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十年磨一劍,擦亮珠江文化的歷史和坐標

  記者/徐紹娜

  《新快報》2010年6月27日

  珠江是獨具魅力、古老而又年輕的江流,是珠三角人深愛的母親河;珠江文化歷史悠久、底藴豐厚,是我國江河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成立(以下簡稱“研究會”)十年來辛勤耕耘、研究不斷,終出豐碩成果。“研究會”成立十週年慶典於今日舉行,慶典上將播放録像《珠江文化探索歷程》並展出珠江文化工程“十年磨一劍”的學術成果:揭開專著《中國珠江文化史》面紗、公佈首批“珠江文化星座”。

  300萬字“珠江文化專著”出爐

  《中國珠江文化史》由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十餘位學者、作家執筆,歷史3年完成,上下卷共300萬字,首髮式同時於“研究會”成立十週年的慶典上舉行。

  據悉,該書係十多位專家分工考察、積累研究的成果,是一本豐富嚴謹的專著。内容從珠江文化形成發展的地理環境到歷代文化探索歷程,年代則從史前時代、先秦時期一直到近現代、當代均有涉及。例如,隋唐五代時期的珠江文化,就包括了隋至初唐的漢俚文化融合,絲路文化、佛教文化、科舉制度與詩文創作、貶謫文化、民間傳説與民俗文化、工藝文化及南漢國文化等;現代和當代前期的珠江文化,則包括歷史轉折中的珠江文化風濤、“地方自治”條件下的“自治文化”、“救亡文化”、“解放文化”、“運動文化”等……各個時期珠江文化的特徵與歷史地位在這些詳盡的史料記載中一目了然。

  國家一級作家、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洪三泰表示,“一直以來只有黄河文化史、長江文化史,却没有珠江文化史。但珠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有自己的史料記載,以填補我國南方大江河文化史的空白;其次,作爲廣東人古老的母親河,珠江獨特的文化特質和豐富的文化底藴,值得以‘史’的形式做詳盡記録;此外,一部完整的珠江文化史也是展示南方改革開放試驗地深厚文化基礎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首批“珠江文化星座”誕生

  “珠江文化星座”是“研究會”十年珠江文化研究中的另一重頭戲。由“研究會”打造並評選出的首批“珠江文化星座”也將在十週年慶典上公佈,授予“珠江文化星座”稱號,並頒發牌匾、證書。

  據介紹,“研究會”評選出的首批“珠江文化星座”有25個,是在專家學者反復考查、研究、論证之後評選出來的。關於評選標準,洪三泰表示:“我們强調有獨特個性,即在珠江文化發展上具有里程碑或開拓創新意義的文化板塊(主要地域、領域或載體)。這些‘文化星座’必須是在珠江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被冲刷、鎚打出來的,具有各自獨有的光彩和魅力。如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徐聞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説明我們祖先最早的開放地域是在我國南方,證明瞭我國也是最早的海洋文明國。珠江與南海最早形成江海文化,其特點是開放性的,這就爲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點選擇廣東找到了歷史依據。”

  在首批誕生的“珠江文化星座”中,廣州荔灣的“西關文化”與“十三行文化”、韶關“南華禪宗文化”、東莞鳳崗鎮的“客僑文化”以及陽江的“海上敦煌文化”都名列其中。“研究會”會長黄偉宗教授在講到“珠江文化星座”評選的意義時説:“這些星座的文化光環都是在歷史中形成的,這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學術定格,也是對其進行新開發奠定學術基石。這些星座必定將在當代文化産業中發出耀眼光彩,對廣東省的文化建設也具有重大意義。”據悉,評選“珠江文化星座”的工作還將繼續,争取發掘出更多具有特殊文化屬性的星座,而首批誕生的星座,“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將會持續關注並幫助它們發展,繼續擦亮它們。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