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迅速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釀成了一場歷史罕見、衝擊力極强、波及範圍很廣的國際金融危機。在世界金融危機衝擊下,實體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個重要動向就是以美國、歐盟爲首的西方發達的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并且將矛頭重點對準我國。在這一背景下,以出口爲經濟增長引擎的廣東省,將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因此,我省應加快轉變出口貿易的增長方式,以提高整體經濟的“抗震”能力和國際競争力。
一、廣東省出口貿易的基本情况及其特點
(一)2008年廣東出口貿易的基本情况
改革開放以來,在外向型經濟的帶動下,廣東出口貿易快速增長。踏入21世紀以來,除2001年受到美國“9·11”事件影響廣東出口出現較大回落以外,廣東省對外出口貿易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年均增速。2008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廣東實現出口總值4041億美元,增長率從2007年的22.29%大幅滑落至9.4%。2009年第1季度,廣東出口總值爲708.6億美元,同比下降18.4%。
從全國範圍看,2008年廣東出口總額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但出口增速比全國低7.8個百分點,比上海、山東和浙江分别低0.4、6.7和3.1個百分點。廣東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07年的30.3%下降到28.3%。
表一 各省市出口總值、增速及占全國比重(图表略)
資料來源:根據國家商務部及各省市最新統計數據計算得到。
(二)廣東出口貿易的基本特點
1.對外貿易依存度高。2000年以來,廣東省實際對外貿易依存度平均高達128%,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超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6~8倍。我們還可以横向比較廣東出口貿易的外向度。2008年,廣東出口依存度爲91.5%,不僅是全國水平(37.6%)的接近3倍,也遠遠高於同期内地其他主要出口省份江蘇(60.2%)、浙江(52.3%)和山東(22.1%)。廣東居高不下的外貿依存度,反映了廣東參與國際分工的程度較高,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促進的作用較大。最近9年,進出口貿易對廣東GDP的貢獻率平均達到174%。特别是近年來,出口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遠高於進口貢獻率,而進口貢獻率的增速則高於出口貢獻率,説明在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進口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在逐步增强。不過,高度外向的經濟導致世界經濟波動對廣東經濟産生較大的衝擊,使廣東經濟發展面臨較高的貿易風險。
2.貿易對象單一。廣東省出口目標市場較爲集中,向美國、歐盟和我國香港地區的出口額就占總量的六成以上,其中美國是廣東省第一大出口市場,2007年占廣東出口40%。由於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性强,廣東出口深受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拖累。從過去的經驗看,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1997年,我國外貿保持了同比21%的增速,但是到了1998年,危機衝擊的滯後效應顯現,我國外貿增速急劇降到1%。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比亞洲金融危機來得更猛烈,預計2009年出口形勢將更加嚴峻,我省的出口可能處於低迷狀態。
3.加工貿易占主導。過去30年,廣東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外資推動型和出口拉動型經濟發展模式取得空前成功。目前,廣東作爲國際加工、組裝和製造者的特徵仍然明顯,主要是從原材料出口國進口初級産品和自然資源,從亞洲周邊地區進口初級産品和半成品,從發達國家進口高技術零部件,利用廣東的勞動力以及本地零部件進行再加工、組裝和製造,最終把産成品出口到發達國家。
這種“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在廣東省出口中的比重自2003年以來一直占60%~70%的高比例。近兩年廣東一般貿易出口雖然高速增長,2007年一般貿易出口額爲1050.05億美元,同比增長31.26%,已超越浙江位居全國首位;但一般貿易出口占廣東省出口總額的比重僅爲28.43%,而同期加工貿易出口額爲2461.67億美元,占廣東省出口總額的67%。雖然加工貿易在對外貿易結構中占大頭,但出口對於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遠低於進出口總額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説明我們出口的産品附加值還比較低。
4.産品結構以工業制成品爲主。從2000年和2008年廣東出口商品的搆成可以看出,廣東出口産品主要以工業制成品爲主,占出口比重的90%左右。其中,機電産品出口由2000年的54.4%上昇到2008年的70.2%;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從18.62%上昇到28.94%。這種産品出口結構反映了廣東目前的産業結構。廣東經濟總體上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佔據經濟增長的主要地位。在工業化還未達到相當發達程度時,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以消耗大量的資源作爲代價。因此,廣東出口貿易發展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强。廣東以機電産品爲主的出口結構對能源有很强的依賴性,而耗能低的高新技術産品占出口份額偏小。這就導致了廣東能源消費彈性居高不下。1990年廣東能源消費彈性係數爲0.35,2005年則高達1.22。2007年隨着節能措施效應顯現有所回落,降至0.74,但相對於發達國家來看,依然處於較高水平。
二、當前我省出口貿易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産業結構調整緩慢,出口産品結構不合理
由於我省産業結構昇級轉型的步履緩慢,導致了出口産品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出口商品中制成品比例提高已不能説明出口結構的“優化”。經過多年努力,我省初級産品和工業制成品的出口比例約爲5∶95,表面上看似乎是出口商品結構已經相當優化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我省出口的制成品中進口零部件,特别是技術含量高的關鍵零部件仍占很大比例。因此,那種以爲農副産品的出口比重下降了,制成品出口比重上昇了,就代表出口結構“優化”了的觀念已經過時,現在世界農副産品的出口大國主要是發達國家,正好反面地説明瞭這一點。
第二,廣東出口商品仍較多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産品。用産業對外競争力係數來檢測,可以看出,2008年我省各主要行業中對外競争力係數大於0.5的行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産品行業。
表二 2008年我省對外競争力强的行業(图表略)
説明:1.出口産品競争力指的是出口競争的實力,而對外競争力係數僅是出口競争力的一項係數,兩者並不相同;2.對外競争力係數【(出口額-進口額)/進出口總額】主要用於行業之間産品出口競争力比較,而不宜用於全部産品或某一具體款式商品的出口競争力比較;3.某些行業的出口競争力係數會因政府對這些行業産品貿易政策的作用而扭曲,從而不能完全反映這些行業産品的對外競争力。
第三,機電産品出口尚無法擔當優化整個出口商品結構的重任。2008年,廣東機電産品出口額占全省出口總額比重爲70.2%,出口供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機電産品出口中仍以附加值不高的輕工業品爲主,其中機械設備出口只占全部機電産品出口的10%,而日本在90年代初相應的比重是93%。可見,我省機電産品出口存在着量大質不高的問題。
第四,我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比例經過幾年的努力有了較快增長,但其占全省出口額的比重還不高。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8.94%,還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平均水平。在我省出口的高新技術産品中,大部分是靠大出大進的加工貿易來實現的,屬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微乎其微,可見,我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還未能達到優化出口産品結構所需的水平。
(二)貿易對象過於集中,出口貿易方式不合理
按消費口徑統計,2007年我省對港澳出口比重35.8%,對美國出口比重20%,對歐盟出口比重14.8%,對日本出口比重4.7%,四大市場的出口額占全省出口75.5%。如按運扺國(地區)口徑統計,我省對香港出口比重高達73.91%,而且有一半以上的三資企業以香港爲中轉基地。我省出口市場的問題主要就是過分集中,尤其是過分依賴於香港,無論從貿易風險還是市場效益看,這種結構都是不利的。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强的今天,貿易區域多元化發展的緩慢必將影響我省出口貿易擴張的速度和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昇。
除了加工貿易占總貿易額比重較大外,我省的加工貿易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外商投資占出口比重較高,2007年外商投資加工貿易占比63%,最近5年平均在64%。外商投資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大部分外商投資的加工貿易企業還停留在“貼牌加工”的水平,造成我省産業整體水平不高,相對集中在産業鏈條的加工組裝環節,加工貿易企業缺乏核心競争力、自主研發能力和工業設計能力,從而製造産品附加值偏低,没有自己的營銷渠道和銷售網絡,這種根植性不强的“候鳥經濟”在經濟下行中也極易受到衝擊。另外,我省加工貿易區域發展也極不平衡,目前,僅占全省土地面積23%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集中了全省98%的加工貿易企業,山區及東西兩翼加工貿易業務僅占全省的2%,呈現兩個明顯的梯級。由於前期加工貿易發展缺乏統一規劃,造成了遍地開花,四處冒煙的格局,導致加工貿易産業難以形成集聚發展和規模效應。
(三)服務業發展滯後,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比例失衡。
我省第三産業占國内生産總值的比重爲40%左右,這與世界平均水平60%相比有一段距離,甚至比印尼、菲律賓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如果與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相比,則更顯落後。這種服務業發展總水平的落後,導致了我省服務業在國際競争中處於很不利的地位。因此,我省的對外貿易結構中,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比例嚴重失衡。2007年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比例爲5∶100,而世界的平均水平約爲20∶100,而且服務貿易廣東還存在着較大規模的外匯逆差。這制約了廣東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導致廣東的出口貿易結構長期停留在以貨物貿易爲主的階段。
三、廣東省加快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的對策建議
從目前情况來看,國際經濟形勢惡化對我省進出口的影響可能進一步加深。面對嚴峻的挑戰,廣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加快出口增長方式轉變,推進貿易方式和貿易結構調整,提高國際競争力水平,促進外貿可持續發展。
(一)加快全省産業結構調整,提高出口産品附加值,着手建立我省的全球銷售網絡
出口商品結構調整的關鍵最終取决於産業結構的昇級,特别是生産結構的優化。廣東要利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通過制定合理的出口政策來推動出口産品轉型昇級,更多地從促進出口企業技術進步、提高産品知識和技術含量、提高産品附加值、推進産品昇級上做文章,爲提高出口産品的長遠競争力打下堅實基礎。
1.有效提昇傳統優勢産業,推動加快加工貿易出口轉型昇級。要穩定和辦好現有外商投資企業,鼓勵企業提高技術,提高自主創新,創立自主品牌;要積極引導産業省内梯度轉移,珠三角要加快勞動密集型企業有序轉移,山區和東西兩翼要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降低投資經營成本,吸引外商投資企業落户,從而促進全省産業優化昇級;還要結合廣東産業結構調整,加大招商力度,重點引進高端現代服務業,有針對性地積極承接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産業轉移,促進廣東形成現代産業體系。
2.加快全省産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我省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的産品出口;同時,政府也要積極對企業進行引導,如對部分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給予政策傾斜。近年來,廣東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爲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的增長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以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爲例,2008年全省出口達到1261.13億美元,占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總額的84.9%,同比增長11.9%,這對優化廣東出口商品結構、推動出口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3.積極推動企業通過海外並購獲取國際品牌和銷售渠道,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全球銷售網絡。昇級並不是放棄有競争優勢和比較優勢的傳統産業,而是提昇這些産業創造産品的能力,提昇這些産業的研發設計能力,提昇這些産業開拓國際市場通道的能力和現代市場營銷能力。短期來看,獲取國際品牌、海外銷售渠道,是出口轉型昇級的重要内容。但是,靠我國在境外新建銷售渠道和培育國際品牌,難度大、耗時長。這次危機令一些國際知名企業陷入了暫時的困境,這爲我們通過海外並購獲取國際品牌和銷售渠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這些國際企業擁有知名品牌和强大的國際營銷網絡,具備較强的研發能力,如果我們有實力的企業能够成功地抄底,讓這些優質資源爲我們所用,會極大地促進我省企業提昇國際競争力。政府可以考慮有選擇地放鬆對外投資的管制,建立海外並購基金,加大對出口企業海外並購的融資支持力度,幫助我省企業不失時機地並購海外研發能力、品牌和國際銷售渠道,加快出口轉型昇級的進程。
(二)優化出口産品的區域布局,不斷開拓和培育新興市場
目前,廣東省外向型經濟發展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由於廣東日益增强的對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市場的過度依賴,他們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將通過外貿渠道對廣東經濟發展帶來衝擊。
1.東的當務之急不是降低外貿依存度,而是要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性。不能總依靠西方發達國家市場,還要向東歐、西亞、南亞、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尋找出路。2008年我省對新興市場出口快速增長,對非洲、南美和東盟等新興市場出口分别增長23.%、21.3%和20.3%。這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我們要在鞏固並深度開發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大力開發新興出口市場,以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非洲、南美和中東爲重點目標市場,建立廣東商品分撥中心。
2.效利用各項開拓國際市場扶持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開拓國際營銷網絡。要鼓勵企業積極參加國際展會,支持企業通過與國際品牌的合作、資本運作、與國際營銷網絡渠道進行聯盟與合作等方式,提高國際營銷能力;引導上下游生産企業之間、生産企業和流通企業之間加强協作和配合,共同構建更加穩固的國際營銷體系。
3.勵我省有實力的企業多種形式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包括建立生産基地、合作開發能源資源、承攬大型工程,獲取境外品牌、營銷渠道和技術、人才等資源,重點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東南亞、非洲和南美等地建立生産基地、營銷中心和經貿合作區,尤其是充分發揮我省電信、建築類企業綜合實力雄厚的優勢,擴大承包境外工程業務,帶動成套設備、技術和勞動出口。
(三)擴大一般貿易出口,穩步推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
1.順勢而上,抓住國家去年以來六次上調出口退税率的機遇,鼓勵外經貿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用好用足政策,擴大一般貿易出口。
2.好省政府促進外貿發展的9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一批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的民營企業典型和開拓新興市場,擴大有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的機電及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保持我省傳統大宗出口産品和特色商品的市場佔有率。
3.好國家和省開拓國際市場資金,鼓勵企業走出去參加國際知名展會,認真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高交會、東博會、中博會等國内大型展會,推動企業搶抓訂單。幫助企業運用好信用保險工具,降低企業開拓新興市場風險。認真落實省政府“搶抓訂單”會議精神,不斷完善“廣東易髮網”的“政府送温暖”、“企業抱團取暖”、市場拓展服務和快速反應等功能,多形式、多渠道組織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4.强與香港貿發局、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充分利用香港、澳門在全球建立的市場信息網絡,宣傳推廣我省的企業和産品,提高國際知名度,搶佔市場。
(四)提高經濟自主度,積極引導進口爲出口服務
廣東省的順差是國際分工、産業轉移和要素重組的結果,是其他國家企業生産製造基地向廣東轉移、生産製造環節向廣東轉移的結果。廣東省多年形成的政策導向應適時進行調整,推動從以出口導向爲主的貿易政策向貿易平衡政策轉型。這就需要更好地發揮進口在提高經濟自主增長中的作用。
近年來,我省各類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機床等中間産品進口主導作用增强,重要原材料、能源和技術進口快速增長。首先,加强進口平臺和機制建設,支持我省緊缺的能源、資源及重要原材料進口和先進技術設備進口,以及對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目録内産品以多種方式給予支持,促進外經貿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其次,加强服務,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進口展會,重點鼓勵企業通過直接進口、聯合開發等形式,擴大進口東盟的能源、資源、原材料、農産品等。第三,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貿易,組織好廣東省急需的資源、能源、重要原材料、重要工業品、重要農産品等進口。利用技改和研發資金鼓勵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完善進口機電産品的國際招標管理,促進廣東省技術進步和裝備製造業發展,提高廣東省的産業素質和經濟的自主增長能力,充分發揮進口對提高經濟内在素質和産業結構調整的作用。積極引進先進適用技術特别是節能、降耗和環保技術及裝備,加强對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業的技術昇級改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
(五)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拓展服務貿易的出口方式
要改變我省貿易量大、利潤小、價值少的狀况,應加大服務貿易的比重。推動從以貨物貿易爲主向注重提高服務貿易比重轉型。要充分發揮香港作爲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貿易、現代物流和金融業服務中心地位,建立以廣州、深圳爲中心,輻射珠三角的服務貿易發展基地,發展與廣東省製造業配套的金融、保險、法律、會計、會展、管理諮詢、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逐步開拓信息網絡服務、視聽娱樂服務、知識産權與專利服務、軟件設計、信息服務外包、技術轉讓等新興領域。
同時,引導和鼓勵多方力量廣泛參與服務業的發展,爲大力發展服務出口做好前期準備。要逐步推進服務業的對外開放,通過鼓勵中介服務機構與外商合資合作、聯合經營,引入國外先進的服務和管理,促進國内服務業上水平,並推動我省有條件、資質好的中介機構迅速走向國際化經營,發展服務貿易。政府要采取各種措施,推動我省服務貿易出口業務的拓展。政府有必要盡快與世貿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原則靠攏,建立健全服務貿易的法律規章,規範服務業市場秩序。還要探索完善服務貿易統計系統的路子,以便利用相關統計資料,跟踪、分析、引導、扶持服務出口。政府還可定期舉辦各類研討會、報告會,向企業介紹國外服務市場的情况,幫助企業尋找商業信息,并且采取適當的政策傾斜,通過政策優惠,鼓勵服務出口的迅速發展。
發展服務貿易要繼續優化投資軟環境,提高環境的綜合競争力。一是不斷完善“大通關”工作機制,全面推行加工貿易企業聯網監管、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新模式、以及陸路口岸電子自動核放系統,加强口岸綜合管理,提高通關的整體效率。二是千方百計降低外商投資的地價、電價、以及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收費等成本。三是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工作作風,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工程,以信息化促進外經貿管理現代化。
(六)積極扶持出口型中小企業,解决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在勞動力成本上昇、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導致外需下降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下,廣東省中小企業利潤被進一步壓縮,針對目前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一些支持中小企業轉型的相關財政、税收政策應加快出臺。通過實施財政、税收和融資方面的傾斜政策,鼓勵外向型中小企業進行轉型。應盡快建立促進中小企業海外投資的金融機構,通過各種形式切實解决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中出現的融資難問題。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機構的信用擔保作用,對中小企業出口提供必要的信用擔保,幫助中小企業規避出口風險。建立中小外貿企業金融支持體系。鼓勵外貿信用擔保公司發展,支持地方政府出資成立擔保公司,逐年注入資金,提高擔保能力;鼓勵發展股份制擔保公司,爲各類出口企業提供擔保服務,解决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執筆:馮邦彦(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暨南大學教授)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專題調研組(本文係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專題之四)
2009年8月10日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