江文化星座”。

  它們是在我們反復考查、研究、論证之後,嚴格評選出來的。我們强調有獨特個性,即在珠江文化發展上具有里程碑或開拓創新意義的文化板塊(主要地域、領域或載體)。這些“文化星座”是在珠江歷史長河中經過論证發現的,顯示出獨有的光彩和魅力。有了它們,珠江才能輝映出璀璨奪目的色彩。如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徐聞縣),已有2000多年曆史。説明我們祖先最早的開放地域在我國南方;也證明我國也是最早的海洋文明國。珠江與南海最早形成江海文化,其特點是開放性的。這就爲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點選擇廣東找到了歷史依據。又如“現代海島生態文化”代表特呈島,是胡錦濤總書視察並一直關注的海島。胡總書記關於要把特呈島“建設成爲生態文明旅遊新海島”的重要指示,將指引我國廣大海島、農村走向生態文明。這些星座的文化光環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在當代的文化産業中將發出更耀眼的光彩。“珠江文化星座”,是對地域歷史文化的學術定格,也是爲其進行新開發尋找學術依據,這對現實的廣東文化强省的建設是很有意義的。

  這是首批選上的“珠江文化星座”,是十年磨出的閃亮的利劍,要繼續擦亮它們。我們的專家學者會繼續關注並幫助它們發展。以後,我們還要繼續評選“珠江文化星座”,並以它們爲典範推動我省文化産業的發展。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