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西史前遺址水生動物營養學分析
(閆少朋,柳州博物館,館員。)
【中文摘要】廣西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包含有螺、蚌等水生動物遺骸,這些動物遺骸是該地區史前人類取食後留下的生活遺迹,表明捕撈水生動物已成爲當時人們的重要謀生方式,並在經濟生活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這些水生動物所包含的多種營養成分對史前人類的生長、發育及智力提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關鍵詞】廣西 史前遺址 人類體質
Abstract:Many Neolithic sites in Guangxi contained screw, clams, etc. these animals remains of aquatic animals are the prehistoric peoples’ remains after feeding of life remains in this area. It shows that fishing aquatic anima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economic life, and reached to high a status in peoples’economic life. While these aquatic animals contain a variety of nutrition composi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ehistoric humans in growth, development and mental aspects .
Key words: Guangxi prehistoric site human physique
廣西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其東面爲南海,南部爲北部灣。境内河流、湖泊分布較廣,氣候類型上屬熱帶、亞熱帶季風區,每年春夏兩季,熱帶或亞熱帶季風從南太平洋上帶來大量水汽,使該地區雨量比較充沛。温暖潮濕的氣候和廣布的水域有利於多種多樣的談水和海洋生物在此生長、繁殖。至全新世早期,隨着第四冰期的結束,全新世大暖期的到來,史前人類不斷擴大其活動範圍,在河邊、湖岸及海濱等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生活遺迹。在這些遺迹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大量水生動物遺骸,比如螺類、蚌類、魚類等。這一遺迹現象説明,生活在該區域的人類將捕撈水生動物作爲他們獲取食物的一種方式。根據現代營養學研究,水生動物不僅含有陸生動物所藴含的蛋白質、脂肪等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同時還含有陸生動物所不具有或含量較低的營養物質〔1〕。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體在生長、發育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影響到史前人類的繁育、智力發育。本文從營養學的角度擬就廣西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水生動物在對人類體質方面的所産生的影響進行初步探討。
一、廣西新石器時代遺址水生動物簡述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經過廣西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發現較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就遺址的類型而言,包括河岸、湖邊臺地遺址、洞穴岩厦遺址和海濱貝丘遺址。其中在河岸、湖邊臺地遺址、洞穴岩厦遺址中發現較多的淡水生動物遺骸,種類有田螺、蚌、魚類、蝦、龜鱉等;沿海貝丘遺址中發現較多的海洋動物遺骸,比如牡蠣、文蛤、魁蛤等。這些水生動物遺骸不僅在數量上占整個遺址堆積的相當一部分,而且種類也比較多。現將廣西史前遺址出土的水生動物概况簡述如下:
桂林甑皮岩遺址。位於桂林市南郊象山區獨山西南麓。1973年6-9月,桂林文管會對其進行試掘。通過發掘發現該遺址内涵豐富,不僅出土大量石器、骨器和18具人類骨骼,還發現大量水生動物遺骸。經過專家鑒定,種類有魚、龜、河蚌、田螺等〔2〕。2001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聯合廣西、桂林市文物部門對甑皮岩遺址進行再次發掘,在本次發掘中同樣發現大量水生動物遺骸,其中第一期發現的動物遺骸有:中國圓田螺、圓頂珠蚌、短褶矛蚌、背瘤麗蚌、珍珠蚌、種屬不明蚌、蜆;第二期發現的水生動物種類有中國圓田螺、圓頂珠蚌、短褶矛蚌、背瘤麗蚌、珍珠蚌、蜆;第三期發現的水生動物種類有中國圓田螺、圓頂珠蚌、短褶矛蚌、背瘤麗蚌、珍珠蚌、蜆、田螺科、凸圓矛蚌;第四期發現的水生動物有中國圓田螺、圓頂珠蚌、短褶矛蚌、背瘤麗蚌、珍珠蚌、蜆、田螺科、膨凸鋭稜蚌;第五期發現的水生動物有中國圓田螺、圓頂珠蚌、短褶矛蚌、背瘤麗蚌、珍珠蚌、蜆、田螺科〔3〕。
廟岩遺址。位於桂林市南郊雁山李家塘村0.5公里處的孤峰南麓。1988年7至8月,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遺址出土水生動物遺骸有包括瓣鰓類和腹足類,其中蚌科8種:杜氏珠蚌、近矛形楔蚌、卵形麗蚌、甑皮岩楔蚌、短褶矛蚌、彎邊假齒蚌、付氏矛蚌、精細麗蚌(中華麗蚌);籃蜆科2種:斜截籃蜆、曲凸籃蜆;田螺科:中華圓田螺河亞種、中華圓田螺高旋亞種、方形環稜螺、桶田螺〔4〕。
柳州白蓮洞遺址。位於廣西柳州市東南郊都樂村的白麵山南麓,1956年,由裴文中、賈蘭坡教授在廣西調查巨猿和人類化石時發現。1973-1982年,柳州市博物館陸續對該洞進行不同規模的發掘清理,出土大量石、陶、骨器及人類牙齒等文化遺物。其中在該洞東北部殘存有分佈比較密集的螺殻堆積,同時在遺址東2層爲含螺殻鈣華板、東3層爲灰黄色亞粘土,含大量螺殻、動物化石及磨制石器等,東4、5層含少量螺殻,東6層頂部富集螺殻並有一定膠結;西1、2層含少量螺殻,西3層則含較多螺殻及動物化石。遺址堆積中富集螺殻,越晚越多,經鑒定軟體動物的有:雙稜田螺、李氏環稜螺、烏螺、道氏珠蚌;魚類有鯉魚、青魚等〔5〕。
柳州大龍潭鯉魚嘴遺址。位於柳州市魚峰區大龍潭公園東北的龍山南部,名爲鯉魚嘴的岩厦處。1980年,在柳州市郊調查摩崖石刻時發現的,同年10-11月,由柳州市博物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對其進行發掘。遺址第一層含少量螺殻;第二層爲灰褐色粘土混合貝殻堆積,含大量螺螄殻,個體較小;第三層爲黄褐色土混合貝殻堆積,含量大螺螄殻,個體將上層略大。其中出土的水生動物經鑒定,上文化層(第二層)有。龜鱉類、螺類、蚌類、螃蟹等;下文化層(第三層)有:魚類、龜鱉類、蚌類、螃蟹等〔6〕。
廣西桂平牛骨坑貝丘遺址。位於桂平縣大灣鄉北面牛骨坑和鬱江交匯處的臺地上,高出河面約10米。由於長期洪水冲刷,遺址殘存堆積長約8米,寬約0.5米,厚約1米。遺址第一層爲灰色沙土層,第二層爲文化堆積層,包含大量螺殻,少量蚌殻、炭屑、石器、陶片等文化遺物〔7〕。
象州南沙灣貝丘遺址。位於廣西象州縣象州鎮沙蘭行政村南沙灣自然村柳江左岸的一級臺地上。1999年8-9月和2000年10-11月,廣西文物工作隊先後對該遺址進行發掘,其中出土的水生動物遺骸經鑒定,種類有魚類、軟體動物等,其中魚類有鯉魚、黄顙魚;腹足類有中國圓田螺、短溝蜷,雙殻綱有精細麗蚌(中華麗蚌)、多瘤麗蚌、楔蚌、蟶蚌、珍珠麗蚌等〔8〕。
南寧豹子頭遺址:位於南寧市東郊柳沙園藝場那貝村西南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河流拐彎處的一級臺地上,遺址以螺殻爲主要堆積。1973年和1997年11-12月由廣西文物工作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南寧市博物館聯合進行科學發掘。兩次發掘均出土數量較多的陸生和水生動物的骨骼,魚、鱉、龜、雙稜田螺、三角帆蚌、環帶麗蚌、多瘤麗蚌、背瘤麗蚌等〔9〕。
廣西横縣秋江貝丘遺址。位於廣西横縣平朗鄉秋江村西約250米處。2002年10月及2004年5月廣西文物工作隊先後對該遺址進行發掘,獲得一批地層關係明確的文化遺物和水、陸生動物遺骸。經鑒定,水生動物種類有魚類:鯉魚、青魚、鮎魚、黄顙魚;爬行類有中華鱉,軟體動物有蟹、背瘤麗蚌、麗蚌、短褶矛蚌、淡水蟶、中華圓田螺、中國圓田螺、方形環稜螺、螺螄、皺疤堅螺等〔10〕。
廣西横縣江口遺址。位於廣西横縣百合鎮江口村西南約2公里處。1995、1996年,廣西文物工作隊先後兩次對其進行發掘,發現較多的軟體動物介殻,陶、石器和水、陸生動物遺骸等。其中的水生動物遺骸種類魚類:鯉魚、青魚、黄顙魚;爬行類:龜科、中華鱉;瓣鰓類:麗蚌、舌狀麗蚌、多瘤麗蚌;腹足類:擬黑螺、田螺等〔11〕。
廣西東興亞菩山、馬蘭嘴、杯較山遺址。均位於東興市臨海地帶的山崗上,爲斧足類和腹足類軟體動物的硬殻堆積而成的貝丘遺址。1959年,廣東省文物博物館幹部訓練班在東興調查時發現。經賈蘭坡教授和方瑞濂先生鑒定,其中發現的水生動物種類有:魚類、烏龜、文蛤、魁蛤、牡蠣、田螺、烏螄等,其中還出土名爲“蠔蠣啄”(采集蠔蠣用的工具)〔12〕。
二、水生動物包含的營養及醫學價值分析
通過上述可知,廣西較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水生動物遺骸,而且種類較多,有魚類、介殻類、軟體類等。這些動物遺骸不僅是這些遺址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史前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現代營養學及醫學研究表明,水生動物所處的特殊生態環境,不僅使它們包含陸生動物所具有的諸多營養成分,還藴含大量陸生動物比較缺乏或含量較少的營養元素,而這些物質又與人類健康、成長發育等有着密切關係。同時,我國中醫學也曾對水生動物所具有的獨特的醫學作用進行較多的闡述。
螃蟹,又稱河蟹,是洄游性甲殻類水生動物,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高於其它陸生及水生動物,維生素B2是陸生動物肉類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倍。維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魚類高出6~10倍。祖國醫學還認爲螃蟹性寒味咸,蟹肉有清熱、散血結、續斷傷、理經脈和滋陰等功用;其殻可清熱解毒、破淤清積止痛〔13〕。
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等,屬於軟體動物門瓣鰓綱蚌科。河蚌味甘咸、性寒,入肝、腎經;中醫認爲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之功效;可治煩熱、消渴、血崩、帶下、痔瘻、目赤、濕疹等症〔14〕。
鯉魚又名龍門魚,其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還含有一種只有水生動物才含有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鯉魚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能〔15〕。
田螺又名螺螄,螺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維生素A。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據記載,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16〕。《本草綱目》記 “田螺利濕清熱,止渴醒酒,利大小便;治脚氣、黄疸。”〔17〕
牡蠣,俗稱蚝,貝類動物,瓣鰓綱,牡蠣科。可食部分包含蛋白質、脂肪、鉀、鈉、鈣、鎂、鋅 、鐵、銅、磷、硒、維生素A、煙酸等,含碘量遠遠高出牛奶和蛋黄,含鋅量之高,可爲食物之冠。牡蠣中還含有海洋生物特有的多種活性物質及多種氨基酸,具有良好的食療效果〔18〕。《本草綱目》記:“多食之,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並能治虚,解丹毒”〔19〕。同時,牡蠣肉還具有降血壓和滋陰養血等功能〔20〕。
文蛤,又名花蛤、黄蛤、海蛤等,屬軟體動物門、雙殻綱、真瓣鰓目、簾蛤科、文蛤屬。文蛤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文蛤同時具有較高的食療藥用價值,如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21〕。《本草綱目》記載,它能治“瘡、癤腫毒,消積塊,解酒毒”等病〔22〕。
烏龜,又稱草龜,香龜、泥龜等,屬淡水龜科烏龜屬。烏龜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外,還富含維生素A、B1、B2、脂肪酸、肌醇、鉀、鈉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龜蛋白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可增强免疫功能,對促進健康和防止癌症有着重要作用。龜肉具有養血生血、滋陰益腎之功效,性味甘酸温,補益力强,營養價值較高〔23〕。
鱉又叫甲魚,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B1、B2等。吃適量甲魚有利於産婦身體恢復及提高母乳質量,甲魚中含鐵質、葉酸等,能旺盛造血功能,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補珍品〔24〕。據《本草綱目》記載,鱉肉有滋陰補腎,清熱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種功效〔25〕。現代科學認爲,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膠原蛋白和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强人體的抗病能力的作用〔26〕。
鮎魚,又稱作胡子鰱,含有的蛋白質和脂肪較多,對體弱虚損、營養不良之人有較好的食療作用。鮎魚是催乳的佳品,並有滋陰養血、補中氣、開胃、利尿的作用,是婦女産後食療滋補的必選食物〔27〕。
蝦,屬節肢動物甲殻類,主要分淡水蝦和海水蝦。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磷、鐵等),海蝦還富含碘質,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减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蝦的通乳作用較强,并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28〕。
三、兩廣地區新石器時代人類環境與水生動物利用
更新世晚期最後階段,隨着末次冰期的結束,全球進入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從敦德冰芯與若干地點的孢粉記録上,10Ka BP的温度已達到現代水平,9.0Ka BP温度已稍高於現代〔29〕。在對甑皮岩第三期的孢粉分析中,在距今10000年至9000年間,甑皮岩遺址的環境爲闊葉喬木如櫟屬和亞熱帶常見的楓香屬,蕨類和藻類逐漸增加,説明當時氣温逐漸昇高,降雨量增加〔30〕。在7.2—6.0Ka BP之間,基本是大暖期中穩定的暖濕階段,即大暖期的鼎盛階段(Megathermal maximum),各地氣候均較暖濕,季風降水幾乎波及全國〔31〕。在對珠江三角洲23個鑽孔剖面、200個岩心樣品所取得的孢粉分析,中全新世早期的前時段(7.5—6.5 ka BP)較熱,屬南亞熱季風氣候,與現今相近,爲熱濕氣候;後段(6.5—5.5ka BP)稍凉,爲略熱略濕氣候〔32〕。同時,該期還發生大面積的海侵現象,例如:6.5—4.0 ka BP爲高海面時期和6.5ka BP左右主要是海侵現象〔33〕。
温暖濕潤的氣候促使該區域動植物等生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喜凉、冷等温暖帶的動植物資源逐漸北移,或退至山區等適宜的環境地帶。在平原、河湖沿岸及沿海等地方内逐漸爲喜熱,潮濕的動植物所取代,同時該區域的河流、湖泊及沿海的淺海區内的淡水和海洋水生動物也大量繁殖、發育。
冰後期生態環境變化對更新世末人口與資源平衡關係産生相當大的衝擊,一些資源的滅絶、消失和遷徙會迫使人類利用以前不曾利用的資源。在個别資源(如魚,貝類)豐富的地區,經濟呈專門化,其特點是水生資源利用比重增大〔34〕。兩廣地區更新世末期的氣候環境變化所引起的生態環境的改變,也促使生活在該地區的史前人類在獲取食物資源的方式上有所改變,生産方式也由先前的狩獵、采集型逐漸向轉捕撈、采集型〔35〕。采集水生動物成爲該地區史前人類獲取肉食資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活在内陸平原、河流、湖泊的人類主要采集魚類、田螺、蝦、蚌類等淡水生動物,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類則采集淺海水生動物,比如牡蠣、文蛤、海蟶、海螺、蜆等。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開拓水生動物資源的現象,在國外比如日本、英國、葡萄牙等均有發現;同時,在我國的東北嫩江流域、膠東半島的史前遺址中也出土大量淡水和海洋水生動物遺骸。
史前人類將采集水生動物資源作爲取食的一種方式,從主觀上講是爲了個體和族群生存的需要,但在客觀上,水生動物不僅提供人們一定的食物量,同時還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對史前人類在體質方面的影響有着重要作用。隨着末次冰期的結束和大暖期的到來引起全球氣候的巨大變化,直接導致全球生態環境,特别是低緯度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生活在這些區域的的史前人類面對生態環境改變的所帶來的食物資源改變的生存壓力,原有的生産方式由狩獵、采集型逐漸向捕撈、采集型轉變。在生産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必將面臨食物資源的匱乏,特别是肉食資源的貧乏。這些因素即使對史前人類的生存不搆成威脅,但勢必會對其體質的成長發育産生不良的影響。
現代營養學和醫學研究表明:人體需要七類營養性物質,其中宏量的營養成分包括糖類、脂類、蛋白質類及水,微量的營養成分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糖類物質(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提供物質,發揮多方面功能;脂類物質:保護及潤滑作用,提供能量,提供物質。蛋白質,氨基酸類:提供物質,發揮多方面重要功能,提供能量。維生素:協助酶發揮催化作用,參與體内生理生化過程。礦物質:協助酶發揮催化作用,發揮調節,控制,信號傳導等作用。水:體内循環的主要介質,體内平衡的關鍵成分,參與一些生化過程。膳食纖維:改變腸道菌群分佈,激活有益菌,改善排泄,清理腸道〔36〕。
而肉食資源不僅包含大量的蛋白質、脂肪,還包含較多的微量的營養成分,同時還能够提供人體大量的熱量,是史前人類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由於生態環境的改變,大量通過狩獵可提供肉食的喜凉、冷的動物逐漸北遷至中、高緯度地區。兩廣地區可供捕食的動物種類和數量大大减少,生活在這一區域的史前人類面臨獲取肉食資源减少的生存壓力。而這一時期全球氣候的回昇,促使該地區水生動物比如,淡水水域的螺類、貝類、魚類及沿海淺海地區的牡蠣、海蟶、蜆等逐步繁盛起來。
爲滿足生存的需要,生活在該區域的史前人類不得不改變原有以狩獵爲主來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逐步向捕撈淡水或海洋水生動物以滿足肉食資源的需求。水生動物資源在主觀上不僅滿足了該地區史前人類的食物需求,同時對滿足人體成長、發育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小 結
廣西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大量水生動物遺骸,是該區域史前遺址堆積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史前人類捕撈、食用水生動物的主要依據。該地區獨特的氣候環境和廣布的水域爲水生動物的生長、繁育提供了良好條件。進而爲生活在該區域的史前人類提供豐富的食物資源,尤其是水生動物(淡水、海洋兩種類型)。水生動物成爲新石器時代人類取食的類型之一,與全新世氣候變化所引起的生態環境改變有着密切的聯繫。自然生態環境的改變促使該地區史前人類改變原有的狩獵、采集型生産方式向捕撈、采集型轉變。通過捕撈水生動物彌補食物資源中肉食的不足,成爲此時人類的主要生産方式之一,並逐漸在生産、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
現代營養學和醫學研究表明,水生動物因其獨特的生存環境影響,不僅包含陸生動物所具有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還藴含許多陸生動物不包含或含量較少的微量元素。這些元素雖然占人體所需營養成分很小一部分,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繁育,乃至智力發育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由於新石器時代人類生産能力比較低下,獲取食物的手段相對較少,尤其是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在食物資源不足或失衡的條件下,不僅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及生存形成威脅,還不利於其體質的發展,尤其是智力的發育。而捕撈水生動物,比如螺類、貝類、蜆、牡蠣等不僅手段相對簡單,并且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捕撈水生動物主觀上不僅能滿足史前人類對肉食資源的需要,客觀上還提供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的補充,促進史前人類在體質上的成長發育。
注釋:
〔1〕林洪主編:《水産品的營養與安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
〔2〕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等:《廣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遺址試掘》,《考古》1986第10期。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工作隊等:《桂林甑皮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4〕張鎮洪,諶世龍等:《桂林廟岩遺址動物群的研究》,《中石器文化及有關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年。
〔5〕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廣西民族學院歷史係:《廣西柳州白蓮洞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發掘報告》,《南方民族考古》1987年第1輯。
〔6〕柳州市博物館等:《柳州市大龍潭鯉魚嘴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考古》1982年第9期。
〔7〕何乃漢、陳小波:《廣西桂平縣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考古》1987年第11期。
〔8〕廣西文物工作隊:《象州南沙灣貝丘遺址1999-2000年度發掘簡報》,《廣西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9〕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考古訓練班等:《廣西南寧地區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考古》1975年第5期。
〔10〕廣西文物工作隊、横縣博物館:《廣西横縣秋江貝丘遺址的發掘》,《廣西考古文集》(第二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11〕廣西文物工作隊、横縣博物館:《廣西横縣江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考古》2000年第1期。
〔12〕廣東省博物館:《廣東東興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考古》1962年第12期。
〔13〕錢倉水:《説蟹》,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14〕〔15〕〔16〕〔18〕〔21〕彭波:《水産品的美容、保健、藥用》,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17〕〔19〕〔22〕〔25〕(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88年。
〔20〕〔26〕王科大編:《食物給你最好的營養》,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年。
〔23〕〔24〕〔27〕〔28〕王焕華編:《中華食物養生大全》,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6年。
〔29〕〔31〕〔32〕施雅風、孔昭宸等:《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境的基本特徵》,《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30〕同〔3〕。
〔33〕李平日、方國祥、黄光傾:《珠江三角洲全新世氣候變化》,《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34〕陳淳:《中石器時代與農業起源》,《考古學的理論與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35〕閆少朋:《柳州鯉魚嘴遺址經濟形態研究》,《史前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36〕(英)特裏克·霍爾福德:《人體營養手册》,廣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