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實施“擴内需、保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不斷加大對基本建設的投資,大量高速公路、客運專綫、輕軌交通正在開工建設。最近,我到我省山區調研時發現,盡管在橋樑隧道建設的技術水平日益提高、建造成本日益降低的今天,在修建交通道路時,依然未能多采用修建沿山橋樑和穿山隧道的方法來减少對山區地表植被的破壞。如在河源到贛州的高速公路兩邊,可以看到亂采石、亂取土留下的大片没有恢復植被的坡坑。
大量事實表明,山區道路塌方造成的地質灾害,絶大部分是由於開路削坡所引起的,盡管有各種邊坡的防塌方工程,但是依然不斷有塌方事故發生的報告。而没有人爲破壞植被的、長期自然形成的山坡則極少有發生自然塌方。
在洪澇灾害頻發的我國,其發生洪澇時往往伴發塌方的地質灾害,其危害恰恰又是救灾所必需的交通道路。因此,在道路建設時,必須將其生態保護、防止地質灾害發生的要求作爲道路設計必須遵循的主要原則,要盡可能减少削坡開渠式的修路,盡可能不要破壞地表植被,防止地表水從被破壞的地表滲入地下岩面,造成塌方和大面積滑坡,使道路交通受阻。
沿山邊修建沿山橋樑比起沿山邊削坡修路,只需在坡上挖洞修建橋墩,土地可以點征,沿路植被基本保留;修建隧道比起開渠式修路,可以保留隧道上蓋大量植被,僅進出口有垂直於山體洞口狀破壞。橋隧相連,可以使山區道路建設時少破壞或基本不破壞山區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態。尤其應更多主張建橋跨溝,既取直了道路又防止山溝泄洪時對道路的各種破壞。這樣,可以大大减少山區道路的地質灾害。華南快速幹綫在北段的建設就大致如此。
因此建議:
一、在山區道路建設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加大環境評估的力度,重視誘發地質灾害評估,深入做好削坡開渠修路所産生的環境破壞和引發地質灾害的成本分析,提高削坡開渠修路的真實成本。
二、對橋隧相連的山區道路建設,在征地上對不破壞植被的空間佔有和地下空間佔有實行環境和抗灾的優惠政策。實行橋墩點征土地政策、實行洞口點征土地政策。降低橋隧相連道路的建設成本。
(王則楚)
2009年5月22日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