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縣治變遷
樂城,爲樂昌市(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縣治復遷之後,城市建設才逐漸走向規模。清以來的縣治,屢遭兵燹,殘垣基址,難以保存。1929年,由於拆城墻拓展馬路,縣城街道也逐漸擴大完善。民國時期的街名先後有:府前街、南門街、中原路、學前街、陽春街、南灣街、沙堤市街、仁和街、青龍街、油桶街、十字街、東頭街、水巷街、成巷、鹽圍街、小溪街、官井街、新興街、仁壽街、河南街等。解放後,經歷次運動,街名幾經更改,加上舊城改造,大部分街道面目全非,實在使人難以尋覓。筆者就部分搜集的舊照片,再展其本來面目,回味昔日之樂城。
民國二十年《樂昌縣誌》記載:“邑古無城,自隋乞亡,皆因趙佗所築古城。”其意並非樂昌古代無城,而是隋之前,樂昌沒有作爲縣治的地方。樑化、平石爲樂昌縣前身的建置,一在縣北“三星坪”,一在縣東南之“郭東都”。據《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地區、韶關地區沿革地理》記載:“瀧口,今名虎口(張灘水壩上之樂昌峽)樂昌縣城西北約二十裏。”這裏所指的樂昌縣城是郭東都的舊城址,即今長鎮韶樂公路的長大橋附近,這裏才有可能距瀧口二十裏。再從“《南齊書·州郡志》湘州下記載:‘始興郡(領)——靈溪(縣)’。本縣在《宋書·州郡志》不見,《隋書·地理志》也不曾提到,足見爲南齊始置,樑時即廢。南齊始興郡的靈溪縣,自當此水(廊田河下游靈口壩附近)流域,縣城位置大概在這水流入武水(武江)的水口上。”從現在的地理位置以及郭東都之方位和距瀧口二十裏是完全合乎現實的。又《輿地紀勝》載:“廣南東路韶州樂昌縣治(樑化故址),距州北八十裏”與上所述也是相符的。盡管史料上有靈溪縣治,或是樑化縣治之説,然這裏曾經是樂昌的古城遣址應是無疑的了。因此,從曲江縣分出樑化縣後,最早的縣治位址該是長大橋河口附近之靈口壩遺址。這才符合史料上“郭東都”以及距瀧口二十裏之説。隋設置樂昌縣後,縣城才遷至瀧口趙佗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樑蕭銑兵襲韶州,刺使鄧文進率昌民拒之瀧口。初唐時期,粵北山城之樂昌,流寇屢犯縣城。於是,城址遷於武江河北岸的五唐小裏(今汽車站附近)。《元和郡縣誌》又載:“唐樂昌縣城,南至任囂城五裏。”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縣城又南遷到城南都。“南宋樂昌縣城,西南至任囂城二裏”(《輿地紀勝》)。樂昌縣城址即今市政府駐地是宋代一直沿用至今的古城。明洪武二年(1368年),新政權的建立,社會日趨安穩,知縣索彥勝又復遷縣治於城南都(今市政府),搆築土城。天順八年(1464年),流寇又犯縣城,知縣潘昱於成化三年在城池方面“重加版築浚濠”。弘治元年,“知縣吳景溫、葉蓁、宋湖相繼添築城磚,拓五十丈串樓二百六十八間”(《黃通誌》)。弘治十三年(1500),知縣袁尚賓重修城門四座,東置東川門,西置西瀧門,南置武水門,北置桂山門。正德七年(1512年),知縣林琦築東南北三門及子城。明萬曆年間,戰事稍緩,世事平靜,知縣張祖炳重修四門城樓,以加強縣城之防衛,這個時期是樂昌城址興修較爲完善的一段歷史,到崇禎年間,明統治階層已將崩潰,戰事四起,縣治屢遭“焚劫庫存,擄掠民衆,其禍甚烈,喪失殆盡。”動盪的社會一直延至清朝順治年間。順治十三年(1656年),知縣盧璣重整縣城舊貌,復建城樓縣署六房。十五年,吳三桂部將楊擺江據仁化,尋犯樂昌城,沿途擄掠,倉庫“六房”盡焚,並焚燒沙堤市街一帶,知縣馬泰征被鎖受辱。
清鹹豐四年(1854年),曾平靜一段時期的樂昌縣城又再次遭到戰事的焚燬,“十一月初,洪軍(太平天國)困韶城,遣副元帥王義朝、部將鄧相、何祿結合葛老滕等衆至萬餘,破南鄉隘,長驅犯城,與鄉勇戰於南灣廟背……自始城鄉爲賊巢,鷄犬無留。人民避居深山者,痛苦萬狀”(《樂昌縣誌》)。縣城又再度陷於洗劫,此後便因陋就簡,視同傳舍直至民國十七年。
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皇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政府。1912年7月,樂昌縣改知事爲縣長。民國十八年(1929年),縣長劉運鋒將縣衙改爲縣政府,開始了修葺建置。縣府左側建典獄署,右側建昌山公園。1949年10月,樂城解放。樂昌縣人民政府仍設在舊縣署,解放後陳培興首任中共樂昌縣委書記、縣長。1950年3月,匪首黎洪聚衆千餘,打著“反共救國軍”旗號,妄圖攻陷縣城,解放軍及全體幹部群衆予敵迎頭痛擊。此後,縣城無恙。三十年代至解放初期,爲整治街道市容和交通需要,城墻及城門已先後拆除,城市建設日益發展,欣欣向榮,高樓林立。縣城人口從數千之衆發展到十餘萬人。1987年,縣府建造五層辦公大樓及禮堂一座,建置條件有所改善。1994年4月28日,樂昌撤縣建市,結束了近兩千年縣治歷史,重新擴大裝修市府門樓。2001年之後,市府大樓重建。2003年,將門樓拆除,修建府前花壇及環境緑化,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