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建議
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下稱《綱要》)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即特别强調:《綱要》是“尚方寶劍”,有許多“亮點”,要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運用好。我感到這指示是很重要的,要貫徹好、運用好,必須學習好、宣傳好,使其真正成爲既有權威、又鋒利實用的寶劍,而且必須讓用劍者識其特質與功能,使幹部群衆理解它、自覺去運用它。古語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者,既在於“器”,更在用“器”者的識器和用器。所以,當今在《綱要》印發不久、剛開始貫徹的時候,切實抓好學習和宣傳,應是當務之急。
在反復學習《綱要》之後,我逐步深切地感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是豐富的,現代文化學的眼光是體現全篇的,尤其是以現代水文化意識,把握珠江流域的經濟現狀與發展前景的視點,是很獨到而明顯的。所以,我認爲要真正學好和用好這“尚方寶劍”,應當以現代文化學眼光去解讀其文化内涵。現特將個人解讀心得及對其開展學習宣傳的創議報告如下:
一、對《綱要》文化内涵的解讀
(一)珠三角的經濟定位與珠江水系結構和文化形象
《綱要》的開篇“前言”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帶動作用和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這是對珠三角在全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中的“先行”、“中心”、“帶動”、“舉足輕重”的作用,作出了明確的定位。這個定位,是從經濟上而言的。
珠三角是怎樣獲得這樣的經濟定位的呢?從文化學上説,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即改革開放的大氣候和“先走一步”政策;“地利”是位於珠江口、頻南海、鄰港澳;“人和”是廣東人有與“天”、與“地”和的傳統,有“敢爲天下先”的開拓進取精神。而這“人和”特點,又是與“地利”密切相關的,是其撫育而成的。而“地利”也即是地理的定位,就是《綱要》所規劃的範圍:“以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市爲主體,輻射泛珠三角洲區域,並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的相關内容納入規劃”。(地理上港澳也屬珠三角地區)。
這個地理定位的文化底藴,就是珠江水系的結構所形成的文化形象,即多龍匯珠或珠光四射的形象。因爲珠江水系是由西江、北江、東江、南江等主幹流匯合於珠江三角洲搆成,這些主幹流就是“龍”,珠三角就是“珠”,所以是多龍匯珠;而這些主幹流從四面八方匯聚珠三角,也就是珠光四射的形象。這個形象,生動地揭示了《綱要》所指出的:珠三角的“中心”和“主體”地位,其所起到的“先行”、“帶動”、“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及具有“輻射泛珠三角區域”功能的地理文化潜因,也即是其文化内涵或文化底藴。
這個形象,實則是以現代文化學眼光,對作爲中國南方母親河的文化解碼。當今中外文化學者,都謂北方的母親河——黄河似一條龍,從西北高原蜿蜒曲折地流至山東入渤海,故稱黄河爲龍的形象;稱中原的母親河——長江似一只鳳,從西北進四川弓上湖北(似鳳尾),又斜下江蘇(似鳳身),平流至上海翹首(似鳳嘴),從陸家嘴流入東海,故稱長江爲鳳的形象。顯然,這些對黄河、長江的文化形象解碼,是這兩條母親河的經濟文化定位的形象體現,是與珠江的文化形象對稱的。前些年,中央决策發展黄河三角洲(即今環渤海經濟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三個經濟區,都是以出海、江口而定位,是很有現代文化學眼光的,其文化内涵,也就是各有其獨特的水文化形象。
(二)環珠三角、泛珠三角概念與珠江文化覆蓋地域
《綱要》首次啓用了“環珠三角”的名稱和概念,並繼續使用前些年倡導的“泛珠三角”的名稱和概念,也都是有其文化内涵的。因爲這兩個名稱和概念,正是珠江文化的覆蓋地域。
所謂珠江文化,就是珠江水系及其鄰近江河流域和沿南海北岸地域的文化。顯然,它既是以珠江水系流域爲主幹地帶的文化,又包括不屬珠江水系的鄰近江河(如:韓江、漠陽江、鑒江等)流域,以及南海北岸(如:潮州、汕頭、揭陽、陽江、湛江、茂名等)地域的文化。因爲這些地域,無論在地理上或是在傳統經濟和文化上,都是與珠江流域地帶同體的,所以,都屬珠江文化覆蓋地域。
《綱要》明確指出:“環珠江三角洲是指粤東、粤西、粤北及周邊省、區的相鄰地區”。還指出:“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優化珠江三角洲地區空間布局,以廣州、深圳爲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爲重點,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帶動環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快發展”。這些話語確定了環珠三角的範圍和發展方針。
前些年提出的泛珠三角合作區域,是珠江水系流域及鄰近地區,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四川和香港、澳門,即9+2,大都是珠江文化覆蓋區域(四川屬輻射或鄰近地帶)。《綱要》確定的方針是:“將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納入全國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繼續深化合作,促進中西部地區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顯然,關於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這些發展方針,是以珠江文化爲其文化基礎和支撑的。
(三)珠三角的戰略定位與珠江文化特質和文化風格
《綱要》爲珠江三角洲地區作的“戰略定位”是:“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深化改革先行區”、“擴大開放的重要門户”、“全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綜合實力居全國經濟區前列,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爲中心的資源互補、産業關聯、梯度發展的多層次産業圈,建成爲帶動環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龍頭,成爲帶動全國發展更爲强大的引擎”。
這些“試驗區”、“先行區”、“重要門户”、“基地”的戰略定位,尤其是“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的定位,“居全國經濟區前列”、成爲區域發展“龍頭”、全國發展的“引擎”的目標,固然是根據現在珠三角的經濟實力、發展潜力和發展前景而定位的,但却又是與珠江三角洲所屬的珠江文化的特質和優勢分不開的。
珠江水系的多龍匯珠和珠光四射的文化形象,顯示出珠江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開放性的特質;又由於珠江流域海岸綫長、出海口多(在珠三角有8個“門”),具有江海一體的優勢,從而具有海洋性、領潮性、共時性特强的特點。由此,使其風格與其他江河文化大不相同。如果説,黄河文化有如李白詩:“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所寫的神聖、莊嚴風格,長江文化有似蘇軾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樣的瀟灑、精明的氣派,那麽,珠江文化則如嶺南第一詩人張九齡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所寫的神韵。張九齡這句詩所呈現的詩境,可謂體現了珠江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開放性和海洋性、領潮性、共時性等特質。這些特質、風格及其所顯現的這些特性,正就是珠三角具有諸如“先行”、“門户”、“中心”、“龍頭”、“引擎”等戰略地位的文化潜因。
(四)構建開放型的新體系、新格局與珠江文化的海洋性
珠江流域的江海一體地理優勢和特質,造就了珠江文化具有特强的海洋性。由於其覆蓋地域有最長的海岸綫,有最多沿海口岸,有最發達的海外交通,從古至今都具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傳統,有深厚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有特别豐富的商貿文化、交流文化、華人華僑文化的傳統和資源。這些獨佔鰲頭的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優勢,是珠三角成爲改革開放先行區、試驗區、門户、窗口的根本原因,今後也仍然是構建開放型的區域創新體系和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的文化基礎。
在現代文化學來看,世界上以工業文明爲標誌的現代文明,是從人類對海洋的認識龢利用開始的,並由於海上交通的發達而高速發展。因爲海洋占地球面積的大部分,海上資源極其豐富,陸地各大洲因海洋分隔,來往不便,發展懸殊。從而造成具有海洋文化意識、對海洋認識利用早、占海上交通優勢、尤其是商業文明繁榮者則發達迅速的現象,並由此形成屬海洋文化者纔可稱現代文明國之説。著名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是持此説的理論權威,他在《歷史哲學》一書中,以此説而認爲:中國“没有分享到海洋所賦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響於他們文化”。這説法顯然是對中國的誤解。但他主張的“海洋文化與商業文明”爲現代文明之説是有道理的。珠三角所代表的廣東,自古商貿特别繁榮,改革開放後又經濟騰飛,正是珠江文化海洋性、商貿性特强的緣故。今後的發展仍然要更大地發揮這文化特性。
《綱要》要求:珠三角要“加强區域合作與國際合作”,構建“區域創新體系”,“規劃建設深港創新圈”,“形成以廣州—深圳—香港爲主軸的區域創新布局”。並要求珠三角“進一步發揮‘窗口’作用,以粤港澳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中國—東盟合作的重要平臺,大力推進對内對外開放,全面加强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貿關係,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分工,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這些决策的文化基礎,都在於珠江文化的海洋性、商貿性。
(五)“率先”的指導思想與珠江文化的領潮性
在《綱要》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的“指導思想”中,有6個“率先”的提法,即:“率先建立創新型區域”,“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率先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建立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基本實行現代化”。其實,整個《綱要》的各個部分,都貫串着這6個“率先”的指導思想。
這個“指導思想”的確定,顯然由於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努力,珠三角已經在這6個方面實現了全國的“率先”,因而有基礎、有根據、有能力,在《綱要》規劃的2008—2020年的22年間,再實現在全國的6個“率先”。那麽,過去是靠什麽實現的呢?今後又靠什麽去實現呢?當然首先是靠鄧小平理論確定的改革開放方針、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時,又是靠人,靠廣東人,包括老廣東人、新廣東人,包括來自四面八方共飲珠江水的珠江人。廣東人有“敢爲天下先”的開拓進取傳統精神。而這種傳統精神,正是來自珠江文化的特質,尤其是有特强的海洋性和領潮性。這是因爲瀕臨海洋,最早迎潮送汐,得天下風氣之先;又常受變幻莫測的海洋和臺風的兇猛襲擊,環境鑄就敢嘗試、冒風險、善靈變的特性,故有特强的領潮性。
所以,自鴉片戰争以來,以珠三角爲代表的廣東,層出不窮地涌現許多在中國近現代史“敢爲天下先”的人物和事件,如:在東莞虎門銷鴉片的林則徐,領導太平天國起義的花縣人洪秀全,發動
“戊戌變法”的南海人康有爲和新會人樑啓超,領導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的中山人孫中山等等。改革開放以來,從珠三角産生的領時代風騷的人和事,更如雨後春笋,遍地出生。所以“率先”的指導思想正是珠江文化領潮性的持續體現和更新更大的發揮。
(六)珠三角經濟一體化與江河文化共性及珠江文化概念
《綱要》開創性地提出了“推進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方針,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區九市要打破行政體制障礙”,“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要“統籌跨行政區的産業發展規劃、構建錯位發展、互補互促的區域産業發展格局,推動産業協同發展”。同時還要求“帶動環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快發展”,要“在粤東、粤西、粤北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此外,還要求廣州市“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强化廣州佛山同城效應”,“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區一小時城市圈的核心”,“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
這些要求,清晰地描繪出打破行政體制後的一幅珠江流域發展形象圖,即:以廣州爲中軸、珠三角爲圓心、環珠三角爲半徑、泛珠三角爲外圍的珠江經濟文化圈。如果用紙扇的形象比喻,廣州則是扇軸、珠三角是扇骨、環珠三角是扇面、泛珠三角是扇邊。這幅發展形象,無論是“圈”或是“扇”,都是以珠江流域爲範圍、以經濟發展的動力和輻射面而繪製的地域形象。顯然,這發展圖是從經濟基礎和發展走向繪製出來的,但也是有其文化基礎和文化内藴的。
以現代水文化理論看來,人類在陸地生存,必須靠江河生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條江河流域必有每條江河的文化,尤其是穿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居地或一方地域的母親河,更是有悠久傳統的文化。這是因爲在每條江河流域的人們,都有一定的地域文化共性,即有共性的思想意識、社會觀念、思維方式、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這些共性,即爲其國家、民族、地域人們的共心力、凝聚力、文化力。所以,許多國家都以自己的母親河爲代號稱謂自身的文化,以此爲自豪,以此與世界對接、溝通,如:埃及稱尼羅河文化、印度稱恒河文化;連以海洋大國自傲的西方國家,如:英國也稱其爲泰晤士河文化、美國稱密西西比河文化、法國稱易北河文化等,國内外也稱我國是黄河文化、長江文化。
所以,《綱要》不是以省市行政建制,或者以傳統的“嶺南”概念,而是以珠江流域的經濟文化基礎和發展走向而描繪出這幅發展藍圖,是很有文化基礎和文化内藴的。這個“圈”或“扇”,既是珠江經濟發展形象,也是珠江文化的概念體現和發展形象。因爲它既是以珠江文化爲基礎,又是以廣州爲中軸、珠三角爲圓心、環珠三角爲半徑、泛珠三角爲外圍的動力和發展圖形,生動地再現了珠江的多龍匯珠和珠光四射的光輝形象,使珠江文化的概念更具有實體和發展的内涵,從而可與黄河文化、長江文化等國内各大江河文化並列,可與世界各國的母親河文化更好地對接、溝通,在“茫茫九派流中國”的江河文化系統中,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整體中,在世界江河文化之林中,做出自己的貢獻,焕發更新的光輝。
(七)《綱要》的實現與珠江文化在中華文化史上的地位
從《綱要》的全文、尤其是從其“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的要求上來看,這個重要文件,顯然是立足於當今世界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走向的高度制定出來的。當今有現代文化學者認爲:西方大國已進入世界後工業文明時代,其衡量標誌,主要是現代産業體系的確立,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和基礎設施現代化的程度等等。《綱要》正在這些主要標誌性項目上,作出明確的指標和實施方案。可以預期,到2020年得以實現或基本實現時,也即是達到“基本思想”確定的6個“率先”、充分發揮“戰略定位”的功能時,就意味着珠江三角洲地區也“率先”進入了世界後工業文明時代,從而也就意味着珠江文化進入了後工業文明時代。
如果這個説法可以成立,那麽,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是很有劃時代意義的。因爲早有學者認爲:在中華文明史上,黄河文化率先進入農耕文明時代,長江文化率先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如果珠江文化隨着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步伐,也“率先”跨入後工業文明,豈不是也同樣在中華文明史上率先進入後工業文明時代嗎?所以,貫徹落實《綱要》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使命。
二、關於學習宣傳《綱要》的具體建議
(一)建議將學習宣傳《綱要》作爲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内容進行,並結合對西方現代文化學著作的學習借鑒,提高科學發展和現代文化的意識與學識,從更高更深的層次上掌握《綱要》的精神實質,提高貫徹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文化意識與决策能力。由此,除可向各級幹部推薦閲讀書目外,尚可以舉辦學習班或學術講座的方式進行。
(二)將現在通行的文化概念和名稱,逐步改進爲使用與《綱要》的精神實質一致的文化概念和名稱,即通用珠江文化的名稱和概念,以此包括和逐步取代傳統的“嶺南文化”名稱和概念。因爲“嶺南”一詞,原指“兩廣”(廣東、廣西),現廣東獨用不妥;且“嶺南文化”一詞,有封建意味較濃的“山文化”之嫌,且與廣東文化實際不符,尤其是與當今倡導的珠三角區域文化實際及發展走向不符,又有不能與黄河文化、長江文化和世界各國江河文化並列、對接之弊。所以,應在政府公文中廢除。但考慮到已長期通用,不宜一下取消,可以與珠江文化的名稱並用或混用,待經過一段時期檢驗,自然會决出利弊優劣,傳統習慣自會改變。
(三)加强對珠江文化的研究和支持力度。從上可見《綱要》所具有的珠江文化内涵,也當在貫徹《綱要》的同時,倡導珠江文化研究,應作爲貫徹《綱要》工作所必須的有機組成部分去抓。前些年成立的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在省政協主席陳紹基(任該會名譽會長)和林若等老同志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黨組直接領導下,組織各大學或研究單位的多學科專家,爲珠江文化研究開發作了不少工作,取得頗多新的文化發現和研究成果(如珠璣巷、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等),出版了《珠江文化叢書》(迄今已出版31部)、《珠江文化》雜誌(已出5期),最近又在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於前些年出版《黄河文化史》、《長江文化史》之後,基本完成了長達200萬字的《中國珠江文化史》的寫作,即將由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可謂爲珠江文化填進了我國的文化和學術空白,對《綱要》的學習貫徹,也會起到深層次的推動作用。所以,對珠江文化的研究不應視爲只是某個學術團體或單位的事情,應列爲全省重點文化工程,作爲貫徹《綱要》的項目來抓,投入更大的支持力度。
(四)將貫徹《綱要》與增强文化軟實力結合起來。文化軟實力即綜合競争力,是現代文化學的新成果,其强度的衡量也是後工業文明的標誌之一。當今世界進入高科技和文化時代,應當特别重視以現代文化觀念和高科技手段去强化文化軟實力,除發展文化創意産業、建設和諧文化等舉措之外,應特别着力拓展科技文化功力,其中包括利用電腦、網絡、手機等現代通訊工具,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貫徹《綱要》的宣傳文化活動。同時,應充分利用電視傳媒手段,製作高質量、高水平的電視藝術片宣傳《綱要》。爲此,製作一部以現代文化學視野而展現珠江歷史和現實的文化風情系列電視片是尤有必要的。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先後拍攝了《情滿珠江》、《祝福珠江》、《風帆起珠江》等系列片。應當説,這些電視片在問世之初有一定影響,但因遠遠不如中央電視臺先後播出的《話説長江》、《再説長江》等系列片,所以很快即成過眼烟雲,給人印象不深,影響不大。其主要原因在於匆匆製作,停留於一般新聞報導,欠缺高度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欠缺精闢的理論分析和歷史文化經典的詮釋,尤其是欠缺對珠江文化的總體把握和文化形態的凝現,以致欠缺文化力和生命力。如果省領導認爲有必要,珠江文化研究會可以將前些年與中央新聞記録片學術委員會、中央電視臺等聯合籌備就緒的30集系列電視片《中國珠江》重新啓動,願以此爲貫徹《綱要》和提高文化軟實力盡微薄之力,誠望得到省領導支持。
(黄偉宗)
2009年3月18日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