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地廣人多、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優秀遺産的國家。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有了指南針的發明;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瞭造紙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瞭刻板印刷;在八百年前發明瞭活字印刷;火藥的應用,也在歐洲人之前。可見,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有了四千年的有字可考的歷史。
偉大的民族,必然有偉大的文化。中國處在亞歐大陸的東端,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在較長的時期内,中國的社會走上一條較爲獨立的發展道路,形成的中國文化與西方基督教文化、阿拉伯伊斯蘭教文化等並立於世。
中國文化是指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並沿傳下來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中國文化是古代、近代和現代文化共同匯集的結果,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歷史的結晶。
社會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社會内部矛盾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新舊社會的代謝。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四千年曆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或者説經歷了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在不同的社會歷史價段,有不同的政治、不同的經濟和不同的文化。但作爲人類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遺産的中國文化,是一延續的動態存在,是始終傳承不絶的。它的精華,是没有歷史時代的局限性的,它們不僅過去有用,現在和將來也有用,是中國推進現代化建設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有不少學者做過概括和論述。如張岱年、任大援在《中國文化概論》中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概括爲七點:(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實際求穩定的農業文化心態;(3)以宗族爲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4)與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擺脱神學獨斷的生活信念;(6)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7)經學優先並籠罩一切文化領域。李宗桂在《中國文化概論》中概括爲六點:(1)人本主義;(2)重道輕器;(3)經世重教;(4)崇古重老;(5)德政相攝;(6)重整體倡協同。王玉德等在《中國傳統文化新編》中也概括爲六點:(1)具有頑强的再生力,無與倫比的延續性;(2)“大一統”與多元文化兩種傾向并存;(3)入世思想成爲主道心理,避免了全民族的宗教迷狂;(4)以倫理道德學説作爲維係社會秩序的精神支柱;(5)重政務,輕自然,斥技藝;(6)檏素的整體觀,注重直覺體悟的思維方式。成中英在《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中概括爲五點:(1)講究人格;(2)倫理價值的充實和發揚;(3)仁民政治;(4)愛好和平和忍耐美德;(5)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特質在“倫理、藝術與宗教的會通”。蔣寶德等在《中國地域文化》中概括爲三點:(1)統一性(以禮樂制度和大一統思想爲原因,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國文化的統一性);(2)倫理性(德主刑輔。法以禮爲指道原則,禮以法爲推動工具);(3)地域性(中國傳統文化是通過各種家族區域、民族區域的文化圈來體現)。以上學者的觀點和提法,對我們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是很有益的。
我把諸多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成果,并聯繫中國現實社會的文化狀况,把中國社會和文化的特徵概括爲五點:(1)中國文化多元化;(2)儒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核心地位;(3)以倫理道德作爲維係社會秩序的精神支柱;(4)愛國主義是光榮傳統;(5)“天人合一”是主流人地觀。
(一)中國文化多元化
從先秦至當代,中國文化在它數千年的漫長歷史中,經歷各個時期的風風雨雨和演化變革,既容合了諸多少數民族文化的因子,也容納了外來文化的優良精華,它不是一種純之又純的民族文化,而是一種以漢民族文化爲主體的多元文化。同時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文化發展極不平衡,强化了文化多元化傾向。
在這裏,分類簡單介紹中國文化。從這幾類文化的發展及其包含的内容,充分説明瞭中國文化的多元化。
1.諸子文化
在中國文化史上,雖然秦、明、清時期都出現過文化專政政策,但是更多的是君王鼓勵和支持百家争鳴,促進思想、學術的活躍和藝術的繁榮。特别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争鳴、百花齊放的局面。孔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思想家都出在這個時期。
針對春秋戰國時期各家學派的特點,歷史學家司馬談把它分爲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陰陽家等6大派。到西漢末年劉歆又將諸子分爲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陰陽家、縱横家、雜家、農家、小説家等10大流派,除了小説家屬文學範疇,實九家而已,後世稱之爲“九流”。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諸子文化,對後世學術文化的發展産生了極爲深遠的影響,它涉及到經濟、政治、法律、軍事、文學、哲學、自然科學等各方面。特别是儒家精神,孕育了中華文化中的人道主義精神;道家學説,搆成了傳統思想中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爲歷代改革者的理論武器。
2.信仰文化
信仰是對某種宗教,或對某種主義極度信服和尊重,並以之爲行動的準則。信仰自古就存在於民間,在中國歷史上基本上都是堅持信仰自由,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也明確規定信仰自由。
在中國歷史上,存在各種宗教信仰、鬼神信仰、巫術信仰、風水信仰、命運信仰、科學信仰、三民主義、馬列主義等信仰文化。
在近現代,在信仰問題上,主要是處理科學與迷信、無神論與有神論的關係。通過介紹和宣傳馬列主義,在現代革命過程中,産生了毛澤東思想。由於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中國人民,熱愛科學和無神論已成爲中國人民信仰的主流。前幾年出現的“法輪功”邪教問題,説明瞭信仰問題的重要性和嚴重性。應堅持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以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對中國國民進行信仰教育,弘揚信仰文化的精華,使中國人民樹立正確的信仰觀和確立科學的正確的信仰。
3.民族文化
中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在幾千年的歷史裏,漢民族與少數民族進行了長期的交往,包括民族戰争、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在交往中,漢民族吸收少數民族文化的優秀成分,豐富漢民族文化,少數民族也學習、移植、吸收漢文化,發展本民族的文化。
各個民族都有各自的聚居區域,由於居住地理環境不同,民族形成發展歷史不同,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狀况不同,各民族産生了自己的語言文字、社會組織、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形成了民族文化。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朝鮮族、彝族、傣族、柯爾克孜族、俄羅斯族、塔吉克族、拉祜族、景頗族、錫伯族、回族、壯族等少數民族都有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
4.區域文化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民族衆多的泱泱大國。由於歷史淵源,地理環境,經濟狀况,風俗習慣以及語言等諸方面差异,在漫長的歷史積澱中,不僅形成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也積蓄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諸如以河南爲中心的中原文化,以兩湖爲中心的楚文化,以山東爲中心的齊魯文化,以山西爲中心的三晋文化,以陝西爲中心的關中文化,以河北爲中心的燕趙文化,太湖地區的吴越文化,以四川爲中心的巴蜀文化。此外還有西北文化、嶺南文化、臺灣文化、東北文化、内蒙草原文化、青藏高原文化、滇黔文化等區域文化。
這些區域文化都是統一的中國文化,相互影響,共同發展。但是各有特色,且都是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文化發展系統。它們既搆成了中國文化豐富多彩、燦爛奪目的多方位格局,更增添了中國文化多元化的色彩。
5.外來文化
在歷史上,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交流有三次高峰,第一次是在漢魏六朝,印度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發展作了補充;第二次是唐朝,中國文化推動了亞洲文化的發展;第三次是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促進了中國文化的更新。在兩千多年的中外文化交流過程中,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歐洲科學文化傳入中國,並在中國廣爲傳播。特别是西方的哲學、政治、科技知識傳入中國,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産生較大的影響。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外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和廣泛,外國文化更是潮水般涌入中國。如歐式的建築文化,牛仔褲和西裝等服飾文化,麥當勞、肯德基、馬爹利、人頭馬等飲食文化,迪斯科、卡拉OK、流行歌曲等娱樂文化,電子計算機等科技文化,以及西方的一些觀念文化等都在中國流行。
6.國土文化
中國是全球自然地理環境最復雜最豐富多彩的國家之一,所以在這國土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土地文化。如西部的内陸文化,東部的海洋文化,北方的旱地文化,南方的水田文化,新疆的沙漠文化,青藏的冰川文化,内蒙古的草原文化,黄土高原的黄土文化,海南島的紅土文化,長江的江河文化,大興安嶺的森林文化,石灰岩地區的溶洞文化,等等。在中國土地上農業景觀是東農西牧,南稻北麥,因此形成了東部的農耕文化,西部的遊牧文化,南方的稻作文化,北方的粟作文化。
7.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即是衣食住行、歲時風俗、人生禮儀等民間的生活文化。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東西南北中歷史、經濟、社會、環境等背景不同,民間生活習俗千差萬别,形成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就飲食而言,全國川、粤、京、滬四大菜係,各具特色;江湘地區“無魚不成宴”,嶺南地區“無鷄不成宴”,新疆地區宴客不能無烤全羊;二鍋頭老白干使人想起東北人,大葱大蒜使人想起山東人,生猛海鮮使人想起廣東人,羊肉泡饃使人想起陝西人,辣椒使人自然想起湖南人。再看居住特色,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廣州的西關大屋和騎樓,滇南地區的干欄木屋,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人家,都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
(二)儒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核心地位
儒家文化源遠流長,影響非常深遠。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仍受它的浸染。而且它的影響不限於中國本土,還影響到周邊鄰國,乃至遠隔重洋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儒,最早是指一切方術之士。這些術士到處爲人主持喪祭大事,此本是儒的本業,孔子也是這個圈子中人。後來,孔子創立學説,宣傳禮教,孔子與儒、孔子學説與儒家學説幾乎成了同義語。“儒”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由廣義的方術之士縮小爲狹義的“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教仲尼”之徒。儒家學説經過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後佔據着統治地位,使儒家或儒教幾乎成了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孔子成了可與基督、釋迦並立的“教主”。在整個中國文化思想上、意識形態上、風俗習慣上,處處可以見到儒家思想的印痕,成爲搆成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1.孔子學説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學説的創造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他小時候做過許多人認爲是卑賤的事,如管理過倉庫和看管過牛羊,後來在魯國做官,官高宰相。孔子晚年頗爲憂鬱,只好授徒講學,其弟子號稱三千,著有《論語》、《春秋》等著作。
孔子學説的最大貢獻不是他如何因襲和完善了周禮,而是他通過“仁”釋“禮”,把社會外在規範(禮)作爲個體的内在自覺(仁)。孔子認爲,仁者“愛人”。這種“愛”是以“孝弟”、“親親”爲其核心的。而“禮”則是“仁”的一種外在表現,是人心中之“仁”的自然流露。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他把“禮”説成是人類血緣親情的自然表露,這確實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循着這一思路,後世儒者創造出一套真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先由社會政治收縮爲家庭人倫,再由家庭人倫散發到社會政治,完成這樣一次往返之後,孔子的“仁學”,便因其植根於億萬人心深處最切近、最親密、最難以擺脱的血親觀念之上,而獲得遠勝於其他學派的鞏固地位,從而搆築起中國傳統文化倫理——社會——政治學説基本框架的理論基礎。
2.儒學精華
儒家文化始於2500多年前,無疑其中有許多不適應於現代社會發展的糟粕,但是也確實有許多可以古爲今用,甚至壓根兒就是正確的精華。如儒家文化中重“公利”的社會道德原則;注意“誠”、“信”、“勤儉”的社會美德;“匹夫不可奪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自强不息”的人格意識;“究天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積極進取精神;“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絶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强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舟心照汗青”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等,都是過去、現在、將來均有用的精華。
儒家文化的精華,融合到現代社會,産生巨大精神力量,並創造出新質文化。在日本,儒家的倫理被運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中,企業是一個極具家庭色彩的團體,經營者通過情感的聯繫,來使勞動者勤奮工作,每個勞動者都具有較强的“集團”精神,在儒家倫理道德影響下勤儉、克己、敬業。在新加坡,重視儒家倫理教育,將《論語》列爲中小學的必修課程,他們相信通過儒家倫理教育,可以培養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形成勤儉檏素、喫苦耐勞、正直誠實、遵守秩序等良好品德。新加坡的工人以其勤奮、守紀、聰明被美國《商業週刊》連續11年推舉爲“世界最佳工人”。在中國,儒家的“誠”、“信”被崇尚爲做人的基本準則,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具有現實意義,企業信守“信譽第一”、“質量第一”,也是“誠信”這一原則的體現。西方國家也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儒家倫理、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力圖從儒家文化中尋找拯救西方精神危機的良藥。
(三)以倫理道德作爲維係社會秩序的精神支柱
由氏族社會遺留下來的宗法傳統,使中國文化歸於以求善爲目標的“道德型”,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本。儒家倫理思想滲透於全民族的心理、意識之中,“仁義禮智,孝悌忠信”成爲道德條目。其後的魏晋玄學、宋明理學都利用思辯去滿足倫理的需要。倫理思想在一定條件下鼓舞人們“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造就了許多悲壯的民族英雄。
現代社會主要靠法治。中國現在也在由人治逐步走向法治,那種道德的威力比法律更爲重要和有效的“德治主義”顯然是不適宜、行不通了。但是,在法治的社會裏,發揚倫理道德學説的精華,提倡道德,使人間多些誠信、仁義、和諧,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在實行法治的同時,也提倡德治,對現代社會文明建設也是十分必要的。
1.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所謂“誠”即真誠、誠實,“信”即指信用。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重“誠”,他説:“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荀子講究“誠信”,他説:“詐僞生塞,誠信守神。”儒家的“誠”、“信”作爲做人的準則,一直沿用到今天。
現代社會是商品經濟社會,講求功利,但誠實、信用仍是做人之本,應極力提倡做老實人,説老實話,做老實事。
2.重德精神
與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華民族特别重視道德,道德理想、道德觀念一直是佔據着重要地位,並深刻影響社會的各個方面。
在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念中,最主要是尚仁、尚義、重節。尚仁即要仁愛,“己所不爲,勿施於人”,要寬以待人。義即義氣,孔子把行義看作君子行爲,對人要講義。節即氣節,中國古代哲學特别强調人格,崇尚氣節,重視情操。
3.寬容精神
對人寬容,人與人之間友愛相處,以形成人際關係的和諧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孔子提出的“仁”就是“愛人”,即主張對人要充滿愛心。
中國的寬容精神包括:(1)人際關係,堅持仁愛,(2)天人關係,提出“天人合一”説,强調人要以遵循自然規律爲最高準則;(3)民族關係,有“協和之邦”,各民族平等團結,各國和睦共處。
現代社會,國家或團體、企業都堅持寬容精神,堅持相信大多數,依靠大多數,團結大多數;即使對待犯有過錯的人,也要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教育挽救大多數;對已認識錯誤並表示願意改正錯誤的人,要給以改正錯誤的機會,讓其重新做人。
(四)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
愛國主義就是對自己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人民在幾千年曆史中凝聚、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維護祖國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發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致力振興祖國的一種歷史責任和崇高精神。
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有着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正是愛國主義傳統的繼承、激勵,才使中華民族每當外敵入侵之時,能够團結一致,同讎敵愾,奮起扺抗,不屈不撓地鬥争到最後勝利;正是愛國主義精神的發揚、鞭策,才使中華民族在内亂出現之時,在保全金甌的旗幟之下,不同利益集團之間能以民族、國家利益爲重,捐棄前嫌,最終在新的認識基礎上團結起來。可以説,愛國主義是浸透每一個正直的中華兒女毛孔的精神因素。正因爲如此,中華民族這個古老的民族才得以長期延續,不斷壯大,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表現樣式。但就其前後相繼的一貫性,文化心理認同的一致性而言,其主體内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熱愛家鄉,依戀故土
對家鄉的熱愛,對故土的依戀,可以説是中國人的普遍心理,是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吟出這個主題的傳世佳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故鄉土熱,家鄉水甜”,“樹高千丈,落葉歸根”,“誰不説俺家鄉好”。
熱愛祖國的人,往往是從熱愛故鄉開始的,熱愛祖國和熱愛故鄉是聯繫在一起的。抗日戰争時期,一句“打回老家去”的口號,感召了不同陣營、不同派别的千千萬萬的人,很快掀起抗日救亡的愛國運動,充分證明瞭熱愛家鄉、依戀故土的精神力量。
2.忠貞不二,救國興邦
在中國文化中,國家是國和家的統一體,家是國的基本單位,國是家的延伸和放大。所以,家國同構,國家連稱。儒家在倫理講“三綱”,國中的君臣關係就相當於家中的父子關係。中國人的道德起點是“孝親”,由此推衍就是必然道致“忠君”,爲人的最終理想追求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明末清初,顧炎武把個人與國家的關係總括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了現代,把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抗美援朝行動,理性概括爲“保家衛國”。
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傳統浸染下,中國人民把個人利益與國家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願以國家富强、人民樂業爲己任,保持高尚的民族氣節,忠心耿耿,救國興邦。涌現出花木蘭、穆桂英、岳飛、屈原、文天祥、林則徐、關天培、黄繼光等爲代表的無數的赤心報國的口碑人物。
3.不畏艱險,鞠躬盡瘁
愛國主義精神的哺育,使一批批愛國志士,爲了國家的興旺和人民的幸福,不怕困難,不畏艱險,鞠躬盡瘁,尋求强國之路。戰國時屈原,爲了反對楚國的腐敗,以一腔愛國赤誠撰寫了流傳千古不朽的詩篇《離騷》,並以投江自盡的悲壯行爲企盼能唤醒楚王和國人的清醒。三國時諸葛亮,爲興復漢室,用盡畢生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宋代王安石,爲了改變當朝積貧積弱的國勢,冒死進行改革,表現出“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的無畏氣概,被後人譽爲“十一世紀的改革家”。近代孫中山,高舉三民主義的旗幟,終於用愛國熱血推翻了清朝帝制。現代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懷着“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大無畏精神,用馬列主義唤起工農群衆建立起新中國。
上述這些代表人物,盡管時代不同,目的不同,理想不同,而其熱愛祖國的精神是相同的,相通的。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
4.堅持統一,反對分裂
熱愛祖國,首先要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反對分裂。自秦代確立的中央集權的政體,經歷兩千多年,統一是主流。國土如此廣大,民族如此衆多的中國,如此長遠歷史堅持着“大統一”,在世界歷史上是少有的。堅持統一,反對分裂是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
香港被英國殖民統治一百多年,不僅在政治、經濟上控制香港,而且也用英國思想文化影響香港。1997年7月1日香港順利地回歸祖國,保持着繁榮穩定,同内地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和廣泛,這既是祖國統一的光輝勝利,也是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内的全體中國人民堅持祖國統一的雄辯例证。
(五)“天人合一”是主流人地觀
所謂“人地觀”,是指由大量的人地關係的感性材料,經過理性思維達到對人地關係的總看法。在原始社會,人類尚未完全從自然分離出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完全是一種單純依附的原始共生關係,人類缺乏自我意識,認識水平還很低,只能説是存在對自然界的相當檏素、幼稚的感性認識,遠未上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還談不上什麽“人地觀”。只是在人類社會進入到奴隸社會一段時期後,人類從自然界完全分離出來,有了自我意識,人類的認識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區分了主體與客體,並積累了對自然界的大量感性認識,在生産實踐中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經過理性思維後,才形成關於人地關係的理論觀點——人地觀。
關於人地關係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人地觀。
1.陰陽五行説
基於天人之間的神秘關係,先民總結自然現象和規律,創造了陰陽五行學説,作爲認識神秘現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陰陽學説集中反映在《周易》一書中,五行學説肇始於《尚書·洪範》篇。
《周易》是一部千古奇書,它的突出貢獻,首先是檏素而豐富的辯證法,“易生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是其總綱;其次是内涵了上古的科學,如震卦記載了雷電知識,大壯卦表述了建築原理,井卦强調了飲水衛生和環境保護,卦形和卦序顯示了令人驚嘆的數理邏輯。它以神秘的思維模式和象數理論,試圖“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從而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别是,《周易》包含着“天人和諧説”,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裁成天地道,輔相天地之宜”,“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違”,强調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順應自然,既不屈服於自然,也不破壞自然。近年來,國際上重視對《周易》的研究,也正是它包含着協調人地關係的思想。
2.“天人合一”説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很早。《周易》以及儒家、道家學説中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到了宋代,“天人合一”思想在理學中達到成熟,張載的《西銘》是其重要代表作。《西銘》説:“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認爲人性與天道,人與自然,全都融爲一體,搆成一個完整的“天人合一“觀。
《西銘》表明的“天人合一”學説,含有復雜而深刻的意義,其中至少包含三項意義:(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産生的;(2)人必須遵守自然界的普遍規律,自然規律與人的道德原則是一致的;(3)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諧,人與萬物應該“並育而無害”。
3.現代“協調論”
人地觀已由過去的“天命論”和“環境决定論”爲主體逐漸演變爲“改造論”、“人定勝天論”爲主體。但是,近期來,由於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已使人們覺醒,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之間應該保持一種和諧關係,人們在開始樹立“協調論”這樣一種人地觀。也可以這樣説,中國文化的人地觀,由過去以天爲主的“天人合一”觀,演變爲以人爲主的“天人合一”觀,再演變爲天人和諧共處的“天人合一”觀。“協調論”思想在周代的《周易》、宋代的《西銘》都已存在,只是到了現代,中國面臨着生存和發展的雙重挑戰,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自覺地樹立和堅持“協調論”的人地觀而已。
1994年3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公佈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提出要使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發展。協調論的出現,是人地關係認識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