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發展藍色經濟增創廣東經濟發展新優勢

  當今世界正面臨着人口增長、資源短缺、環境惡化、氣候變暖這四大世界難題的困擾甚至衝擊,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的威脅。人類的未來希望在海洋。占地球表面積70.2%、水資源96.5%的海洋與國家安全和權益維護、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全球氣候變化等密切相關。海水中、海(洋)底地表(海溝、洋中脊等)及其地層下豐富的礦産資源,也都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休慼相關,海洋的開發利用已成爲一個全球性的戰略問題。許多海洋國家正競相加大投入力量,把研究海洋、利用海洋、開發海洋、促進人類發展與海洋生態的和諧相長列爲基本國策,並日益强化自身的海洋國土意識,在戰略、政策及體制上進行探討和不斷地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求最大限度地維護本國的海洋權益。這一切都揭示着:世界“海洋熱”正在到來,藍色經濟將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因此,面向海洋的綜合開發、利用、保護需要我們未雨綢繆、“杞人憂天”,積極應對,在未來的國際競争中掌握主動權,因爲它决定着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决定着廣東未來的發展。

  隨着人類對海洋的再認識進一步加深,世界各海洋國家和地區也在各自加强着對海洋經濟運行的管理、監督、評估和保護,並在宏觀上把握對海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海洋産業的結構調整。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提出藍色經濟概念。由海洋經濟到藍色經濟,體現了發展理念的不斷創新。與傳統的海洋經濟相比,藍色經濟有着更加科學、更加深刻、更加豐富的内涵。它更加注重於海洋高端産業發展,培育具有較强競争力的海洋優勢産業;更加注重海陸統籌布局、科學開發和綜合利用各類海陸資源;更加注重海陸統籌布局、科學開發和綜合利用各類海陸資源;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引領、提昇海洋經濟的核心競争力;更加注重突出海洋生態文明,强化生態建設、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永續發展。

  一、中國已將國家海洋事業提昇到國家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核心戰略層面

  本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海洋事業高度重視。十六大提出“實施海洋開發”、十七大又提出“發展海洋産業”的戰略要求。爲此,國務院批準實施了《國家“十一五”海洋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

  2008年以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衝擊和挑戰,也爲我國加快調整産業結構、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新的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歷史時刻,我國也面臨着全球氣候變暖、人口老化、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人與自然、生態交互失序等問題的困憂,因此,將沿海打造成藍色經濟區,促進藍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加速搶佔、建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和制高點,更好地保衛我國的海疆國土和資源,保障國家安全,大力發展沿海省市的藍色經濟,已成爲國家發展大戰略。

  從2008年2月起,國務院布局沿海各經濟區域的發展規劃陸續出臺。先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2008.2)、《關於進一步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2008.8)、《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12)。2009年又有《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2009.3)、《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意見》(2009.5)、《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09.6)、《(珠海)横琴發展規劃》(2009.6)、《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2009.7)。以福建省爲主體的“海西經濟區”發展規劃,在大多數的評論中重點解讀爲與臺灣發展經濟、共創雙贏、共同打造“海峽經濟區”,幾乎無人提及它也是我國沿海各省市聯動,大力推進藍色經濟這一更大的國家大戰略的重要一環。我們有必要對此加以强調。

  二、發展藍色經濟已成爲沿海各省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保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

  今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産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這表明瞭中國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强國的决心和謀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着國家海洋利益的增多和國家海洋戰略的深化,我國正在轉型爲海洋文明型國家。從全球經濟的角度看海洋,目前世界貿易總值70%以上來自海運,海洋和涉海經濟已經占到世界經濟總量的80%左右。就中國而言,在陸域國土不到30%的沿海經濟帶,承載着全國40%以上的人口(隨着城市化的發展,人口向沿海地區集中的趨勢還在繼續),創造着70%以上的國民生産總值,吸引着80%以上的外來直接投資,生産着90%以上的出口産品。因此,中國的未來在海洋,我國沿海經濟帶的各省、市肩負着進一步發展藍色經濟、加快培育這一新的經濟制高點的任務,肩負着在國家大戰略的規劃和指導下,配合國家各主管部門共同管理好、開發好300萬平方公里的海疆以及争取並維護好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的應有權益。

  承載藍色經濟發展的經濟區是以海洋、臨港、涉海産業發達爲特徵,以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以保護生態環境爲導向,以區域優勢産業爲特色,以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爲前提,具有較强綜合競争力的經濟功能區。廣東省是一個海洋大省,海洋資源和自然禀賦以及海洋經濟的規模也位列沿海各省前列。廣東沿海地處北回歸綫以南,屬熱帶氣候區。在高温多雨的條件下,物質循環迅速,有利於陸地和海洋形成一個旺盛的、强大的自然生態系統。廣東省瀕臨南海的33個市、縣共有陸域面積59119平方公里,占全省陸域面積的33.23%,其中沿海鄉、鎮、區面積17314平方公里。而廣東的海洋國土屬南海的一部分(也是没有國際糾紛的部分),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海岸綫總長5782公里,其中大陸岸綫長3368公里,占全國陸岸綫1/6强,在全國沿海省市占第一位。沿岸10米等深綫以淺的灘涂面積約300多萬畝,也居全國第一。海岸係數0.032公里/平方公里,有海島1431個,其中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759個(全國是6500多個),幾乎全在海域水深40米以内,島嶼岸綫總長2414公里,總面積1595平方公里。廣東省海洋總産值已連續13年位居全國首位,約占全國1/5。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是捍衛我國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的重鎮,它面向東南亞,扼來往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交通要衝,即是我國聯繫世界經濟的橋樑和紐帶,也是我國沿海南北航綫的必經之地,是物流、人流、技術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大通道,具有優越地理區位優勢。廣東省海洋資源潜力巨大,類型豐富,自然環境優越,爲海洋開發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基礎,爲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和資源保障。廣東省也已具備了加快發展藍色經濟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要素,正向海洋國土綜合開發的深度和廣度拓展,培育出衆多涉海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廣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都十分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自1993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共召開了六次“廣東省海洋工作會議”。廣東省海洋經濟總量能連續13年居全國首位,占全國海洋生産總值1/5,與歷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措施有力是分不開的。近幾年,省政府又陸續發佈了《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廣東省實施〈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今年3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辦法》,現在又開始在研究起草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6月24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草案)》的實施辦法,爲海島保護、有法可依的開發海島制定立法保障。

  廣東省作爲經濟强省、海洋大省,有着厚實的經濟基礎和廣闊的海域,作爲全國經濟建設的排頭兵,在當前全面貫徹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時候,在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的高潮中,堅持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新的社會、經濟發展路徑,將海岸綫經濟、近淺海産業逐步延伸到深海,大力發展藍色經濟,並爲國家的海洋事業的戰略調整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積極參與國家海洋大戰略在南海區域的實施,積極引進和大力培養海洋科技人才、培育海洋高新技術産業,爲國家海洋戰略的順利實現作出貢獻。

  三、海洋文明是藍色經濟的基石和發展倍增器

  作爲一個海洋大國,考慮、謀劃我國藍色經濟與海洋事業發展,不僅要看到海洋所藴藏的豐富資源,還應有更深刻的世界眼光,更高層次的思考,更大的思想胸懷和發散型思維,要用經略海洋的發展思路來搆築我國的海洋戰略,而海洋文明作爲藍色經濟的基石和發展倍增器,其勃興與創建,更應是這一戰略的重要一環。

  海洋文化源於海洋,是人類與海洋互動中對海洋的認識、利用的結果。近一個世紀以來,人類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對海洋予取予奪,到現在開始認識到在海洋的開發利用中要保護海洋,認識上的飛躍進一步提昇着海洋文明更爲燦爛的内涵。人類的這種執着追求和海洋的博大變幻無窮,鑄造了海洋文化不斷進取和提昇的探索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最快、經濟實力最强的地區,正是沿海各省市,其快速發展與固有的海洋文明有着不可分的關係。正是沿海人民長期受海洋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變革圖强的思想,探索冒險的精神,全面開放的理念,喫苦耐勞的品格,支配着人們去不斷地開拓創新、尋求發展。中國的未來和可持續發展依賴於海洋,没有强大的海洋科學事業,没有强大的海洋經濟,中國永遠不可能成爲真正的强國。在全球“海洋熱”之際,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加快發展藍色經濟,這離不開對海洋文化的再認識、重視、弘揚和發展,建設成海洋文明型國家。

  在中國沿海,我國海洋文化經數千年的歷史沉澱而豐富深厚。在文化經濟一體化已成爲世界經濟文化發展潮流的今天,如果缺失對海洋文化的再研究和體驗,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强國,可能會付出更多的代價,走更多的彎路。加强海洋文化的研究和弘揚,有助於促進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助於增强全民海洋意識,有助於探索科學發展道路,有助於借鑒世界海洋强國成功經驗,有助於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寶庫。我們在認真研究海洋文化時,對其産生、發展、特點、内涵,對其歷史文化和現實文化,其表現和各種類型,其繼承與創新,所有這一切與人類生産力水平、社會發展的關係和演變路徑,從而去探索、把握和催生適應新時代的海洋文明。廣東是我國各省市中海洋文明底藴最爲深厚的省份,是最能把先進的海洋文化吸收、創新並融合到中華文明之中的地方。通過加快發展藍色經濟,更能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海洋工業文明,繼而影響内地的思想解放,爲我國向海洋文明型國家的轉型和定位做出新的貢獻。

  四、對廣東發展藍色經濟的思考

  (一)廣東具備發展藍色經濟的堅實基礎

  1.優越的地理區位和自然禀賦

  南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半封閉的邊緣海,主要受季風活動及地形的控制。廣東的海域雖位於南海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但仍是亞熱帶性海洋。其東北部海域是著名的黑潮暖流和南海暖流的主要活動區,而且紅海灣和萬山群島外海又是重要的上昇流區,加之珠江、韓江等衆多入海河流、海水的營養物質豐富,海洋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産力高,具有很高的經濟、生態價值和生物多樣性。海域廣闊,既有深水海區,又有淺水海區和沿岸淤積迅速的海灘海涂,岸綫曲折,多港灣,河流衆多,逕流量大,岸灘發育,灘涂面積大,是可貴的後備土地資源。南海有錳結核生成,濱海礦産多,發展高科技産業大有可爲。南海北部油氣資源豐富(北部灣盆地、珠江口盆地),去年,又發現了儲備巨大(十億噸)的可燃冰。廣東海岸呈現岬灣相同格局,岸綫顯得比較曲折,有大小港灣120多處,不僅是發展淺海和遠洋捕撈以及海水養殖的重要基地和旅遊勝地,而且也是内陸通向海洋的門户。

  2.綿遠流長的海洋文化和人緣優勢

  廣東沿海地帶的居民,自古以來興漁鹽之利,並有悠久的海上貿易傳統。他們的海洋意識强,喫苦耐勞,富有拼搏精神。他們“以海爲家”,向海洋索取,在海邊繁衍生息,創造出與時代同步的海洋文化。歷史上廣東沿海市縣自然灾害多,人民生活貧困,爲尋謀生之道,往往背井離鄉,出洋謀生,因而也成爲國内華僑和華裔人數最多的地區。在全世界4000萬華僑、華裔中,2/3以上祖籍在廣東,除港澳外,分佈於全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不少在當地事業有成,隨着祖國日益昌盛富强,紛紛到祖國大陸發展,首選地就是改革前沿的祖居地——廣東。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社會、文化的高速發展得益於這方面的優勢頗多就是明证,這也是廣東發展藍色經濟的優勢所在。

  3.强大的海洋産業經濟

  廣東省是經濟强省,也是海洋大省,其海洋經濟産值已連續13年居全國首位,特别在海洋電力業和海水綜合利用業仍有自己的優勢。目前,廣東已形成以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化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等五大海洋産業爲主體,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海洋船舶製造業、海洋生物制藥業、海洋工程建築業等全面發展的海洋經濟體系。近年來,廣東人民在省委、省政府有力有爲的領導下,萬衆一心,解放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爲藍圖,大力發展沿岸經濟,鋼鐵、船舶、涉海大型裝備、石化、港口建設、高速鐵路、公路等紛紛做大做强,這些重大建設與發展藍色經濟相輔相成,陸海聯動,相得益彰。

  (二)發展藍色經濟,廣東的海洋戰略必須再定位

  隨着人類對海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以及全球面臨着的環境污染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日益顯現,全球氣候變化的世紀難題,海洋經濟讓位於藍色經濟。我國沿海各省市不斷加强對發展藍色經濟的扶持力度。廣東省海洋經濟産業的先發優勢逐步减弱,表現在海洋總産量增幅明顯落後於其他省市;主要海洋産業産值在全國排名不占明顯優勢;廣東單位岸綫海洋經濟密度僅爲1.41億元/公里,排名第六(居中游偏下),遠遠落後於上海(23.77億元/公里)和天津(11.72億元/公里)。因此,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我省海洋經濟過渡到藍色經濟的發展戰略。

  1.“三個轉變”的戰略思想

  (1)從傳統海洋開發到現代海洋開發的轉變。開發重點從漁業、鹽業、運輸、造船轉移到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廣泛吸納、培養涉海科技人才,扶植科研院所,培育海洋高科技術型産業和産業開發如制藥、海水增養殖業、海洋石油和天然氣、可燃冰等。

  (2)從“以海養海”到“以海補陸”、海陸共同發展的轉變。既要通過技術改造提昇傳統産業生産力及開發新産業,又要做大做强海洋産業,海陸比翼齊飛。

  (3)從粗放型開發到生態式開發轉變。生態式開發即是運用生態經濟學理論,强調各經濟現象之間的共生共存關係,使社會各經濟要素得到合理的組合,不求“單項”最大,只求整體最優、最可持續,使社會、經濟、環境生態的發展始終處於協調、穩定的良性循環狀態,産生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它包含三個方面内容,即開發與環境保護同步;維護生態平衡;按生態系統的特點進行物質循環式的開發利用。

  2.産業優化的戰略思想

  廣東海洋産業結構還存在以下問題:

  (1)傳統海洋産業技術裝備落後,高新技術應用率不高(據説科技貢獻率僅爲30%,而海洋强國則達70%以上)。海洋養殖生物安保理論已成爲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而良種化和設施化是海洋農業發展的重點。因此,提昇海洋農業(牧業)高端技術水平,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昇級换代,完成海洋農業向良種化、工程化、規模化、安全化、精準化和産業化的技術跨越;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和流行,保障海洋農業食用安全;實現高效可持續發展亟待發展高效育種及遺傳管理技術、工程化和健康養殖技術、病害預報與防控技術、食品質量安全保障技術、産品深加工、活性物質和海洋藥物研發技術、環境質量信息與預警預報技術。

  (2)新興海洋産業發展不够理想。如濱海旅遊業、油氣勘探、開採、加工等。國家對南海深水資源開發給予瞭高度關視,温家寶總理2006年春節在視察石油企業時指出,油氣資源開發,要“穩定東部、加快西部、準備南部、突破海上、加强國内、開拓國外”。而“突破海上”,就是要突破深海油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針對南海的區域特點及面臨的挑戰,開展有針對性專項工程技術研究,解决技術瓶頸問題,形成南海開發所需的工程技術能力,加快深水勘探開發重大裝備建設,將重點放在深水鑽完井工藝技術、深水浮式平臺技術、深水管道和深水立管技術、水下生産系統技術、天然氣水含物開發技術等方面研究。我省在這些方面都應争取積極參與,特别在深水裝備方面的研發、生産布點等。

  (3)第三産業發展(目前已占50%左右)還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特别是海洋信息諮詢服務、金融業、公用事業等。

  (4)海洋産業發展的宏觀調控與協調工作機制還應進一步健全。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擺脱資源消耗型生産方式,解决行業間用海矛盾突出,海洋開發的整體效益差等問題。

  解决之道應在於政府間各主管部門加强協調和指導,促進開發與保護同步發展,加强宏觀管理,提倡海陸一體化開發,優先全局發展,以市場爲導向,提高綜合開發效益,實施“科技興海”戰略。

  3.“科技興海”的戰略思想

  廣東近二十年來海洋産業的快速發展有賴於實施“科技興海”戰略,但在新形勢、新的目標下仍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除繼續大量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海洋高科技並應用於培育新的海洋産業外,還應由政府支持和鼓勵科研院所參與相關開發技術研究與示範,特别是(1)海洋生物資源調查;(2)海洋能源、資源調查,包括其分佈、開發技術;(3)海島資源開發,包括軍用、民用、軍民共用,島上、水下等;(4)海岸帶和海島可持續發展研究,包括圍填海、連島工程(如造橋)乃至海洋工程對其環境等的長遠影響,無人居住的海島開發、保護等;(5)海洋資源評估技術;(6)海洋環境保護技術研究與開發;海岸帶區域大型建設的環境影響評估;(8)臨岸區域水資源開發、保護以及環境優化等。

  4.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

  聯合國環發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第17部分指出:“海洋環境(包括大洋和各種海洋以及鄰接的沿海區)是一個整體,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統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也是一種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我國政府承諾執行國際首腦會議决議,率先制定並公佈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正式把海洋可持續利用作爲海洋工作的指導思想及21世紀的戰略原則提了出來。所以,廣東發展藍色經濟要更加注重並遵循這個戰略原則。

  (三)幾點建議

  1.建議在省政府設立一個專門領導、協調全省海洋事業的領導小組,抓緊制定和實施全省藍色經濟發展規劃,强化各主管部門履行綜合管理、協調監督職能,使海洋漁業、港口、運輸、海上石化、天然氣、濱海旅遊等産業協調發展,發揮整體協調發展、綜合開發與保護的新優勢。

  2.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先導作用,大力引進、培養涉海科技人才,依靠“科技興海”戰略,進一步理順科技管理體制,加强縱向協作、横向聯合,組織省内外海洋科研單位、高校、科研院所和駐粤相關央企聯合攻關,形成廣東省發展藍色經濟的科研、科技服務體系,抓住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加快成果轉化。

  3.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政府主管部門在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及五年計劃時,要“海陸一盤棋”,加强可行性研究力度,從提高全省海、陸一體的生態環境質量的角度綜合統籌,大力保護海洋資源,加强平時的綜合管理、監督的制度設計,做到開發、利用、保護同步。

  4.海洋自然灾害對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影響最爲直接,危害極大。南海是全球臺風活動最頻繁的海區之一,對廣東沿海有影響的每年平均有12.7個,其中登陸的每年平均3.6個。有時風暴潮若與天文大潮的高潮相叠加,危害更大,對海上作業威脅不言而喻。廣東省海岸帶和海島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西南,特别是粤東一帶海域和陸地,都要給予重視。因此,建立和健全海洋監視,監測網絡,逐步從近海走向深海,全力配合國家建立天—空—海面—水下—水下地質層多維觀測平臺網絡建設,實現氣、海觀測數據共享、設備共享,特别要加强海洋灾害的預警預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不斷利用最新科技産品完善、增强防灾救灾體系,提高預警及應對灾害能力。

  5.加强立法,推進依法沿海進程。加大海洋執法力度,加强執法隊伍建設,健全機構、落實編制、保障供給。

  6.拓寬渠道,拓寬門檻,引進民資、外資,加强與國外同行、同業的聯絡和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行跨行業、跨地域合作,共同參與開發海洋高新産業。

  7.加强海洋文化研究,服務藍色經濟的發展。發展藍色經濟的沃土是海洋文化。海洋連接着世界大多數國家龢民族,是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來往的重要途徑,在相互交往中,不同文化發生對峙碰撞、兼容互補、借鑒再生、形成了海洋文化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性;不同地域的人民通過海路相互進行物質交换,如中國古代就已開闢的海上絲綢之路,使海洋文化藴含着頻繁互動的交流性;不同文化的融合,養育了人民兼容並蓄的思想,對外開放的心態和走向世界的開放性。在人類通過海洋進行交流,在涉海實踐中又使得其包容性、交流性、開放性等不斷得以豐富和發展,成爲沿海各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基礎,海洋强國的思想、理念、精神的强大支撑。在當今文化經濟並妍齊放之時,有關海洋的歷史文化、商貿文化、旅遊文化、民俗文化、文化藝術、體育文化、科技文化、生態文化、教育文化等,有的古已有之。如今枯木逢春,推陳出新;有的方興未艾、前景廣闊,隨着藍色經濟的崛起,必將使海洋文化大放异彩,並成爲人們創新的觀念和思想内涵。

   (孔令人)
  2009年12月7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