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珍貴的名片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人心,政治穩定,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加快,交朋結友,交流資訊,也出現了新的動向,一個以互贈名片的形式普遍流行起來。這種又快捷又方便的瞭解朋友結交夥伴的方法,自然受到社會的重視。過去認識一個新人,往往是採取口頭尋問,用筆記本記録,如問:高姓,大名,仙鄉何處,在何單位,有何貴幹,怎麼稱呼,您好等等一大堆詞語,有時問者和答者都不好意思。而互贈名片,卻節省許多時間,甚至還解決了一些難以啓齒的問題,因爲名片中既有姓名,還有單位、職稱、專長、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辦公電話、住宅電話、手提電話以及無線電傳真等都有明確的指示。有的名片上還有從事的業務範圍,真是一目瞭然。二十年來我接到朋友的名片有幾百張,有經濟界人士、也有文化界人士、亦有人民團體和宗教界人士、有幹部、也有打工一族的青年人。有港、澳、台的朋友,也有外國朋友,甚麼企業家、教育家、文藝家、科學家、教授、博士等方方面面的朋友。從交談中,使我學到了不少知識,開闊了眼界,對我的幫助是很大的。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人生旅程中要有朋友才不孤獨,在事業追求上,有了朋友幫助,才會有成功的把握。不管是在順利的情況下還是身在逆境中,有朋友的關照,就會頭腦清醒,心想事成。所以我十分珍視朋友,珍重名片,久不久又從名片簿上拿出來看一看,回憶朋友的音容笑貌,想一想朋友給我的賜教。1987年春節期間,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光英同志來樂昌視察工作,我有幸參加陪同王老參觀了古佛岩,王老對古佛岩風景區的景觀特色給了很高評價,並親自題詞:「美不勝收」,在座談會上,我們向王老匯報了樂昌政協在徵集文史資料的情況以及開展對港、澳、台樂昌籍人士的聯絡工作,王老對此非常重視,並要我們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爲祖國統一多作貢獻。在樂昌賓館用午餐時,王老也喜歡樂昌風味的菜式,並要了一盤辣椒,吃的滋滋有味。我說,這裡有一句俗話,叫做:「樂昌人吃辣椒,湖南人出名」。王老不是湖南人可與我們湖南人有親戚,王老中意吃點辣椒調調味口,是不是向湖南人學的呢」!王老很隨和,甜甜一笑,連稱「樂昌風味好」。王光英同志的夫人,卻對文化工作有濃厚興趣,原來王夫人曾在天津市從事文史工作,是文史行家。王老在將結束樂昌之行,返回廣州的臨行時刻,贈送一張珍貴的名片給我,並說「如果你到北京或到香港可以打電話給我,歡迎你們去我們那裡做客」。我看看名片和恭聽王老的話,像一股暖流溫暖我的全身,這是一位國家領導人對一個普通幹部的信任和厚愛,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風度,永遠令人敬仰。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