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司令重走長征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天中午,縣府接待科來電話告訴我,說是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曾保堂將軍在一位秘書的陪同下來到樂昌,要重走在樂昌地段的長征路,要我前去陪同,提供有關中央紅軍長征到樂昌的史料,這件事使我感到很高興,因爲可以直接聽到老紅軍講述當年的情景了,於是便趕到縣政府幹部招待所,去看望曾司令,但當我到達接待科後,那裡值班同志說:曾司令已上街,瀏覽市容去了,我只好在會議室等候,半個鐘頭後,曾司令與陪同人員都回到招待所宿舍,我迎上去作了自我介紹,曾司令也非常熱情地講了他的生平簡介,曾司令說:我是贛南人,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長征時,我是先鋒營長,我們這個營是從仁化城口進入樂昌地界的,我營偵察員到了樂昌城郊,在離大約10華裏的地方,發現了國民黨部隊集結城中,於是將情況速報指揮部,將路線改走五山過九峰入汝城,轉頭打坪石,進宜章。遵義會議我是警衛營長,紅軍長征到陝北後我當中央警衛團長,抗美援朝時,彭德懷司令員調我到志願軍當副軍長,回國後調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現在人老了,就想趁身體還好。重走長征路,瞭解老長征路上的新情況,充實晚年生活,寫點回憶録,把長征精神傳給年輕人,做一個發揮餘熱的工作,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

  曾司令,講話不緊不慢,談吐自如,對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倍感敬佩。用晚餐後,曾司令約我於晚上八時,到招待所介紹樂昌情況,特別是當年長征時的情況。我按時到達會議室,然而曾司令和隨行秘書早就坐定在那裡用茶,等候我呢!一時使我覺得軍人的作風是最守時的,秘書隨即把一杯香茶放在靠我身邊的茶桌上,曾司令開門見山的說:「韓同志,這回我們就請你講一講樂昌的情況了」。我馬上站了起來,表示敬意後,就坐下來,我說:這次老首長,重走長征路,就是對我們一個最好的教育,所以我們經常講,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長征隊伍過樂昌給樂昌增添了光彩,給樂昌人民帶來了無比的革命精神力量。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翻身做主人,現在又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農村城市改革開放,各行各業都興旺起來,樂昌也不例外,經濟建設搞得熱火朝天,人民生活也有較大改善,接著我把樂昌的基本情況,作了一個介紹後,就轉到長征時所經樂昌線路地點及長征過後樂昌所做的一些工作,向曾司令匯報。我說:我是縣政協的幹部,曾參與樂昌的黨史、軍史、文史的收集編寫工作。據瞭解,長征是從仁化進入樂昌的廊田、五山、九峰轉到湖南汝城,再轉頭至樂昌的坪石再進入湘南。當時湘南特委書記王濤就是從坪石,隨中央紅軍到延安的。

  解放後,中共樂昌縣委、縣政府曾於1966年組織過樂昌縣黨政軍機關幹部和各企事業幹部職工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有二千多人參加的走長征路的大行軍,連續三天沿路各村、宣傳紅軍長征精神,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二是由宣傳文化部門組織專職幹部,到革命老區及紅軍經過的地方收集文物。據博物館同志反映:現在已收集到有羅炳輝將軍下達的命令,是用複寫紙寫的,還有紅軍留下的槍枝,手榴彈和籮筐等,在九峰的漿源村還留下當年紅軍所寫的標語,在茶料大隊的文洞村有紅軍的烈士墓。對這些文物有關部門妥加保管,此外民政部門加強對革命先烈親屬和軍人家屬的優撫工作,政府還特別關心老區的建設,如修公路,建電站、水利建設、辦學校等。我談了以後,曾司令點點頭表示對樂昌縣黨政、軍領導能重視這項工作是感到滿意。約好第二天,進五山,到實地走一走。

  次日,清晨,用完早餐,即驅車往廊田,當車駛至西瓜地時,曾司令叫司機停下車來,曾司令下車,在車座的人都下了車,曾司令琢磨了一下,說:我帶的偵察兵就到過這個地方。上車後,到了廊田,看到靈溪河,曾司令對這條河,很有印象,我們沒有在廊田停留,就直接上到龍山的八嶺頭頂上停了下來,大家都下了車,曾司令在山頂上端詳了一會,感到豁然開朗一望無際竹林,出現在眼前,這不正是二萬五千里長征路段嗎!這不就是毛主席詩詞裡講的「五嶺逶迤騰細浪」的地方嗎!我應聲的說:曾司令,您所說的都對呀。樂昌人對這塊土地特別有感情,還寫了一首「百里竹鄉唱新歌」。我可以把歌詞念給您聽一聽:曾司令說:好呀!

  紅霞滿天竹滿坡,春雨灑後筍更多。

  英雄輩出多奇志,百里竹鄉唱新歌。

  當年紅軍過荒坡,山區燃起革命火。

  舉伐刀來揮竹棒,工農武裝鬥妖魔。

  駕長風來掃殘雲,紅日東升心歡樂。

  迎著朝陽上山坡,遍地紅花開心窩。

  舉銀鋤來種緑竹,鬥出林海泛碧波。

  東風萬裏傳喜訊,竹排滿江獻祖國。

  啊!黨送春風暖心窩,自力更生結碩果。

  龍笙鳳笛奏新曲,竹鄉人民唱凱歌。

  當我念完後,曾司令問我,你背得這麼熟,這首歌是不是你寫的,我答道:不敢相瞞,是我下鄉在五山工作時寫的。曾司令用鼓勵話說:「難怪呀!你的唱詞把我的心都逗樂了呢」。

  汽車繼續朝麻坑方向駛去,一路看,一路談,不知不覺就到麻坑墟,在鎮上轉了一圈,看了看小河的水呀,嘩嘩的流,好像在訴說歡迎老紅軍重走長征路的喜悅,在麻坑用了午餐,我們用五山的米酒和山珍特產接待這位將軍,大家都沉醉在這美好的山水之間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