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利用新一輪國際高新産業與技術轉移的機遇實現我省IC産業的跨越式發展

  我省集成電路(以下簡稱IC)産業已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去年深圳的IC設計産業雖然經受金融危機的重挫,其産值仍超過61億元,首次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位,正式確立了在國内的龍頭地位,這是值得慶賀的事。但是必須看到,與長三角及京津環渤海地區相比,我省IC産業的總體規模與技術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與我省的經濟大省地位和對IC的需求極不相稱。如不認真對待,短期難以趕上。爲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超常規的發展思路,利用新一輪國際高新産業與技術轉移的機遇,加速實現我省IC産業的跨越式發展。

  當前國際IC産業轉移出現新的特點和趨勢,廣東如何主動地利用國際IC産業轉移機遇,做好引進、吸收、再創新以及實施設計業帶動突破的自主創新策略,實現IC産業後發優勢,對提高廣東IC産業國際技術競争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進一步認識發展IC産業對我省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的重要意義

  (一)廣東要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IC産業應爲首選

  廣東高新技術産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爲廣東經濟發展的第一增長點,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由2002年的4700億元增加到1.87萬億元。以往推動廣東經濟高速發展的因素主要是體制的優勢、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和靈活的土地制度。但是,如今這些優勢隨着全國其他地域的進一步開放,逐步淡化。

  近幾年來,省政府提出了“産業和勞動力雙轉移”,以及“騰籠换鳥”的産業布局思路,其目的是讓“傳統粗放經濟”搬出珠三角,而把具有“設計、創造、研發”屬性的産業引入珠三角,並陸續出臺了關於工業産業結構調整、提高工業産業競争力、九大産業發展規劃等文件,加快扶持支柱産業,使全省工業産業結構逐步合理化。同時還提出建設7大製造基地(全球電子計算機製造基地、全球通信設備製造基地、全球家用視聽設備製造基地、全球電子元器件製造基地、軟件産業基地、汽車電子新興製造基地、娱樂玩具電子新興製造基地),這些决策與措施都是非常正確的。因爲這些産業都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所在。

  但是,我們認爲,上述7大産業中的核心是IC産業,IC是這些産業的大多數産品的核心技術與知識産權所在,所占的價值均在80%以上。也就是説IC産業爲上述産業創造80%以上的經濟價值,要尋找更核心的新經濟增長點,IC産業應爲首選。

  (二)IC是國民經濟的催化劑,是創新之源、價值之本

  IC的産業鏈很長,從單晶硅的提煉到精細化學品的制備,從裝備製造到自動化生産綫的建立,從電子系統設計到芯片生産、電子整機製造,幾乎涉及原材料、化工、精密製造、自動控制等所有的工業領域。IC産業發展可帶動上下游産業:如軟件、光電子、材料、專用設備製造、化工、儀器儀表與冶金等行業的發展。IC産業被譽爲國民經濟的催化劑,根據相關的統計資料分析,IC産品1-3元的産值可以帶動近10元的電子信息産品産值,並間接産生了近100元的國民經濟産值。根據半導體工業協會(SIA)預測,2012~2015年世界IC産值將達到5,000億美元,將拉動500,000億美元的世界GDP。

  IC是各個行業産品的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所在,是創新之源、價值之本。知識産權對於經濟的發展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可以擺脱國外專利控制和束縛,打破國外組織和企業對相關專利收費的定價權。只有我們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與國際先進技術公平競争,擺脱被價格束縛和技術束縛的尷尬境地。二是可以提高我國産業的創新能力,通過發展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我們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創新體系架構。

  (三)廣東具有龐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市場

  以廣州爲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爲全國乃至全球電子製造中心之一,匯集了大批國内外著名的通訊、電子信息和家電生産企業。龐大的電子整機製造業,爲IC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我省的IC産品消耗量占全國的一半,然而每年所需的IC大部分(幾乎80%)靠進口,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外匯,而且在技術上受制於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省信息産業及其他與IC聯繫密切的産業的發展。

  (四)要提高廣東科技水平,發展IC技術是必由之路

  因爲信息技術與物質科學、太空科學技術、地球系統科學、生物技術、生命科學技術、材料科學技術及能源科學技術等爲21世紀重大影響的十大科技趨勢領域,具有豐富的研究内容。信息技術將會出現微電子向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率、低成本方向發展,計算機向超高速、小型化、並行處理、智能化方向發展。這些研究領域都是我省比較薄弱的。

  二、充分認識我省目前IC産業與技術的現狀與差距

  (一)廣東IC産業全國排行第三

  近幾年來,我國内地集成電路産業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自2000年到2004年四年間,内地集成電路産量和銷售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爲同期全球最高。據賽迪顧問預計,2009~2011年這3年,中國集成電路産業銷售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7.7%。到2011年,中國集成電路産業銷售收入將達到3415.44億元。我國IC設計企業主要分佈在全國四個區域的國家7個IC設計産業基地,其中以上海爲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企業數爲204家,以北京爲中心的京津環渤海灣地區爲85家,以深圳爲中心的珠三角地區爲77家,以西安、成都、武漢、重慶爲中心的中西部地區爲55家。從總體來看,我省的IC産業只占全國的18%,這與我省的經濟地位和對IC的需求極不相稱。

  (二)IC産業鏈的三個主要環節——設計、製造、封裝,廣東三缺一,製造業不强

  我省IC製造業與長三角及京津環渤海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截至2007年底,國内已經有集成電路芯片製造企業近50家,擁有各類集成電路芯片生産綫50條。其中,12英寸生産綫3條,8英寸生産綫12條,6英寸生産綫12條,5英寸生産綫9條,4英寸生産綫14條。這些代表中國半導體水平的生産綫幾乎全都分佈在長三角和京津地區,廣東省現有4英寸、5英寸和6英寸生産綫各一條,在建的5英寸-8英寸Si-Ge(鍺硅)生産綫一條。從IC設計、製造、測試、封裝、以及相關的設備材料整個産業鏈看,製造是核心基礎。從産業鏈的拉動和群聚效應等方面嚴重影響着我省IC設計業的發展。

  (三)我省整機企業所用的芯片基本上要依賴進口

  集成電路不僅是電子信息産業的基礎,也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在各行各業中,IC芯片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元器件。我省的電子信息産業雖然非常發達,但目前整機企業所用的芯片基本上爲國外産品所壟斷。以我國著名的家電製造商美的集團爲例,雖然美的集團的年營業額高達600億人民幣,但是各種家電的控制芯片却基本上要依賴進口,使得企業缺乏核心競争力。

  (四)值得注意的一個新動向:我國内地二綫晶圓廠逆勢建廠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内外許多IC企業都在調整布局,壓縮投資,特别是IC製造業。但是,奇怪的是,我國内地二綫晶圓廠興起一股逆勢建廠的高潮。據報導,中芯與各地方政府合作,在創造由地方政府出資、中芯出力的營運模式奏效後,成都成芯、武漢新芯案例便成爲國内各地方政府積極仿傚的對象,欲打造境内晶圓廠、自給自足的IC供應鏈的投産計劃紛紛出爐,近期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將興建“晶誠科學園”,打造8寸電源管理IC晶圓生産廠,初步估計年産能約3萬片8寸晶圓,目前已完成投資人民幣20億元。

  除了鄭州晶誠8英寸綫業已投産之外,英特爾大連12英寸項目以及無錫海力士12英寸綫、中芯國際深圳8英寸綫、華潤微電子8英寸綫等都處於在建狀態。在山東,由深圳浪潮電子與山東省濟南高新控股集團合資的華芯半導體,預計總投資超過人民幣200億元,擬興建12寸晶圓廠。由此可見,盡管經濟不景氣,國内仍有新一波IC製造建廠遍地開花的趨勢。從目前情况看,2009年乃至於今後幾年,對IC産業的投資都會逐漸增加。這至少説明兩點:一是他們還是看好今後的IC産業的市場,二是希望完善自給自足的IC産業鏈。面對這一新動向,我們必須冷静地加以分析,切忌魯莽行事。

  以往IC産業轉移對廣東IC創新能力培養效果並不顯著。首先反映在IC設計技術没有重大突破,部分設計企業爲節省成本,還停留在原始的手工繪製。我省是世界製造業中心,但80%以上的芯片都來自進口,特别是高端芯片、産品中的主芯片,如CPU、SOC類芯片,更是幾乎100%進口。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缺口,國内的芯片生産企業却找不到市場,目前國内的芯片生産企業(特别是純代工芯片生産企業),大部分市場訂單來自於國外,作爲中國最大的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僅20%的訂單來自於内地企業。國際IC産業轉移並没有帶來預想中的技術溢出效應和人才溢出效應,相反,外商直接投資的企業由於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福利待遇,短期内反而與國内IC企業形成人才競争、科研資源競争和市場競争的局面。

  (五)風險投資推動IC設計技術創新

  近年來,我省一些IC設計企業得到了國際風險投資機構的認可。僅國家IC設計深圳産業化基地内的企業,就已經有安凱、國微、艾科、芯微等8家企業獲得了總額達7800萬美元的國際風險投資,其中,最大的一筆超過了3000萬美元。統計顯示,目前深圳獲得國際風投注資的企業比例已接近10%,其中留學生企業獲投比例達50%。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深圳IC企業迅猛發展,IC設計業已經佔據全國領頭羊地位。2008年深圳IC設計業總産值突破61億元,占全國IC設計業總産值的23%。

  (六)電子制程服務技術迅速發展可以使IC企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品質更穩

  在電子産品價格逐年下滑、産品生命週期日趨變短的推動下,電子製造行業進行製造業務分工,集中資源以强化核心競争力已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電子制程與服務應運而生並不斷發展。科學的電子制程供應鏈可將生産效率提高20%。通過經驗豐富的技術工程師對電子制程方案、材料選用、倉儲管理、物流方案以及使用良好的現代裝備對其焊接、粘接、粘貼、緊固等生産流程進行改良,包括對關鍵IC本地化采購或合作研究進行設計。文化結構、思維方式、文字特點、應用形式等决定了中國電子製造産業發展必須將國外的共性内容進行改造以適應中國特點,由此産生了中國電子製造産業的原創性和增值性需求。從製造業發展看,服務化趨勢日益顯現,從服務業發展看,現代服務業日益興起,“服務—工業化”已成爲一種趨勢,“創新—生産—營銷”一體化特徵日益明顯。只有專業的電子制程方案供應商才能提供横向無縫鏈接的解决方案,才能給企業帶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品質更穩的IC選擇。

  (七)企業IC産品開發及其産業化存在的“整機與芯片互動”脱節問題

  我國現有的大多數整機産品設計及其應用是引進國外的技術方案,按照别人的技術路綫圖包括技術標準跟踪,難以提出從標準、自主系統架構、關鍵技術出發的整機核心IC需求的技術要求;另外我國的IC設計企業缺乏對IT技術標準的研究,缺乏系統及其平臺設計經驗,缺乏對國内外市場信息及其技術專利的瞭解,也難以設計出整機系統所需的市場競争力强、且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IC産品及其完整的系統解决方案,何况産品的性價比、質量、品牌等也得不到認可。

  三、利用新一輪國際高新産業與技術轉移的機遇,實現我省IC産業的跨越式發展

  (一)國際IC産業轉移新特徵與機遇

  1.投資的提昇和産業前景的發展。

  前一段時間,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整個産業鏈都處於低谷,許多國際芯片製造商認爲芯片製造業利潤空間不大,普遍實施輕晶圓策略,紛紛將其IC製造部分出售以套現,並將資金投向研發與設計業,結果形成了兩大發展趨勢:委外代工及合作研發道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後,根據SEMI

  World

  Fab

  Forecast最新報告,整個産業供應鏈已經看到穩定回昇的訊號,臺積電宣佈,2009年增加投資回復到2008年19億美元的水平,此大額的投資金額主要將用於擴充40、45納米及更先進的制程技術産能。新加坡特許半導體(Chartered)在2009年看到65納米制程技術的强勁需求,决定提高投資幅度33%達到5億美元,主要進行12寸廠的産能擴充。另外一方面,聯電也受到先進制程回温需求刺激,投資也從低於4億美元提高到5億美元,近期存儲器晶圓廠首次呈現投資復蘇的迹象,2009年第1季已經可以見到存儲器産品價格趨於穩定。韓國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海力士(Hynix)已經先後宣佈提高2009年下半年的投資額度。

  後封裝測試方面,在今年第2季時候受到上游晶圓代工廠强勁需求的影響,産能利用率皆已明顯提昇。臺灣主要的封裝測試業由於受到先進制程與特定應用的强勁需求,也提昇其投資規劃,預期進入下半年第3季起將可見更明顯的健康成長信號,SEMI則是對2010年産業前景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這是由於全球經濟復蘇後對IC的需求看好的緣故。

  2.國際IC産業轉移給我們帶來的機遇。

  當前,全球集成電路産業處在重新布局的重要關頭,國際半導體廠商爲了盡量壓縮生産成本,並尋找新興市場,今後仍會把中國大陸作爲其全球發展的戰略重點;臺灣大型IC生産企業也加快向大陸轉移,我省集成電路産業鏈的規劃一方面應該考慮全球化的大趨勢,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另一方面也應充分利用全球半導體産業向中國内地轉移的大好時機,將産業的上下游補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開放的、全球化的産業鏈布局。

  3.金融危機給廣東IC産業帶來的機遇。

  金融危機給廣東IC産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不但令歐美日韓大多數IC公司大傷元氣,其毛利率、現金流掉到歷史最低,并且也給國内的芯片製造商造成了重創。中芯國際是我國最大、世界第三的IC代工企業,根據其2009年初發佈的財報顯示,其2008年第四季度净虧損額與上年同期比翻番至1.245億美元,營收同比下降31%。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大量的IC企業面臨要麽退市,要麽進行大規模的重組,要麽被大公司收購的選擇。由此可見國内的IC産業正在面臨有可能重新洗牌的格局,因此我們要抓住這次機遇,大力發展我省的IC産業。

  (二)建議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我省IC産業必須走自主可控的發展道路。

  國内IC産業對國際市場存在着高度的依賴,一是資金依賴,從2000年到2008年,國内IC産業累計投入約爲1500億元,80%以上來自海外,目前外商獨資企業在國内IC産業銷售收入中所占比重已超過60%。二是技術依賴,國内IC産業所需的生産設備95%以上依賴進口,EDA設計軟件98%以上爲進口,0.18微米以下大生産工藝技術幾乎100%依靠引進。即便是IC製造、封裝所需的一些關鍵原材料,也有80%以上無法實現國内自給。三是市場依賴,目前對外出口在國内IC産業整體銷售收入中所占比重超過70%,其中製造業的出口比重更超過了80%,各骨幹企業大多嚴重依賴外單。另一方面,我省每年所需的IC大部分(幾乎80%)靠進口,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外匯,而且在技術上受制於人。這是由於我們前期走的是非自主可控的發展的結果,畢竟一個受制於人的産業是無法做到持續健康成長的。只有掌握産業發展的主動權,才是我們IC産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真正自主創新能力來自自身,技術設備可以引進,而創新能力不可引進。换句話説,創新的主體只能是自己,而且必須整合一切創新因素,規劃好可行的創新路徑才能切實創新。

  2.以IC設計業帶動突破的自主創新策略。

  IC設計業在整個産業鏈中相比較而言是我省的强項,有很好的基礎,特别是深圳市,這幾年發展很快,在謀劃如何利用它的龍頭帶動作用,使整個産業鏈一起聯動時,首先必須解决技術創新存在的“高風險與缺資金”問題。由於我國IC設計的核心技術尚未擺脱國外的封鎖和控制,而要抓住當今世界技術及其標準處在轉折期的機遇,形成自主創新,必然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來引進龢利用别人的知識産權,或别開新路研發自主知識産權。目前我國相應的融資機構和投資商還不看好集成電路設計業,主要是承受不了集成電路技術不斷昇級、産品更新快所帶來的高風險,另外,這些融資機構和投資商也看不上IC設計企業的規模實力。因此我們必須整合我省的IC設計企業的力量,把衆多的小型設計公司,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整合成爲具有一定規模的,有一定抗風險能力的聯合公司。

  但從長期來看,我們應借鑒日本半導體企業奉行的自行設計、自行生産的原則,建立起設計與生産“一條龍”的行業體系,以官方爲主導共同聯合生産技術的發展戰略,開發更多關鍵技術,增加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IC産品的比例。只有建立了“一條龍”的行業體系才能發揮IC設計業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快制定本土標準將是提高IC設計企業核心競争力的必由之路。

  3.必須積極發展IC製造業。

  過去,在廣東IC産業發展政策上存在着一種誤區,認爲發展IC産業特别是製造業投入大、難度大、風險高、成功率低、回報小,廣東已失去發展IC製造業的最佳時機,只有發展平板顯示器件是一個機遇,不可錯過,因此轉爲重點發展液晶平板産業。但是我們認爲:“只有發展IC製造業才能帶動上下游産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只有發展IC製造業才能爲IC設計業提供良好的産業平臺,提供良好的設計用元器件庫,才能直接生産終端産品。”“只有發展IC製造業才能解决‘用’的問題。”

  當前,全球集成電路産業處在重新布局的重要關頭,我省集成電路産業鏈的規劃一方面應該考慮全球化的大趨勢,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另一方面也應充分利用全球半導體産業向中國内地轉移的大好時機,將産業的上下游補齊。

  4.以電子制程創新促進IC技術創新。

  電子制程技術對電子信息産業在降低成本、提高品質以及提昇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發展電子制程技術也是廣東發展IC産業的需要,通過大力扶持電子制程創新,可以充分營造廣東IC技術創新的總體環境。我省擁有華爲、中興通信和TCL等强大的電子整機製造集群,我們可以針對通信、家電等優勢行業的需求,通過制程技術創新,在無綫通信核心芯片、數字音視頻多媒體芯片、高清晰平板顯示驅動芯片等核心芯片關鍵技術上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從而有效支撑廣東地區優勢産業的發展和核心競争力的提高,把廣東IC産業融入電子産品資源供應鏈條中去,進一步創造價值,降低系統成本,增强核心競争力。

  因此,在國際IC産業轉移背景下廣東IC産業自主創新總體戰略爲:以發展電子制程技術促進廣東IC産業技術的自主創新。

  5.狠抓我省高校IC專業水平的提高,適應我省IC産業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我省華工、中大、曁大與深大等高校,均設有IC設計專業,但他們與全國其它高校如復旦、交大、清華、北大等還有不小的差距,清華與交大能研製我國高清數字電視標準的芯片,東南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在研發我國標準的3G芯片方面,都有不俗的貢獻。而在IC測試與製造方面,我省高校更是落後很多。在臺灣IC産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政府的中長期計劃引導、研發機構和大學的前期技術支撑、自己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起到了核心作用。遺憾的是,我省高校目前尚未形成這種能力,因此,狠抓我省高校IC專業水平的提高,對實現我省的IC産業和技術的飛躍式發展有重要意義。當然,引進國内或國際先進高校,也是一條可選的途徑,但是再好也是别人的。

  6.在産業鏈的規劃中,必須解决“産”與“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面臨兩大難題:“産”與“用”的問題。在我國集成電路1200億元的産值中,大量産品被出口到國外。集成電路企業談得最多的問題是市場,“用”的問題没有解决。而從電子整機産業的角度,集成電路用户又苦於没有合適的集成電路産品,不得不花大量外匯進口集成電路芯片。這説明我國集成電路産業處在非常尷尬的境地,其原因就是在産業鏈的規劃中,“用”的問題没能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我們必須將集成電路産業鏈向上游延伸,綜合考慮原材料制備、精細化工和機械製造等領域的布局和發展;另一方面,我們更要考慮將集成電路産業鏈向下游延伸,通盤考慮集成電路的市場和應用,解决集成電路“用”的問題。

  7.成立我省IC産業與技術專家諮詢委員會。

  諮詢委員會由三部分專家組成:生産銷售、經營管理專家與技術專家。要及時瞭解國際與國内産業與技術發展動態,爲政府與企業提供發展戰略、公共平臺建設、項目立項、協調發展等方面的諮詢,避免同行業内部的惡性競争,避免重復投資造成浪費。

  8.制定並實施IC産業的相關政策法規。

  可借鑒上海市政府已先行啓動的提昇半導體設計業的舉措,根據規定,凡在上海註册的IC設計公司不分所有制形式,只要與全國範圍内的電子整機製造商實現年銷售額1000萬或年銷量在100萬片以上成交規模,都可享受到上海市政府的資金支持。上海市的目標是,三年内投入9000萬元推動整機與IC設計業聯動,以扶持成功若干個年銷售額超億美元的IC設計公司。

  設立“聯合發展基金”,鼓勵中小IC設計企業走聯合發展道路,作大作强;它的輻射面將涉及所有企業,只要是在大陸設廠的企業,無論外資、臺資還是國資、民營,任何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在新産業政策面前都是一個標準。

   (葉 梧)
  2009年10月16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