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談博物館陳列展覽與觀衆——兼談柳州博物館新館陳列展覽的設計理念



  (陶泉杏、韋倩,柳州博物館。)

  【中文摘要】陳列展覽是博物館進行社會教育、傳播信息和爲科學研究提供參考服務的主要形式,也是博物館爲社會提供的特殊精神産品。在經濟快速發展和文化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博物館陳列展覽也應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服務方式和服務理念。

  【關鍵詞】陳列展覽 教育  

  Abstract:Exhibition can supply the social education, spread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lso provide special museum spirit for society. With the rapid and pluralism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conomy and cultural, the museum exhibition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modulating its service means and service concept.

  Key words: exhibition education

  

  博物館是廣大群衆喜愛的形象、立體的教科書,是老少咸宜的社會課堂,是雅俗共賞的文化娱樂場所。博物館教育是藉助實物展品的科學、藝術陳列,進行形象、直觀、生動的感性教育。“觀衆,同藏品、陳列一樣,是搆成博物館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博物館爲人民服務,爲社會服務,主要就是爲觀衆服務。博物館的藏品資料、陳列、講座、學術報告、講解工作和各種服務設施,都是爲觀衆設置或舉辦的。觀衆,既是博物館的服務對象又是它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博物館的社會價值的一個主要方面,需在爲觀衆服務的效果中體現。”〔1〕(《中國博物館學基礎》)博物館的科學定義,不僅科學地分析了博物館的性質,而且還指明瞭博物館主要服務方向,即博物館的一切工作,必須是爲觀衆服務。

  當今,我國正處在深入改革開放,逐步與國際接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隨着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博物館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面對多層次的消費群體,如何爲觀衆提供内容豐富的陳列展覽,以適應人們不斷發展的健康審美情趣,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觀衆,拉近博物館與觀衆的距離,是陳列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轉變陳列觀念,適應社會發展,體現“以人爲本”的服務精神

  博物館傳統的陳列展覽,基本上是以展品、圖片配以説明牌爲主,在陳列中過多地考慮文物之間的關係和歷史研究的關係,並采用單一的展櫃擺放文物。這種形式簡單,格式拘泥呆板的展覽,較少顧及到大衆的觀賞品味和感受,逐漸脱離了大衆的文化需求,也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展覽的發展形勢,從而使博物館陷入觀衆稀少,孤芳自賞的尷尬境地,造成了文物資源的嚴重浪費。

  隨着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人們的認知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對博物館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認識,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博物館陳列藝術的發展。一批造型美觀、設計先進的館舍的建成,使博物館的陳列藝術有了實施的空間,而文物研究成果的運用和藝術設計觀念的引進,則使陳列設計藝術的實踐成爲可能。在陳列的思想觀念上,打破傳統的陳設理念,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和使用功能,以及展覽形式、陳設内容,都在進行歷史性的顛覆設計。在展覽的定位上,擺脱博物館“曲高和寡”的所謂高雅殿堂,以適應廣大普通觀衆的知識水平和欣賞水平的變化,把博物館建成一個休閒文化場所,讓廣大觀衆從聽覺上到視覺上,進行全方位的立體式的接觸和體驗。在服務上,以人爲本,充分體現博物館陳列展覽爲社會公衆的服務精神。如,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内,不僅在各個樓層均設有洗手間、飲水處、商店,而且還在展廳中也設置了舒適的座椅,專供觀衆休息,處處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服務理念。 

  柳州博物館的新館建成後,爲了充分發揮它的文化旅遊亮點、城市名片以及社會教育功能的作用,我們着重在陳列展覽上做文章。在陳列展覽的設計中,我們吸收了新的展覽理念,遵循陳列展覽發展的新規律和以人爲本的服務原則,努力把它打造成爲一個集觀賞、休閒、娱樂爲一體的柳州市城市標誌性建築和文化殿堂。

  首先,在設計展覽之前,對觀衆和展覽主題進行準確定位,使設計的指導思想和要求更加明確。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要求對社會有所瞭解,對觀衆的觀賞行爲、觀賞心理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把握好觀衆的觀賞需求,這對展覽的定位很重要,是展覽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陳列設計中,主題的確定,選擇什麽樣的展品,運用哪些材料,采取怎樣的展示方式等等,也同樣需要進行科學的調查研究。主題的確定,既與我們對博物館性質、任務、認識有關,也與我們對社會,對觀衆的服務態度相關。當然,對展覽起决定性作用的還是内容,在選擇内容的過程中,要有明確的主題思想和主題範圍。鮮明的主題能準確地引導觀衆,它既能反映本館藏品的真實信息,又具有時代特徵,做到陳列與環境,内容與形式,設計與製作的和諧統一。爲了達到設計目標和展示效果,柳州博物館的陳列,重點突出了柳州本地的特色文化,以柳州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等内容,充分反映柳州歷史、文化、民族、民俗面貌,展示柳州的城市文化和歷史特色,讓人們從柳州博物館轉一圈出來,就能大概認識柳州市。

  首先,選題獨辟蹊徑,跳出常規思維模式。如“柳州歷史文化”陳列,用“鵝之山兮柳之水”來概括柳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我們通過陳列展覽爲觀衆傳遞古代文明信息。陳列内容做到全面、系統,文字説明簡潔易懂,以“石器時代”、“先秦時期”、“唐宋時期”、“明清時期”四個部分貫穿歷史綫索;形式上以史帶景,以景帶物,以豐富的文物古迹、人文史料,勾勒出柳州歷史文化的發展歷程和燦爛的社會文明。展覽的陳列設計透過科學的主題内容、運用生動的陳列形式向觀衆傳達文物所藴含的信息,使人們在參觀的過程中有如身臨其境、對文物和歷史有直接感受,感受到這是一本内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的立體歷史教材。在參觀的同時,使觀衆獲得豐富的文化知識,誘發觀衆對歷史文物的興趣,拉近觀衆與文物的距離,加深他們對博物館的印象,使博物館真正做到宣傳教育和傳播知識的目的。

  其次,陳列的文字説明要簡明扼要。觀衆在博物館參觀的時間是很短的,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内使觀衆快速吸收博物館的展覽信息,是陳列展覽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舉辦陳列展覽的目的,也就是要讓普通觀衆能够順利地看懂陳列展覽,並通過觀展有所收穫。盡管人的知識經驗豐富與否,直接影響人對展品的認識程度。人們總是習慣采用自己最熟悉的,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溝通、交流信息,這就需要爲陳列的文物撰寫簡明生動的説明文字。也就是説,以每件展品的歷史背景、風格特點、藝術特色、主題思想、趣味性等爲素材,采用通俗、簡短的文字和表達方式來寫説明詞,使每件展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内容,使每件展品都傳遞着更多的知識信息。例如:“漢代虎鈕錞於”,如果僅僅寫成這樣,觀衆就不一定能學到什麽知識,如果加上“錞於是古代的打擊樂器,始於春秋時期,盛行於戰國至西漢前期。”來説明其功能,這樣會令觀衆的印象更加深刻。又如“清鈞紅釉膽瓶”,加上“因形狀似膽,故稱膽瓶”來表示展品的名稱來歷,觀衆看了以後,將會感到形象生動,易於理解。這種寫法非常適合那些今天不常用的、不常見的展品,如“鉞”、“簋”、“卣”、“爵”等等。説明牌在展覽中有着重要作用,據調查,觀衆最喜歡的展覽説明牌以形式色彩對比强烈、語言通俗易懂、内容簡潔明瞭爲主。例如:2001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肯尼迪夫人服裝展,由於許多觀衆對很多展品的説明牌都認真閲讀,導致觀衆隊伍行進緩慢,蜿蜒伸展到了博物館外。這種情况持續幾天後,博物館不得不取掉了很多説明牌以加快觀衆行進的速度〔2〕。 一些博物館的展品説明牌還采用“互動”方式,圍遶展品内容向觀衆提出問題,吸引觀衆的注意力,增加觀衆的參與熱情,激發觀衆的想象力。因此,文字説明不要太專業化,盡可能通俗易懂;同時,提高文字的表達能力,用準確、適宜的文字説明,增加陳列展覽的效果。

  再次,采用文物組合、圖表、文獻、字畫、照片、拓片、雕塑、模型等等,來幫助觀衆瞭解展覽的主題,縮小觀衆和展覽的距離感。如觀衆看了幾件陶瓷器後,會産生許多問題:“陶器”的起源,“瓷器”的發明和發展,“陶器”和“瓷器”有什麽區别等。陳列展覽以通俗的語言和精美的圖版,介紹中國陶瓷的歷史、鑒定和欣賞的基本知識,以及 “陶器”和“瓷器”的發展演化歷程。有了這些認識,觀衆才能對陶瓷器有所理解。這種理解實際是對當時社會的理解,對歷史的理解,對古代政治、哲學、宗教等意識形態的理解,觀衆從理解中也可以獲得精湛的藝術享受。

  二、考慮不同觀衆的要求,設置陳列展覽内容。

  在展覽活動中,觀衆是一個處於被動教育的角色,他們往往在踏足博物館之前,只知道展覽的大概内容,只有進入博物館後才能接受到具體的信息。比如一件青銅器、一幅字畫等等,也許他們對這些並不感興趣,想再尋求其它感興趣的東西,若没有,就會很失望,由興趣盎然,變爲興趣索然。因此,要重視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新穎性和情趣性,根據不同觀衆的要求,及時更新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表現形式,使之保持新鮮感和感染力,打開觀衆的興趣點,有效地吸引觀衆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注意。當今的觀衆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文化需求已經不僅僅是希望獲得知識和信息,而且還有更高層次的審美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陳列的内容、細節及手法上不斷創新,盡量將深奥的專業知識,轉化成通俗易懂,觀衆容易接受的語言,使展覽做到形象生動、簡潔明瞭,具有娱樂性和藝術性,能反映時代精神,有情趣感,適應當前觀衆追求新、奇、樂的審美心理。

  世界上許多博物館在固定内容的常設陳列之外,往往花很多心思和經費去做專題陳列,目的就是爲了吸引觀衆。同其他博物館一樣,柳州博物館也在朝這方面努力。原來的舊館只設一個《柳州文物精品展》,在此基礎上,新館圍遶柳州歷史特色、地方文化特色和本館藏品特色,增設了幾個主題陳列。主要有:反映柳州獨特歷史沿革的《柳州歷史文化陳列》;通過場景復原、實物展示等多種手段,充分展示柳州壯、侗、苗、瑶等少數民族多姿多彩風情文化的《柳州少數民族風情陳列》;造型優美、銘文典雅、鑄造精巧的《古代青銅陳列》;品位高雅,歷史文化底藴厚重,爲國内首家固定陳列的《古代扇面陳列》;一部解讀和介紹地球生命演化史的《侏羅紀古生物化石陳列》;以及適應當前社會休閒文化需求的《茶文化藝術陳列》等等。這些陳列兼顧了藝術愛好者、收藏家、青少年、遊客等各層面觀衆的需求。

  在這裏人們可以爲追憶過去的生活而來,也可以爲欣賞到十分高雅的藝術品而來。這種高雅與通俗相結合的展覽,一點也無損於博物館作爲藝術殿堂的形象,反而使博物館更具親和力,縮短了觀衆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另外柳州博物館在搞好基本陳列的基礎上,還將經常舉辦一些專題展覽。短期的專題展覽有很多優越性,一是一個好的專題展覽,不僅可以吸引大量觀衆,還能擴大社會影響力,提高博物館的知名度;二是辦好專題展覽,觀衆增多,經濟效益相應得到提高;三是展品的選擇較爲自由,内容結構和藝術形式也比較靈活,可以從多方面開拓陳列主題,擴大博物館信息的傳播量。

  過去博物館的陳列着重於精美物品的陳列,而對那些能够反映社會和歷史文化細節的日常生活物品重視不够。“精品意識”,不僅包括展覽物品的精美,而且還應體現精品内容。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以往只注重精美物品陳列的傳統觀念,更多地加强博物館藏品内在關係的研究,把一些能够直接反映人類活動以及社會發展的日常物品也加入到展覽中,使陳列内容更加豐富詳實。上海博物館將陶瓷、青銅器、竹刻等逐一劃分並詳實記載了各自的發展歷史,並不斷推出新的展覽内容。如在陶瓷館内,不僅陳列了各年代精美的實物,還特意將耀州窑等國内主要窑的原形逐一復製陳列,使參觀者不但看到了制陶工藝的製作過程,還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我們在組織陳列展覽時,在對博物館藏品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社會需求,精心選題,推出符合時代精神,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精品展覽”,靠展覽本身的魅力來吸引觀衆。

  三、講解員是連接博物館與觀衆之間的橋樑。

  博物館之所以能實現社會教育的目的,是因爲其以講解爲手段,以陳列展覽爲渠道,向觀衆進行知識信息傳播。因此,講解工作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具有重要作用。

  講解工作是博物館的重要工作之一。講解是講述解釋的意思,它可以用於很多場合,例如老師對學生的授課。博物館的講解是爲了彌補文字説明的不足,通過講解員富有感染力的解釋説明,讓觀衆對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瞭解。講解是博物館輔助觀衆參觀的重要手段,文物本身不會講話,無法表達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講解員就是文物的代言人,即使有文字説明、語音導覽也代替不了講解員有針對性的解説。

  講解工作還具有橋樑的作用。不同的觀衆,到博物館的目的、興趣、要求會不一樣。對觀衆的類型和需求,需要及時調查瞭解,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改進博物館的展覽和服務,提高博物館的社會效益。一個高質量的陳列展覽就象一個名牌産品一樣,將産品賣給顧客以後,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隨之而來的是售後服務也要跟上。講解工作既是博物館與觀衆近距離的第一綫工作崗位,同時也是博物館的售後服務部門,它是陳列展覽聯接觀衆的“橋樑”,幫助觀衆瞭解展覽内容,同時,又可以反饋觀衆的意見和建議。通過信息反饋,總結經驗,促進陳列展覽的創新,不斷提高陳列展覽的質量,從而使博物館的陳列展覽不斷向前發展。

  關於博物館講解員和觀衆之間的關係,已有很多人進行過探討。王海萍在《淺談如何提高講解工作》中認爲,由於文字説明的局限性,講解員可以彌補講解工作的不足,講解員既是陳列内容的宣傳者,又是博物館與觀衆的聯繫者。而宋向光在《博物館藏品的闡釋》進一步把講解員提高到觀衆獲知準確藏品信息的權威來源。李林在《正確處理博物館宣教部同三方面的關係》也探討了講解員與觀衆之間隱含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劉衛華在《博物館教育的特點初探》則認爲博物館的宣教工作者是中介,具有橋樑性和服務性的特點〔3〕。

  講解員的重要作用表明,博物館要重視講解工作,重視講解員隊伍建設,要加强對講解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講解員的綜合素質。 

  四、藉助傳媒力量,擴大宣傳效果,樹立博物館的品牌形象

  酒好也怕巷子深,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有了好的主題,新的展覽形式,也未必能完全達到預計的社會效果。博物館在做好展覽本身的文章外,還應注重與外界的相互溝通,加强輿論宣傳的運作,藉助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炒作”展覽信息,在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上對博物館展覽作系列報導,樹立博物館的品牌形象,加强博物館的影響力。如柳州博物館可以在本地的《柳州日報》《柳州晚報》《南國今報》等地方報刊上開闢博物館專版,形成連續的、長期的宣傳攻勢,擴大柳州博物館的社會影響,以便把自身更多更優秀的産品和服務推向社會,獲得觀衆的認可。

  另外,博物館還應主動走出去,配合陳列展覽和社會活動,編寫宣傳和教育材料,組織人員直接深入到周圍的學校、社區等進行廣泛聯繫、宣傳和交流,把博物館最新的陳列展覽信息和文化動態向社會進行傳播,讓社會各界群衆熟悉、認識和瞭解博物館。使博物館的陣地優勢和教育宣傳活動延伸到社區,以平民化的形式服務市民,讓更多的社會公衆特别是社會弱勢群體直接享受到博物館的貼心服務。

  博物館是人類歷史文化的收藏、研究的機構,同時也是時代變遷的見证者和參與者。因此,爲了順應信息化時代的潮流,更好地服務於各個階層的觀衆,博物館也應向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柳州博物館爲了加强在互聯網上的宣傳效果,開通了本館的網頁,通過博物館網頁這一傳播廣泛的宣傳窗口,讓更多的人瞭解柳州博物館。爲了擴大在互聯網上的宣傳效果,柳州博物館還策劃了一系列的活動方案,如“柳州博物館館徽及博物館VI識别系統”參賽徵集活動、“柳州博物館宣傳口號”的徵集活動,“我愛博物館”有奬徵文活動,“走進柳州博物館”知識競賽活動,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博物館形象大使”,柳州公交車視頻播放系統,“走進博物館”文化活動周等等,這些策劃方案將按計劃逐步實施,通過網絡媒體的宣傳,達到與公衆建立良好關係,樹立了博物館形象的目的。

  五、小 結

  在21世紀以後,未來的博物館陳列展示將會産生劇烈的變革。這種變革是在新技術革命和信息社會的推動下,博物館陳列展示使用新型傳播媒體,向電子化、藝術化、空間化的方向發展。博物館陳列展示有更新内容和形式,因而也更加具有魅力。〔4〕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它的發展道路又是艱難的。没有一招管用的展覽方法,也没有一成不變的展覽模式,博物館的陳列展覽關鍵在於創新,而創新的中心就是一切展覽爲了觀衆。

  

  注釋:

  〔1〕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97。

  〔2〕段勇著:《當代美國博物館》,北京:科學出版社出版,2003年,頁91。

  〔3〕史吉祥、郭富純主編:《2002年博物館公衆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322。

  〔4〕陳君科:《當代博物館陳列展示藝術的發展趨勢》,《中國文物報》2002年12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