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安口與司空祠
安口村位於樂城東南約10公里的武江東岸,上爲安平灘。昔瀧水滔滔,自韓瀧祠而下,洶湧澎湃。船家途經九瀧十八灘,過水口白石寨,扺達“安平灘”,至此,有驚無險,平平安安,安口村因此而名。
南朝時,該村已有陳、羅兩姓居住。宋末,王姓始祖遵公,由江西省太和縣徙居安口,至今傳28世,700餘年。世久年湮,陳、羅兩姓已逐漸遷居他鄉,現只居王姓100餘家,約500人。從明洪武初年(約1368年)開始,有王鑒爲朝廷工部主事;爾後有進士王鏈(廣西富川知縣),曾於村前建有“奎光坊”;明代之後有王琰、王玠、王珊,舉人、庠生,人才輩出。至今村中尚存明代建築“司空祠”、“充實光輝”門樓、牌匾、古檏的石階巷道、明清住宅建築群以及王姓各個房派的祖廳、神龕等。整座村莊基本保留清末民初的民房建築風格。
司空祠又叫王氏祖祠,位於長鎮安口村東北廓,座東南朝西北,背靠韶樂公路約百米,距樂城約10公里。司空祠始建於明,爲紀念安口村王氏第六世祖“鑒公”而建。據民國20年《樂昌縣誌》記載“王鑒,工部主事”。明洪武初年,王鑒出生於安口村王家,建文二年(1400)以貢元領授嶽州通判,永樂戊子至乙末(1408-1415)年間,擢昇朝廷工部主事,爲安口村王姓在朝廷的顯赫人物。
司空祠,爲一長方形院落,庭院兩側有廂房,各設拱券青磚圓門,頗具明代建築風格。爲樂昌市現存規模較大的明代民間祠堂建築。該祠主要建築分佈在祠內中軸綫上,有門樓、天井、主廳三部分,面積約445.6平方米。祠爲硬山頂風火式山墻,脊頂在歷次重修時多作改動,現爲灰砂築砌。上蓋灰色瓦壠,出簷較短。門前照墻已毀,留空坪約400平方米,顯得視野開闊,祠堂莊嚴。門樓面闊三間17.6米,進深9米;門楣上懸掛紅色大匾“王氏祖祠”,楷書,紅底黑字,字大約40釐米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