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廣州“西關文化”的調研報告
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文化强省的奮斗目標,這是在前些年提出建設文化大省目標的重大發展。建設文化强省,就要打造出多種多樣的强大文化品牌,尤其是需要既有地域文化經典意義、又有國際影響力、並具有“文化引領”作用的文化品牌。在我省衆多的名地名城文化中,筆者認爲廣州市荔灣區的“西關文化”,是很有打造成爲這樣的經典文化品牌的潜質和基礎的。其實,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於2008年春天視察廣州市荔灣區時,指出要重視並弘揚西關大屋的深厚嶺南歷史文化,並隨後在雲浮市視察時,又提出要該市建設成爲富庶文明的“廣東大西關”的目標可見,省領導早已發現並重視西關文化所具有的這種潜質和基礎,并且有將其打造成建設文化强省的一個文化經典品牌的意向了。爲貫徹省領導指示和響應建設文化强省號召,現根據筆者對廣東文化和西關文化的多年研究和考察所得,提交調研報告如下。
一、西關文化的内涵及其深厚文化意義
古廣州(番禺)城的西部地帶,通稱“西關”,以其在古城西部關口(即今“西門口”)之外而得名,地域範圍主要是今荔灣區。因其地域的自然地理與人文歷史的獨特及優勢,使其在廣州市、在廣東省、在珠江流域(含嶺南)、在中國、以至在東南亞和世界的文化格局中,都具有不同層次的特殊地位和典型意義,其具體内涵和意義,分别體現於下列以文化實體或載體爲標誌的文化因素或特質中:
(一)以“荔枝灣”爲標誌而體現的百越文化、水鄉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廣州市的西關地帶,又稱荔枝灣,是因其地域是珠江河畔的一道河灣,並盛産荔枝而得名,自古以“一灣春水緑,兩岸荔枝紅”的水鄉景色而著名於世。此地原是城外郊野,河汊縱横,江海淼淼,適宜水上居民生息。所以,在遠古時代即有被稱爲“水上民族”的嶺南土著——百越族中的南越族人在此栖息。自秦代建城以後,西關成爲名副其實的郊外水鄉,大量水上居民、疍家、漁民在此依水謀生;同時,西關又是廣州與内河、海外交通樞紐,造成這裏又是歷代水上運輸和商賈世家的地盤,至今仍存的第十甫、十八甫和第一津等地名中的“甫”和“津”,乃碼頭、渡口遺存的文化實证。所以,荔枝灣的地名和實體,標誌並體現着西關文化,具有標誌嶺南土著的百越(南越)文化之根,並典型體現廣州和廣東特色的水鄉文化(含水上居民、疍家、船家、商家等文化)的内涵和意義。近年西方有新發現,稱百越族係水上民族,原屬東南亞一帶海島的海上民族,並稱這族群乃人類原始人種(另有一説是人類原始非洲);近年西方還有現代水文化論者稱,地球原是一片海洋,人類及世上一切動物,皆誕生於海水孕育的細胞,海水漸减而出現陸地,從海上誕生的人類及部分動植物才在陸地上生存,在陸地生存也始終離不開水,所以,所有人聚居的地方都必定有江河湖泊,並多以水而定名、定界、定文化,從而確立水决定人的生命、生存、生産、生活和意識的水文化理論。由此,西關文化也因其具有百越文化之根和嶺南水鄉文化特質,而具有與人類原始東南亞海上民族和世界水文化體系連根對接的内涵和意義。
(二)以“西來初地”爲標誌而體現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珠江文化、海洋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西來初地”是西關古代一個口岸的地名。源於南北朝時代,印度佛教禪宗和尚達摩,從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在此登陸上岸。達摩傳入的禪宗後來在中國有很大發展,後人即在其登岸處立“西來初地”石碑紀念,從此作爲這口岸之地名。原口岸遺碑現仍存西關上九路。這地名及遺碑,標誌着西關原是廣州和廣東的一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連接着通往世界各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這個口岸,還意味着古代的西關是一個河海連通的古港,是珠江連通南海的珠江三角洲中的一個河海交通樞紐,是體現珠江文化的江海一體特質,並具有特强海洋性和領潮性文化淵源的標誌所在。因爲珠江三角洲(含廣州)本來是南海中一片毗鄰陸地的海底地層,海水逐漸退縮而形成海陸聯體、河網縱横的三角洲,成爲珠江的出海口,即通稱的“門”(如虎門、崖門、磨刀門等),達八個之多。所以,珠江的最大特色是江海一體,珠江流域的文化與其他大江大河(如黄河、長江)文化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與世界海洋文化有直接的共體共脈的特質和關係。由此,西關文化也就具有體現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珠江文化,並連接世界海洋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三)以“十三行”爲標誌而體現的商貿文化、亞太交流文化、海外華人華僑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汪洋書記前些時候,對關於廣州十三行遺址恢復問題的兩份《省政府參事建議》,在一個月内先後作出兩次重要批示,可見高度重視,這不是偶然的。廣州在明代已是中國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西關現仍存的“懷遠驛”地名及其遺址,就是供當時外國商人前來暫住的地方。清初開始,西關的“十三行”地帶的對外貿易更是繁榮。因爲“十三行”是清初受官方委托而全權掌管對外貿易的商業集團,是當時中國六大商幫(含晋幫、徼幫、浙幫、蘇幫、閩幫)中最强的粤幫主要代表,其在西關的管轄地帶,從干隆年間開始,是中國對外進出口的唯一口岸,直到道光年間鴉片戰争失敗,迫使清朝開放“五口通商”才結束,壟斷全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兩百多年之久,是清代中國最大外貿集團和“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所以,建國後五十年代在廣州創辦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改革開放在廣東“先走一步”,是有歷史淵源的。據中山大學著名歷史學家黄啓臣教授在《明清廣東商人》一書中提供的史料,清代西關十三行在世界有貿易關係並建有粤商僑民會館的國家和地區有: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毛裏求斯、菲律賓、美國、泰國、加拿大、秘魯、古巴、墨西哥等。此外,有貿易關係但一時尚未建粤商僑民會館的國家和地區更多,如緬甸、柬埔寨、澳大利亞、俄羅斯、葡萄牙、西班牙等。從這些史料可見,十三行與這些國家和地區不僅有商貿關係,同時有文化交流關係;而這些國家和地區,又主要是亞洲太平洋地區,意味着十三行主要從事亞洲太平洋區域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而其在各國建立粤商僑民會館,也可謂世界華人華僑文化之緣起。所以,十三行標誌並體現着西關文化具有商貿文化、亞太交流文化、世界華人華僑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四)以華林寺、光孝寺爲代表而體現的禪宗文化、六祖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印度達摩和尚當年在西來初地登岸後,曾在現仍存的華林寺地帶短期停留並傳教,後來才在此正式建寺。達摩從廣州北上,至河南嵩山少林寺正式設壇弘法,被尊爲中國禪宗始祖,故西關的華林寺則可謂印度佛教禪宗教派進入中國的登陸聖地,具有拉開中國禪宗文化序幕的意義。位於西門口附近的光孝寺,是廣州歷史最早、又是佛、道、儒三教共尊的寺院,並是六祖惠能正式剃度出家之地,在中國禪宗文化和六祖文化史上,具有轉折性的里程碑意義。此外,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也都在西關地帶有種種遺存或舊址。所以,西關文化具有較早較多的宗教文化内涵,是佛教禪宗文化始發地和六祖文化轉折地,並具有中國傳統三教合一、中西宗教和睦共處的典型意義。
(五)以陳家祠爲標誌而體現的書院文化、姓氏文化、儒家文化、廣府文化、嶺南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位於廣州中山七路的陳家祠,是一座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書院舊址。始建於清代中葉,原是陳氏家族的書院,原是陳氏宗祠,並是供本族子弟讀書及趕考攻讀的書院,是傳統書院文化、姓氏文化、儒家文化的歷史載體。書院建築是典型嶺南廣府文化風格,屋頂及梁柱全是以廣瓷裝飾;院内歷代多有嶺南民間工藝陳設,著名的“廣瓷”、“廣彩”、“廣雕”、“廣綉”均在此露其峥嶸;尤有深意的是西漢初年,漢文帝派專使陸賈南來勸南越王趙佗歸漢,曾在這地帶小住,以候迎送。陸賈的使命是促使嶺南與中原統一,促使漢文化與嶺南土著百越文化的融合。從而此地又有南北文化融合而發祥廣府文化的意義。前些年在此立有陸賈南來的紀念塑像,標誌着這一重要的文化内涵與淵源。所以,陳家祠可謂書院文化、姓氏文化、儒家文化、廣府文化和嶺南文化在西關文化中的綜合縮影。
(六)以錦綸會館、器皿行爲標誌而體現的絲綢文化、衣飾文化、金玉文化、銀銅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位於西關上九路的錦綸會館,是清末建築,是中國首位創辦民族資本繅絲工廠的企業家陳啓源的紀念地,標誌並體現着西關是嶺南絲綢經濟與文化的中心,是絲綢工商業和文化的基地。中國古代的特産是絲綢,出口商品主要是絲綢,衣飾領先是絲綢,“廣綢”、“廣綉”的産銷中心在西關,絲綢文化和衣飾文化中心也在西關。由於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傳統和現代的古玩、玉器、金器等飾物文化、金玉文化,也以西關爲中心或領潮之地。可以説西關是中外絲綢、衣飾、金玉文化的交匯中心。
(七)以茶樓、艇仔粥、中藥行爲標誌並體現的茶文化、飲食文化、中成藥文化,以及中西結合的飲食、醫藥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廣州人有上茶樓喝茶喫飯的傳統,著名的茶樓多在西關,如陶陶居、泮溪、蓮香樓都是百年老店,所以,茶文化、飲食文化的中心在西關。在食品中,著名的艇仔粥尤有水鄉特色,它是船民在小艇上以剛從河中撈起的魚蝦做粥而得名,現撈現煮,新鮮可口。茶樓的飲食品味,也是以清淡新鮮、小型多樣爲主,俗稱“一盅兩件”的飲茶“點心”款式,即是典型體現。其實,廣東人飲茶款式與西方人喝咖啡相似,請人喝茶喫飯主要是會朋友、談生意,也與西方人餐館會客類同,從而可以説飲茶飯局是一種中西合成文化。西關又是廣東中成藥的生産和銷售中心,何濟公、樑培基等老牌藥廠皆在西關,故可稱中成藥文化中心。中成藥是將中藥材制成膏、丹、丸、散,是中國傳統制法,也有吸取西藥技術之處,這也是西關文化善於吸取消化外來文化的一種體現,可謂中西結合、以中爲主的飲食、醫藥文化。
(八)以西關大屋、騎樓、古巷爲標誌而體現的宅居文化、街市文化、古巷文化、海洋性氣候的善居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汪洋書記在視察西關時,對西關大屋的嶺南文化特色與内涵十分贊賞,隨後提出廣州市要建設成爲“首善之區”的奮斗目標。這是很有眼光的真知灼見。西關大屋與北京的四合院、廣東的客家圍屋等民居建築的最大不同,在於不是封閉式的,而是貫通式的,即:每座總體上是前後二進或三進建築,每進之間是天井,每進中間都是寬敞的客廳,兩翼是住房或書房:頭進的大門有三重:一是扇門,又稱脚門,僅大門一半高度,日常關閉,上爲通風,下爲屏風;二是趟櫳,用園木等距離排列搆成,既防盗而又通風;三是厚木大板門,通常夜間才關閉。所以,整體是通風建築,適宜南方海洋性的炎熱氣候。尤顯這種氣候特色的是騎樓式的街市建築格局,即:每個商店鋪面之上,都有延伸覆蓋的樓層,謂之騎樓;樓上每層可住人或貯物,樓下爲人行道,通街騎樓相連,使商店防曬防雨,又方便顧客進出流動,是典型的適應海洋性氣候的商貿街市建築,西關的上下九路、第十甫、恩寧路即是這種街市文化格局的典型體現。廣州的城市街道結構,大體是“大道”(或“路”)、“街”、“巷”三個層次。最小的“巷”,相當於北京的胡衕,上海的里弄,是城市的最基層,是社會結構的細胞。小巷的建築結構,也很有海洋性氣候特色:每條巷的路面,大都由青石板塊砌成,龜背形,下雨時雨水很快分流,暑天則石板很快散熱,同過去廣州人愛穿的木屐功能一樣。過去西關人穿木屐特有風韵,走在青石板小巷裏的情景和響聲,充滿着南國情調的動人交響樂。歐陽山的長篇小説《三家巷》生動地描寫了這情景,也較好地描寫了廣州和西關的宅居文化、街市文化、古巷文化、海洋性氣候的善居文化。
(九)以花市、花地、粤劇、“西關小姐”爲標誌而體現的風俗文化、風情文化、藝術文化、時尚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每年廣州的除夕花市風俗,加之散文大師秦牧的名作《花城》的美化和影響,使廣州在羊城、穗城之外,又增加一個“花城”的美稱。這標誌着廣州的風俗文化,是歷史悠久而又尤有春意的。這也充分體現於西關文化中。尤值一提的是在西關,有個鄉村地名叫“花地”,因歷代以種花爲生而得名,這也是廣州人愛花的標誌。廣州人不僅除夕花市,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插花、送花、種花傳統,可謂廣州特有的一種風情文化。現仍存西關的“八和會館”遺址,是粤劇戲班集社之地,標誌着這著名的“南國紅豆”也是西關文化的重要内涵。粤劇緣起於珠三角水鄉的“紅船班”,是因其多以乘座紅色大船到各水鄉演出而得的俗稱。當年西關也屬水鄉,故其也屬西關藝術文化之列。另有語言學家稱:粤語的代表是廣州話,廣州話的標準音是“西關小姐”音。這説法的語音學依據不詳,美學依據則是以貌取音之理。古語雲:“人美言亦美”。言,包括語和音。其實,“西關小姐”的出名,主要不在於語雅音美,而在於其素質和氣質,即既有傳統文化素質,又有西方文化氣質,這也是西關特具海洋文化優勢造就的,是西關文化特具海洋性、領潮性、共時性的體現,可謂與時俱進的時尚文化,這也是西關文化尤有中西文化結合特色的一個體現。
(十)以沙面、六二三路、“刑場上的婚禮”爲標誌而體現的現代民主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的内涵和意義
沙面是西關南面珠江河畔的一個小島,從清末開始成爲外國租界地和領事地;島對岸的河邊,稱爲沙基。1924年發生廣州與香港工人聯合舉行的著名省港大罷工,旗幟鮮明地反對帝國主義,是中國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同年6月23日,在廣州舉行示威遊行。當遊行隊伍經過沙基時,住在沙面的帝國主義軍隊竟然開槍射殺遊行群衆,致多人死傷,歷史上稱之“沙基慘案”。由此,建國後將沙基易名爲“六二三路”,以資紀念。所以,沙面、沙基、六二三路,既記録着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罪行,又記録着革命先烈以鮮血寫下的英雄歷史龢民主文化。緊接省港大革命之後的廣州起義,更揭開了廣州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紅色革命史頁。在這場光輝的浴血鬥争中,西關兒女周文雍、陳鐵軍,在反動派屠刀下舉行的“刑場婚禮”,以革命的英雄行爲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浪漫樂章。這曲史詩,既是西關文化具有紅色文化内涵的標誌,又是西關的名人文化多有西方文化色彩的一個體現。除周文雍、陳鐵軍之外,西關還涌現許多文化名人,如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新學先驅鄧家仁、鄧家讓兄弟,孫中山的得力助手陳少白,開創中西醫結合先河的“發冷丸”首創者樑培基,著名婦産科專家樑毅文等,都有留洋的經歷或引入西方文化、進行中西結合的業績,由此也可見西關文化大都有西方現代文化色彩。
從上可見,西關文化是一種博大精深的經典文化。它作爲一定地域的文化,其内涵是全面、多樣、豐富、系統、領先的,是全省許多文化名地名城所望塵莫及的;從其文化意義而言,它在不同層次上都具有代表意義,尤其是相當集中而典型地體現了珠江文化(含嶺南)的特質,即:海洋性、領潮性、多元性、包容性、開放性、商貿性、務實性、平民性,是珠江文化(含嶺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所以,它完全具有打造爲建設文化强省的地域文化經典品牌的潜質和基礎,應當以最大的智力、人力、財力、物力去進行打造。
二、如何打造西關文化并發揮其“文化引領”作用
(一)經典化。將上列十項標誌性的文化實體或載體,作爲標誌西關文化的經典去進行打造。一方面是硬件打造,原已打造的上下九步行街,以及現正進行擴建的陳家祠廣場,即屬此類。此外,還應增加十三行或西關文化博覽園等經典文化實體的建設,並應將上列十項標誌性文化實體或載體,都重新予以經典化的打造;另一方面是軟件打造,即要媒體和出版物,都將西關文化及其標誌性文化實體經典化,尤其是在各種廣告和電視劇製作中,使之能有如上海的“十裏洋場”外灘、北京的王府井那樣的名氣,具有標誌廣州文化的經典意義。當前應當利用正在進行籌備硬件建設的時機,大抓輿論宣傳,利用拆遷、征名、徵求民意等方式,向群衆普及西關文化的内涵和意義,家喻户曉才有知名度,才有經典性,才有文化引領作用。
(二)視像化。用大力氣進行西關文化的電視片和現代高科技影像城製作。一是將過去的經典名作視像化,即將歐陽山的長篇小説《三家巷》、黄谷柳的長篇小説《蝦球傳》(有關疍家章節)、陳殘雲的《香飄四季》(有關西關茶樓章節)、秦牧的散文《花城》(有關花市、花地篇章)製作爲電視劇或主題影像園(城);二是將新人新作改編爲電視片,如樑鳳蓮的《西關小姐》,祝春亭和辛磊的《大清商埠》;三是大搞以西關文化爲題材的動畫片或動漫城;四是發動音樂界以西關文化爲主題譜寫歌曲,作爲影視的主題歌或流行音樂傳唱。
(三)理論化。雖然西關文化早有名氣,但對其理論研究甚少,對其概念、内涵、意義、影響都乏研究。應當設立專項課題,組織專人深入研究,舉辦各種層次(巿、省、全國、國際)專題論壇、出版專著或系列叢書,爲其立論,特别是加强對其如何在建設文化强省中發揮引領作用的研究。同時要將現有的西關文化系列化,即將各種歷史遺存,進行認真清查盤點,無論物質文化遺産或非物質文化遺産,都進行系列化、系統化的整理,既作保護和研究之用,又作産業開發和旅遊開發之用,從而對西關文化進行系統的、理論的昇華。
(四)産業化。上述十項文化内涵,皆可分别作爲文化産業,尤其是作爲文化創意産業,分别策劃,做出規劃,作爲文化投資項目,招標經營,政府資助。同時,又將這些文化産業帶動其他産業的發展,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五)民俗化。前些年佛山以“走通濟橋”爲每年元宵節的風俗,開始只幾千人參與,去年增至數萬人,今年劇增至十七萬人。佛山通濟橋建於明代,與西關的“通福橋”(又名五眼橋)相通,是當時廣州至佛山必經之路。現倡導廣佛同城化,大可以將“走通濟”與“走通福”連通,以填補廣州元宵節無風俗活動的空白,又可以民俗活動促進同城化。此外,廣州歷代民俗活動中,春節後的初七“人日”是郊遊日,近已淡化了,應予恢復推廣。還應將“西關小姐”的評選進一步提高質量和聲譽,使之權威化、民俗化。文化活動民俗化,才有群衆參與,才是群衆文化。
(六)擴大化。汪洋書記要求雲浮市建設成爲富庶文明的“廣東大西關”,我看實則是要求西關文化向雲浮市轉移。由此,我上月提交的《轉變發展方式,建設“廣東大西關”——創議在廣州市荔灣區(老西關)與雲浮市鬱南縣(新西關)之間錯位跨越合作》參事建議,受到汪洋書記的重視和批示,現兩地正在密切合作行動中。這些行動本身,就是將西關文化擴大化的行動,實質上也即是西關文化的深化和文化軟實力的强化,同時也意味着開創了經濟與文化“雙轉移”的先河,勢必在全省具有“文化引領”作用,必會有力促進實現將“西關文化”打造成建設文化大省的經典文化品牌的目標。
(黄偉宗)
2009年8月5日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