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談柳州工業遺産的保護龢利用



  (李子軍,柳州博物館,館員。)

  【中文摘要】柳州工業文化遺産的保護龢利用正處於起步階段。研究如何更好地從傳承歷史文化的立場、實施保護利用雙贏的方略,從而維護城市的個性特色,提昇城市的價值品位,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關鍵詞】柳州 工業遺産 保護利用

  Abstract: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iuzhou’s industrial cultural heritage were at the beginning. To study how to be a better posi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maintain the win-win methods to preserve the city’s individual character. It will improve the value of city, which is a very special taste.

  Key words: Liuzhou indust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柳州是一座山水秀麗、歷史悠久的工業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

  柳州的工業肇始於清末晚期,民國初期現代工業形式興起,形成了柳州工業獨特的産業基礎。解放以後,上世紀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在中央和自治區的扶持幫助下,柳州人民艱苦創業,完成了國家爲柳州確定的以冶金、機械、化工三大工業體系爲主的十大工業項目的建設,爲今後柳州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後,柳州致力於工業的發展與建設,經過不懈的努力,已經成爲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柳州工業文化遺産的保護研究步伐却相對滯後。

  2006年4月,國家文物局在江蘇無錫召開工業遺産保護主題論壇,發佈了旨在加强工業遺産保護的“無錫建議”。同年6月,國家文物局發出了《關於加强工業遺産保護的通知》。柳州認真貫徹國家關於加强工業遺産保護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工業遺産保護工作。在2006年9月召開的柳州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市委提出要“充分利用柳州的自然條件和文化資源,積極保護、合理利用工業遺産和歷史文化遺存”,以“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積極保護、合理利用工業遺産”作爲新一届市委對柳州在“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决策第一次正式寫進市黨代會的報告中,對於全市工業遺産保護、利用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9年6月,國家文物局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工業遺産保護利用現場會”後,柳州結合當地的實際,在2009年9月將旨在“保護龢利用工業遺産”的柳州工業博物館建設列爲市“文化建設十大工程”之一,項目由鄭俊康市長親自抓。2010年初,市委十届十二次全會報告和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開展“文化發展繁榮提昇年”等七個年活動,對建設柳州工業博物館等文化建設十大工程再次提出了明確要求,設立了柳州工業博物館籌建工作機構,落實責任,推進該項工程建設。

  爲更有力地推進柳州業遺産的保護龢利用,本文嘗試作粗淺的探討。

  一、柳州工業文化資源狀况

  從古代原始手工業的興起,到近、現代工業的出現,柳州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至解放前夕,柳州工業的規模仍很小。解放後,在中央和自治區的扶持下,柳州人民艱苦創業,以工業爲發展地方經濟的重點産業,逐漸使工業在地方國民經濟中處於支配地位。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使柳州崛起爲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和全國主要的工業城市之一。

  民國三十一年(1942),柳州有工廠65家。1966年柳州有工業企業257個,其中全民企業99個,集體企業158個。1985年,柳州676個工業企業工業總産值完成31.04億元,躍居全國主要工業城市的行列。據國家統計局1985年對全國324個城市統計,柳州市工業總産值在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47個城市中居第1位,全國居42位。1995年,柳州工業企業1271個(市區852個)完成現總産值202.88億元(市區182.38億元),全市111個大中型企業的總産值占全市65.83%。根據《柳州市志工業專志》資料統計至1995年全市有126家工業企業録入該志。

  二、柳州工業遺産的現狀

  保護龢利用工業遺産的基礎性工作就是發現和鑒定工業遺産。柳州圍遶2006年國務院部署開展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設立了“工業遺産”普查專題,廣泛搜集柳州工業發展的歷史文獻資料,徵集工業遺産遺物,截至2009年12月,工業普查組調查了130處工礦企業,包括柳州市柳北區的21處,城中區4處,柳南區24處,魚峰區38處,對市區87家(個)工業遺産舊址及附屬建築、設施進行了較爲詳盡的普查、登記,采集照片資料800多幅。

  據不完全統計,普查的廠礦企業已經改制、拆遷、半停産狀况、廢止它用的有床單廠等48處;仍在生産、使用的有長虹機械廠等32處。

  普查資料表明,柳州工業遺産大致有三種現狀:

  1.基本可確定文物遺址類型的。早期柳州市工業前店後廠的騎樓街院遺存,如城中區的聯華印刷廠、柳州電燈公司舊址、位於東門城樓内的郵電大樓舊址。魚峰區的樂群社柳州老汽車總站舊址、建於四、五十年代的蟠龍山工業供水設施舊址、馬鞍山居民供水設施舊址等。柳州鐵路橋、柳江大橋,這類遺址占工業遺産不可移動遺存的10%左右,這類遺址有的已確定爲文物保護單位,有的行業自行保護。文化内涵豐富,文物價值高,但點較散,工業特徵不强。

  2.企業已改制、拆遷、半停産狀况、廢址它用的。柳州工業門類齊全,不可移動的工業遺産也是各種多樣的,其中三柳化工廠内的廣西第一立式石灰窑、東化化工工業車間、管道建築群、市政水泥立式窑(已拆)、木材廠大禮堂、新圩貯木場部建築群、煙廠倉庫建築群、造漆廠現存車間廠房等。這些工業遺存,大多建築堅固,現代工業生産特徵濃厚,所保存的時代氣息强烈作爲工業遺産保護龢利用的價值高。

  3.現在仍在生産的工業建築、工業廠房設備類。其中著名的有柳機專家宿舍、招待所等附屬建築爲五十年代所建,爲紅磚和青磚砌成,基本保存完好。有柳鋼五十年代的二號高爐。有柳化化工生産樓、罐、塔等生産設備。有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五、六十年代的辦公大樓。有仍在使用的湘桂柳江鐵路大橋。有柳州水泥廠的灌漿洗漿設備、大型焙燒高爐設備,該廠還存留有兩臺蒸氣火車頭。這些宿舍、廠房、設備現在仍在各企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作爲工業遺存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三、柳州工業遺産保護龢利用面臨的困難

  1.政策法規還不完善,不利於工業遺産的監管

  目前,工業遺産的保護龢利用没有專門的立法,目前的工業遺産是根據《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來保護龢利用,但是它和傳統的文物保護存在較大的區别,在實際操作上存在比較多的問題。很多工業遺産屬於企業資産,文物部門調查登記後對這些工業遺址的約束比較有限,有一些廠房設施文物部門調查後就被破壞了,市政府也不能强制干預企業處理自有資産的權利。協調好工業遺産保護和企業、社會的利益關係問題是工業遺産保護與利用中遇到的比較難處理的問題。

  2.工業遺産流失的速度很快,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工業遺産的流失,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工業遺産的保護和企業發展存在衝突。企業要發展,要擴建,要更新技術,就需要在保護和發展之間做出選擇,如果缺乏文化遺産保護意識和相應的利益補償,勢必會造成一些工業遺産的損失。隨着柳州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工業發展戰略的調整,這種衝突更加明顯,也會面臨更多這樣的問題,保護的任務也更艱巨。

  3.保護龢利用經費嚴重不足

  工業遺産的保護龢利用涉及到許多重大項目,這些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工業遺存一般體量都比較龐大,且許多已失散在民間,徵集費用很高。柳州工業博物館的建設預算超過兩億,雖然確定了資金籌措的方向,但是距離落實仍然有比較大的差距。希望國家文物局和自治區文物局能够建立工業遺産保護專項資金,對一些工業遺産保護重大項目包括對柳州工業博物館建設予以財政資助,解决工業遺産保護的經費問題。

  四、保護龢利用柳州工業遺産的初步構想

  查閲相關資料,筆者發現國外工業遺産保護利用出現瞭如下7種典型摸式:

  1.主題博物館模式。重點展示某些工藝生産過程,從中活化工業企業的歷史感與真實感。如建於1854年的德國亨利鋼鐵廠改建爲一個露天博物館,導遊人員由原廠工人志願者擔當。埃森(Essen)市、多特蒙德市“關税同盟”等煤礦現爲開放式博物館。占地<10km>2的英國鐵橋峽谷,現已成爲由7個工業紀念地和博物館、285個保護性工業建築整合爲一體的旅遊勝地。

  2.工業遺址公園模式。如德國魯爾蒂森(Thyssen)煤—鐵景觀公園,杜伊斯堡、蓋爾森基興(Gelsenkichen)的“北極星公園”,以及美國西雅圖煤氣廠公園都是成功例子。

  3.公共休憩空間模式。即在工業舊址上興辦休閒娱樂場所。實例有起重架用於攀崖訓練場,冷却池用作潜水訓練基地,廢瓦斯槽變“太空館”。

  4.購物旅遊中心模式。如德國奥伯豪森(Oberhausen)市新的旅遊中心購物區(Centro),將壯觀的工業設備改建成購物中心,並配有咖啡館、酒吧、健身房、服裝城及兒童娱樂場所。

  5.工業博覽與商務旅遊開發模式。歐、美、日等國,此舉獲得長足發展,即開辦特色工業博覽會,開展招商、商務交流等旅遊活動。

  6.出租轉讓定性使用模式。讓某些文化藝人進駐集群經營文化藝術産業,並形成特色新社區—— 藝術家群落。如英國曼徹斯特、香港等工業區全走進SOHO時代。

  7.區域一體化治理模式。如德國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Landscape Park Duisburg)乃區域綜合治理(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簡稱IBA)計劃的産物,産生了很好的綜合效益。

  爲了提昇柳州工業城市的“軟實力”,增强柳州工業城市的文化魅力,着力打造“工業名城、歷史名城、文化名城、旅遊名城”,建議柳州對各工業遺址因地制宜采用適合的模式,重視和扎實推進工業遺産的保護龢利用工作。爲此,筆者提出如下構想:

  1.建造工業博物館。多渠道籌資盡快籌建柳州工業博物館。柳州市委市政府將第三棉紡織廠作爲柳州工業博物館的選擇,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廠區内現有十多棟建築,總體建築面積約六萬五千平方米,其中兩棟主要建築呈鋸齒造型,紡織工業特色鮮明。但相對於國内一些著名的工業類博物館利用歷史悠久的年代久遠(逾百年)的古舊建築作爲博物館展館,展現“歷史第一”、“工業起點”的特點來説,建於1986年的第三棉紡廠的歷史對於反映柳州百年工業的深厚積澱略顯單薄。因此要把柳州工業博物館與周邊的窑古鎮景區、市民廣場、陽光100等建築相協調、互補,使不同的歷史元素、文化信息層次遞進、連貫交融,增加整體感、縱深感,形成相互呼應的格局,把工業博物館建成柳州歷史文化的新名片、新亮點,成爲柳州新的會客廳,成爲市領導接待重要客人、外賓或是企業洽談的首選場所。

  2.創建工業遺址公園。工業遺産的保護只有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才能焕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蟠龍山工業供水設施舊址設施保存基本完整,特别是所屬冶煉廠蓄水池及泵房是1946年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在柳州所建的,也是柳州爲數不多的民國時期的工業遺迹。解放後仍然使用。對柳州工業發展史有較大的貢獻,該遺址現在蟠龍上公園中,極具保護的條件和價值,建議在原舊址中安裝上舊的抽水泵等設施,恢復到過去的原貌,通過保護性再利用原有的地理優勢、原有建築、機器設備等工業遺迹建造工業遺址公園。

  3.全面建設購物旅遊中心。柳二空目前已經被新時代商業港利用爲物流基地,但由於没有從保護龢利用的出發,使用出現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現象。其實柳二空現存車間廠房仍在生産,該廠歷史悠久,車間内存有1910年德國造冲剪機1臺,上世紀70年代企業自造龍門刨1臺、專用機床2臺。這些設備是柳州工業遺産不可多得的實物見证。如果能充分利用壯觀的工業設備改建成購物中心,並配有咖啡館、酒吧、健身房、服裝城及兒童娱樂場所,柳二空的保護與利用將得到深層的發掘。

  當今中國工業遺産保護已搭上時代列車,其它省市也先於起步,柳州作爲廣西的工業重鎮,對工業遺産的保護與利用尚未形成規模。筆者懇切希望柳州工業文物能全面完整地得到搶救、保護龢利用,使其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利用空間爲現代化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單霽翔:《關於工業遺産定義》 2006.8.16  http/www.enorth.com.cn。

  2.李蕾蕾:《逆工業化與工業遺産旅遊開發》,《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3期。

  3.王建國:《關於工業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 中國(廣州)城市景觀設計展覽會,2004年。

  4.柳州地志辦編著:《柳州市志(第二卷)》,2003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