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圳近現代史迹保護及其意義
(林易蓉,深圳博物館,館員。)
【中文摘要】本文對深圳建市以來的近現代史迹分門别類進行叙述,闡明其價值與意義,使其類别分明,易於規劃、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有利於深圳城市特色的形成,有利於保護和宏揚深圳的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深圳 近現代史迹 分類 保護
Abstract:This paper base on the category of modern Shenzhen’s morden sites, to expounds it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making it helpful for protecting the Shenzhen city’s form, character, and also to develop the city’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Shenzhen morden site category protection
深圳地處南中國珠江出海口的東岸,西臨珠江,東南面是前、後海,南與香港僅隔一深圳河,東南有沙頭角海與大鵬灣,東接大亞灣,地理環境優越,得天獨厚。因此,在歷史上,近現代的深圳同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文物保護單位有國家級1處,省級4處,市、區級14處。這些近現代歷史文化遺産共分如下幾大類:
一、抗英史迹
南頭古城。位於南山區南頭九街村,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城内有九條街和數十處文物古迹,因古城址位於南頭,而有南頭古城之稱。明萬曆元年(1573)南頭古城建爲新安縣城。至清代,由於清廷軟弱,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咸豐十年(1860)、光緒二十四年(1898)分三次把新安縣的九龍司部分地方劃給英國,其地即今回歸祖國的香港。第一次鴉片戰争前夕,新安縣知事樑星源爲配合兩廣總督林則徐、參將賴恩爵在九龍抗英,帶領鄉勇前後策應,取得九龍、官涌海戰的勝利〔1〕。第二次鴉片戰争期間,新安知縣王壽仁、户部給事中沙井團練首領陳桂籍率領新安軍民抗英,收復一度被英軍佔領的新安縣城,使英軍大敗而去〔2〕。新安縣一直延續至民國初年,民國三年(1914)改名爲寶安縣城。1954年寶安縣城從南頭古城遷往深圳鎮。1979年改寶安縣設深圳市。南頭古城已於2001年7月17日公佈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大鵬古城。位於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該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隸屬南海衛,原稱大鵬守御千户所城。該城在明清兩代抗擊葡萄牙、倭寇和英殖民主義者的鬥争中起過重要作用,是嶺南重要的海防軍事要塞之一。該城占地11萬平方米,除北門在明萬曆年間被封塞外,東、西、南三個城門保存較好,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門街、東門街、正街等,主要有參將府、守備署、火藥局、左堂署、城隍廟等遺址和將軍第、司馬第、趙公祠、侯王廟、天後宫、民居等歷史建築,還有列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清代抗英名將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振威將軍第”、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將軍第”等。大鵬所城是深圳保存較好的一座古城。2001年6月25日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英街。位於鹽田區沙頭角鎮内,全長250、寬4~5米。中英街是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不平等條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産物。沙頭角中英地界形成後,中英雙方居民陸續在地界兩邊修建房屋、店鋪,從事農副産品和商業品的交易活動。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中英地界形成初具規模的街道,中英街取代中英地界。中英地界確定時,沿海關橋頭共竪了八塊界石。中英街有“一街兩制”、“購物天堂”之稱。沙頭角中英街是英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证。中英街南端於1995年還建有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展示鹽田區的遠古文明,講述中英關於香港的割占、抗争、變遷、發展和回歸的故事。中英界碑於1989年6月29日公佈爲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廣府與客家建築
黄氏龍田世居,又稱龍田圍,上田鍛圍,位於龍崗區坑梓街道田塅心村,爲深圳龍崗客家黄氏六世祖黄淑才築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的寨堡式民居,坐南向北,平面呈圓形,分成二圍龍。一圍龍,即外圍龍,包括圍墻、護城河,外圍門、橋、内圍前禾町及内圍外左右横屋。二圍龍,即内圍龍,位於中間,面寬65.5、進深72.4米,占地4750平方米,包括正面的大門及左右兩側門,四角及後墻正中五個閣樓,還有牌樓、天井、水井、祠堂及衆多的民居。咸豐四年(1854)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也波及這裏,義軍曾多次攻打,但無法攻入〔3〕。抗日戰争時,日軍在此刺死小販黄滿仔,用汽油燒燬右側門,至盡遺迹尚存。龍田世居是現今龍崗客家地區布局合理、建築精美、保存較好的城堡式圍樓之一。2001年7月17日公佈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何氏茂盛世居。位於龍崗區横崗街道四聯村茂盛自然村,爲茂盛何姓客家人建於清咸豐年間。是一座三堂二横加外圍屋的寨堡式民居。通面闊86、進深73.8米,占地面積6278平方米。包括月池、禾坪、大門、側門、前天街、磚券古井、祠堂、横屋、後天街、樓閣、角樓等。四角建角樓,之間連以高大的圍墻,墻體系三合土夯築而成,砌有方窗和槍眼。後横屋部分尚未建好。該建築反映出近代海内外何氏客家人艱苦經營的創業精神。該處客家圍2001年7月17日公佈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綺雲書室。位於寶安區西鄉街道樂群村,由廣府民係的愛國港胞鄭姚創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建築群包括門廳、中廳、後廳、東船廳、西書樓、明樓、花園、厨房、水井等,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是深圳歷史上最大的私人書室建築。該建築木雕、石雕、磚雕工藝精湛,圖案精美,有“深圳的陳家祠”之美譽。特别是所有木作構件均用粗大的紅木製作,質地上乘,選料考究,在嶺南地區也不多見。大革命時期綺雲書室曾是寶安縣第二區農民運動和黨組織的革命活動中心。1998年7月15日被公佈爲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平湖墟紀劬勞學校紀劬勞學校。位於龍崗區平湖街道平湖墟的南面,廣九鐵路東側,1916年爲廣府民係的愛國港胞劉鑄伯捐建,學校占地南北長42、東西寬20米,占地面積840平方米,包括教學樓、平房、厨房、運動場和圍墻。門額上有兩塊石横匾,下面一塊爲“紀劬勞學校,丙辰仲春鑄伯氏立”;上塊匾刻:“急公好義,大總統題褒紳士劉鑄伯,中華民國四年十月”,大總統就是當時的黎元洪。劉鑄伯的辦學精神,還受到當時的廣東省長朱慶瀾、廣東督軍陸榮廷、寶安縣知事兼警察事務所所長周德馨的表彰,朱慶瀾、陸榮廷、周德馨的布告和告示均刻石立於學校之前,至今保存尚好〔4〕。該學校2001年6月7日年被公佈爲龍崗區文物保護單位。
平湖念婦賢醫院。位於龍崗區平湖街道平湖墟的北面,坐北向南,與紀劬勞學校南北相望。該院爲三開間的二層樓房,面寬爲17.2、進深11米,門前築有圍墻,大門上方書有扁額,一爲“念婦賢醫院,丙辰仲春鑄伯氏立”,另一爲黎元洪大總統題贈的,額曰:“樂善好施,大總統題褒紳士劉鑄伯,中華民國四年十月”。劉鑄伯名該院爲“念婦賢”,一爲拯救鄉人之疾苦,二是念及原配妻潘氏之賢孝,以示不忘。在醫院的圍墻上立有石碑三方:爲廣東省長朱慶瀾、廣東督軍陸榮廷、寶安縣知事周德馨的布告和告示,表彰劉鑄伯對於公益事業的貢獻。該醫院 2001年6月7日年被公佈爲龍崗區文物保護單位。
三、宗教建築
樂育神學院,又稱存真書院、傳道書院,爲教會學院級學校,位於龍崗區布吉街道李朗村,清同治三年(1684)爲崇真會創建。始名爲李朗存真書院,巴色差會駐華總牧法國畢安(1884年回國)任第一任院長,牧師法國貝德明(1874年回國)任第二任院長,1876年李朗存真書院改爲李朗傳道書院。1925年李朗樂育神學院遷坪塘〔5〕。自1864年到1924年的60年間。畢業和肆業學生共有527人。神學院遷坪塘後,舊址改爲李朗中學。樂育神學院遺址2001年6月7日年被公佈爲龍崗區文物保護單位。
基督教浪口堂與虔貞女校。位於寶安區大浪街道浪口村,由德國巴色會牧師畢安(Charles Piton)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包括教堂、牧師樓(1948年被燒燬)、宿舍等建築,是深圳地區較早設立的教堂之一。是基督教南區4個區堂之一,管轄浪口、烏石岩、黄麻埔、麻冚4個支堂,是巴色會在深港兩地傳播的重要區堂之一。光緒四年(1878)在村民吴其昌的支持下,在他辦的私塾學校的地方又創辦了虔貞女校,是深圳較早的女校之一。女校包括大門、水井、飯堂、教學樓(1948年被燒燬,後重修)、圍墻、菜地等。後來改辦虔貞學校。虔貞女校是深圳地區現今保存最早的女校之一。
天主教育嬰堂,位於南山區南頭古城内,建於1913年,由意大利傳教士興辦。占地1500平方米。主體爲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圍墻爲磚墻瓦頂。仿哥特式建築風格的磚木結構門樓。主體建築呈凹形,正面爲三開間二層,左右有相對稱分佈的三開間厢房,走廊爲羅馬式拱廊,頗具意大利建築風格。屋内墻上有外文及白話文碑刻一通。1984年9月6日被公佈爲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四、孫中山反清革命遺址
三洲田起義遺址。位於鹽田區與龍崗區横崗、坪山街道的接壤處,1900年10月,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惠州起義就在這裏集結〔6〕。三洲田村原由上圍、下圍、南坑和阮屋等七個自然村莊組成,爲客家人聚集之地。1958年因建水庫被淹没在水下。1999年春天水庫乾涸,三洲田村落遺址露出水面。經文物工作者初步勘測,暴露出水面的部分遺址面積約15000平方米,主要建築遺迹有民宅、打谷坪、道路和學校,散落於遺址中的石制建築構件有門楣、門墩、石柱、柱礎,發現的加工工具有石臼、石磨盤等以及一些生活用瓷器碎片。住房的結構爲三合土夯築墻。這是深圳重要的近代史迹。
馬巒三洲田起義紀念地。位於龍崗區坪山街道馬巒村,1900年孫中山領導三洲田反清起義時,司令部設於三洲田廖姓祖祠,後因廖姓紳士的反對,而轉移至三洲田東面的馬欄頭村,以該村羅生的大屋爲司令部〔7〕。羅生大屋,向南偏東30°。通面闊80、進深25.5米,面積2040平方米。圍墻正面開一正門、二側門。圍内建築由三横三縱單層排屋組成。中軸綫上爲羅氏宗祠。在大屋的西北角和東南角各有一座四層高的方形碉樓。整組建築皆爲三合土夯築墻體。三洲田起義失敗,清軍燒燬了羅生的大屋。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先生關懷革命故地,派員籌資重建。“强華學校”舊址位於馬巒村口,民國初年,爲孫中山先生命名創建。解放後曾爲馬巒小學和生産大隊部。2006年7月14日龍崗區人民政府公佈“馬攔頭反清革命紀念地”爲龍崗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五、大革命時期舊址
南慶街省港罷工委員會接待站舊址。又稱思月書院,位於羅湖區東門老街南慶街22號,建於清代。建築原爲水貝村等張氏的分祠。三開間二進布局。面闊13.6、進深16.2米,面積210平方米。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闢爲接待站,接待往返廣州、香港的罷工工人,後爲省港罷工工人糾察隊隊部,是一處重要的現代革命舊址。1988年7月27日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佈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因東門改造需要被拆除。1999年重建於東門老街廣場。
湖貝村省港罷工委員會接待站舊址。又稱懷月張公祠,位於羅湖區湖貝村南坊529號,爲羅湖廣府民係的張氏族人重修於清嘉慶九年(1804),三開間兩進布局,坐北朝南,面闊11.70、進深26.80米,占地面積313.5平方米。包括大門、前堂、前後廊房、“金鑒流芳”牌坊和後堂等。大門石額刻“懷月張公祠”,“嘉慶九年甲子歲吉日立”。1925年2月廣州革命軍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時,黄埔軍校師生駐紮於此。1925年6月省港大罷工時爲工人接待站,後爲省港大罷工工人糾察隊隊部。是深圳重要的近現代史迹。
燕川村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代會舊址,又稱陳氏素白公祠,位於寶安區鬆崗街道燕川村,始建於清代中期,是燕川村陳素白的後人爲紀念其祖先而興建的分支祠堂,通面闊11.6、進深18.4米,占地面積約213平方米,爲三開間二進一天井兩廊房布局。1928年2月23日,中共寶安縣委召開第一次全縣黨員代表大會,會址原定周家村,後改在此舉行。抗日戰争期間,我黨領導建立的東寶行政督導處設在燕川村,這裏曾作爲督導處開展農民運動、减租减息的辦公地。1999年3月29日被寶安區人民政府公佈爲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0月建成中共寶安縣“一大”舊址紀念館,舉辦了“寶安革命風雲”陳列展覽,2001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
七、抗日救國舊址
葉挺東江遊擊指揮部舊址。位於羅湖區南慶街,爲下梅林鄭姓客家人建於民國時期,後爲何華益女士經營,名鴻安旅館,人們尊稱何華益爲“鴻安婆”。 鴻安旅館爲磚混結構的三層主樓帶副樓的洋樓,坐西朝東,主樓面闊8.5、進深10.3米,西側副樓面闊4.4、進深12米,共占地面積約140平方米。1938年抗日戰争時期,葉挺任東江遊擊指揮,經寶安縣遊擊大隊長曾鴻文的安排,鴻安旅館便成了葉挺將軍的秘密辦公地點。何華益女士將旅館收益的大部分捐給抗日救國事業。1949年後爲郵電工會。1983年5月30日該舊址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佈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後因東門改造需要而重建。
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又稱葵涌天主教新堂和舊堂,位於龍崗區葵涌街道土洋村,舊堂建於1912年,後又在後面建了新堂。新堂主樓爲二層的土木建築,東側爲禮拜堂。1944年1月至1945年5月,東江縱隊將這兩座建築作爲司令部。司令部會議室設在新堂主樓正廳,舊堂則作爲警衛人員住地。東江縱隊歷史上有名的“土洋會議”(1944年省臨委和軍政委員會聯席會議)就在新堂召開。1984年9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將東江縱隊司令部土洋村舊址公佈爲深圳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5月4日東縱司令部舊址紀念館成立並對外開放。2001年7月17日公佈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白石龍村營救文化名人舊址。又稱白石龍教堂,位於寶安區民治街道白石龍村,原爲晚清住宅,土木結構,三開間兩進布局,面闊6.5、進深11.8米,面積76.7平方米。清末民國初改爲天主教堂,門額匾書“天主堂”,内部用磚拱結構代替傳統的木構梁架。白石龍村在抗日戰争時期,曾經作爲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總部所在地,東江縱隊歷史上著名的“白石龍會議”就是在這裏召開的。1942年2月起,根據中共南方局的指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歷盡艱險,將滯留香港的國内著名文化界人士龢民主人士分批從日寇佔領下的香港營救出來,並在寶安縣白石龍村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總部、白石龍村天主教堂等處作短暫停留、休息後,安全護送到解放區。是我黨保護和搶救著名文化界人士龢民主人士的重要舉措。1999年3月29日被寶安區政府公佈爲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建成營救文化人紀念館。
燕川村東寶行政督導處舊址。又稱陳氏宗祠,位於寶安區鬆崗街道燕川村。宗祠坐北向南,始建於明代,原祠名爲明朝理學家陳獻章所書,重修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爲三堂兩横帶後枕杠間的布局。通面闊22、進深42米,占地面積約924平方米。1944年7月至1946年6月,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東江路西解放區東(莞)寶(安)抗日根據地的抗日民主政府即東寶行政督導處設在此。1949年後成爲燕川小學校校址。1999年3月29日被寶安區政府公佈爲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對其全面維修,並在此建立寶安抗日紀念館。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東江縱隊《前進報社》石灰陂舊址、東縱軍政干校舊址、深圳革命烈士紀念碑等。
八、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曆史性建築
爲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25週年,借深圳市“文物保護年”的有利時機,深圳市文化局、規劃局、旅遊局和深圳商報社聯合主辦了“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曆史性建築評選(2005)”活動,獲評的十大建築爲:蓮花山廣場鄧小平雕像、地王大厦、市委大院及孺子牛雕塑、國貿大厦、電子大厦、上海賓館、世界之窗世界廣場、羅湖口岸聯檢大樓、深圳博物館、深圳大學主體建築〔8〕,這十大建築見证了深圳改革開放的歷程。
蓮花山廣場鄧小平雕像。位於福田區蓮花山公園山頂, 2000年11月14日落成,是國家第一座由中央批準,以城市雕塑形式樹立的鄧小平雕像,江澤民同志爲雕像揭幕。雕像高6米,重21噸,銅鑄,中空。廣場上每天人流不斷,市民紛紛前來瞻仰和敬獻鮮花,表達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地王大厦。位於羅湖區深南中路北面,1996年完工,爲全國第一個鋼結構高層建築,高384米,共81層,建築面積26.6萬平方米,外裝修爲緑色玻璃面墻。建成時是亞洲最高建築,現爲深圳市最高建築,目前位居世界十大現代化建築之列。現在世界500强企業有30多家在地王設立“根據地”,各國領導到了深圳,往往把地王大厦作爲定點參觀地點。
深圳市委大院及孺子牛雕塑。位於福田區深南中路。市委大院是深圳建設的總指揮部。門前孺子牛雕塑,於1984年7月27日落成,當年獲第六届全國美術展金奬。雕塑象徵奮力開拓的特區建設者,成爲代表改革、開拓、創新的深圳精神的一個標誌形象,廣爲人知。
國貿大厦。全稱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厦,位於羅湖區嘉賓路與人民南路交匯處,1985年12月竣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國貿大厦總體以方形塔樓爲主體, 占地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樓高53層(其中地下3層)共160米,頂層爲旋轉餐廳,是我國建成最早的綜合性超高層樓宇,創造了“深圳速度”,素有“中華第一高樓”的美稱。1992年春天,在國貿旋轉廳,88歲的鄧小平發表了重要的南方講話,此後,國貿大厦、深圳速度成爲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誌。
電子大厦。位於福田區深南中路華强北地段。始建於1981年1月,次年8月竣工。樓高20層,建成時是深圳經濟特區的第一座高樓,也是當時深圳的地標建築,圍遶電子大厦,逐漸興起了華强北電子商圈,帶動了深圳電子工商業的發展。電子大厦凝聚着深圳人舊的情懷,伴隨着特區走過25年風雨厙程。
上海賓館。位於福田區深南中路的北面。始建於1983年,由深圳中航集團、上海石化、香港深業集團合資750萬元,於1985年10月28日正式開業。1991年9月通過二星級評定,2000年昇爲三星級飯店,2005年斥資千萬進行徹底内裝修,着力突出海派文化的内涵特點。上海賓館素有深圳城市“坐標”之稱。在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初期,是城市的地標性建築,見证了深圳城市發展進程。
世界之窗世界廣場。位於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深南大道的北面,建成於1994年,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48萬平方米,是全國最早的主體公園之一。是世界最具代表性、藝術性的一個景點。2001年廣場内建成的中國首座全景式環球舞臺,爲亞洲第一。
羅湖口岸聯檢大樓。位於羅湖區南湖街道羅湖社區,與香港相通的界河深圳河的北岸,於1985年4竣工投入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面積爲7萬多平方米,12層高,從1991年到2004年,經過羅湖關口的旅客流量從3139萬人次增長到了8968萬人次,是亞洲最大的旅檢口岸,也是我國最早實行聯檢的口岸。
深圳博物館。位於福田區深南中路北面,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深圳初創時著名的“八大文化設施”之一。始建於1984年2月,1988年11月開館。建築具有傳統和現代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特點,曾獲全國公共文化設施設計二等奬。是深圳文物收藏展覽和地方史研究中心。曾舉辦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0週年、20週年大型展覽,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81個國家元首先後到博物館參觀。門前一座造型爲雙臂撑門的雕像,象徵深圳在改革開放中的敢闖精神。
深圳大學。位於南山區南頭街道粤海門居委會地界,深南大道的南面,主體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整個校園布局合理,面積達到1000000平米,從籌備到開學只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它的建成被香港記者稱爲“神話般的奇迹”,共有60棟建築拔地而起,現在每年招收新生達到15000人,目前將進行第三次校園規劃。
深圳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創造的輝煌建築,成爲深圳的近現代史迹的絶唱,對於深圳近現代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有其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一、見证深圳近現代史上,抗擊英國殖民者入侵,證明深圳是座抗擊外敵入侵的“英雄城市”。
二、深圳是座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歷史厚重的地方,豐富的近現代廣府和客家建築見证古今移民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歷史。
三、深圳是與西方較早接觸的城市之一,第一次鴉片戰争之後,天主教、基督教就進入深圳傳教,在此傳道、辦學、行醫,使中西方文化得到交流,不少教徒經教會出洋深造,成爲後來的改革開放的基礎之一。
四、深圳是近現代史迹豐富的城市,見证了香港的分離與回歸,深圳與香港一衣帶水,是血濃於水的關係。
五、三洲田起義是孫中山打響反清革命的第一槍的地方,見证深圳是孫中山反清革命的發源地之一。
六、深圳在第一、第二次革命軍東征,省港大罷工時,風起雲涌,是主要的活動地之一,周恩來、葉劍英等在此活動過。
七、抗日戰争時期,主要在深圳一帶活動的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和東江縱隊,是華南抗日的一面旗幟,曾爲我國搶救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做出過貢獻。
八、深圳30年間崛起的萬千廣厦,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曆史性建築,見证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是特區發展與繁榮的標誌。
弘揚和保護深圳近現代歷史文化遺産,是深圳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宣傳、展示特區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進一步倡導與時俱進的“深圳精神”,促進“文化立市”戰略的實施,都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注釋:
〔1〕《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1839年11月11日兩廣總督黄宗漢給清廷的奏議。
〔2〕《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1858年10月7日兩廣總督黄宗漢給清廷的奏議。
〔3〕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田塅心村民國二十年《黄氏族譜》。
〔4〕深圳市龍崗區平湖鎮平湖墟紀劬勞學校圍墻寶安縣知縣事兼寶安縣知事周德馨的告示石刻。
〔5〕香港崇真會資料室:《巴色傳道會差遣韓黎二牧來吾客族地區傳道簡史》、《韓黎二牧年譜與本會百年大事表合編》,《基督教香港崇真會事略》香港崇真會出版社1974年編印,頁20、25。
〔6〕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五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頁24。
〔7〕馮自由:《革命逸史·第四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頁25。
〔8〕《一個時代的高度——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曆史性建築》,深圳報業集團出版,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