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跟羅明同志上瑤山


  羅明同志是廣東省大埔人,在我黨歷史上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他就是福建省委書記。由於他堅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曾遭受當時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打擊。1933年初,臨時中央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後,發動了大規模的反對「羅明路線和羅明路線在江西的鄧、毛、謝、古」鬥爭,進一步打擊以毛澤東爲首的堅持正確路線的同志,所以「羅明」在我黨的歷史上是一個光輝的名字。

  羅明同志參加了長征,在貴州受傷而轉移在地方從事革命活動。隨後又到海外爲抗戰作出貢獻。建國初期,葉劍英同志擔任南方大學校長時,羅明同志就是副校長,他長期做教育工作,桃李滿天下。

  我有幸拜見這位革命老前輩是在1957年7月1日成立韶邊瑤族自治縣時,當時羅老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他來參加成立大會。我是縣的團委書記,有機會接待這位久享盛名的人物。1957年冬,羅老來韶邊視察工作,縣委領導安排我陪同羅老到瑤山的遊溪、中榮、方洞、草田坪等地視察工作。歷時半個多月。羅老平易近人,艱苦樸素,所到各地訪貧問苦,體察民情,宣傳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對瑤山的生產、生活、民俗風情都非常關心,與群衆座談,聽取意見,認真筆記。

  羅老患有近視和散光的眼疾,他作筆記時,常常戴兩幅眼鏡。爬山、涉水、不畏艱辛,他那雷勵風行的作風,使我們深受教益。

  由於縣委書記韋生在方洞蹲點,羅老就親自到方洞瞭解民主改革事宜。對在瑤山發動瑤胞打擊封建神權,進行移風易俗的鬥爭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羅老調查情況認真細緻,幹群反映的意見能耐心聽取,並給以解答,以理服人。

  羅老有時也和隨行人員講點笑話,拉拉家常,有一次,我問羅老的情況時,羅老風趣地說:「我現在是十級幹部,管十個幹部(指省民委有兩個科共十個幹部)。有多個孩子,個個都是大學生」。羅老說:搞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有文化,所以我生的孩子就要送他們讀大學,有了知識,才能更好爲人民服務。你們年輕人尤其共青團幹部就要特別注意教育青年努力學習,在瑤山要辦學校開展掃除文盲的活動。

  在羅明同志的教導下,共青團韶邊縣委曾組織青年飛虎隊,號召在生產上打突擊,學文化上要帶頭,講衛生,移風易俗,受到了群衆的擁護。中心洞青年飛虎隊長鄧敬橋參加了全國青年積極分子會議,受到朱總司令的接見。

1977年我在廣東省委黨校學習時,與韶關地委宣傳部的楊副部長,陽山縣委黨校的溫進德校長以及連山縣委宣傳部廖甘棠副部長一同去拜訪了羅明同志。這時的羅老是擔任省政協副主席之職。我們是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去的,羅老及夫人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楊、溫、廖都是羅老的學生,而我是隨羅老上瑤山的基層幹部,相隔已20年了。可羅老還能叫出我的名字來,可見其記憶力是驚人的。羅老分別問了我們幾個人的近況,然後又介紹了他老人家的省政協的工作情況,這時,羅老雖然扶拐杖,但身體健康,談笑風生。他非常關心家鄉大埔旱災,說當地政府採用人工降雨措施,從而緩解了旱情。

  羅老接著又說:中共廣東省委對恢復他的黨籍很重視,葉劍英同志也很支持,大概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解決了,我們聽了,都非常高興。

  夜深了,當我們告辭時,羅老還堅持要送我們到門口,他那爲人師表的風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