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由於國外消費需求的降低,外貿依存度很高的廣東,要“保發展”,維持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企業必須做出適應市場變化的轉變,既要開拓新的外貿市場,更要打開國内市場,拉動内需。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成爲亟須的對策。
目前,在國内雖然改革開放30年來人民群衆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與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的增長相比,却大大滯後。以廣東爲例,雖然其消費總額占全國的10%以上,但消費額與GDP的比例每年都在下降,1997年占55.%降到2007年的48.8%;而職工工資和居民收入增長緩慢,職工工資總額占GDP的比例由1997年的11.04%降到2006年的9.04%,工資總額增長速度始終低於財政收入的增長,1996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只增長7.2%,而同期來源於廣東的財政總收入平均每年增加了24.3%,2006年以來,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多年列全國倒數第三(僅比雲南、西藏高)。農村與城鎮消費差距一直在擴大。
其實,什麽時候我們都必須强調内需,我們的生産應該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我們的生産必須以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爲目的,外貿和賺取外匯從來都不是最終的目的。講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講消費總是生産、投資的目的,必須講適銷對路是增長方式轉變的根本。據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充分認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我們不能因爲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由於外貿出口大幅降低,才去拉動内需。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消費是驅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們生産的目的就是爲了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的需求。長期以來,我們在投資、外貿和消費三者中,消費占GDP的比重比較低,如全國從“六五”期間的66.3%連續下降到2007年的48.8%,廣東雖然消費總額占全國的10%,但也由1997年的55.4%降到2007年的48.8%,這説明我們的發展更多的是爲積累而發展,没有及時惠及老百姓。其實,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越高,説明真正適銷對路,它才是增長方式轉變的根本。
二、必須逐步提高民衆的消費能力
1.必須落實勞動者的工資,堅决糾正拖欠工資的狀况。首先是落實財政供養人員的工資政策,如實行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省級統籌,落實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工資列入財政核發。
2.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實行减税,將减免的税收發放給相關企業工人,以提高他們的收入。要降低工薪階層個人所得税(據反映,工薪階層個人所得税比重由10年前的49%增加到60%),要采用提高征税起點、按家庭人均收入征收和合理避税的方法,把工薪階層個人所得税比重降下來。
3.對低收入人群發放“消費券”、“食品券”。同時對基本生活用品消費實行退税銷售,凡是出口退税的日用消費品都可以對内實行退税銷售,如采取家電下鄉的做法。
4.提高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引領全省工資水平的提高,要使廣東盡快擺脱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連續三年全國倒數第三的困境。
三、必須認真分析我國消費群體的收入狀况
目前,我國年收入在20萬以上的家庭,有80%是45歲以下的家庭,他們的消費熱點是换大房子、購買汽車、網絡通訊、充電讀書、贍養老小和健康娱樂。而年收入在1.6萬元(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的家庭,則衣食住行都是十分拮據,他們有購買最基本的生活用品的衝動。爲此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在經濟衰退時期,積壓商品必須降價出售,以實現存貨産品的使用價值。尤其是對無形損耗較快的商品如顯像管的電視機、白熾燈泡等。這在剛剛結束的廣佛錦漢大銷售的現場可以親身感受到。
2.提高對汽車的消費,要落實引導消費的政策。如盡快落實燃油税後取消普通公路收費的政策,减少上路成本;推行公車改革,既降低公務用車成本,又促進公務員購車消費;推行環保用車,實行不達標車輛强制報廢和减排購車優惠政策;積極鼓勵發展停車位,解决停車難的問題。
3.對網絡通訊的消費,要通過充分公開信息的辦法,促進網絡通訊消費。如降低有綫電視終端收費,開放衛星電視直接接收,滿足信息需求。有綫電視進入家庭,實行數字轉换,不能提高收費標準,而應該學上海,通過收費節目水平的提高來獲得收益。衛星電視直接接收,隨着3G手機的推廣,禁止已經没有意義,何况這是一個年産值達3000億美元的市場,我們不應放棄。盡快實行手機和固話單向收費,擴大電訊通訊區域,减少用户長途和漫遊的支出。
4.做大旅遊休閒消費,要主動落實有關休假的政策。如主動安排幹部年休假,讓他們有時間旅遊休閒;要發展自駕游、攝影游等各種旅遊商品;要給予農民自辦農家樂的旅遊項目,在用地、建設、辦理工商证照等方面給予支持。要大力鼓勵旅行社與山區農村相結合發展扶貧旅遊。
5.政府要通過公佈房地産企業的成本搆成,用有關的政策措施壓低房價,使中低收入人群能够買得起房。只要增加1%家庭的購買,就可以消化大量的住房。
6.擴大碩士、博士的招生計劃,擴大MBA等進一步培訓教育,滿足他們學習的需求;要高標準、高質量地生産嬰幼兒用品,高標準提供老年人的養老服務,滿足對贍養老人的需求;大力提倡休閒娱樂的生活方式,滿足他們養生延年的需求;發展各種保險業務,提供適合他們的險種産品,滿足他們的保險需求。
四、提倡適度超前的消費觀念
在傳統的消費觀念影響下,存錢防老、存錢防病、存錢讀書等觀念使人們在國際金融危機來臨之際,由於對預期收入的不確定性擔憂,更加捂緊錢袋子,不敢消費。從消費額减少和存款餘額增加,我們有明顯的感覺。要拉動内需必須在消費觀念上要大力提倡適度超前消費的觀念,打破美國是由於有較好社會保障才敢超前消費的神話。樹立消費是生産、投資的目的觀念,提倡錢花了才是自己的消費觀。積極主動開展消費類的貸款,以一部分人的超前消費帶動社會的超前消費。同時,政府要加强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只要對醫療、教育、養老、失業等提供充分可靠的社會保障,解决了後顧之憂,老百姓才能大膽消費。
總之,政府財政投資的内需拉動容易實現,但居民的直接消費的内需拉動由於我們群衆並不富裕,因此較難實現。我們必須及時調整税收政策,向提高工資在GDP中的比例的方向調整,逐步做到“藏富於民”,才會使直接消費的内需拉動成爲發展經濟的引擎。同時在税收政策上逐步增加消費税的比例,减少增值税的比例,把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目光吸引到擴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來。
執筆:王則楚(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專題調研組(本文係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專題之七)
2009年8月15日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