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戴勝德遊銅鼓巖


  ——風景之礦

  風景也有礦藏?真的!藏在地下……

  離廣東省坪石鎮40公里的白石鄉,有個銅鼓巖,裏頭有個巖洞,大得不得了,裏面藏著儘是風景的“原礦”。聽説曾經有個國外的旅行家某君遊遍中國名山大川,到過桂林蘆笛巖,肇慶七星巖……但一到銅鼓巖,更是尋味無窮,餘興未盡;就像月餅吃多了,喝上一盅清茶。此君精神大振,驚嘆不已,道是洞天別具,未見有此奇景雲雲……

  我和同伴慕名前往探奇。吉普車沿著公路盤桓粵北群山,一個多小時纔到達洞口。一下車,我真覺得失望,論山山不奇,論水水無秀,惟有洞口濕潤、點點滴滴……所謂洞口,我看也不過像是戰備倉庫,呈圓拱形,長滿了狗尾草,遠看還看不出,真夠隱蔽。我想,是否主人改了安排我們參觀人防工事?我大爲掃興!可同伴卻是興致勃勃的,他在前頭走,我當然亦步亦趨。一走進洞,頓然一陣寒颼颼的感覺。我抬頭一看,不禁大驚失色,洞裏竟有這麽大的容積。按向導老羅的估計,足可以駐紥兩營兵。越向裏進越是黑闇,好在我們都帶了加長了的電筒,順著光柱望去,真是強弩之末,巖頂只有一圈淡淡的光斑。最高處連電筒也“鞭長莫及”,只能隱約看到一些張牙舞爪的鐘乳石垂吊在頭頂。這時,我向四周一望,真是有點毛骨悚然。整個洞裏,又像是巨獸張開的大口,聳著一枚枚尖牙……

  洞口內有一巨石,狀如飲馬,傳説是某個大將軍騎的,這我倒無心考究;我感興趣的是去拍拍“馬屁”,竟發出銅鼓之聲。銅鼓巖得名蓋於此吧!

  老羅領著我們迂逥前進,越向深處,洞景越奇;垂下的鐘乳石有大如帷幕、一層又一層、層出不窮,也有像流蘇,像冕旒,像旄頭,……石筍則斧鉞刀戟,戒備森嚴,使人覺得像是走進了周亞夫的細柳營;又像是陷入諸葛亮的八卦陣,很有一種威懾感。再轉過一“山”,還可以看到一石狀如仕女,高髻宮妝,佇立凝思,無限幽怨。我想嫦娥在月宮中,一片清輝,尚且寂寞含愁,悔吞靈藥;更何況此卿長禁黑闇之中……鐘乳石垂垂千奇,石筍也挺挺百怪。看,那是一隻熊貓,蹣跚站立;甚至還有呼延灼的鋼鞭,節節分明,從地上一直撐住巖頂!

  想不到在黑闇的籠罩下,會有如此奇景,有怪石嶙峋的奇峰;有清冽生寒的潛流……我們跋“山”涉“水”,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聽説還未及其一半!我仿佛覺得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那是在太陽係外的另一個星球上。這裏沒有光明,只有黑暗中的奇景;陽光照不到,空氣也不似地面上那麽溫馨,漆黑一片,深邃莫測。

  洞越走越窄了,越走越低了。我以爲走到了盡頭。忽聽到同伴歡快的叫:“哎喲,快來!”原來前面是一個洞,洞口吹出一陣陣陰風。這使我想起《西遊記》裏藏妖怪的洞,身上不由得一陣寒栗。還是同伴膽大,他一馬當先,打著手電筒進去探險,我在後面跟著。裏面越來越窄,僅可容身,甚至要“五體投地”爬進去。而且彎彎曲曲的灣,像是鑽進妖怪的肚腸。我一邊爬,一邊叫喊;起先還聽到同伴的應聲,後來聽不到。我心裏不禁發毛了,趕緊撿塊泥頭在洞壁作記號。因爲這些洞穴就是黑闇迷宮。果然,我鑽了半天,又鑽回原來地方。同伴不知鑽到哪個洞去了。我只得從另一個洞口鑽進去。鑽了十多分鐘,才發現前面有點蒙矇的亮光,這使我大爲振奮,趕緊鑽。一鑽出洞口,不禁爲之讚嘆。這裏又是一番天地,高山流水——是地下的山,地下的河。河水清澈見底。聽老羅事後介紹這裏有一種像水那麽清澈、無色透明的魚,肉味甚是鮮美。河流約兩米寬,一米深,可以泛泛舟,順流而下,出山爲泉。此時,我隱約聽到人聲,是同伴在河源的另一層巖洞。聞其聲而不見其人。我想他一定又發現一個“新大陸”了。不然,他怎麽這般高興……

  在歸途中,我回味著剛才的探險,真比遊覽名勝更有野興。我試了試電筒,電珠已若明若暗了,再若過一時辰,真不堪設想。老羅告訴我們,這裏將要闢爲旅遊區,建旅店、建飯館。我多嘴説了一句:“還應當在這裏面裝電燈,備一臺應急發電機,以防萬一停電。”同伴説:“要放幾只舢板,讓遊人泛舟地下河。最好有魚竿,垂釣透明魚。”一路上,我們在憧憬著開發這風景的“礦藏”。(戴勝德)

  (摘自1981年《旅伴》雜誌第5期)

  戴勝德:廣東省一級作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