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越南古代銅鼓的調查與研究



  (黄啓善,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研究員。)

  【中文摘要】本文對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等單位所藏的100面銅鼓進行調查研究,並運用考古類型學方法,把這些銅鼓分成A、B、C、D、E、F、G等7型17式,討論了其相應的年代和銅鼓文化的發展和演變進程。提出了越南銅鼓文化是世界銅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越南 銅鼓 調查 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was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bronze drums with an amount of 100 that collected by the Vietnam National Historical Museum. By utilizing the Archaeological Typology, the research classified these bronze drums into 7 categories, A, B, C, D, E, F, G, and 17 types. The research as well argued the eras in relation to the drum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procedure of the bronze drum culture, indicating that Vietnamese bronze drum culture is a critical element of the world bronze drum culture. 

  Key words: Vietnam bronze drum research investigation

  

  2009年7、9月間,我們兩次到越南,對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和越南的福壽、和平、山羅、清化、義安、海洋、興安、河内等省市博物館以及玉樂縣文化局所藏的銅鼓進行調查,同時對古螺銅鼓出土的地點進行考察,並到安定縣丹尼山、河内等三處銅鼓廟進行調查。在調查期間,還對與銅鼓一起出土的銅器、陶器、玻璃器等伴隨物進行記録,通過對銅鼓拍攝、測量、稱重、花紋描述等登記工作。使我們對越南古代銅鼓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本文擬在調查的基礎,探討越南古代銅鼓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一、越南古代銅鼓的調查

  應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邀請,廣西博物館先後兩次派出專家赴越考察銅鼓,第一次赴越的時間是2009年7月5~12日,主要工作是對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銅鼓進行考察,該館有銅鼓100多面,這次考察,共選擇登記了86面銅鼓進行記録。登記時,我們是按黑格爾“四分法”進行登記的,其中黑格爾Ⅰ類45面(包括明器鼓21面),黑格爾Ⅱ類30面,黑格爾Ⅲ類4面,黑格爾Ⅳ類5面,异型銅鼓2面。同時對位於河内東北郊區的古螺城遺址和古螺銅鼓出土的地點進行考察,還對河内民間收藏的銅鼓進行考察。第二次赴越的時間是2009年9月16~29日,對福壽、和平、山羅、清化、義安、海洋、興安、河内等省市博物館以及玉樂縣文化局所藏的銅鼓進行調查,選擇登記39面銅鼓。也是按黑格爾“四分法”進行登記。其中黑格爾Ⅰ類15面(包括1面明器銅鼓),黑格爾Ⅱ類22面,黑格爾Ⅳ類1面,异型銅鼓1面。對與銅鼓一起出土的銅器、陶器、玻璃器等伴隨物進行記録,同時還在清化省農村、興安省博物館考察了兩面現仿銅鼓並對清化省黄龍博物館的銅鼓進行考察。同時對安定縣丹尼山、河内等三處銅鼓廟進行調查。兩次赴越共登記銅鼓125面,具體如表一。

  兩次赴越共登記到125面銅鼓,其中黑格爾Ⅰ類60面,黑格爾Ⅱ類52面,黑格爾Ⅲ類4面,黑格爾Ⅳ類6面,异型銅鼓3面。根據所到的省市博物館有關人員介紹,該地區所藏銅鼓的情况如表二。

  從表二可以看到,富壽、和平、山羅、清化、義安、海洋、興安、河内等8個省市博物館收藏的銅鼓有358面,如把和平、義安兩省已知各縣所藏銅鼓大約40面統計入數,這8個省約有銅鼓398面,如把河内市民間收藏的20統計入數,這8個省市的銅鼓數量超過400多面以上。

  到目前爲止,越南有多少面古代銅鼓?至今還是個未知數。據陪同考察銅鼓的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阮國平先生介紹。越南全國約有800多面銅鼓。

  二、越南古代銅鼓的類型

  對於越南古代銅鼓的分類,前人已做了不少工作,但仍存在着分歧。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只能從本次記録的125面銅鼓中,選擇100面銅鼓進行分析研究,其餘的25面銅鼓(明器鼓22面、异型鼓3面)將另文討論。列入本文討論的100面銅鼓,從銅鼓的造型、所飾紋飾看,大致可分A、B、C、D、E、F、G等7型17式。

  (一)A型,2件

  這類銅鼓的主要特點是鼓面小,鼓胸明顯突出且大於鼓面,鼓身腰部嚴重收縮,鼓足外侈,鼓面中心無紋飾或有簡單的太陽紋、雷紋等紋飾。製作粗糙,形制古拙,可分兩式。

  1. Ⅰ式,1件,以上農鼓爲例。

  該鼓於1981年在越南富壽省三清縣上農社逢倉村出土,現藏富壽省博物館。銅鼓面徑31.5、高25.6、胸徑44.2、腰徑34.4、足徑44.5、壁厚0.2厘米。重15千克。鼓面光素無紋飾,有3個圓形空洞。鼓胸無紋,有4個空洞。鼓腰、鼓足無紋飾。鼓耳爲兩只單耳。鼓身有兩道合範綫。

  2. Ⅱ式,1件,以鬆林1號鼓爲例。

  該鼓於1932年5月在河西省章美縣美良社鬆林寺附近發現 ,現藏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鼓面徑52.0、高34.5、胸徑63.8、腰徑46.3、足徑71.8、壁厚0.3厘米。鼓面中央太陽紋16芒,芒紋長短不一,芒内飾2圈細小繩紋,芒外飾1暈變形曲折紋、雷紋、縱綫紋和點紋等,鼓胸無紋飾。鼓腰分上、下兩格,上格以斜綫三角縱紋帶分格,格内無紋,下格分别爲點紋、雲雷紋、縱綫紋。小扁耳2對。鼓身有雙合範綫,器表粗糙,有氣孔。鼓面有多處破洞,鼓身嚴重殘缺。

  (二)B型,25件。

  這類銅鼓的主要特點是鼓面小,鼓胸大,個高厚重。中心太陽紋芒鼓多,一般爲12、14、16芒,個别多達22芒,花紋繁鬱,多爲寫實,如鳥、房屋、動物、人物、船等紋飾。可分五式。

  1. Ⅰ式,8件,以古螺1號銅鼓爲例。

  古螺1號鼓,1982年6月20日,在河内市東英縣古螺城遺址的外城與内城之間發現,現藏河内市博物館。該鼓仰埋,内裝銅器247件,有犁頭、鏟、鋤、鐮刀、斧、鑿、刀、鏃、矛、戰斧、匕首、蠱、提筒、盆、托盤、半兩錢等遺物。該鼓面徑73.8、高58.4、胸徑82.8、腰徑51.4、足徑80.4、壁厚0.3厘米。重72千克。鼓面中心太陽紋14芒,芒間翎眼紋。二或三弦分暈,共分15暈。第1、5、9、14暈圓點紋,第2、4、7、10、12暈切綫圓圈圓點紋,第3暈爲S形紋,第11、13暈櫛紋,第15暈爲無紋。第6暈由羽人舞蹈紋、圓頂高脚屋、飛檐高脚屋、銅鼓曬臺、舂米舞等10組花紋圖案。並對半分成兩個部份,每部份有5個組,每組花紋圖案與之對應的圖案相同。從左向右數,第1組花紋圖案爲圓屋頂高脚屋。内有1人。第2組爲羽人舞蹈紋,有6個羽舞人。其中第1人持矛,第2人吹蘆笙,第3、4、5、6人爲羽人舞蹈紋。第3組爲銅鼓曬臺,分上下兩層。上層有4人持杵做舂米狀,下層爲4面銅鼓。第4組爲高脚飛檐屋,屋頂上有1只鳥,屋内有1人。第5組,舂米舞,兩人持杵對面做舂米狀,後有1人表演舞蹈。第8暈有16只翔鷺作逆時針方向環飛。鼓胸二弦分暈,分4暈。第1、3暈櫛紋,第2暈雙行切綫圓圈紋。第4暈爲6艘船紋,每船載3名執矛羽人,船逆時針環繞鼓胸,每船之間爲栖鳥。鼓腰分上、下兩部分。上部以斜綫紋夾雙切綫紋竪行紋帶分8格,每格内填羽人執矛舞蹈紋。下部二弦分暈,共3暈,紋飾與鼓胸相同。鼓足光素無紋。鼓耳雙耳兩對,4只,飾穗紋。鼓身有合範綫兩道。鼓内足部處鎸刻漢字:“□(内)河州鼓重兩千百八十二”

  2. Ⅱ式,4件,以廟門1號銅鼓爲例。

  廟門1號鼓,1961年在河西省章美縣同心社廟門出土,現藏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面徑72.2、高48.0、 胸徑79.5 、腰徑66.5、足徑83.0、 壁厚0.3厘米。重51.6公斤。鼓面太陽紋14芒,芒間翎眼紋。單弦分暈,共14暈。第1、5、8、10、14暈圓點紋,第2、4暈圓圈圓點紋,第3暈曲折S形紋,第7、12暈同心圓點紋,第11、13暈圓點間鋸齒紋。第6、9暈爲主暈。第6暈爲兩組鹿紋與兩組怪獸紋相間,每組鹿4只,雌雄成對;怪獸四足,扇形尾巴,每組四只,亦雌雄成對。第9暈爲翔鷺紋,鷺鳥16只,有冠,展翅含魚,逆時針環飛。鼓胸2或3弦分暈,共7暈。第1、5、7暈爲點紋,第2、4暈爲鋸齒紋,第3暈爲同心圓紋,第6暈爲划船紋間魚鷹與魚,船6只,由左向右划行。每船3人,皆戴高羽冠,坐姿划槳。鼓腰上部以點紋和鋸齒紋夾同心圓紋爲紋帶縱向分格,共分8格,合範綫上的兩格爲空格,其餘各格爲單人或雙人的舞人紋。下部爲點紋和鋸齒紋夾同心圓紋紋帶。鼓足無紋。鼓耳兩對4只,飾辮紋。合範綫兩道。墊片痕較多,且不規則。除鼓面太陽紋外,其餘紋飾全爲陰紋。

  3. Ⅲ式,4件,以鼎鄉1號鼓爲例。

  鼎鄉1號鼓,1972年在義安省義壇縣義和社鼎鄉遺址第一次發掘時出土,現藏義安省博物館。鼓面徑37.8、高29.0、胸徑43.4、腰徑33.5、足徑45.4、壁厚0.2厘米。重11千克。鼓面中心太陽紋12芒,芒間飾複綫角紋。一弦分暈,共8暈。第1、4、8暈圓點紋,第2、6暈同心圓圈圓點紋;第3暈翔鷺紋,4只翔鷺逆時針方向環飛。第5、7暈鋸齒紋。 鼓面外沿有對稱的兩個空洞。鼓胸分上、下兩部,上部一弦分暈,圓點紋、鋸齒紋夾切綫圓圈圓點紋。下部以合範綫分兩組船紋,每組各兩船。每船兩頭高翹,船首兩人及船尾一人坐姿划船。鼓腰亦分上、下兩部,一或二弦分暈。上部以圓點紋和切綫圓圈圓點紋紋帶縱向分成8格,每格内飾一頭牛。共8頭牛,雌雄各半,並以合範綫爲界,分爲兩組,每組牛的排列方式是,公牛—母牛—母牛—公牛。其中有一組牛身上飾切綫圓圈圓點紋,另一組牛身則飾以斜綫紋。下部紋飾與鼓胸上部相同。鼓腰有一處殘缺。鼓足光素無紋,局部有殘缺。鼓耳爲兩對雙耳,飾葉脈紋。鼓身對稱兩道合範綫。多處墊片痕迹。

  4. Ⅳ式,7件,   以鼎鄉3號鼓爲例。

  鼎鄉3號鼓,1973年在義安省義壇縣義和社鼎鄉遺址第二次發掘坑14號墓出土,現藏義安省博物館。該鼓出土仰置,鼓内裝有銅缸、銅壺各1件。鑄鼓時因銅液灌流不暢而倒至鼓面缺損一大塊。並有兩處修補焊接痕迹。鼓面徑56.4、高48.2、胸徑54.2、腰徑42.6、足徑58.0、壁厚0.3厘米。重33千克。鼓面中心太陽紋12芒,芒間翎眼紋。二或三弦分暈,共10暈。第1、5暈圓點紋,第2、4、9暈切綫圓圈圓點紋,第6暈光素;第7暈翔鷺紋,4只翔鷺逆時針方向環飛。第8、10暈櫛紋。鼓胸二或三弦分暈,共4暈。第1、3暈櫛紋,第2暈切綫圓圈圓點紋,第4暈光素無紋。鼓腰上部以葉脈紋紋帶縱向分爲8格,格中空白。下部分有3暈,二弦分暈,紋飾爲櫛紋夾切綫圓圈圓點紋。鼓足光素。雙耳兩對共4只,已缺失一只,飾穗紋,並飾有細條捆繩紋。鼓身兩道合範綫。

  5. Ⅴ式,2件,以廣昌鼓爲例。

  廣昌鼓,1934年清化省廣昌縣購得,現藏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面徑37.0、高30.0、 胸徑37.5 、腰徑26.8、足徑38.0、 壁厚0.3厘米。重9.3千克,鼓面太陽紋8芒,芒間飾斜綫紋。2弦分暈,共7暈。第1、6暈爲切綫圓圈圓點紋,第2、5、7暈爲櫛紋,第3暈爲羽人紋夾高脚屋紋,有兩座對稱的高脚屋,屋下有下彎的弓形屋頂,兩屋間有兩群羽人舞像,有的穿長裙,有的裸體。第4暈爲鷺鳥6只,作逆時針飛翔。鼓胸2弦分暈,共3暈。第1暈爲切綫圓圈圓點紋,第2暈爲櫛紋。第3暈爲羽人划船紋,有6只船,船上有羽人。鼓腰雙櫛紋縱向分爲8格,其中6格有舞人,舞人穿吊帶裙、手持盾牌,頭上有飛鳥。鼓足素面無紋。鼓耳2對,飾辮紋。鼓身有兩道合範縫。

  (三)C型,7件。

  這類銅鼓的主要特點是:鼓面不出沿或略出沿,胸徑略大於面徑,大扁耳,鼓面立青蛙塑像、花紋多以變形鳥紋,變形羽人紋、鷺紋、定勝紋等圖案作裝飾。可分爲3式。

  1. Ⅰ式,5件,以右鐘鼓爲例。

  右鐘鼓,1961年海洋省四圻縣和成社右鐘村陸江河邊出土 ,現藏海洋省博物館,銅鼓仰置,内盛滿泥沙。鼓面徑:91.5-87.5;高67.0、胸徑94.5、腰徑79.0、足徑97.7、壁厚0.1厘米。重75千克。鼓面中心太陽紋12芒,芒間翎眼紋。二弦分暈,共9暈。第1暈平行斜綫對角紋,第2、8暈雙行切綫同心圓圈紋,第3、7、9暈櫛紋,第4暈變形鳥紋,第5暈變形羽人紋;第6暈翔鷺紋,分兩組,每組5只,逆時針方向環飛,每組間以定勝紋。鼓面立4只青蛙塑像,逆時針方向環踞,其中一只雖殘斷,但仍保持原蛙。鼓胸二弦分暈,共4暈,第1、3暈櫛紋,第2暈雙行切綫同心圓圈紋,第4暈羽人舞蹈紋,共6組,每組8個羽人。鼓腰二弦分暈,共4暈。分上、下兩部分,上部以雙行櫛紋夾雙行切綫同心圓圈紋紋帶縱向分格,分8格,以空格逐一間隔羽人舞蹈紋,4組羽人舞蹈紋(5個羽人)。下部兩道櫛紋夾雙行切綫同心圓圈紋。鼓足光素無紋。雙耳兩對4只,飾穗紋,每耳竪向開縫。對稱合範綫兩道。多處墊片痕迹。

  2. Ⅱ式,2件,以農貢鼓爲例。

  農貢鼓,1934年在清化省農貢縣發現 ,現藏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面徑62.0~64.0、高36.0 胸徑65.0、厚0.3厘米。鼓面太陽紋14芒,芒間飾以翎眼紋間斜綫角紋。2弦分暈,共分10暈。第1暈紋爲曲折S形紋,第2暈爲切綫同心圓圈圓點紋,第3、7、10暈爲櫛紋,第4暈爲勾連雷紋,第5暈爲變形羽人紋。第6暈爲鷺鳥紋間定勝紋,6只鷺鳥均分兩組,每組3只,鷺鳥長尾、合翅、長喙、引頸,逆時針方向行走。第8暈飾以雙行切綫同心圓紋,並在立蛙邊改飾網紋。邊緣立4只青蛙塑像,逆時針環列。鼓胸3弦分暈,分3暈。第1、3暈櫛紋 ,第2暈雙行切綫同心圓紋。鼓腰上半部以櫛紋夾雙行切綫同心圓紋爲紋帶縱向分格,格中素。下半部爲櫛紋夾雙行切綫同心圓紋。鼓足2弦分暈,光素。鼓耳兩對4只,飾辮紋。每耳中間有兩小孔。雙合範綫,陰紋。

  (四)D型,35件。

  這類銅主要特徵是鼓面有檐外伸,面大於胸,鼓身呈筒形,有立體蛙像,個别飾大象、龜、野猪、鴨等動物。個大體重。

  1. Ⅰ式,20件,以諒山鼓爲例。

  諒山省出土 現藏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面徑58.8、高35.5、胸徑55.2、腰徑48.8、足徑56.8、壁厚0.3厘米。重18.6千克 。鼓面太陽紋8芒,芒尖穿至第2暈,芒間飾以連錢紋。2或3弦分暈,共12暈。第1、12暈爲蟬紋,第2暈爲蟲形紋,第3、6、10暈爲鳥紋,第4、7、11暈同爲四瓣花紋,第5、9暈爲四出錢紋,第8暈爲菱形紋。在9、10、11暈上有3只累蹲蛙與3只單蛙間隔分佈,逆時針走向。蛙皆三足,背飾雷紋。鼓胸2弦分暈,共6暈。第1暈蟬紋,第2暈四出錢紋,第3暈鳥紋,第4暈四瓣花紋,第5暈菱形紋,第6暈複綫角形紋。鼓腰共7暈,第1暈蟲形紋,第2、6暈菱形紋,第3暈四出錢紋,第4暈鳥紋,第5暈四瓣花紋,第7暈席紋。鼓足共6暈,第1、5暈菱形紋,第2暈四出錢紋,第3暈鳥紋,第4暈四瓣花紋,第6暈蟬紋。鼓足外折沿。扁耳兩對4只,耳飾葉脈紋,每耳下方開一小方孔。鼓身合範縫兩道,鼓面内壁有扇形鏟痕,面、身顯露較多方形或不規則墊片。

  2. Ⅱ式,15件,以錦平鼓爲例。

  在清化省錦水縣錦平社發現,現藏清化省博物館,面徑58.3、高35.9、胸徑53、腰徑48.6、足徑59.4、壁厚0.1厘米。重15.4千克。鼓面中心太陽紋6芒,芒間無紋,芒箭光細,中央光體圓凸。二弦分暈,共3暈。第1、2暈菱形雷紋,第3暈心形雲紋。鼓面立4只蛙塑像,其中3只爲單蛙,1只爲累蹲蛙,皆爲順時針方向環走。鼓沿外伸2.6厘米。鼓胸、鼓腰無紋飾。鼓足飾心形雲紋。扁耳兩對,共4只。兩道合範綫。多處墊片痕迹。

  (五)E型,15件。

  這類銅鼓的主要特徵,鼓面伸檐,小腰内縮度大,足部呈喇叭形,花紋以龍、飛鳥紋 、奔鹿、蓮辨、葵辨、菊花、菩提葉等動植物紋飾爲主。個另有漢字“壽”等吉詳語。分爲兩式。

  1. Ⅰ式,14件。以名和鼓爲例。

  名和鼓,和平省奇山縣名和社出土,1994年移交和平省博物館, 現藏和平省博物館,面徑60、高35.5、胸徑55.4、腰徑48.6、足徑57.9、壁厚0.2厘米。重26千克。鼓面太陽紋8芒,中間光體凸出,光體外圍有蓮子紋,外圈蓮花瓣紋。太陽紋芒箭與光體隔上述兩暈。二暈分暈,共6暈。第1暈龍紋,共6條龍;第2暈鳥紋,第3暈蓮花紋,第4、5暈菱形填花紋,第6暈乳釘紋。鼓面立4只蛙塑像,3只順時針、另1只逆時針方向環踞。鼓沿外伸2.4厘米。鼓胸二弦分暈,共4暈,第1暈樹間立人紋,第2暈鳥紋,第3暈蓮苞間立孔雀紋,第4暈樹紋。腰際爲一道粗稜。鼓足二弦分暈,共3暈,第1暈飛鳥紋,第2暈蓮苞紋,第3暈孔雀立群山頂紋。扁耳兩對,4只。鼓身有對稱的合兩道範綫。多處不規則墊片痕迹。

  2. Ⅱ式,1件,以萊同鼓爲例。

  萊同鼓,在富壽省青山縣萊同村發現,1968年移交富壽省文化廳,現藏雄王博物館。面徑70.5、高53、胸徑66.7、腰徑57.5、足徑71、壁厚0.5厘米。鼓面中心太陽紋12芒,芒間光素。雲間雙龍戲珠。鼓沿外伸2厘米。鼓胸上部對稱分爲6格方框,第1框周圍爲四葉紋間菱形紋,框内填以雙龍騰雲駕霧紋;第2框騰雲駕霧的麒麟紋。第3框梅花紋填“萬”字紋;第4框荷花紋填烏龜背經書紋;第5框鳳含珠紋;第6框“萬”字蓋龍紋。鼓胸下部爲回紋。鼓腰飾1暈回紋。鼓足對稱分爲6格方框:第1框圖案爲水草、麒麟騰雲駕霧紋;第2、5框“壽”字壓桃枝圖案;第3、6框騰雲駕霧龍紋。第4框騰雲駕霧麒麟紋。鼓耳兩對,爲實心龍形耳。鼓身有兩道合範綫。

  (六)F型,4件。

  這類銅鼓的主要特徵:面大,飾立體累蹲蛙雕像。鼓身呈筒形,花紋細緻,主要以動植物爲題材。如稻穗紋,鳥、龜、牛、螞蚱等,用失蠟法鑄造。

  1. Ⅰ式,1件,以老撾琅勃拉邦鄧廷詩鼓爲例。

  鄧廷詩鼓,1936年在老撾琅勃拉邦向收藏家鄧廷詩購得 ,現藏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鼓面徑63.5、高44.5、 胸徑55.5 、腰徑40.5、足徑46.0、 壁厚0.2厘米。重20.2千克。鼓面太陽紋12芒。2弦分暈,共20暈。第1、4、9、16、18暈櫛紋,第2、3暈同心圓圈紋,第5、11、15、19暈雷紋,第6、7、12、13暈菱形紋間鳥紋,第8、14暈鳥紋,第10暈銀杏葉紋。鼓面立累蹲蛙4只,逆時針環列,每蛙皆4足。鼓胸2或3弦分暈,共7暈。第1暈乳釘紋,第2、7暈雷紋,第3、6暈櫛紋,第4、5暈同心圓紋。鼓腰上、下部光素,中部分13暈。第2、12暈雷紋,第3、6、8、11暈櫛紋,第4、5、9、10暈同心圓紋,第7暈素,第13暈羽紋。鼓足分3暈。第1暈羽紋,第2暈雷紋,第3暈櫛紋。扁耳兩對4只,耳上部有絞索紋,下部有較寬絞索紋。失蠟法。鼓身有兩道裝飾性合範綫,上面覆蓋弦綫。

  2. Ⅱ式,3件,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所藏的5753號銅鼓爲例。

  5753號銅鼓,1920年在老撾購,現藏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面徑63.6、高48.4、 胸徑57.3、 腰徑47.5、足徑53.3、 壁厚0.1厘米。重17.4千克。鼓面太陽紋12芒。3弦分暈,共18暈。第1、3、4、9、10、15、16暈都是同心圓點紋,第2、14暈爲櫛紋,第5、11暈爲變形鳥紋,第6、12、17暈回形雷紋,第7暈爲索紋間菱點紋,第8、13暈爲3組菱形紋間3只鳥紋,第18暈只有一個蓋印。邊沿爲麥穗紋,鼓面上有4組3只叠累蹲蛙,逆時針環列。鼓沿外伸2.8厘米。鼓胸3弦分暈,共6暈。第1暈回形雷紋,第2、3暈同心圓點紋,第4暈櫛紋,第5暈索紋間菱形點紋,第6暈櫛紋間水波紋。鼓腰3弦分暈,分10暈。第1、9暈回形雷紋,第2、3、7、8暈均爲同心圓點紋,第4、6暈爲櫛紋,第5暈爲3個菱形紋一組間隔排列,第10暈爲同心圓點紋、葉脈紋及水波紋組合。對側自上而下有天秤、鎚子、鉗、令牌、手銬、牛、黄鼠狼、螞蚱、三只大象、螃蟹。禾穗分兩邊,禾穗外側有魚、螺各1組。鼓足3弦分暈,共5暈。第1暈同心圓點紋、葉脈紋及水波紋組合,第2暈爲櫛紋,第3暈同心圓點紋,第4暈回形雷紋,第5暈有4道弦紋。鼓耳爲兩對4只。耳飾穗紋,下端還飾有如意紋。耳下方有一只螞蚱。失蠟法。

  (七)G型,6件。

  這類銅鼓的主要特徵是:鼓形小且扁矮,面徑略小於胸徑,主紋以乳釘紋、櫛紋,游旗紋等爲主。分3式:

  1. Ⅰ式,2件,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所藏的5736 號銅鼓爲例。該鼓面徑51.1、高30.1、胸徑48.1、腰徑35.4、足徑46.3、壁厚0.2厘米。重14千克。

  鼓面太陽紋12芒,芒間翎眼紋。2弦分暈,共3暈。第1、2暈素,第3暈翎眼紋。第2暈開2個對稱小孔,鼓面邊沿超出鼓胸1.9厘米。鼓胸有弦紋3條。鼓腰上部光素,下部3道弦紋。鼓足複綫角形紋。耳兩對4只,飾辮紋。鼓身合範綫4道。

  2. Ⅱ式,3件,以山廟鼓爲例。

  山廟鼓,1903年在維仙龍隊山廟購買,現藏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該鼓面徑49.7、高28.5 、胸徑53.8、 腰徑47.7、足徑51.4、 壁厚0.2厘米。重14.3千克。鼓面太陽紋12芒,芒間翎眼紋。1弦分暈,共10暈。第1暈“酉”字形紋,第2、10暈雲紋,第3、9暈乳釘紋,第4、8暈櫛紋,第5暈斿旗紋,第6、7暈無紋飾。邊緣有4道澆鑄痕。鼓胸共分6暈。上部有4暈。第1暈乳釘紋,第2、3、4暈雲紋。下部2暈,櫛紋夾雲紋。鼓腰分3暈。第1、3暈回形雷紋,第2暈雲紋。鼓足飾以複綫角紋。扁耳兩對4只,無紋,耳上有方形孔。兩道合範綫。

  3. Ⅲ式,1件。以清抗鼓爲例。

  1980年在山蘿省馬江縣清抗社發現,現藏山蘿省博物館,面徑45.6、高24.2、胸徑45.1、腰徑39.5、足徑42.6、壁厚0.2厘米。重13.7千克。鼓面太陽紋12芒,芒間翎眼紋。以二、三或四弦分暈,共9暈。第1、4、7暈爲乳釘紋,第2暈葉脈紋,第3暈櫛紋,第5暈如意雲紋,第6暈斿旗紋,第8暈“S”形雲紋,第9暈絞索紋。鼓胸二弦分暈,共5暈。第1暈乳釘紋,第2暈如意雲紋,第3暈回紋,第4、5暈“S”形雲紋。鼓腰二弦分暈,共3暈。第1暈同心圓圈圓點紋,第2暈菱形雷紋,第3暈“S”形雲紋。鼓足有1暈複綫角紋。雙耳兩對,共4只,飾六瓣紋夾菱形回紋。鼓身有4道合範綫。

  三、越南銅鼓文化的演變與發展

  (一)銅鼓文化的類型

  本文把這次考察到的100面越南銅鼓分成7型17式,目的是尋找其文化發展脈略和演變進程。

  1. A型銅鼓,這類銅鼓,造型古檏,製作粗造,鼓面小於鼓胸,鼓足外侈,素面或飾少量花紋,對於這類銅鼓,已有幾種不同的歸類方法,有的稱之爲“早期銅鼓”,美、日兩國學者將其歸入“先黑格爾Ⅰ類”,越南學者歸入“D類”,中國學者歸入“萬家壩類”等等。對於其年代,也存在着兩種不同的看法,中、日、美學者認爲這種古檏粗造的銅鼓,當是銅鼓文化的鼻祖,越南學者則認爲這種古檏粗造的銅鼓當是銅鼓文化發展到衰落時期的産物。是退化了的銅鼓。那麽,這類銅鼓是“鼻祖鼓”還是“退化鼓”呢?,從目前世界上已發現此類銅鼓看,已有相當多的數量,據李昆聲先生的統計,截止2008年止,世界上已發現此類銅鼓有62件,其中中國51件,越南8件,泰國3件。李昆聲把這62件銅鼓分成四種形式〔1〕,本文的A型Ⅰ式銅鼓屬於第一種形式,年代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春秋早期)。A型Ⅱ式銅鼓屬於第四種形式。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戰國中、晚期)。2004年12月13日,越南考古研究院阮文好教授致信李昆聲説:“1932年發現的鬆林1號鼓和1973年發現的鬆林2號鼓爲一對公母鼓”〔2〕。日本新田榮治先生也説:“鬆林2號鼓雖腰、足部殘缺,但從保存部分來判斷,可以説基本上是屬於與鬆林1號鼓相同類型的銅鼓”。〔3〕因而學術界對這兩個銅鼓十分關注。越南學者武勝也曾認爲,鬆林1號鼓“可能是已知的早期標本中最早的一件”〔4〕。朱文晋也認爲“鬆林鼓比玉縷鼓還古老”〔5〕。範明玄女士在《越南老街1993年新發現的東山銅鼓》一文中,也把老街出土的11、12號鼓歸入“萬家壩類型”。〔6〕

  但也有相反的意見,認爲越南最古老的銅鼓是玉縷鼓、廟門1號鼓等等。其最大的理由是,銅鼓“技術的發展是從寫實表現向格化式方向變化發展”〔7〕。對於這類銅鼓,中國學者李昆聲認爲,把越南東山銅鼓中的“D型鼓”“説成是時代較晚的、退化了的銅鼓,這當然毫無道理”〔8〕。蔣廷瑜先生認爲:這類銅鼓,“從形態上看是原始、古檏的,帶有初創階段特有的風格。一般都認爲是年代古老的作品,但有的學者看法不同,他們把古檏看作是粗疏,是銅鼓的某種退化形式,是衰敗的表現”〔9〕。

  雖然越南所發現的8件A型銅鼓没有確切的年代依據,但在雲南萬家壩型銅鼓中,有不少銅鼓是經過科學的考古發掘獲得的,有年代依據,如雲南楚雄萬家壩銅鼓,墓葬年代經過碳14年代測定爲距今2640±90年。相當於春秋早、中期。從A型銅鼓的其造型和紋飾上看,與雲南出土的萬家壩型銅鼓十分相似。因此,本文的A型Ⅰ、Ⅱ式銅鼓,其來源可能是從雲南輸入的。

  2. B型銅鼓,主要特點是鼓面小於鼓胸,個高厚重。中心太陽紋芒鼓多,一般爲12、14、16芒,個别多達22芒,紋飾華麗,多爲寫實,如鳥、房屋、動物、人物、船等紋飾。如玉縷、古螺、黄下、沱江等銅鼓,都是B型鼓的典型代表,也是越南最有特色的東山銅鼓

  文化。對這一類型銅鼓,B型Ⅰ、Ⅱ式的年代較早,如玉縷、古螺等鼓的年代當在公元前3—2世紀。從古螺鼓内出土的青銅犁、斧、匕首、矛、鍤、箭頭等青銅器的造型看,與中國戰國時期的同類器相似。至於古螺鼓本身,有的認爲其“年代大約在公元前5~8世紀”〔10〕。也有人認爲當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世紀。B型Ⅲ、Ⅳ、Ⅴ式銅鼓的年代稍晚一些,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左右。C型銅鼓,鼓面不出沿或略出沿,胸大於面徑,大扁耳,鼓面立青蛙塑像、花紋多以變形鳥紋,變形羽人紋、鷺紋、定勝紋等圖案作裝飾。這類銅鼓相當於中國銅鼓“八分法”中的冷水冲型銅鼓。如右鐘鼓、東孝鼓、農貢鼓等。所飾紋飾,多飾以翎眼紋、變形羽人紋、切綫同心園圈紋和青蛙塑像等紋飾。其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世至公元2世紀。D型銅鼓,這類銅主要特徵是鼓面有檐外伸,面大於胸,鼓身呈筒形,有立體蛙像,個别飾大象、龜、野猪、鴨等動物。個大體重。相當於中國銅鼓八分法中的靈山型銅鼓,其年代相當於東漢至唐代。E型銅鼓共分爲兩式,Ⅰ式的特色是在D型Ⅱ式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的。鼓腰比D型Ⅱ式明顯收束,鼓身明顯瘦小,龍、鹿、鳥、菩提樹葉、檸檬花、菊花等爲主要花紋裝飾。越南阮成齋在黑格爾第Ⅱ類型銅鼓探討中認爲,這類銅鼓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十一至十九世紀”〔11〕。E型Ⅱ式銅鼓只有一件,爲富壽省青山縣萊同村發現,故稱萊同銅鼓。阮成齋説;“萊同鼓已經開始向第Ⅳ類型鼓(麻江型)轉化,但又有所不同,不同的是鼓較長,没有花紋圈,太陽高出V字形的12芒,太陽周圍是二龍朝月”。這面銅鼓胸、身各飾6個方框,框内分别填入龍、鳳、龜、麒鱗、梅、桃、荷、竹以及篆體漢字,其中鼓胸兩個“萬”字,鼓身兩個“壽”字。與麻江型銅鼓常見的“萬壽”吉祥語相似。阮成齋説:萊同鼓“雖不同於第Ⅱ類型鼓,但是,萊同鼓仍然保持着相近似的裝飾風格。我們還發現它的裝飾藝術與阮朝越南亭廟的裝飾藝術相近似,所以説萊同鼓是阮朝製造的,這可能是十九芒世紀最後一批銅鼓中的一具〔12〕。F型銅鼓可以説是從老撾輸入的,學術界對此類銅鼓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所見研究文章不多,筆者在2009年3月到老撾訪問,有幸在朗勃拉邦皇宫看到類似銅鼓50多面,越南所藏的F型銅鼓,都清楚地記録是從老撾購得。G型銅鼓實際上是麻江型銅鼓,是從中國輸入的。

  所列舉各類型銅鼓的對照,不管是黑格爾四分法或中國的八分法或是越南的五分法或本文七分法,都是對研究世界古代銅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東山銅鼓對研究越南銅鼓文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越南學者集中精力研究東山銅鼓,對中國麻江型銅鼓和老撾購入銅鼓未加分類,如加入這兩類,越南銅鼓的類型也當有七類,由於越南未對全國銅鼓作調查,因此,越南銅鼓是否還有新的類型,至今還難於言語,我們期待着新的發現。

  (二)越南銅鼓文化的發展

  除了中國之外,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銅鼓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銅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越南銅鼓文化的産生、發展和演變,學術界雖有不同的看法,但内函豐富的東山銅鼓文化是令人矚目的,優美的銅鼓造型、細緻華麗的花紋裝飾,充分顯示了東山銅鼓文化的昧力,反映了古代東山銅鼓文化的精髓。對於東山銅鼓文化的發展,不少學者認爲,早期東山銅鼓與中國石寨山銅鼓是平行發展的兩支不同區域的文化,李昆聲先生在《中國與東南亞的古代銅鼓》中,把以雲南爲中心的石寨山型銅鼓稱爲“雲南係”,把以越南爲中心的東山銅鼓稱爲“越南係”。日本學者今村啓爾又稱爲“石寨山系銅鼓”和“東山系銅鼓”〔13〕。不管怎樣稱呼,石寨山型銅鼓和越南東山型銅鼓,無論其造型和紋飾,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點,因此,蔣廷瑜先生在《東山銅鼓在銅鼓發展史中的地位》一中指出,“早期東山銅鼓與石寨山型銅鼓並行發展,但又各有自己的地方特點”。〔14〕今村啓爾在《論黑格爾Ⅰ式銅鼓的二個系統》一文中,“認爲東山系是由石寨山系或和石寨山系相近的銅鼓派生出來的,東山系中擁有鋸齒紋的銅鼓是古老的,由鋸齒紋轉變爲櫛紋的銅鼓是後來出現的”〔15〕。 同時又説:“和先Ⅰ式在器型上有很大差异的東山系銅鼓是從先Ⅰ式變化而來的假説是不成立的”〔16〕。這句話的意思是,東山系銅鼓不是從先黑格爾Ⅰ式(萬家壩型)銅鼓演變發展而來,而是從石寨山系銅鼓派生出來的。由此可以認爲,本文的A型銅鼓不是越南銅鼓的祖先,而是從雲南輸入的萬家壩銅鼓,也是萬家壩銅鼓文化傳播的實物例证。

  越南銅鼓文化的發展,可以説是從東山起步的,銅鼓文化一開始就十分的活耀。而且具有區域性文化的特點,形成一支獨特的銅鼓文化,同時也向周邊幅射。如泰國、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發現的一些銅鼓,都含有東山系銅鼓文化的因素。甚至廣西貴港出土的一件銅鼓,也被認爲是東山系銅鼓。萬輔彬等人在《越南東山銅鼓再認識與銅鼓分類新説》中説:“值得注意的是1955年在中國廣西貴縣(今貴港市)高中發掘的8號漢墓内有一面石寨山型銅鼓(鼓土1011號),其鉛同位素數據在越南東山銅鼓鉛同位素分場Ⅰ中,實驗證明這一面銅鼓是在東山文化區域做好後,通過某種途徑交流到中國貴縣的”〔17〕。由此可見,銅鼓文化的傳播是没有國界的,越南銅鼓文化的傳播也經久不衰的,當今越南的、巴那、赫家(苗)、傣族、芒族、基都、高來、倮倮、克木、布依、布標等少數民族等都還保存和使用銅鼓。可見,越南銅鼓文化淵源流長,内容豐富多彩,是世界銅鼓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爲,越南銅鼓的來源和文化的發展,都是值得人們去深思和研究的,本文分析研究的100面銅鼓,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看法;

  1. 本文把100面銅鼓分成7型17式,其中A、G型銅鼓可視爲是從中國輸入的銅鼓,B型銅鼓是與中國的石寨山型銅鼓平行發展,但其區域性文化特色和藝術特點十分明顯,C、D、E型銅鼓,所飾的羽人、翔鷺、船紋等紋飾高度圖案化。反映了與B型銅鼓的繼承與發展關係。但E型銅鼓的龍紋、漢字等有可能吸收了中國的吉祥話語和吉祥圖畫等内容。F型銅鼓有可能從老撾、緬甸購入,非越國之産物。

  2. 由於篇幅所限,尚有明器銅鼓和异型銅鼓未列入本文分析研究,如果將其列入,越南大致有9種不同類型的銅鼓,這既反映了越南銅鼓文化的豐富多彩,也顯示了世界銅鼓文化的博大與深厚。

  3. 越南銅鼓文化雖有其區域性特點,但與中國的銅鼓文化是緊密聯繫的。而且在長期的交往、遷徒、融合等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種種經濟、文化的關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狀態。

  4. 銅鼓文化是跨國界的文化,它不僅是中國的或者是越南以及東盟國家的文化遺産,而且是世界的文化遺産,但願有更多的人來研究它,保護它,讓銅鼓文化象鼓面太陽紋一樣,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注釋:

  〔1〕李昆聲、黄德榮:《中國與東南亞的古代銅鼓》,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頁62。

  〔2〕同注〔1〕,頁53。

  〔3〕新田榮治著、黄德榮譯:《東南亞早期銅鼓及其起源》,《中國古代銅鼓研究通訊》第18期,2002年12月,頁83

  〔4〕武勝:《越南和東南亞東山銅鼓分佈狀况》,《考古學》1993年第13期。

  〔5〕朱文晋:《東山銅鼓的年代》,《考古學》1993年第13期。

  〔6〕範明玄:《越南老街1993年新發現的東山銅鼓》,《中國古代銅鼓研究通訊》第17期,2001年12月,頁85。

  〔7〕同注〔3〕,頁87。

  〔8〕同注〔1〕,頁266。

  〔9〕蔣廷瑜:《東山銅鼓在銅鼓發展史中的地位》,《廣西博物館文集》第2集,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頁140。

  〔10〕河内文化和通訊處文化保管辦公室:《古螺銅鼓的發現》,《越南人民報》1982年7月29日第2版。

  〔11〕阮成齋著、王金地譯、《黑格爾第Ⅱ類型銅鼓探討》,《中國古代銅鼓研究通訊》第8期,1992年4月,頁34。

  〔12〕同注〔11〕,頁36。

  〔13〕今村啓爾:《論黑格爾Ⅰ式銅鼓的二個系統》,《銅鼓和青銅文化的新探索》,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14〕同注〔9〕,頁141。

  〔15〕同注〔13〕,頁29。

  〔16〕同注〔13〕,頁29。

  〔17〕萬輔彬等人:《越南東山銅鼓再認識與銅鼓分類新説》,《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