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二、高凉郡

  高州文博學者張均紹説,在高州境内有三座州郡古城:一是高州城,南朝樑代設置高州,同時它也是電白郡城,在現今高州長坡鎮舊城村;二是高凉郡城,南朝陳代,設置良德縣城,唐代昇格爲高凉郡城,在高州東岸鎮良德墟,現今已被高州水庫所淹浸;三是潘州城,東晋時設置茂名縣城,唐代昇格爲潘州城,在現今的高州市區内。

  在這一章裏,先説高凉郡,高州和潘州後面會有介紹。

  高凉郡,要説清楚不容易,一是歷史久遠;二是郡治幾度遷移;三是轄區範圍多次變動。

  1高凉郡影響深遠

  西漢時期,設置一個高凉縣,隸屬合浦郡。東吴於公元217年佔有嶺南,從合浦郡分設高凉郡,管轄高凉、安寧(今陽江地)和思平三個縣,郡治思平,隸屬廣州。從高凉縣先隸屬合浦郡,後高凉縣與安寧縣(今陽江)、思平縣(今恩平)同屬高凉郡來看,高凉縣應在今陽江之西,即現今陽江至高州一帶。

  高凉郡從設置到唐代郡改州,存置400多年。高凉郡是1400年前的事,實在久遠。但是,高凉郡在粤西人特别在高州人心目中是很有影響的。高州曹江鎮有座名山,叫高凉山,有人説,西漢和東吴所設的縣和郡,就是以這山名命名爲高凉縣和高凉郡的。現今高州市區内仍有街巷以高凉命名的。因爲這個緣故,不少高州人把高凉、茂名、高州、潘州都等同起來。這是不够客觀的。我會在後面的叙述一一道來。

  高凉郡之所以有深遠影響,我以爲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冼太夫人生活在高凉郡,一講冼太夫人這位巾幗英雄,就必講到高凉郡。冼太和高凉已滲入到戲曲龢民間日常生活之中,幾乎家喻户曉。

  二是高凉郡地域廣大,經濟比較發達。高凉郡轄區最大時包括珠三角以西到雷州半島以東的粤西大部分地域,是廣東境内僅次於南海郡的第二大郡。可能因爲交通比較便利,有“湘桂走廊”與中原相通,當時高凉郡所處的粤西經濟也比粤東較爲發達。

  2郡治幾度遷移

  高凉郡治究竟遷移多少次,我查不清楚。據我查到的,至少遷移三次,現今的高州、陽江、恩平,都曾是高凉郡治駐地。

  高凉郡最初設置時,郡治在思平,思平在現今恩平。到東晋,高凉郡遷治安寧,安寧在現今陽江。南朝劉宋期間,高凉郡治又遷回思平。到南朝樑、陳時,不少郡縣昇爲州郡。州郡大量增加,高凉郡縮小了,郡治遷到高凉,即現今高州境内,也即説高凉郡治回到高凉。此後隋朝,按“存要去閑,並小爲大”的原則,對政區進行大規模調整,高凉郡擴大了,郡治仍在高凉,一直到唐朝廢郡爲止。

  似乎可以這樣概括一句:高凉郡治開頭很長時間在恩平、陽江兩地,後期落葉歸根在高州。

  2轄區範圍多次變動

  潘理性、曹洪斌、餘永哲等編著的《廣東政區演變》一書中,有高凉郡轄區變動的資料,具體可看下表(表3-1)

  表3-1 高凉郡轄區範圍變動情况表

  (表略)

  大家看上表,可以清楚知道,高凉郡轄區的變動情况。我認爲,這也僅是一個大概的情况,具體的轄區範圍及其變動,誰也説不清。爲何説不清?最易説的原因是史料不足,但實際上那時可能還没有勘界的制度和技術,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