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安陽善應古瓷窑群考察記



  (陳敏,國家文物出境鑒定河南站。)

  【中文摘要】2005年初,筆者一行對安陽縣善應鎮一帶古瓷窑進行調查,發現多處窑址。主要分佈沿洹河兩岸及小南海水庫附近一帶。調查表明,善應窑制瓷業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影響很大,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關鍵詞】安陽 窑址 制瓷業

  Abstract:In 2005,the auther fownd many kilns on Shanying town in Anyang County. These kilns scattered around Huan river and Nanhai reservoir. Survey shows that the porlelain industry of and made Shanying kiln took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procelain industry, a great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which is worth further studying.

  Key words: Anyang kiln porcelain production

  

  最近幾年,在鄭州的古玩收藏界,對一種异樣的元代鈞瓷頗有争議,初見這種鈞瓷,其釉色呈藍色或淺緑色,釉面頗多鬃眼,釉的厚度不匀,胎色呈土黄色,胎質比較鬆疏,吸水性强,因其與我們所知的各燒制鈞瓷之瓷窑的工藝特徵不符,即疑爲僞做之器;然而收藏者信誓旦旦,言絶爲真品,並言之得於河南安陽縣善應鎮一帶。逮見多件之後,因其與河南禹州一帶僞做的元代鈞瓷也截然不同,又疑其爲真的元代鈞瓷。2005年初,我們在安陽文物商店有幸又見到這種鈞瓷,該文物商店的負責人宣稱是從安陽縣善應鎮村民手中購得,並告知安陽善應鎮一帶有十幾座古瓷窑,且都燒制鈞瓷,據當地居民講,他們在耕地、建房、打井、挖窖時,時常能挖到此類鈞瓷。我們查閲《河南省文物志》,確有現屬安陽縣善應鎮管轄的安陽縣樓王坡古瓷窑遺址記載,這個瓷窑從唐代開始燒造,一直燒到明代,其中宋元時代燒造鈞瓷,且鈞瓷的品種還很多。但這條記載過於簡略,且一無任何圖像資料,二没有記述該窑鈞瓷的工藝特點,我們對安陽善應古鈞瓷的工藝特徵,生産環境還是霧裏看花,出於職業習慣,於是,促成我們到當地去進行一次實地調查。2005年初,我們一行九人駐進了安陽縣善應鎮旁邊的一座已停産的煤礦場部,開始了對善應一帶古瓷窑的調查。

  善應鎮位於安陽縣西南部,距安陽市25公里,地處河南省太行山東麓餘脈的淺山區,當地盛産瓷土和煤,又緊鄰洹河,爲燒瓷和運輸提供基礎條件。古瓷窑遺址主要分佈沿洹河兩岸及小南海水庫附近一帶,如:北善應村、南善應村、西善應村、東灘村、樓上坡村、珍珠村、大平村、石板村、趙家河(龍洞)村和北齊村等數10餘個村子都發現古瓷窑遺址,並采集到大量陶瓷片。現記録如下:

  1. 北善應古瓷窑址

  在北善應村北高地,見一處圓形塌陷地,旁邊的斷崖邊有近似横穿的深洞,洞邊有暴露大的匣鉢,墊餅等物的殘片,似爲古瓷窑;在北善應西邊有一處高丘,從斷面上看,是古瓷窑的窑渣把這處平地堆成瞭高坡, 窑渣堆積厚4.8、南北長60、東西寬30米,窑渣堆積非常鬆弛。從窑渣的結構和成分上判斷,應是用於燒窑的殘渣;在村一民房工地,有一古瓷窑的瓷土堆積,青灰色。從斷面觀看,厚約1.5、長10 米左右,瓷土堆積有沉澱狀的層次感大約是沉澱池;瓷土堆積的西部偏北處,有一處煤矸石與窑具的堆積,没有燒透的煤矸石與破碎的窑具混雜在一起,形成一層厚厚的堆積。

  北善應村窑址近有四五個煤井,煤井是附近埋藏煤最淺的地區,深40~60米,可看到當時所用煤井,窑筒直徑6米,可看到的深度4米。

  由此看來,善應古瓷窑的燃料是煤,但煤的質量偏低,有大量的煤矸石,味臭,俗稱臭煤(有碳化味)古瓷窑的燃料可能就是臭煤。

  從北善應村民口中瞭解到,北善應往北的坡上在十多年前到處都是藍色的瓷片,現在都蓋上房子了,所以,北善應村的民房下多有瓷片,有一居民家的道路就是用鈞瓷片和水泥硬化的;當地村民指着村西的兩處民房説,在這兩家房子中間的地下有一口陏唐的古瓷窑,建房子的時候挖了很多唐瓷片,還有囫圇的;生産隊的時候,村西打紅薯窖,打出成撂成撂的碗盤子瓶子,都是鈞瓷;前幾年有兩個兄妹在西邊高玻上一塊宅基地建房,在夯地基時把地夯塌了,這個塌陷下去的地方就是一個瓷窑,地下是空的,所以電夯一打就塌了,附近還有窑渣窑具。由此判斷現在北善應村的居住區大都是座落在古瓷窑傾倒瓷片之處。

  2. 東灘古瓷窑址

  東灘村東北的高地斷崖上,隨處可見窑具與碎瓷片的堆積層, 堆積層南北長1公里左右,東西寬400米左右最厚處可達2米,從斷面堆積上判斷,東灘村最少有三口瓷窑;從地面所拾瓷片推斷,此地燒鈞瓷,黑釉和瓷州窑係(明)的瓷器,鈞瓷有黄(偏白)胎,灰胎,有時一片之上有黄灰二色,胎鬆粗不堅硬,色呈藍色口部發黄,品質不很高,地面上匣鉢,墊餅殘片很多。

  從東灘高地下來,見路邊有河床淤積的砂石堆積,説明如今的道路在古時候是洹河河床,粗略估計洹河在此段的寬度應在500米左右。

  3. 南善應古瓷窑址

  南善應位於洹河南岸,與北善應隔河相望。南善應村後的山上,有很厚的高嶺土地層,村西有兩處古窑址,靠東的一處古窑址已大部毁壞,只殘留部分窑壁。從殘留的部分窑壁推算,窑筒的直徑應該在5米左右。窑壁用石頭和粘土壘砌,中間有部分元代的匣鉢等窑具支墊填縫。窑址附近有很厚的窑具殘片和碎瓷片。在此采集到一些帶有窑粘的窑具殘片和碎瓷片。再往西行百米左右,又有一處保存較完好的古瓷窑。用石頭和粘土壘砌、間以破窑具支墊填縫的窑壁至今仍保存完好。窑口面寬8、高4.5米,門洞寬1.8、高1.75米,厚1.1米。門洞以長方形的條石劵成。從窑壁上支墊的窑具看,與相鄰的東面一古窑址年代接近,都是元代中後期的,至今仍完好的古瓷窑也是不多見的,據説這處窑址是省保單位。

  由此再往西行走出一個山凸,看見遠處的山頂上一片蒼白的山頭,象雪一樣白,據瞭解那就是有名的碗釉石,是燒瓷釉用的原料。上世紀60年代,江西景德鎮派了一個汽車連來採運碗釉石,先從這裏運到水冶鎮上火車,再從水冶鎮通過鐵路運到江西景德鎮,拉了好多年。

  4. 裝貨口村遺址

  從南善應村西向北過河就是裝貨口村。這段河上没有橋,倒是有一道堤壩,堤壩以上的河段就形成一個大堰。修築這個堰的目的之一是爲了積蓄上游的水勢,並將這段河河面變窄,原來三四十米的水面被攔水壩擋在堰内,從一個四五米寬的出水口流到下游,形成了一個水流湍急的出水口,流水的衝擊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據説這個出水口可以追溯到元代,古代先人利用水能建造的動力水磨,這個水磨就是磨碗釉石的機械,原料就是白石山上的碗釉石,瓷釉加工作坊制成釉料,爲各瓷窑提供燒瓷的原料。可惜如今水磨已佚失,但遺迹仍保存完好。從保存的遺迹看,水磨是建造在此處一個石拱橋上,橋長4、寬4、厚1、高5米,橋面上有一50厘米的圓孔,應是安插連接水輪和磨盤的中心柱的。據當地村民講,幾十年前,這個水磨還存在,水輪的直徑有3米。

  據傳説,裝貨口村過去是裝貨的碼頭,故名裝貨口。村西有一處瓷器胎坯的堆積層,但其周圍全是民房,已找不到當年的窑口遺址了,但當地村民説,此附近又居民家中曾有兩口元代使用的調釉料的大缸,我們上門一打聽,主人説幾年前被打爛了,就扔了。但其家中有鈞瓷盤碗爐片,全部被我們收集了,也算不虚此行。另村中還有一居民家中有唐代黄釉碗,也是在裝貨口村中挖出的。

  5. 樓上坡古瓷窑遺址

  樓上坡古瓷窑遺址位於小南海水庫東岸,我們從小南海過洹河沿水庫東岸的盤山道前行,到東山村下車,走上通往樓上坡的山間羊腸小道。好不容易走近了地圖上標明的遺址,却怎麽也找不到古瓷窑。順着水平面之上的臺地斷崖找了半天,除了少量的窑具碎瓷片外,根本没有瓷窑的踪迹。向湖心處有一打魚人訊問,漁人指着不遠處的水面説,那裏有一塊石碑。看看是不是。我們走過去一看,這塊石碑半截已經淹到水裏,露出水面的半截在岸邊臺地上也不易看到。走近再一看,正是第一批省保單位的標誌牌。因爲光綫强烈,白色石碑上面的文字看得不甚清楚。經仔細辨認,其上記載有樓上坡古瓷窑遺址的位置、面積、文化内涵等,以下是摘録的部分文字。

  “樓上坡古瓷窑遺址位於安陽市西南30公里東山村樓上坡,南北長200多米,東西寬100多米,實際的面積應該更廣。”“斷面上瓷片窑具叠壓一般1.5米,地面裸露大量瓷片、窑具。”“從瓷片觀察,火候高,胎厚,釉濃,色彩純正,質地堅硬。釉色有孔雀蘭、靛青蘭、深蘭、淺蘭,蘭色居多,其次蘋果緑、豆緑、蟹青,還有米黄、淡黄、紫紅。口部敞口、斂口、撇沿、滚邊,形制各异,樣式俱備之器皿,其釉色渾厚濃重,光澤晶瑩潔净,瓷釉細膩滋潤,工藝成熟精湛,承接宋鈞窑變之美妙。”“經專家鑒定始於唐歷經宋元之明廢。”

  文字是用繁體字書寫的,立於1963年。

  這個標誌牌的後面正是一個古瓷窑遺址,外面裸露的窑具碎瓷片很多,是目前所見裸露窑具碎瓷片最多也最易采集的一處窑址。

  6. 珍珠、大平、石板、龍洞和北齊等村古瓷窑遺址

  沿水庫東岸的盤山公路南行,過了東山是南郊,南郊的南面就是珍珠村。聽向導説,珍珠村的舊村已經淹到水裏,原來村是因爲一顆夜明珠而得名,修建水庫後,搬遷到現在的新村。珍珠窑址位於珍珠新村南邊的臺地上,臺地之下就是水庫的水面。從臨水的斷崖上看去,元代遺留的制瓷窑具碎瓷片堆積非常豐厚。南北長150、東西寬40米。聽向導説,這裏過去出過很多三足的爐子。

  由珍珠南行,經三倉過河到水庫的西岸,由三倉沿水岸北行,就是大平村。在大平村一家村民房子的前面,發現有窑具和瓷片的堆積層,推斷古瓷窑應在其房子下面;在另一家村民房後的斷崖上,也有深厚的窑具殘片和碎瓷片的堆積層,但堆積層的四周都爲民房所覆蓋,無法弄清古瓷窑的狀况。

  石板村隸屬於大平村。在石板村一申姓居民家中,我們看到完整的匣鉢、月白釉和天蘭釉的大碗標本。我們收集了這些標本的圖文資料,記録如下:

  (1)帶窑粘碗的匣鉢,高13、口外徑24.5、内徑21.5厘米; 

  (2)月白釉殘碗,高10.2、口徑21.5、足徑7、足高0.7、足厚0.9厘米;            

  (3)天蘭釉殘碗,高10.2、口徑21.5、足高7.1、足徑6.9、足厚1.1厘米;                         

  (4)帶窑粘的碗,高10、口徑21.5、足高0.8、足徑6.9、足厚1.1厘米;                              

  (5)月白釉殘碗,高9.9、足徑6.6、足高0.8、足厚0.7厘米。                             

  從石板村到大平村南北長約800、東西寬約40米的範圍,都有厚1.5米左右的窑具和瓷片的堆積,推斷應是一處古瓷窑,但大部分都已經壓在民房下面,不能看見其全部,的確是一件憾事。

  看完大平和石板的窑址,我們又驅車往趙家河(龍洞),這條路异常的崎嶇,越往前走,山越高了,路越陡了,視限越來越小了,人烟越來越稀少了。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嶙峋怪石,仰視看天只有巴掌大小,俯視看地都是絶壁深淵。左邊一個兀石,右邊一個急彎,驅車走這樣的路着實讓人膽寒。好不容易走到趙家河。

  趙家河的山水風光的確很美。這裏是洹河的源頭,一條河槽像刀劈斧砍一般被天設地造在山間,河水清澈見底。上水池的冰柱足有5米多高。趙家河村子很小,加上往西2公里左右龍洞村也只不過幾十户人家。很多居民都舉家外出打工謀生,村裏很少見到人。能見到的人非老即少,非聾即啞,非憨即傻。

  古瓷窑位於趙家河和龍洞村之間的坡地上,與龍洞村的直綫距離大約200米。三層臺地上都有窑具和瓷片的堆積,一般厚1~2米。由於這裏位置偏僻,大約很少有人盗攏,所以保存的標本很多。瓷胎有白、香灰、黄等色,白、香灰色胎質細密堅硬,而黄色胎質較粗鬆。

  龍洞村和趙家河段的河道寬50~80米,從河水冲刷的痕迹看,這段河的水位最高在5米以上。行載重千斤的船舶應没有障礙。從這裏下行可直達安陽,入漳河,扺天津出海,也可從安陽轉陸路扺達各地。雖然今天到趙家河和龍洞行路非常艱難,但在古時還是一個交通非常便捷的所在。

  從龍洞回轉經嶺頭向北,是馬家鄉政府所在地,在馬家北十多公里處,有一村落名叫北齊。北齊村中有一條已經乾涸的小河,小河的兩邊布滿了民房。北齊古瓷窑就分佈在小河南岸的民房下面龢民房後的斷崖上。東西長約800、南北寬約300米。在一家民宅後的斷崖上,有高達4米、多達9層的窑具和瓷片的堆積層,從采集的瓷片標本看,下部是唐代的遺存,而上部是宋代的遺存。

  7. 西善應村古瓷窑遺址

  西善應位於小南海水庫的西岸,東與樓上坡遺址隔水相望,南連大平村,北隔張二莊村與裝貨口村相望。西善應也是水庫淹没區,現在的西善應村是搬遷的新村,水庫東岸的東山村是西善應村的部分居民搬遷後形成的新村落,現在仍然隸屬於西善應行政村。

  西善應村南部有一處臨水的二級臺地,南北長約800、東西寬現存約40米。臺地的斷崖上有1.5米左右的窑具和瓷片的堆積層,暴露在地面上的窑具殘片和碎瓷片非常多,俯拾即得。有人在水邊開墾了一塊面積約30平米的菜地,在這30平米的菜地表層土裏,就拾出3立方米的窑具殘片和碎瓷片。在這裏采集到的瓷片和窑具標本也很多,足足裝了兩個編織袋。

  8. 天喜鎮古瓷窑遺址

  天喜鎮中有一條東西向的小河名天喜鎮河,東流注入洹河(今爲彰武水庫之尾),天喜鎮河將天喜鎮分爲南北兩部分。南部爲新村,北部爲舊村。在天喜鎮新村的民房中間,有一條長100米的斷崖,斷崖之上是新建的民房,斷崖的旁邊也是民房,民房的墻壁和斷崖之間有一條寬約3米的小路通向村裏。斷崖上有厚2~6米的窑具和瓷片的堆積層,中間夾雜燒土和窑渣。堆積層很鬆軟,標本很容易采集。在這裏我們第一次采集到完整的器物,是一件北宋時期的白釉瓷碗。從采集到的瓷片標本看,這個窑址大約是唐晚期開始燒造,一直到北宋時期,而又以北宋時期的堆積層最厚,標本也最多。一位熱情的村民還向我們提供了她挖出的三件基本完整但是變形的五代時期的瓷鉢。因爲到處都建滿了民房,所以窑址的面積很難估算。根據周圍瓷片的發現情况分析,天喜鎮南窑址的範圍東西長約600、南北寬約200米。

  天喜鎮河北岸的一座瓷窑比南窑的情况更糟,這裏本就是舊村,民房早就建滿了,很多房子又翻新重建,已基本找不到原來的瓷窑堆積層。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些暴露在地面上的窑具殘片和碎瓷片,沿着這些暴露的遺物向民房後面斷崖上尋找,才發現有零星的瓷片和窑具堆積,這些堆積大約是處於堆積層的末梢,所以不象其他窑址那樣有幾十米長幾米厚的堆積層。象其他窑址那樣的厚重的堆積層或者已在修建民房取土時挖走,或者已經圧在民房下面,總之現在已不可能看到其大致的模樣了。從采集到的瓷片標本看,天喜鎮北瓷窑應早於南窑,從唐代早期開始,一直燒到北宋時期。

  9. 南平村古瓷窑遺址

  南平村位於從喜鎮西行10多公里。那裏也有一座瓷窑,但保存的情况和天喜鎮北瓷窑相差無幾。窑址上建滿了民房,找窑址很是困難。只在一間民房後的斷崖上發現了厚達4米的窑具和瓷片的堆積層。斷崖的高度龢民房的房頂齊平,斷崖與墻壁之間的間距不足1米。斷崖上窑具和瓷片的堆積層厚達4米,由於那個堆積層的確很鬆軟,刨土采集標本很有可能導致斷崖坍塌,我們只采集些少量研究所需的標本。在民居周圍的地面上,裸露着很多的瓷片和窑具,都是建民房取土挖出散落的。周圍的人家也有建房子取土或打窖挖出的瓷片和窑具殘片,我們也觀摩或索取了部分標本。從觀摩或采集到的標本看,南平窑也是從唐代開始燒造,持續到北宋時期。在一家村民家裏,我們看到了北宋的油燈、瓷塑的狗、羊、猴等,白釉瓷碗、瓷盤、注子,黑釉罐、盒等器物。還有一家村民説,他們家還有白釉上帶畫的瓷片,那可能是磁州窑係的東西。可惜没有看到,不能證實。

  10. 碗釉石礦遺址

  盛産碗釉石的那個山頭,當地把它叫做白石頭山,碗釉石礦就在山頂。在洹河的南岸和小南海水庫的東岸,白石頭山异常醒目。由於山巒的障礙,在洹河的北岸和小南海水庫的西岸,白石頭山在視野中時隱時現。上白石頭山只有兩條崎嶇的羊腸小道,没有坦途可走,一條道從長春觀背後的小道直上山頂,路程雖近但很陡峭;一條從小南海水庫堤壩前的山坡登山,繞過長春觀背後再上山頂,路程雖遠,但相對平緩,我們選擇後者。

  我們從小南海水庫管理所旁邊有一條小馬路,坡度很舒緩,彎彎曲曲地通向半山腰的采石場,從山腰采石場向東有一條用石頭壘砌的小水渠通向長春觀方向,沿着幾乎水平的渠堤向前走,比爬坡輕鬆了許多。這裏的相對高度爲150~200米,水渠之下的山坡非常陡峭。但向下一看,立即就有頭暈目眩的感覺。在山脚公路上奔馳的汽車象是一塊會移動的平板,路上的行人象是一個移動的圓點。向遠處看,洹河兩岸的風光盡收眼底。小南海水庫象一塊晶瑩剔透的緑寶石鑲嵌在質檏雄奇的群山之間,洹河象一條淡緑色的絲帶,在山巒間縈繞,一直繞到看不見的遠處。燦爛明媚的陽光灑落在水面上,時時泛出耀眼的金光。水渠通到長春觀前順勢而下,這段輕鬆的路程也完結了。再向前便是一段陡峭的小路。走這段路太耗費體力,爬到一半就已經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了,中途多次坐下稍憇,然後再往上爬。爬完這段陡峭的小路,走上了山脊平緩的小道,就可以碗釉石就呈現在眼前。俗話説:望山跑死馬,這話一點也不錯。在眼前近在咫尺的碗釉石竟然那樣難以接近!走過山脊平緩的小道,前面還是蜿蜒崎嶇的坡道,雖然不甚陡峭,但走起來絶不輕鬆。還要經過一番艱苦跋涉,才能堅持到頂。等走到碗釉石礦跟前,一個個早已上氣不接下氣,汗水也浸透了内衣,只覺得渾身濕漉漉的,疲態甚是狼狽。

  碗釉石真是潔白無瑕的石頭!潔得象雪,白得象玉,質地細密而堅硬。據説從宋代開始,這個礦藏就被發現並開採,一直開採到現在。近千年的開採,在白石山頂的南面挖出了一個直徑50多米、深40米的大坑,在其北面,也鑿出了一個長10、寬5、高達20多米的缺口。這些釉料能够燒制多少瓷器?現在已難以説清。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碗釉石爲善應一帶古代制瓷業的發展與興盛曾經立下過汗馬功勞。

  白石頭山向下有三條山谷,最長的是北面的一條山谷,長約3公里左右,最短的是西南面的一條山谷,長約1公里,東南面的一條山谷長約1.5公里。南面的兩條山谷離河岸很近,而北面的一條山谷離河岸較遠。順着山頂的坡面到南面的兩條山谷裏,散落着大量的碗釉石碎塊。根據這些迹象觀察推測,古代運輸碗釉石的方法,大約是將開採的石塊從山頂向山谷推下,然後從山谷運到河岸上船,再運到各瓷釉加工作坊制成釉料,銷往各個瓷窑。北面的山谷裏也有一些零星的碗釉石碎塊。可能是因爲北面的山谷距河岸較遠,運輸不易,故而採礦時選擇運輸方便的南面開採。這大約也是白石頭山南面的開採面積大於北面的原因所在。

  通過對安陽善應古窑群的實地考察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善應地區的瓷器燒造從唐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明代,品種多數量大,但從實地勘查的殘留古窑和采集的瓷片看,我們見到的標本中,數量最大的爲元代民窑鈞瓷。

  1. 器型:有碗、盤、鉢、罐盆、瓶、爐、盞托、杯等。

  2. 胎質:分爲兩種,一種爲紅胎,粗糙堅實;一種爲灰白胎,比較粗鬆,胎與釉面結合不牢。

  3. 釉色:有天藍釉、月白釉、黄釉、青緑釉、靛青釉。釉面棕眼較粗,施半截釉,釉不到低,釉胎結合處有火石紅。

  4. 制胎工藝:碗盤等圓器,底足内壁斜削,中心有凸起的乳釘狀。

  5. 主要采用的燒造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支釘支燒,一種是墊圈或墊餅墊燒,碗内有支釘痕迹,底足無釉,未見覆燒工藝。

  6. 另外還有少部分白地黑花瓷、黑釉瓷、白釉瓷。

  善應窑制瓷業如此發達,主要條件是,就地取材利用當地盛産高嶺土、碗秞石和煤生産瓷器;交通便利,利用當時洹河西出太行東入衛河交通發達的水上船運,將生産的瓷器銷往各地。我們認爲善應窑制瓷業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影響很大,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