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畫家談戲


  1979年的秋天,年近七十歲的關山月同志和廣東畫院的其他七位畫家到粵北九峰山區體驗生活,興致勃勃的登上了海拔一千四百米高的獅子嶺寫生。這是一個時雨時暗、風雲變幻的險峰,關山月同志領著大家在高山之巔,撐著雨傘或坐或立不停手的寫生作畫,次日天蒙亮又登上金鷄嶺觀日出,一直寫生到中午,當日下午又到九瀧十八灘寫生到黃昏,太陽落山之前剛好夕照瀧灘,細雨紛紛,彩虹橫架武江,山河顯得格外壯麗,這是畫家們最好的寫生機會。關山月同志說:「夕陽無限好,明日看朝霞」!他們這種不畏艱辛爬山涉水的可貴精神,使隨同人員深受感動。我請教關山月同志繪畫的妙法。關老沒有直接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卻談起蓋叫天演武松戲來了,關山月同志說:「蓋叫天是我國著名的戲劇表演藝術家,他把武松演活了,所以人們叫他活武松。就拿武松的‘三打’戲來說吧,蓋叫天就演得非常成功。武松打西門慶和武松打蔣門神,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打,而且都由武松去打,然而蓋叫天演的武松,三次打的特點各不相同。譬如打虎,武松是個很有本事的人,武藝超群,手持哨捧,飲飽酒上了景陽崗,果然遇上了大老虎。武松對於這種敵人未曾交過峰,因此他先觀察對手的來勢,弄清底細,避實就虛,後發制敵於死地,這是打虎的方法。打西門慶則不同了,西門慶雖然也有些拳腳功夫,但遠不是武松的對手,因此他果敢地採取先發制敵的打法,把西門慶幹掉了。打蔣門神呢,又與上述兩個打法不同,武松完全可以不費多大的力氣就可把蔣置於死地,可是武松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採取懲罰的辦法,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以上可見蓋叫天塑造武松這個藝術形象是下了功夫的,不一般化。我們搞美術的如果都能像蓋叫天演武松那樣認真演出特點就好了。可是我們往往看到有的人畫的人物,笑都是千篇一律的笑,缺乏特色,藝術感染力不強。就是因爲這些同志既缺乏基本功的鍛煉,又沒有認真的觀察生活」。關老一席話,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