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續發展
1.何謂可持續發展?
何謂可持續發展?目前,國際上各界對“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解釋不一,强調的方面有所不同。而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所作的界定最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我們共同的未來》關於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定義是:“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搆成危害的發展。”這個定義在國際上得到普遍認同和廣泛引用。
這個定義是至今關於可持續發展概念最完整、最準確的定義。這個定義包含着非常豐富的思想和涵義,其要點可歸納如下:(1)發展是必要的,否則無法滿足當代人的需要;(2)自然環境必須保護,否則就會危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3)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4)控制人口增長和提高人口質量,是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5)可持續發展是人類進入21世紀的頭號大問題,是人類走向未來美好生活的正確選擇。
2.可持續發展是怎樣提出來的?
可持續發展是怎樣提出來的?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工業化國家經歷了2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工業生産增加了50倍以上,礦物能源使用量也增加了30倍。發展中國家也在尋求快速發展經濟的道路,出現了亞洲“四小龍”經濟快速增長的典型。在這種全球範圍内以追求經濟增長爲首要目標的國際競争壓力下,經濟增長確實取得足以令人自豪的成就。但這種經濟增長却是以各種資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資源)的巨量消耗爲代價的,並引發了全球人口劇增,能源匱乏,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嚴重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但阻礙了經濟本身的發展,還威脅到人類未來長遠的發展,甚至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面對這些問題,7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開始對産業革命以來的工業化發展道路、經濟增長方式進行反思和批評,試圖尋找一種不同於傳統工業化發展方式的新的發展方式,確立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其中包括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的《一門科學——生態經濟學》,美國舟尼斯·麥多斯等人的《增長的極限》,英國生態經濟學家哥爾德·史密斯等人的《生存的藍圖》,德國經濟學家梅薩羅維克與佩兹特爾的《人類在轉折關頭》,對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和傳統經濟理論提出了批評;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卡遜的《寂静的春天》,美國經濟學家沃德和微生物學家杜博斯的《只有一個地球》,美國環境質量委員會和國務院的《公元2000年的地球》,美國杰裏米·裏夫金和特德·霍華德的《熵:一種新的世界觀》,美國農業科學家布朗的《建設一個持續發展的社會》,對生態危機發出了警告;從西方工業化國家興起的群衆性“緑色運動”龢民間的環保主義社會思潮席捲全球,人們期盼和催生新的發展理論和戰略。
專家的意見,民間的環保思潮,以及現實問題的嚴峻性,引起了聯合國和有關國際組織的重視,把它提到政府的官方層面上來。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受這次會議秘書長的委托,沃德和杜博斯寫成的並由58個國家152位專家討論過初稿的一本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提交給會議。這次會議發表了《人類環境宣言》。1983年聯合國第38届大會通過决議,决定成立由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該委員會集中了世界各地最優秀的環境與發展方面的著名專家,用了900天時間,到各地考察,寫成一份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1987年第42届聯合國大會辯論通過了這份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由“共同的問題”、“共同的挑戰”和“共同的努力”三篇組成,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世界範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1989年5月第13届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針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和應用上的分歧,通過了一份《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聲明》,明確表明“可持續的發展,係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而且絶不包含侵犯國家主權的含義。”這個聲明對可持續發展的界定比較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1989年9月第44届聯合國大會上,全球環境問題成爲會議的中心議題,會議决定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1992年6月,在巴西裏約熱内盧舉行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178個聯合國成員國派出瞭高級政府代表團參加會議,其中有102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大會。這次大會通過和簽署了有關環境與發展的五個重要國際文件,即《關於環境與發展的裏約宣言》、《21世紀議程》、《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其中份量最重的是《21世紀議程》。在這次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成立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作爲落實和執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所達成的各項協議的常設機構。從此,可持續發展作爲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理論和全球性戰略被確定下來。
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作爲20世紀末到進入21世紀後在環境與發展領域采取行動及開展國際合作的一個框架文件,被看作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綱領。全文長達600頁,由40章和110多個“項目方案領域”搆成,包容了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絶大部分問題。主要篇章有:爲加速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克服貧困;改變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人口;保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促進可持續的人類居住區;在决策中把環境與發展結合起來;保護大氣層;土地資源管理的統籌措施;克服對森林的破壞;克服沙漠化及旱灾;山區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可持續的農業及農村的發展;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技術的環境無害的管理;保護海域、大洋、沿海地區及合理開發其生物資源;保護淡水資源及水質;對有毒化學品的環境無害的管理;對危險廢物廢料的環境無害的管理;對固體廢棄物及污水有關的環境無害的管理;對放射性廢料的安全而無害於環境的管理;加强各主要社會群體的作用;資金與資金機制;技術轉讓;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促進教育、培訓以及提高公衆的環境意識。
3.可持續發展是必然的選擇
中國作爲世界上人口大國、資源大國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和領道人十分重視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當國際社會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新概念後,得到中國政府的積極回應。中國政府總理李鵬率領代表團參加了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隨後,中國政府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官方文件,在2010年遠景規劃中將“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技興國戰略”並列爲指道未來發展的兩大戰略。
可持續發展理論所主張的發展的持續性、發展中的社會公平、發展與環境的協調、在貧困地區實現優先增長等,從根本上説是完全符合發展中國家的長遠利益的,當然也完全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的。因此可以説,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自覺的,也是必然的。
(1)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性的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的未來,是一條一直到遥遠的未來都能支持全球人類進步的道路。可持續發展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不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够單獨解决的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只能在全人類的意義上得到解决。中國對此也是有權利和義務。
(2)中國的教訓是深刻的
從資源的人均佔有量、資源的結構、資源的可利用率來看,中國是一個自然資源相當緊缺的國家。我們長期來追求高速度增長,對自然資源的開發龢利用缺乏正確的有效的引道、管理和監控,對環境改善和污染治理缺乏有力的工作,以致中國還處於較低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就遭到了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面臨着生存和發展的雙重壓力。中國付出的資源和環境代價是沉重的,教訓是深刻的。
(3)中國必須走非傳統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是較晚加入現代化進程的國家,中國在它的工業化初期和中期,遇到了與發達國家不同的發展環境和增長機會。中國不應當再沿用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傳統的工業化模式,應當獨辟蹊徑,走人口、環境與經濟相協調的非傳統的現代化道路。
4.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對策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從人口、經濟、資源和環境相互協調中推動經濟建設的發展,並在發展的進程中帶動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的解决,逐步將高投入、高消耗的發展模式轉變成資源節約型的發展模式。同時,通過生産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重新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係,推動和建立新的社會文明。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計劃生育政策,節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土地保護政策,改善環境、治理污染的環境保護政策這幾項基本國策。同時,要認真貫徹、執行以下的對策。
(1)研究和確定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發展的全新模式,旨在促進人類之間以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實質上是改變傳統的索取自然、損害環境的片面發展,要求經濟在人口、資源、環境約束條件下持久、有序、穩定和協調地發展。評論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是否可持續發展,既要看其經濟數量的增長,又要看其資源、環境的損害程度,還要看其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損害對比的盈虧關係。因此,研究和確定一個評價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至關重要。
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至少應當包括經濟發展指標、生活保障指標、人口控制指標、資源約束指標和環境維護指標等6類指標。在這個指標體系中,設置單位産值資源損害率、單位産值環境損害率、人口先天殘疾率等三個新指標,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單位産值資源損害率是指在單位産值中資源損害值所占的比重。資源損害值不是佔用和損失資源實物的價值,而是指因佔用和損失資源所造成的損害的價值。
單位産值環境損害率是指在單位産值中環境損害值所占的比重。環境損害值不是指治理環境所付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價值,而是指因環境污染所造成的損害的價值。佔用和損失資源所造成的損害的價值和環境污染所造成的損害的價值如何估算,以及如何納入國民經濟體系,需要進一步研究。
人口先天殘疾率是指出生就殘疾和弱智的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它能反映人口生産的質量,折射反映人口的生活質量。
(2)搞好國土的總體規劃
中國要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合理開發利用和認真治理保護好國土。爲此,要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爲依據,運用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觀、社會觀、經濟觀和文化觀,重新搞好國土的總體規劃。
現在涉及到國土的規劃很多,如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以及農業、林業、水利、水産等等行業規劃。把這些規劃弄到一塊,都可發現它們對抗有餘,協調不足,而且大多數都不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新一輪的規劃,最重要是搞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必須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爲依據,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問題,以確保社會、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
(3)强化國家對自然資源的管理
中國對自然資源的管理長期以來名以中央各專業部爲主,實爲各級地方政府管理權大,形成自然資源勘察、開發、利用、保護方面的各自爲政的局面。資源的整體性和管理的分散性,造成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浪費、破壞和生態環境惡化。
要强化國家對自然資源的管理。要進行自然資源價值核算,並逐步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改變自然資源的價值觀,樹立資源有價的觀念,全面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管理法規,建立資源管理的協調機構,形成有權、有力、有效的資源監督機制;制定特别政策,鼓勵研究和開發資源利用技術、大力降低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强調資源的社會公共性,應防止個人過份額佔用土地和其它各種自然資源。
(4)建立低消耗的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
中國人均土地資源和人均各種自然資源都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應當建立一個低消耗資源的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以促進資源的節約,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單位資源的人口承載力,增强資源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保证程度。
農業要建立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爲基礎,以節地、節水、再生能源、良種推廣、采用有機肥料、提高單産爲内容的生態農業生産體系。工業要建立以節能源、節材料爲中心的節約型工業生産體系和資源消耗强度小的産業結構。消費領域要建立以適度消費、勤儉節約爲特徵的生活服務體系,反對超越社會生産力水平的“超前”消費、過度消費。
(5)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
加强環境保護的宣傳,努力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動員公衆廣泛參加環境管理和建設。
首先要讓人們瞭解污染危害的真實情况,增加環境問題的透明度,使大家感受到每個人都與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息息相關,通過公衆的壓力迫使污染者注意保護環境。這是提高人們生態環境意識的最好辦法。例如公佈各工廠使用、排放和産品中的各種有害物質及其危害,定時發佈環境質量狀况和環境保護成果等等。其次要通過各種渠道協助環境保護呼聲的順利反映,通過廣泛的公衆參與來敦促改善環境的行動。
(二)天地人和諧
1.已經把地球搞得“天翻地覆”
人住在地球上,人與地球長期共處。但在處理人地關係上,却經歷了從“天命論”、“依附論”,到“改造論”、“人定勝天論”,再到今天的“協調論”、“和諧論”。
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機械化推動生産力大幅度提高,顯示出人類改造世界,創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最後到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人的欲望和追求發動起來,科學技術成爲生産力,機械代替了人工勞動,人口大規模增長産生巨大壓力,於是大規模索取自然界,有礦就採,有樹就砍,有地就鋤,見水就攔,見河築壩,辟山造田,圍海造地,愚公移山,哪吒鬧海,再加上人類社會中的壓迫與反壓迫,侵掠與反侵掠,戰争與反戰争,也一股腦遷怒於地球,把地球搞得個“天翻地覆”。
早就有科學家呼吁“科學技術發展要放慢些”,也早就有人警告“科學技術的進步,功勞一半,罪過也一半”,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視。對地球,對自然界,依然是破壞,修復,再破壞,再修復,在破壞、修復中破壞生態,浪費資源,污染環境。
恩格斯早就深刻地指出:“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在中國,人們也曾經甚至現在也還在陶醉於“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勝利。但是,自然給以中國的報復和懲罰已經够受了。請看以下事例。
黄土高原地跨甘、陝、寧、晋、豫五省(區),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四大文化發源地之一,與埃及、巴比倫、印度恒河並美。2000多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經是一個植被茂密、生機盎然的緑土地,覆蓋着森林和草原。如今的黄土高原却是一個水土流失嚴重、旱澇頻繁發生的多灾地區。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慘景?不易説清楚,但是由於古人和今人不斷地過量“伐檀”,致使這片沃土變成千溝萬壑、土壤裸露,肯定是重要的原因。
流經黄土高原的黄河,過去河水滔滔,哺育着中華民族的祖先,被稱爲中國的“母親河”,現在全流域居住着1億多人口。如今黄河成爲“地上懸河”,多雨季節,水灾的威脅從未間斷過;少雨季節,又多次斷流,每年斷流時間竟長達3個月之久。
中國人均土地面積在世界有統計數據對比的144個國家中,居第110位,人均土地面積0.77公頃,僅爲世界人均土地面積的1/3。但是,長期來森林地區亂砍濫伐、毁林開荒,丘陵地區開荒造田,草原地區超載過牧、毁草開荒,致使全國土地受水力侵蝕、風力侵蝕面積已達367萬平方公里。據中央新聞媒體報導,全國荒漠化面積已達26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
由於淤積和圍墾,長江中下游水系的天然水面减少了約12000平方公里。號稱“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只剩下326個,面積僅有23.67萬公頃;其中江漢平原上面積大於50公頃的湖泊,20世紀80年代比50年代,數量减少4936%,面積减少4367%。鄱陽湖面積减少36%,約18萬公頃,洞庭湖湖面被圍去17萬公頃,太湖1969—1974年五年間被圍去約1萬公頃。天然河湖的面積大量减少,不僅縮小了水生物種的環境,堵塞了魚類的回游通道,還帶來了洪水調節能力下降,遺害無窮。1998年長江大洪水,流域内降水量並不是歷史上最大,却産生了歷史最高的洪水位,河湖天然水面的縮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長江會不會變成第二條黄河,實在令國人擔憂。
新世紀頭一年的四五月間,北京地區連續遭受了8次大規模風沙塵的襲擊。令人始料不到的是,其源頭竟然都是來自於内蒙古額濟納旗。額濟納距北京1300多公里,在歷史上是有名的緑洲。就是1992年,額濟納緑洲上還有莫農湖、居延海成片的碧波盪漾的湖水,飛禽嬉水,蘆葦比駱駝還高。僅僅過了8年,這種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取代它的是湖泊乾涸、河水斷流和風起沙揚,汪洋的碧水變成了茫茫沙丘。是什麽令額濟納如此驟變呢?據調查,額濟納緑洲主要靠黑河水,但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河水流入額濟納旗的平均流量已减少一半,而且斷流期越來越長。道致居延海乾涸的直接原因,就是額濟納河水斷流。黑河來水爲什麽减少,額濟納河爲什麽斷流?雖説,直接看到的原因是上游修築水庫、攔河壩把河水截住了,但歸根到底是生態環境遭受了破壞,産水量减少了。
2008年,春天的南方大雪灾,夏天的汶川大地震,屬於多少年一遇,没有人説得清,反正是史無前例的。雪灾和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産損失,擾亂和調整了經濟的運行,干擾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什麽原因引起的?科學家們以及專業人士企圖尋找原因,作出解釋,但是又有誰能説得清呢?我覺得,還是自然的力量造成的。
還應説下老虎因爲天灾人禍而瀕臨絶境的事。與人類同壽,300萬年前起源於中國的老虎,100年前全球尚有10萬只,現今,全球僅存3200只。主要是森林砍伐和開發建設不斷吞噬老虎的棲息地,以及人類對虎皮和虎骨的渴求催生獵殺老虎所造成的。在中國,原有新疆虎、東北虎、華南虎三個亞種老虎,乾涸使新疆虎最先消失;中東鐵路修通,近2000只東北虎死於槍口之下;上世紀50年代南方打虎運動,十年内近3000只華南虎被捕殺。這樣,一步步把野生虎推向滅絶邊緣。2010年11月,在俄羅斯彼得堡舉行有13個國家領道人或代表參加的國際虎保會議,中國總理温家寶和俄羅斯總理普京出席了這個會議,可見野生老虎處境的嚴峻。
長期來盲目追求高速度,只注重開發,忽視了環保,結果以犧牲環境作爲發展的代價。後發優勢使我們跨越了歷史,但也造成我們在較低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就遇到了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全國大部分的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國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有2400公里的江河魚蝦絶迹,有5300公里河段因污染不能農用的河水約占233%,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的重點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準。全國已受工業廢物明顯污染的農田面積已達1000萬公頃,受農用化學品污染的農田面積也有1000萬公頃,受污染的農田占全國農田總面積的20%。特别是城市郊區的農田,幾乎都遭受城市“三廢”和城市垃圾的不同程度的危害。
在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是這樣,那麽在那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又如何呢?也好不了多少,基本上也是“海無寧日,魚不卿生”。
其實,人們對海洋的認識很晚,也很膚淺的。近代,人們才走向海洋。在中國更是近50年來才大規模“鬧海”的。剛“鬧海”的時候,有個不科學的口號叫“把淡季變旺季”,不是漁汛期也大規模捕魚;還有個愚蠢的説法,説什麽“大小一齊撈上來,不能吃的可作肥料”,把漁網的眼搞得小小的,結果把魚的大小老少一網打盡。漁法不斷創新,漁具不斷改進,漁船越搞越大,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變成漁業大國。可是捕撈過度,近海漁業資源面臨枯竭,變成没有漁汛的海洋。現在需要靠休漁來修復生態,但一些專家表示,每年爲期兩個月的休漁,對恢復漁業資源的作用較爲有限。
海南省有個大洲島,又稱“燕窩島”,島内有燕洞,在幾十米高的懸崖上,每年三四月間,金絲燕鑽進燕洞,吐出膠狀的唾液,粘於絶壁上,築成巢,這就是“燕窩”。這裏是中國唯一純正的燕窩産地。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爲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一年内輪番多次進洞採窩。搗窩,砸卵,殺幼燕,驚母燕,造成大洲島金絲燕大量减少。原統計,金絲燕最大群時達200多個巢,2002年8月僅剩兩只燕窩。雖然2003年起已封洞禁採,但估計,目前大洲島的金絲燕僅有30—40只,已低於保護生物學中的50只最小可存活種群數。
在中國,受自然的懲罰何止這些。但是,僅是這些,已經觸目驚心,已經够受。
2.要開始“杞人憂天”
現今,航空業很發達,加上軍事作業,大小飛機不停地在空中飛行,聽説有些空域已到了“塞車”境地;軍事作業及其他實驗,不斷地向空中發射各色各樣、不計其數的彈和砲。已經把大氣層搞得“烏烟瘴氣”。
再遠一層,世界上多個國家把各種功能的人造衛星發射上天,這麽多的人造衛星繞着地球轉,用電波或其他什麽波給地球發回信息,爲地球上各個利益集團服務,也製造了太空垃圾。
有幾個國家,發射宇宙飛船和航天飛機,在太空上搞空間站、太空實驗室、太空城,已有一批太空人在太空上生活和工作。
也是幾個國家,正在奔月,探視火星。聽説,月球和火星都具備人類居住的條件。所以,也許爲了顯示經濟和科技的實力,也可能爲了争奪太空上的“土地”,這幾個國家正在不遺餘力地“奔月探星”。
“天”,目前無法説清楚有多高,有多大,有多寬。人類在這個“天”上搞這些玩兒,會不會破壞“天”,對地球有多大的干擾破壞,也説不清,似乎我説什麽也是多餘。
但是,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嚴重破壞,而且這些破壞大多又是不可逆的。鑒於這個深刻的教訓,我認爲,還是應當現在就開始“杞人憂天”爲好。
3.天地人要和諧相處
古人説:天地與人,謂之三才。這説明,古人已把天、地、人三者並列,不分高低大小。
在《老子》第二十五章有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説明,古人已把天道、地道、人道統而爲一,人與天地萬物不是敵對關係,而是共生同處的關係。
今天,人類似乎“征服”了地球,可以上天、入地、下海、登極。但是,付出的代價也實在太大了,破壞了地球。
未來如何,取决於人類的思想、態度和行爲。我想,我們的做法應該是,正視危機,傚法古人,設計未來,天地人要和諧相處。
天地人和諧相處,人類應當有三個實際行動:一是敬畏天地,相信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少説“人定勝天”;二是人地共生,認識人類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脱離不了自然規律的制約,少説“人類是萬物之靈”;三是欲取之,先予之,認識自然界的資源是有限的,取補要相宜,少要“自然的恩賜”。
(三)節能低碳生活
1化石能源不是無限的
能源對經濟增長一直發揮着支柱作用,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工業化歷程無一不是依賴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消耗。
根據國際能源署2008年的預測,2000-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將增長45%,達到1701億噸石油當量,年平均增長率爲16%;預計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將爲80%,而且煤碳需求是各種能源中增長最快的,石油仍是最主要的燃料。
預計2030年石油仍占世界能源消費量的30%,以石油爲主的化石能源時代仍將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世界石油資源是有限的。據測算,現在全球石油剩餘的探明可採儲量爲1400億噸,按現在産量僅可採40年。
未來全球天然氣需求量仍將保持約18%的年增長速度,2030年占能源消費的比例達22%。目前,天然氣的探明儲量比石油樂觀得多。現在剩餘的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總計爲180億立方米,按現在産量可繼續開採60年。按估計,世界不同地區增加的儲量可使用年限延長到200年。
煤炭在世界範圍内,主要作爲電力的來源及幾個關鍵部門(如鋼鐵、水泥和化學工業)的動力和原料。今後20年,煤炭需求的年均增長率將爲2%,其所占份額也將從2006年的26%增至2030年的29%,消費總量增長85%,仍將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能源。
表1-1世界主要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2006年能源消耗强度
(表略)
全世界的石油可繼續開採40年,天然氣可繼續開採200年,煤炭全世界有多少儲量,還能繼續開採多長時間,我没找到測算數據,但無論如何,煤炭資源也是有限的。
2碳排放引起氣候變化
(1)全球變暖已成爲不争的事實
過去的100年,即從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氣温上昇了074℃。
曾經在氣候變化是否真實存在、氣候變化的驅動因素及其作用、氣候變化减緩措施的效用等方面一度存在激烈的科學争論。隨着研究的深入,有關氣候變化問題是否存在的争論在20世紀後期已基本結束,氣候變化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已經得到科學界的普遍認同。
到本世紀末,即再過90年,全球地表平均增温幅度將達到11-64℃。
(2)全球氣候變化已危及生態安全
全球變暖,冰川和極地消融,引起海平面上昇。據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海平面上昇幅度爲018-059米,給海岸帶濕地和紅樹林帶來負面影響,並使小島國家和臨海國家有國土被淹没的風險。
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水熱循環格局,加劇了颶風、驟雨、洪澇、乾旱等極端氣象、氣候事件的發生概率,增加了預測、預報的難度。
氣候變化也會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現有中等可信度的證據顯示,如果未來全球平均增温達到15-25℃,評估的物種將有20%-30%可能面臨滅絶的風險;如果昇温幅度超過35℃,則有高達40-70%的物種可能滅絶。
(3)全球氣候變化是由碳排放引起的
CO2CH4和N2O等是道致全球氣温昇高的主要温室氣體,其中又以CO2的作用最爲重要。
諾貝爾化學奬獲得者、瑞典化學家阿累尼烏斯,在1896年對人類排放温室氣體的“温室效應”進行了估算,指出人類煤炭消費産生CO2,將會造成氣温的輕微上昇,長期累積下去就會産生顯著的影響,如果CO2的濃度增加一倍,全球氣温將上昇5℃(後調整爲4℃)。這一計算結果與現在的評估結果相差並不遠。最近的一些評估結果顯示,在CO2水平增加一倍之後,全球各地的氣温將昇高15-6℃。
對氣候變化原因的解釋,長期存在着“自然因素説”和“人爲因素説”的争論。現在,“人爲因素説”的研究結論更多獲得了社會公衆、民間組織和政治家的認同,有關氣候變化的原因的共識也逐步形成。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先後做過四次評估報告,在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中指出,人爲道致的温室氣體濃度增加“很可能”(90%以上的可信度)是道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
自工業革命以來,1751—2006年人類社會(特别是工業化國家)由於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已經累計排放了至少122萬億噸CO2。目前,全球大氣CO2濃度已從工業革命前(1750年)約280毫昇/立方米(PPM),增加到2007年的383毫昇/立方米(PPM),遠遠超過了過去65萬年來自然因素引起的變化範圍。
3節能低碳是根本出路
(1)面對未來發展,只能節能减排
現在化石能源持續增長的消耗,人類社會面臨兩個危機,一是能源危機,二是環境破壞,全球氣候變化。
節能是人類社會應對能源危機的首選戰略;减排是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正確選擇。這,已逐漸成爲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
節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一是調整産業結構,重點發展低能耗産業;二是降低耗能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三是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四是捕獲和封存生産中排放的CO2;五是减少車輛的使用和减少高能耗的建築物。
(2)面臨兩難選擇,中國也要選擇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經濟必須以較快速度增長;中國的産業又以耗能多的低端産業爲主,要調整過來也不是三幾年的事,中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内仍是化石能源消費的主要國家。若走低碳發展道路,需要相當的額外成本,大規模利用低碳技術,將有可能延緩我們的現代化進程,中國面臨着經濟增長和低碳轉型的兩難選擇。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别的責任”的原則,中國在2020年前不會承諾温室氣體减排的指標,但作爲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一方面應爲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應有的貢獻,另方面也要考慮自己的長遠發展和創造未來的競争力。所以,面對兩難選擇,中國也只能選擇節能减排的低碳發展道路。
中國走低碳發展道路已成爲國家共識,2007年國家發改委已制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國家領道人已多次明確提出中國要發展“低碳經濟”。
中國走低碳發展道路,要將低碳發展放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以國家利益爲先,權衡經濟發展與氣候保護、近期與遠期目標,協調好經濟增長與低碳轉型的關係,建立低能耗、高能效、低碳排放的生産和消費體系,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
(3)面對氣候變化,只能走低碳道路
走低碳發展道路,牽涉政治、經濟、技術、社會、外交等多方面的問題,政策性也很强。我個人認爲,走低碳發展道路,主要是發展低碳經濟、開發低碳技術和構建低碳社會三大路徑。
路徑之一:發展低碳經濟。
英國最早提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含義,是以低能耗、高能效、低污染、低碳排放爲基礎的經濟模式,實質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安排來提高能源效率並逐步擺脱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最終實現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氣體排放,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途徑是:
一是建立低碳産業體系。要求從工業嚮服務業的轉變,重化工業化向高加工度化的轉變,重點發展低耗能産業。
二是提高能效和减少能耗。要求改善能源開發、生産、輸送、轉换龢利用過程中的效率,並减少能源消耗。
三是發展低碳能源並减少碳排放。要求開發新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更“低碳”甚至“零碳”的能源體系,來補充並一定程度上替代傳統能源體系,以及捕集和封存電廠排放的碳。
四是發展吸碳經濟並增加碳匯。通過控制森林焚燬,减少向大氣排放温室氣體;通過對土地進行保護性耕作,防止土壤中碳的流失;通過植樹造林增加碳匯、降低大氣中的温室氣體濃度。
路徑之二:開發低碳技術
低碳技術就是指那些有利於改善公衆的生活質量,提高其生活水平,通過提高能源的效率以獲得更多的能源消費,又能降低温室氣體排放的先進技術。
開發低碳技術,主要包括以下技術領域:
一是節能减排技術。主要是工業,特别是電力工業系統,開發先進的工業節能减排技術,包括高能效低排放的工業生産工藝、廢棄物循環回收利用技術、高效低污染燃煤發電技術、潔净煤技術、工業節能技術、高效工業鍋爐和高效率發動機等。
二是清潔能源技術。清潔能源是指“零碳”的能源,要加快開發利用風能、水力、太陽能、潮汐能、光熱和生物質能的技術。
三是碳捕獲封存技術。現在燃燒化石燃料仍不可避免,除了廢棄物回收利用外,要開發技術,對排放的碳進行捕獲,並地質封存。
四是低碳建築技術。從建築設計、建設施工到運行管理,全程開發和推廣低碳技術,倡道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保的緑色建築,推廣先進取暖和制冷系統,太陽能熱水器,蓄冷和蓄熱空調,冷熱電聯供技術,節能節水電器,建築智能管理系統等。
五是低碳交通技術。加速交通技術開發,提高使用清潔能源比重,開發節能環保的新内燃機,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氫動力汽車,建設城市專用、智能、高效快速公交系統(BRT)和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統。
六是低碳農業技術。發展有機農業,在農村推廣太陽能技術、沼氣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開發農業剩餘物綜合利用技術,把農業剩餘物轉换爲飼料、肥料和工業原料。
路徑之三:建立低碳社會
日本倡道建立“低碳社會”,並想把日本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個“低碳社會”。日本倡道的“低碳社會”的具體含義,我不知道。但我想,低碳社會應當是全社會都講低碳,都實行低碳。
建立低碳社會,應包括以下幾個域面:
一是低碳意識。上世紀60年代以來提出環境問題,90年代又提氣候問題,這兩個問題都與化石能源消耗聯繫在一起。現在人類社會對環境問題、氣候問題和能源危機應當有憂患意識,全社會要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價值觀念。人類依賴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氣體支撑下的所謂現代化的體面生活應盡早盡快調整,對當前人類的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和奢華消費的觀念必須重大轉變,做到人人、事事、處處、時時都講低碳。
二是低碳家居。居住是最大的能源消費密集行爲,占城鎮居民生活行爲能源消耗的451%;居住也是最大的碳排放密集行爲,占城市居民生活行爲碳排放的4382%。
住房不要貪大,也不要閒置,住房太大和閒置都是佔用和浪費資源。住房不要過度裝修,也不要過密裝修,住房裝修過度和過密,既消費資源也不環保。使用節能家用電器,不要過多使用家用電器,節約能源並减少室内空氣污染。不要過份使用空調,杜絶在空調下冬天穿襯衣、夏天穿西裝。推廣太陽能用於家庭照明、供熱和取暖。
三是低碳消費。過度消費會浪費資源,增加碳排放,所以應當提倡適度消費。應當在全社會樹立“浪費可耻,節約光榮”的意識。提倡消費初級食品和天然緑色食品。减少食品的再加工和深加工,既能改善食品營養,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鼓勵發展快餐業,提倡自助餐和分餐制,反對餐桌上的講排場、講面子和鋪張浪費,不管是公費還是自費。耐用消費品更新换代過快和未舊就扔,既浪費資源,又製造垃圾,理應改變。不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浪費資源,也不低碳。
四是緑色出行。出行不開或少開發動機,節能减排效果很顯著。如果距離不很遠,出行應當步行;在市區内出行,提倡騎自行車;在城市,發展公共交通,禁止摩托車,控制私人小汽車。
現今,人們以擁有小汽車爲體面。其實,小汽車出行是和道路同時消費的,是一種過度消費。在大城市里還要支付擁擠成本,不僅浪費汽油和時間,還污染空氣。小汽車出行,過份佔用道路和尾氣污染,把這種“外部性”成本推給社會,並不是什麽榮耀的事。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