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繼往開來 奮勇向前 共同開創南粤科學發展新美景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廣東改革開放走過了三十年光輝歷程。三十年來,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崛起,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在創新中騰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廣東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三十年,是先行一步、快速發展的三十年,是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社會全面進步的三十年,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的三十年。三十年來,廣東率先在全國推行以市場爲取向的改革,率先實行對外開放,較早地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框架,奠定了建立世界製造業基地的雄厚基礎,廣東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發展方式向又好又快轉變,民生不斷改善,群衆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文明法治環境逐步形成,廣東成爲了中國經濟實力强勁的省份,國内生産總值居全國前茅,發明專利授權量、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産品、中國世界名牌産品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廣東成爲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强大引擎。廣東從率先放開農副産品價格,到逐步全方位立體化的深層次經濟體制改革,推進自主創新,培育自主品牌,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文化教育及各項社會事業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人民生活由總體小康奔向富裕小康,廣東成爲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和試驗田。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也是近代以來中華大地上最具開放活力和創造激情的一片沃土。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廣東廣大幹部群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始終發揮着引領全國發展的“排頭兵”作用,廣東成爲了全球關注的耀眼的明珠。在歷届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和領導下,省政府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積極參政諮詢,開展統戰聯誼和文化交流活動,不負重托,爲廣東的改革開放、文化繁榮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熱情鼓勵。

  在中共廣東省委十届二次全會上,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提出了繼續解放思想,推動改革創新,爲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社會氛圍,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大發展的新目標,又一次吹響了廣東人勇攀新高峰的號角,啓動了廣東新一輪的大發展。國務院審議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標誌着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三十年來,廣東“先行一步”,爲嶺南地區的超越式發展拓展了廣闊的天地,也爲全國範圍的改革開放探索了發展之路、成功之路、强國之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目前,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蔓延的背景下,廣東必須繼續深化改革,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着力解决突出問題,變壓力爲動力,化危爲機,大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基礎設施現代化,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規劃實施良好的保障機制,推動廣東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創造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慎終追遠,温故知新,廣東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功經驗需要認真總結;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廣東領跑中國未來三十年的發展美景,有賴盡情描繪。我們科學總結廣東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巨大成就,反思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光輝歷程和前進道路上的艱難崎嶇,深刻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變革的現實意義,全面總結廣東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寶貴經驗,對於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科學發展的大旗,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弘揚廣東人精神,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更高的起點上走向更宏偉的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廣東改革開放三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毫不動摇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解放思想引領改革開放,堅持“不争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不斷冲破不合時宜的觀念束縛,不斷消除阻礙生産力發展的體制障礙。思想解放是改革開放的先導,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開放。思想解放就是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從本國、本地實際出發,破除舊的教條。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歷史,也就是一部不斷解放思想,不斷開拓創新的歷史。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廣東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仍然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一方面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停滯和倒退没有出路;另一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必須繼續解放思想,通過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問題、促進新發展,實現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相互促進和有機統一。毫不動摇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廣東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

  二是堅持堅决維護中央的權威,發揮中央、地方兩個積極性,確保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是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開拓創新,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承、發展並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繼續推向前進的。如果没有堅强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没有黨和人民的團結奮鬥,黨和人民的事業就不可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改革開放30年來,省委、省政府歷届領導,都堅决服從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既服從全局利益,認真執行中央的方針政策,又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實踐,尊重群衆的首創精神。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廣東人堅持把中央精神與廣東省情緊密結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用足用活中央給予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結合本地實際和不同發展階段特點,創造性地提出發展思路、推進各項改革和開放事業。

  三是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世情、國情、黨情和省情的發展變化,堅持用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改革的深入發展和各項事業的進步。發展既需要新思想、新觀念的引領,又必須立足現實,將務虚與務實結合起來。堅持以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完善自己,以處變不驚的氣勢挑戰自己,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取得快速發展和巨大成就的關鍵所在。三十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注重結合本地實際和不同發展階段特點,提出發展思路,推進各項改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三十年前,我們黨面對“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政治動盪、經濟停滯、社會處於崩潰邊緣的現實環境,果斷地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决策。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昇到一個新的境界。同時,三十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實踐,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指導,沉着應對國際國内的復雜環境,積極化解各種矛盾,克服各種困難,一步一個脚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給全黨和全國人民帶來了嶄新的體制和前所未有的新觀念。三十年的實踐證明,任何政策和措施,只有經過實踐檢驗是可行的,是符合科學發展規律的,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才能得到人民群衆發自内心的信賴和擁護。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以廣東改革爲試驗田,我們黨經過艱苦探索,提出了“十個結合”。

  即“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强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産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這“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是我們黨和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艱苦探索得來的。廣東人義無反顧的改革和敢爲天下先的創新爲總結“十個結合”提供了事實的論证。“十個結合”是我們黨極爲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並在新的實踐中加以豐富和發展。

  四是堅持改革和開放相互推動。通過深化改革,爲開放提供動力和良好環境,在對外開放中,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鑒。努力抓住國際國内各種有利時機,深化市場取向改革,創立更具活力、更爲高效的體制機制環境,爲開放提供持續動力和良好環境。同時,注重從國際國内兩個大局思考問題,從國際視野部署廣東的改革開放,積極學習引進世界各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爲自身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鑒,促進改革不斷深入。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廣東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一定要繼續擴大開放,堅定不移地走在提高區域國際競争力的前列。要樹立全局和世界眼光,搶抓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新機遇,加快構建粤港澳緊密合作區,加强與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與東盟等新興經濟體的合作,加快完善内外聯動、互利雙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水平,增創廣東國際競争新優勢。

  五是堅持把改革開放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穩定中推進改革開放、加快發展,以發展促進穩定。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重視讓人民群衆在改革開放中得到實惠,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爲本,激發和保護人民群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級黨政組織深刻認識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爲了造福人民,始終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脚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内在統一的,没有科學發展就没有社會和諧,没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民群衆對社會環境的共同願望,黨和政府要矢志不移地帶領人民群衆共同建設和諧社會,時時刻刻都牢記人民的囑托,牢記革命先烈的遺願,想方設法去解决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創造人民群衆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互利共榮的社會環境,讓廣大群衆共同享有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掩卷追昔,豪情滿懷;登高望遠,壯志凌雲。我們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全體同志,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强領導下,高舉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旗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解放思想爲引領,以改革開放爲動力,牢記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指示精神,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凝神聚氣,深入調研,慎密思考,努力提高參政諮詢和文史研究水平,積極參與廣東文化軟實力建設,努力争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發揮好統戰職能和參謀助手作用,在新的起點上奮勇向前,爲開創廣東科學發展的美好未來作出應有的貢獻!

  (周 義)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