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寒炎
《珠江水運》2010年7月刊
編者按:中共廣東省委十届七次全會最近在廣州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廣東省建設文化强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綱要明確了文化强省建設的戰略定位,有業界人士認爲:“抓文化就是抓發展”,爲此,就珠江水運文化這話題,我們訪問了珠江文化研究會黄偉宗會長。
有經濟學家這樣形容當今世界的聯繫:在東半球,一只蝴蝶輕輕地揮動了翅膀,在遥遠的西半球,便刮起了颶風。而在中國,航運界人士張開求知探索的文化之翼,正開啓中國江海文化的新紀元!時值2010年7月11日中國航海日這盛大文化節日, 我們采訪了珠江文化研究會黄偉宗會長,就珠江文化特别是珠江水運文化如何開展,與黄偉宗會長進行了交流。
文化厚度:300萬字爲珠江“文化沙漠”正名
珠江水運:有人認爲廣東是“文化沙漠”,這主要是由於廣東經濟發展快,經濟成就很大程度上掩蓋了文化成就的光芒;其次廣東全國性的文化遺産偏少。事情真如其所説嗎?
黄偉宗:廣東不是有些人所説的“文化沙漠”、“南蠻之地”。珠江文化同黄河、長江文化一樣,都是歷史悠久、同步發展,並自有歷史的。我們珠江文化研究會歷經十年,所研究與所發掘的珠江文化正在逐漸豐富,就光説我們其中的一大成果——珠江文化星座,現在拿出25個也是敲得響的,在珠江的文化體系銀河係裏面也是在其中有體現的。
珠江水運:珠江文化與長江、黄河文化同樣的源遠流長,爲什麽還會有人産生廣東是“文化沙漠”的誤解?
黄偉宗: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文化沙漠”這種認知是部分人基於不了解珠江文化才説的;二、廣東珠江水系宣傳不够。不僅在宣傳上顯得不够且本身發現也不够,我們現在編出300萬字的《中國珠江文化史》就是一種宣傳,就是回答廣東不是“文化沙漠”,就是爲珠江文化正名。
再説,珠江文化在全國性的文化遺産偏少,這應該是管世界文化遺産評選的權威們對廣東的注意力還不够,當然也不能完全責怪他們。我也曾是非物質遺産的一個評委,每年有個世界文化遺産申報的規定。每個國家只能申報兩個,比如中國報兩個,韓國也報兩個,這就是第二個硬性指標的問題。
珠江水運:就是説我國地域幅員遼闊,所需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産實際上非常多,但指標不够,往往需要排隊等候,所以才導致珠江文化在的世界遺産偏少。
黄偉宗:指標申報,要排隊這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之所以(珠江文化)世界文化遺産少的另一個原因,並不是因爲其文化遺産本身少,而是在於評選標準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有些評選標準不應以時代久遠來評。因此這一個就是是標準的限制。過去都是以黄河文化爲中心,都是以黄河文化作爲一個標準。對珠江還没有太多人注意,好多觀念與黄河文化不一樣。珠江文化是江海一體的文化,從前是游離在黄河文化標準之外的。舉個很好的例子:開平碉樓現在承認是世界文化遺産,之前按時間標準排被否定了兩三次,後來終於排上的原因是因爲我們着重强調:開平碉樓是廣東與海洋文化結合的一種很好的文化遺産。現在來講他是最年輕的文化遺産,和秦、漢代的文化遺産相比,資格不够老,但是有代表意義。
文化縱深:水運文化是人與社會進步的縮影
珠江水運:開始説到珠江文化是江海一體的文化,那麽珠江文化與水運之間能有什麽具體關聯,水運在珠江的文化領域中又起到了什麽作用?
黄偉宗:這就得從水運文化本身説起了,中國是一個江河文化的國家,過去主要是靠江河運輸來溝通。現在增加現代化工具,飛機、鐵路、公路三個,比水上交通運輸先進了,但不能完全取代江河交通的作用。這説明一個是實際功能需求的體現,另一方面是文化本身必須重視傳統江河文化底藴的挖掘。中國文學很多都是從江河裏面來的,江河水運所起到的作用都可在文學著作中找到。
珠江水運:水運在珠江的文化領域主要從哪些方面來體現?
黄偉宗:這裏我談五點。
一、首先是人與人的溝通在江河文化裏有體現。上次珠江片區的航海日慶祝活動裏面引用了一句詩: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每日思君不見君,同飲一江水。説明即使不見您都好,都是通過江水來溝通的,同飲一江水長大,就是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與人溝通體現得就比較普遍。
二、再説人與社會的縮影在江河文化裏面也有體現。餘秋雨文化苦旅裏面講到《夜航船》,這是明代文學家張岱專門寫的,其反映的便是一種生活現象,以及對封建社會脱離民衆和實際的“夜航船文化”的批判。這裏説來,那樣一艘船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縮影。
三、民俗風情在江河文化有體現。珠江口以前一帶有花尾渡這樣的船。爲什麽會説是花尾渡?花尾渡就是前面小船托大船像後面托着大尾巴,是很漂亮的船,這是珠江才有的特有的航行工具,這也是一種民俗。也是在江河中體現的。
四、江河講感情,特别是在動亂之中的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中的詩“故人西辭黄鶴樓,烟花三月下楊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以及李白的送别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都是寫江河感情,因此,人與人的感情在江河文化中可以體現出來。
五、經濟、商業、也在江河文化中體現出來。以前因爲交通不順暢,做生意當時必須靠船。清遠縣城原叫中宿,從韶關到廣州必須在清遠那裏休息一晚,地理决定到那裏就到晚上了,船不能再走了。由於文人墨客都是在清遠的飛霞寺過渡,所以那裏就形成了商渡,商渡也是一種商業經濟。
其它的在軍事上體現的,如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光從“滚滚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詞裏便將江河文化雄渾,熱血的一面體驗得淋漓盡致。同時也體現出江河文化的透明度、多元性、共識性、包容性的文化屬性。
文化建設:珠江水運文化需行政參與全民共建
珠江水運:從珠江文化到水運文化,我們有這麽豐富的文化,也明瞭它們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下一步,珠江文化研究會準備如何推進,發展我們的文化?
黄偉宗:在前面我説過,部分人對珠江文化有誤解。是因爲旁人缺乏瞭解和我們宣傳不够。因此,我們目前正在組織珠江文化的一些活動,權威不了解,我們就搞研討會,多出作品,多出成果。讓他們有瞭解。我們研究會目前的兩大成果,一是《中國珠江文化史》。獲得了汪洋書記的高度評價。並在來函中明確指出:這項事業需要全省人民特别是文化、教育領域廣大專家學者的積極參與。第二大成果——珠江文化星座的推出,很快便受到各地市的積極回應。目前星座評定的工作正在進行中,報評的城市十分踴躍。
那麽成果出來了,我們需要的是將我們研究的成果轉换成注意力,這就需要在宣傳上加大力度,同時也需要在珠江文化的相關領域中繼續深挖。如開拓珠江水運文化領域,這便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我們下一步的推廣活動都將和這個領域緊密相關。
珠江水運:在宣傳與開拓珠江文化的進程中,你是如何看待水系行政管理單位及水上行政執法單位在其中的角色與發揮的作用?
黄偉宗:行政機關特别是珠江水系的行政機關和執法單位,應該起到領導、組織、推動的作用。事實上珠江水運文化的豐富,文化的保護等等,他們在其中的推進作用和貢獻是不可磨滅和無可取代的。
最後在這裏,我希望相關水運部門更進一步的參與、支持,積極開拓珠江水運文化,而且還要將珠江文化的推廣與宣傳上昇一個臺階。同時,也呼吁民衆以及民間文化力量積極參與,來發現、來推廣,共同建設我們“珠江文化”這一偉大的事業!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