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政策取向對我國經濟的後續影響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一方面給世界經濟帶來灾難性影響,恢復需要時日;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嚴重失衡,不可持續狀况暴露無遺,調整勢在必行。當前各國政府在加大力度緊急“救市”的同時,也在積極謀劃調整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以適應世界經濟新格局。美國是全球第一經濟大國,其政策變化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深遠影響,需要密切關注,認真研究。

  一、財政和税收政策

  次貸危機爆發後,布什政府在拿出1390億美元救市收效甚微後,於2008年9月又向國會提出了總額高達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助計劃,大大增加財政負擔。美國2009財政年度財政赤字雖然會超過1.8萬億美元,但爲了美國國家利益,奥巴馬新政府2010財政年度仍然作出瞭高達1.2萬億美元的赤字預算。在經濟不景氣的情况下,龐大的財政赤字只能靠大量發行國債來彌補。美財政部已向國會提出將美國國債的最高法定限額從10.6萬億美元提高到11.3萬億美元。在美國國内除公衆認購外,美聯儲已表態要增持;在國際上,中國、日本、英國則是主要債權國。截止2009年3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已達7679億美元,在由外國人持有的美國國債中,中國擁有的份額,再加上其他項目,中國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有1.1萬億是投資在美元資産上。

  大量持有美國國債和美元資産顯然是有風險的。首先是主權違約風險,即主權國難以按期償付本息。這一點温總理已向媒體表示過擔憂,奥巴馬總統也作出了回應,表示美國一定會守信用,相信美國作爲一個大國,主權信用是要維護的。其次是匯率風險,各國的貨幣供求直接影響着匯率,美國的財政、貿易雙赤字、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美聯儲直接購買國債引發貨幣投放等因素都是造成美元貶值的隱患。再次是利率風險,目前美國實行超低的利率政策,隨着形勢的變化,這種局面難以持續,如果利率走高,具有固定收益的國債價格則會下跌,相對貶值。

  規避美國國債風險不能簡單采取抛售手法,因爲這會使其市場價格走低,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國國債可能損失更慘重。從長遠看,首先,要調整外匯儲備結構和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適當减少美元權重,增加其他品種;其次,對外投資多元化,包括國别、幣種、項目的多元化,當前世界原材料價格走低,可適時進行一些資源性投資;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應大力提昇自己的經濟實力、國際地位和話語權,加大區域貨幣合作,以强硬姿態牽制美國,迫使其對自己的債務負責,而不是轉嫁危機,避免陷入“美元陷阱”。加大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既分享國際貨幣的好處,也减輕國際結算和國際儲備的風險。

  2008年2月13日,布什政府推出了减税1680億美元的法案,既鼓勵居民消費,又支持企業發展。2009年5月4日奥巴馬政府又推出“税收新政”,其中包括提高美國企業在國外投資收入的税收和打擊利用“避税天堂”的逃税行爲,鼓勵企業多爲國内增加就業機會。若這一改革方案獲得通過並實施,意味着美國跨國公司將掀起資金回流“颶風”,對中國的影響將會表現在製造業、服務業和房地産行業等領域。對於美國跨國公司、合資、合股公司的動向我們應提前掌握,通過市場效率、政策優惠穩住美國在華企業和資金鏈條,並作好其撤出的預案準備。

  二、貨幣和金融政策

  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從2007年9月開始就不斷下調利率,到2008年12月16日,更把聯邦基金利率從之前的1%下調到0—0.25%的利率區間,達到歷史最低區間水平。這一政策不僅意味着美國將繼續維持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而且意味着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將從利率的調整轉向直接擴大貨幣供給,加上美聯儲購買政府國債,這一切都預示着美聯儲將使用“非傳統手段”,充分發揮手中的“印鈔機”功能。此外,美聯儲還提供850億美元緊急貸款給國際集團、融資290億美元給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注資250億美元給房地美、房利美。危機以來,美聯儲的資産負債表已擴大了1.8倍。

  美國大規模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會給中國和全球帶來深遠影響。首先,大幅度增加貨幣供應量,爲流動性過剩和通貨膨脹埋下禍根;其次,美元供給的增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將損害美元的價值,導致美元匯率下跌,美元資産貶值;再次,美國利率政策在全球的示範效應,西方國家利率都在朝着“零利率”方向靠攏,中國利率也有下調空間,全球又將面臨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并存的兩難困境,“零利率”的負面影響應充分估計到。

  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中國采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無疑是正確的,中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降到了2.25%的低水平,横向比較,高於發達國家目前的利率水平,中國的利率還要不要繼續下降,需慎重考慮。從表象看,中國利率還有下降空間,但從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特殊性分析,暫時還是不下調爲好。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實際上通過信貸渠道大量流入市場,從2008年11月份以來,半年時間,新增貸款超過6萬億元,是2007年全年的1.2倍,到2009年4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已達35.55萬億元,同比增長29.72%,相應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達54.05萬億元,同比增長25.95%,流通中的貨幣量是相對充足的。目前要注意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掩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暫時的物價下跌掩蓋通貨膨脹隱憂;保增長、保就業掩蓋了低效率的擴張和銀行信貸資金“空轉”。

  在這場危機中,美國三大投資銀行倒閉,19家大商業銀行接受“壓力測試”,以及隨之而來的金融危機成因調查以及加强對金融市場的監管等,都將使美國的金融政策、金融結構,乃至金融市場體系發生變化,這些都需要我們關注和研究。

  三、外貿和外經政策

  雖然貿易保護主義遭到世人唾棄,但從各自利益出發,每次金融危機都會促使貿易保護主義以各種形式抬頭,掀起一場貿易戰。2009年初,美國政府推出了“購買美國貨”的條款,將美國政府采購的範圍限定在本國産品上。不過,這一條款也規定了可以繼續采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談判(GPA)的國家生産的産品。目前中國還不是GPA的成員,不能進入美國政府采購市場。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查爾斯·格拉斯給微軟公司的信中寫道“微軟有保護美國工人的道德義務,分配工作時優先考慮美國人民而不是外國公民。”3月9日,奥巴馬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羅恩·柯克在國會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研討會上闡述了新政府的觀點:“這届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出發點將是最嚴格地執行現有規則,增加當前與未來貿易協定的透明度。”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柯剋的講話顯示美國將對貿易伙伴采取更强硬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尋求在未來貿易談判中迫使對方首先作出妥協。5月3日美商務部發表公告認定“中國輸美鋼管存在傾銷和政府補貼”,並將征收反補貼税和反傾銷税,對所謂“不積極配合調查”的企業將征收高達615.9%的反補貼税。去年以來美國的貿易調查大多是針對中國來的。美國甚至提出了“去全球化”主張,得到歐盟一些國家認同,這一動向應引起高度重視。

  對於中國來説,在危機中外貿是受影響最直接、最嚴重的領域,從2009年下半年以來外貿出口一直下滑。2009年4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2.8%,其中出口下降22.6%,進口下降23%,形勢仍很嚴峻,沿海外向型省份情况更嚴重。這種問題的出現一方面是金融危機使美歐日經濟受重挫,消費能力萎縮,另一方面是外貿結構不合理、發達國家和地區占比大,新興國家和地區占比小;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産品占比大,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含量高的産品占比小。由此提示我們應及時調整外貿結構,在穩定原有國家和地區的基礎上,擴大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經濟往來,增加高附加值産品出口,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注意過分依賴貨幣貶值和出口退税增加出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當然,從深層看,我國過分依賴出口拉動經濟的模式需要改變。在中國消費對GDP的貢獻約占30%左右,而在美國却占到了70%以上,提昇我國内需大有潜力可挖。中國2008年政府采購占GDP的2%,2009年這一比重還會提高,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鼓勵政府采購自己國家的産品,同時積極推動加入GPA的過程,實現政府采購國際化。

  2008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下降14.5%至1.66萬億美元,預測2009年還將加速下滑。2009年1-4月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276.7億美元,同比下降21%,這一投資缺口,除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彌補外,鼓勵民間投資是增强經濟發展後勁的重要環節。

  與外經貿直接有關的是人民幣匯率問題,這也是中美關係最敏感的問題之一。匯率與其説是“經濟杠杆”還不如説是“政治工具”更恰當,美國就常常拿匯率與其他國家“説事”。記得2009年1月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在參議院研討會上曾説“北京在操縱人民幣匯率”,遭到中國政府强烈抗議。因美國在國債問題上有求於中國,2009年4月蓋特納的立場似乎軟化了,又説没有把中國列爲“操縱匯率國家”,一切都圍遶美國國家利益而變化。正如美聯儲理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蓋納所説:没有任何政府或中央能够對本國貨幣估值的變化坐視不理。對於人民幣匯率,我國應從國家的長遠利益出發,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堅持自己的原則。

  四、産業和就業政策

  當前這場金融危機是全球經濟嚴重失衡的必然結果。全球經濟發展模式受到挑戰的同時,重新思考和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已提上日程。美國海外投資政策的調整前面已提到,通過税收政策引導資金回流,壯大國内實體經濟和提供就業機會。在國内則是調整金融業和其他産業的關係。2009年5月初,奥巴馬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指出,“在過去10年中,金融業利潤在我們所有的利潤中佔據瞭如此重要的分量,我認爲這不正常,這種狀况應有所改變”。據統計,近20多年來,美國的産業結構加速向金融服務業傾斜,金融業産值占GDP比重達30%。農業、製造業等占GDP比重持續下降,其中製造業由18%下降到12%。奥巴馬希望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製造業和其他行業。美國汽車業已無競争優勢,但政府還是全力挽救,在向通用提供154億美元的基礎上,再注資40億美元,對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注資額也達134億美元,試圖“快速重組”、“强行重組”。在金融業方面,除政府通過收購金融企業、加大對金融業的掌控權外,2009年5月19日通過的信用卡法,對於利用信用卡業務增加利潤收入將産生不利影響。預計美國19家最大銀行未來兩年内的信用卡業務損失將達到820億美元之多,對金融業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些政策信號表明美國將要對産業結構作重大調整,提高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在GDP中的比重和提供就業機會,而金融業在GDP的比重適當縮小。在就業方面,除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外,美國企業還對員工年齡、學歷、技能、薪酬等作結構性的調整。加大對教育和科技投入,提供更多優質學位和高科技産品。

  美國在國内發展實體經濟就會導致海外投資和就業機會减少,進口商品也會减少,直接影響中國的出口和就業。當然金融業的調整是我們引進金融專業人才發展現代金融産業的一個機會。與美國相比,中國的産業結構有自己的特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力發展製造業,成了一個製造業大國,製造業在經濟中占40%以上比重,同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總體評價是産業層次不高、創新不多,金融業也有了大發展,但比較傳統和保守,在國民經濟、特别是國際經濟中分量不够。中國經濟處於一個發展期、增長期,製造業仍然是基礎性産業,特别是在吸納勞動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繼續鞏固和發展,並向現代先進製造業轉型,自主創新,多出品牌。金融業要通過制度創新,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並提高在GDP中的比重和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份額。危機使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新變化,中國應承勢大力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適應形勢變化。

  從廣東的情况看,由於廣東外向型經濟程度高,因此在危機中經濟結構暴露出的問題比較早、比較快、比較重,調整的要求更加迫切。首先是産業結構,在製造業昇級换代的同時大力發展以金融爲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利用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契機,開拓國際金融業務,在人民幣匯率機制形成、匯率風險管理和人民幣國際化方面作出應有貢獻。面臨外需萎縮,千方百計穩住原有市場,同時以積極的務實精神拓展新地區、新領域;廣貨在全國有知名度、認可度,應充分開發内地市場潜力,提高内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其次是區域結構,廣東經濟總量在全國名列前茅,而省内區域不平衡也是有目共睹的,長期下去影響廣東經濟發展後勁。在落實珠三角發展規劃的同時要更加重視山區和兩翼發展,東翼可借海峽西岸概念規劃發展,西翼可借東盟合作規劃發展,山區在承接珠三角産業轉移的同時,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産業,並在新一輪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中摸索經驗。再次是城鄉二元結構,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速度快,城鄉二元結構特徵明顯,廣東尤其突出,資源過度集中於城市,形成城鄉經濟落差大。2008年珠三角九市GDP占全省的83%,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占86%,各項貸款占90%。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由此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廣東應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鼓勵鄉鎮發展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在普及義務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職業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事業,全面提高廣大居民的素質。加速廣東城鎮和鄉村的建設,减輕大城市就業壓力和相關的社會問題。

   (何問陶)
  2009年5月2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