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客家民間藝人洪添福之研究


  前言

  民間文學即是俗文學,它是知識的百科全書,也是正統文學之母。客家歌謠、客語說唱、客家戲曲是客家民間文學中的重要內涵〔1〕,三者之間一脈相承,也互相影響。以客家歌謠中的【平板】、【山歌子】為基調,加上客語說唱“又唱又念”、“似唱非唱”的技巧和衝突的故事情節,以象徵、誇張的予以角色扮演,於是乎就構成了客家戲曲。

  筆者因為寫作碩士論文《臺灣客語說唱藝術之研究》的緣故,有機會訪問洪添福先生,他今年已八十多歲高齡,他會自拉自唱山歌、採茶、亂彈以及講古,雖然談不上是一代宗師,但是他見多識廣,是目前臺灣難得一見的客家民間老藝人。

  “禮失求諸野”,洪老先生曾經以一甲子的生命見證客家表演藝術的興衰、變遷,雖然曾經出版《民俗藝師洪添福先生訪談錄》〔2〕和《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3〕,但是筆者認為在此客家傳統藝術衰微的今天,洪老先生的表演內涵等值得進一步去分析研究。所以筆者將用報道文學的觀點切入,以上述兩項資料為經,以筆者田野調查的資料為錄,用調查、分析、歸納法來探討洪添福的表演內涵和情感、語言風格和表演價值。

  一、洪添福先生生平

  洪添福先生在民國九年出生於新竹縣峨眉鄉的富興村〔4〕,綽號“阿姆順”〔5〕。洪家世代以務農為主,老先生因為天資過人加上興趣,學得了一身說、學、逗、唱的本領,可以自拉自唱山歌、小調、亂彈等,亦會自填歌詞,可以說是目前客家界難得一見的素樸民間藝人。茲將其生平大事整理成下表:

  表1 洪添福年年

  年代 歲數 重要事蹟 備註

  1920 1 出生於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家中世代務農。

  1927 8 入學,因家貧只讀半年。

  1932 13 得到《四言雜字》、《十八嬌蓮》、《耕田歌》,開始自學,亦自製絃樂器,吹簫、吹嗩呐。

  1936 17 17歲至43歲,以為人請神送煞維生。

  1939 20 遷居湖光村的十寮坑,農忙之余向潘石梅學三腳採茶戲。

  1940 21 和賴興漢、梁阿才一起演“撮把戲”,走遍大街大巷。

  1942 23 與黃秋妹結婚,先後育有五女二男。

  1944 25 長子雲振出生。

  1947 28 哥哥洪阿添教授北管,洪添福邊幫忙以嗩呐、胡琴或簫伴奏,亦邊學北管。

  1960 41 41歲至48歲在中廣新竹台主持〈講古〉節目,內容包括講古、唱亂彈、唱山歌以及器樂表演。

  1962 43 生平第一次收學生,並且灌錄第一張唱片。

  1966 47 得到新竹竹東鎮第二屆山歌比賽第三名。

  1967 48 得到新竹竹東鎮第三屆山歌比賽第二名。

  1968 49 七天六夜的全台環島旅行,寫下長篇山歌詞《臺灣風景名詞》。

  1979 60 60多歲時經常召攬鄉民遊覽,可說是全台走透透。

  1984 65 代表新竹縣參加光復節老人才藝競賽,得到全省冠軍。

  1985 66 出車禍,幸無大礙。

  1989 69 第二次出車禍,較嚴重,但是興趣不減。

  1999 71 得病毒性腦膜炎,住院一個多月,發高燒二十多天,出院後,卻奇跡似地恢復體力及說唱等方面的工夫。

  1995 76 和哥哥洪阿添合錄《昔時賢文》錄音帶。

  1998 79 參加十二寮衛生室舉辦的全縣觀摩會表演。

  2003 84 出版《民俗藝師洪添福先生訪談錄》、《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

  由上表可知,20歲以前是洪添福先生的“啟蒙期”,因窮輟 學,好學之志未改,先後得到《四言雜家》、《十八嬌蓮勸善歌》和《耕田歌》,自唱自拉,練就了一身才藝。20歲至40歲為“茁壯期”,這個時期和梁阿才、賴興漢等出門做“撮把戲”,也跟著哥哥邊教邊學北管。40歲至65歲為“收穫期”,主持中廣節目及各種比賽,皆有不錯的成績。65歲至今為“養老期”,時常有一些人會去做田野訪問,兒孫亦有固定工作,正過著含飴弄孫的快樂日子。〔6〕

  二、洪添福的表演內涵和情感

  洪老先生有多方面的才華,他除了會講許多客家古老的故事,彈唱山歌、亂彈之外,也有他自己的創作,茲分為下面幾方面來說明:

  (一)講古或講人生典故

  客家人自古以來喜歡在茶餘飯後講笑話或講古和眾人分享,目前世面上已出版較常見的書籍有《客話講古三百首》〔7〕、《客家典故與笑談》〔8〕;錄音帶有《客家成人笑話》〔9〕;類似連續劇的所謂“笑科劇”的有《吹牛三與難該麻》〔10〕、《凸風三流浪記》〔11〕、《李文古客家笑科劇》〔12〕等;筆者于民國八十七年至今亦長期主持《講古聽曲想臺灣》廣播節目〔13〕。

  洪老先生曾在民國41年至48年,連續七年的時間在中廣新竹臺上黃杏小姐主持的客家節目中講古,故事內容有些是傳統民間故事、二十四孝或歷史故事,也有許多是洪先生自編的。洪先生當年講的內容可惜無文字或聲音記錄下來。由“行政院客委會”已出版的有《山歌救人、殺人與迷人》〔14〕、《何謂三教九流》〔15〕、《重陽節的故事》〔16〕。由筆者採訪調查記錄的有《鴨姆姊》、《四進士》、《宋湘子才人》、《盤古開天》、《太陽偏枝無葉》、《乾隆君遊廬山》。〔17〕

  (二)唱山歌、採茶、小調

  傳統的三腳採茶戲有固定戲碼,每個戲碼有固定唱腔(類似主題曲),如《上山採茶》的主題曲就是【上山採茶】;《糶酒》的主題曲就是【糶酒】。所以在傳統的戲碼中,共唱出多種不同的聲腔與民間小調,因而稱之為“九腔十八調”。在這諸多的典調中,其音樂旋律的進行,不外乎La、Mi為中心,或以Do、Sol為中心的兩種調式,另外裝飾音的運用,也是其樂種的特色之一。

  改良的採茶戲,則以“平板”(即採茶調)為主要唱腔,“山歌子”是次要唱腔,其餘“九腔十八調”則變成點綴性的唱腔。而“平板”與“山歌子”的曲調,只有一個基本骨架,其音符會隨著歌詞的變化而略做改變,使得一個固定的平板曲調,能唱出愉快、生氣、悲傷等劇情的表現。

  洪老先生擅長唱山歌、採茶、小調,他自稱每看完一劇戲或一段表演,即能記取其中菁華,而加以應用。例如:【剪剪花】、【十二月採茶】、【唱糶酒腔】、【繡香包】、【十二月花名】、【山歌什吟子】、【十八摸】、【關五更】、【平板雜吟子】、【老腔思變歌】。〔18〕

  除了傳統的唱詞之外,洪先生亦會自編自唱,他非常虔誠地信奉耶穌,於是常會以各種腔調、歌詞來歌頌上帝。例如:

  1.【平板】歌詞

  上帝痛惜世間人,特派耶穌從天臨,

  認罪悔改信福音,出死入生得光明。

  人生在世自來有,時間一到付東流。

  再多財寶帶毋去,唯有永生萬代留。

  2.【桃花開】歌詞

  天地以前有上帝,全能全知全公平,

  完全聖潔又慈愛,天地充滿無限靈,

  天地充滿無限靈。

  信耶穌一條心,別生別死毋變心,

  信耶穌毋變樣,永遠堅持主耶穌,

  等耶穌腳跡去,日後就會上西天,

  天堂享福才萬年長。

  3.【都馬調】歌詞

  日頭落山哪那一邊,又是朝晨啊虹滿天,

  人生勞碌來就都盡,天堂啊福祿啊永其間,

  好發信心啊見真人,放下重擔啊實在交神,

  脫下罪衣啊懺內罪,存心忍耐啊專一心!

  4.【雪梅思君】歌詞

  救主就是世界光,打開天門照四方,

  一片乾鬼來改名,十八九恩永流芳,

  萬國萬民來詠揚,豐富歌聲到天邦,

  上帝賓座是來光,聖都天子喜洋洋!

  5.【撐船調】歌詞

  兜世間大啊大家人,一定愛來拜真神,

  天地萬物你啊你來造,大能大力救萬民,

  大能大力大能大力,大能大力救萬民。

  自古乙真壓啊壓千蝦,莫認魔鬼當作爺,

  你心流向是來保,上天庇佑我中華,

  上天庇佑上天庇佑,上天庇佑我中華。

  6.【剪剪花】歌詞

  今拜呀上啊帝呀有喔智呀慧,哪唉喲!嘟喲!

  信心堅強剪剪花,唉喲!莫動啊搖喲!哪唉喲!

  雖然呀魔啊鬼呀來喔引呀誘,哪唉喲!嘟喲!

  信心堅強來有智慧,唉喲!莫動啊搖喲!有智慧!

  今拜呀上啊帝呀有喔智呀慧,哪唉喲!嘟喲!

  分別善惡來有智慧,唉喲!明是啊非喲!哪唉喲!

  雖然呀魔啊鬼呀來喔引呀誘,哪唉喲!嘟喲!

  信心堅強來有智慧,唉喲!莫動啊搖!有智慧!

  8.【雜唸子】歌詞

  今拜耶穌喔,今拜耶穌喔,你是上帝個獨生子,

  釘在十字架,耶穌死後三天再來又複生。

  感謝耶穌喔,感謝耶穌喔,你個寶光洗淨,

  愛感謝你,感謝耶穌一定你會祝福。

  愛耶穌喔,愛耶穌喔,愛耶穌來統裁,

  求你保護,愛耶穌時時來統裁!阿門!〔19〕

  由上可知,洪先生是一個記憶力很好的老人,他所說的、所唱的有許多是客家人集體的創作、集體的記憶。不但如此,他也是非常有創造力的民間藝人,就以稱讚耶穌來說,他能夠依時依地巧妙地用各種歌詞、各種腔調來謳歌。

  (三)唱(北管、子弟班)亂彈戲曲

  客家八音和北管子弟班亂彈的客家傳統曲藝,因為不像唱山歌那麼容易學,又需要群體的合作,所以亦常常被我們所忽視。臺灣戲曲界有句俗諺:“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可見從前亂彈受人熱愛的程度,其實清代中葉以至終戰之前,亂彈戲曲曾是臺灣民間最為盛行的傳統戲劇,兩百多年來喧囂熱鬧的北管戲曲響徹臺灣時空,不論節慶廟會或婚慶,激烈喧騰的亂彈樂曲,都是臺灣歷史舞臺上最為重要的背景音樂。

  北管亂彈戲曲分西皮(新路)和福路(舊路)兩大系統,洪先生兼會兩種,他手中仍有一本民國十八年時,他所習唱的亂彈手抄本,劇目包括《三仙白》、《擺渡》、《白良關》、《父子會》、《三仙會》、《別徐庶》、《龍虎鬥》、《封王》、《醉仙》等。目前出版品中,他唱的折子戲片段有:【西路蟠桃會】、【福路由•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福路曲•公背婆——說的部分】、【西路曲•別徐庶】【福路曲•韓信問卜】〔20〕。

  (四)表演客語說唱

  說唱是集合文學、語言、表演一體的綜合藝術,客語說唱的唱本是說唱藝人的腳本,是說唱藝人最重要的依據,也是最主要的民間口頭文學,最能表現客家人的思想、情感。

  筆者曾經以20世紀60年代美樂公司等出版的16個唱本,加上洪老先生的兩個說唱作研究,依演唱的方式並兼顧內容來劃分,臺灣客語說唱的內容可分為五類:

  (一)歷史傳說:如蘇萬松唱的《大舜耕田》、劉蕭雙傳唱的《曹安孝娘親》。

  《大舜耕田》是用說、唱、念的方式來說孝子大舜的故事,大舜的家財萬貫,可惜母親早死,母親生有兄妹兩人。父親再娶,後母是一個自私的婦人,生有一子名叫象兒,她為了想奪家產,趁著丈夫外出經商之際,想了一個毒計要陷害大舜,於是,命令大舜到萬丈深潭去採蓮花,要他身葬池底。大舜自知難逃一死,所以到花園向妹妹訣別,交代後事,兄妹大哭一場。幸好家中的老僕人知悉,跑去勸導後娘,才化解一場悲劇的發生。

  (二)演繹佛經:例如楊玉蘭唱的《十歸空》、洪添福唱的《十歸空》。

  楊玉蘭唱的《十歸空》是用說、唱的方式來說明九個歷史上名人,他們雖然顯赫一時,最後往往如過眼雲煙,化為塵土。這九個名人是:釋迦、彭祖、孔子、李廣、董永、石崇、秦始皇、韓信、孔明。他們每一個人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最後再以“天也空來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妻也空來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總括作結。

  “說”、“唱”、“完整的故事情節”是組成臺灣客語說唱的三個基本要素,尤其有沒有故事,這一點很重要,其他敍事的,只能算是臺灣客語說唱的一部分內容,行內人稱為“段子”。

  (三)說唱時事:它是用唱、念的方式去講故事,“念”分成“山歌雜念子”或“平板雜念子”,理論上“念”也能算是“唱”,因為“念”是一種半說半唱、似說似唱,帶有旋律的說,這一類的有《八七水災》、《地震歌》、《醒世修行歌》、《臺灣光復歌》。

  (四)勸世勸善:這一類是用說、唱方式來講一件事情,無故事情節,純粹勸人要行孝,只能算是“段子”,例如《阿日哥畫餅》、《勸世貪花》、《銀票歌》、《勸世惜妻》。

  《阿日哥畫餅》主要是說、唱臺灣剛光復的時候,物資缺乏,連最基本的米糧都要用配給,三月不知肉味,為了填飽肚子,只好采苦萵苣或是挖地瓜來補貼,演唱者從一月說唱到十二月,都是圍繞“無米”的主題敍述,所以類似這種的說、唱方式,不能算是典型的臺灣客語說唱。

  (五)勸人行孝:客家人自古以來,受到儒、釋、道的影響頗深,孝道和因果觀念深植人心,所以在臺灣客語說唱中,勸孝的題材不少,《娘親度子難》、《百善孝為先》、《勸世養子》就是屬於這一類。

  為了更能夠瞭解臺灣客語說唱的演出形式和曲腔,筆者茲將十八個唱本整理成下表。

  表2 《大舜耕田》等十八個唱本分析一覽表

  編號 唱本

  名稱 演唱者 演出

  形式 唱腔 常用

  襯字 備 注

  1 大舜耕田 蘇萬松 說+唱+念 蘇萬松腔什念子 正來、來 美樂唱片HL262★有故事

  2 賢女勸夫 梁阿財梁張冉妹 說+唱+念 老腔平板什念子 就、來、該、就 美樂唱片★有故事

  3 學拳不離手學曲不離口 洪添福 說+唱 二凡  田野調查資料★有故事

  4 十歸空 洪添福 說+唱 二凡、平板超亡調、誦經調  田野調查資料★有故事

  5 阿日歌畫餅 黃連添 說+唱 山歌子、平板、七字調 該就、就、正來、就來、該、正來 美樂唱片HL260

  6 百善孝為先 黃連添 唱+念 山歌子、平板、什念子 該、來、正來、時 美樂唱片HL240

  7 地震歌 範洋良 唱+念 蘇萬松腔什念子 就、來、正來、就、就來 文華唱片

  8 曹安孝娘親 劉蕭雙傳 唱+念 平板、什念子 就、來、就、就來、佢就 鈴鈴唱片KL513★有故事

  9 八七水災 黃連添 唱+念 蘇萬松腔什念子 該、來、就 鈴鈴唱片KL238

  10 銀票世界 黃連添 唱+念 蘇萬松腔什念子 該、來、該就 鈴鈴唱片KL238

  11 勸世貪花 黃連添 唱+念 蘇萬松腔什念子 該、來、正來 鈴鈴唱片KL238

  12 醒世修行歌(上集) 林貴水 唱+念 平板、什念子 就、就、就來 美樂唱片HL309

  13 醒世修行歌(下集) 林貴水 唱+念 平板、什念子 該、就、來、就、佢就、就來、佢就來 美樂唱片HL309

  14 娘親度子難 林貴水 唱+念 蘇萬松腔什念子 就、來、就來、你正來、你就來

  15 臺灣光復歌 邱阿專 唱 平板 就來、就 遠東唱片

  16 勸世養子歌 林貴水 唱 江湖調 就、來、就來、正來、正來 美樂唱片

  17 勸世惜妻歌 黃連添 唱 江湖調 就來、就、正來 鈴鈴唱片

  18 十歸空 楊玉蘭 唱 平板 來、就來、都來、都也來 鈴鈴唱片★有故事

  表演說唱比起一般唱山歌或者演戲困難,因為除了要有好的記憶力之外,又要會說、學、逗、唱,自己就像演一出戲一樣,筆者不但親眼看他表演《十歸空》和《學拳不離手學曲不離口》,在《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也可聽到他的表演——《老婆棚頭》、《學阿淘哥說唱》、《口述問卜》、《公背婆——說的部分》、《公背婆——唱的部分》、《補缸》、【福錄由•十八嬌蓮】。

  (五)背誦童謠

  傳統的客家童謠,也像各地方的童謠一樣,穿過高山,流過大河,在長遠的時空之間流傳、回蕩;因為客家同胞來自中原,受到戰亂的影響,經過好幾次大遷徙,才到南方,客家童謠也隨著從北向南流傳著,在各地留下記錄,但是因為無人整理,流傳下來的不多。內容大約以有趣和想像為主,表現的形式有連鎖、擬人、問答、顛倒、算數等,活潑又多樣。

  目前“臺灣政府”大力推展母語,以筆者個人多年的教學經驗,覺得童謠語句淺顯簡單、非常有趣又相當有音樂性,非常受到小孩子的喜歡,是很好的教學工具。在陶冶情操、抒發感情以外,它讓小孩子在很自然的念誦中學習語言,認識蟲、魚、鳥、獸、花草、樹木、數字、顏色等的名稱和習性。

  洪老先生會背誦許多古老而目前世面上童謠書籍中少見的童謠,除了《民俗藝師洪添福先生訪談錄》中收錄的《火焰蟲》、《蟬兒》、《鴨母嘎嘎》等九首之外,筆者採訪的亦有幾首,例如:

  1.羊咩咩

  羊咩咩,羊滴琢,牽羊咩,過長樂,長樂無米糶,餓死三條貓,害介貓牯貓就噭是噭.

  2.棍仔當啊當

  棍仔當啊當,半路討新娘,新娘無插花,瓠仔打多瓜,冬瓜好煮湯,冇米攪礱糠,鑊頭油啊油,甜飯煎豬油。

  3.月光光

  月光光,好種姜,薑必目,好種竹,竹開花,好種瓜,瓜未大,摘來賣,賣到三個錢,學打棉,棉線斷,學打磚,磚斷截,學打鐵,鐵生銹,來學宰豬,豬會飆,學宰鳥,鳥會飛,學宰龜,龜會趖,學宰鵝,鵝仔適介塘肚適介冇冇浮!

  4.古琢真古琢

  古琢真古琢,滿天星,花必駁,牛眼核,荔枝殼,上竹頭就竻刺腳,下竹頭就鬼拉腳。講到古琢真古琢,釣蝦蟆,掩嘴角,捉青,用手腳,宰豬人,拔豬腳,捆豬人,就背落索。講到古琢真古琢,做和尚,企桌角,做覡公就歕牛角,食齊人就敲木殼。講到古琢真古琢,看新娘就使目角,做新娘就坐間角,講到實在是真古琢。〔21〕

  臺灣地區客家童謠已經挑起傳承母語的重責大任。許多專家一再呼籲,搶救斷層嚴重的母語要從根做起,從下一代打基礎,小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客語入門教材就是客家童謠。客家童謠和古今中外的童謠一樣,它是最好的母語學習工具。

  (六)作詞

  洪先生一生最自以為傲的莫過於49歲全島旅行時寫下的《臺灣風景名詞》,全部都是七言四句的歌詞,共220句,總共1540個字。茲節錄部分歌詞於後:

  世界臺灣算寶島,四季氣候有調和

  石炭煤油件件有,米穀果子出產多

  ……

  文名臺灣好地理,往往設有風景區

  幾多天然好景致,臺灣地理最得宜

  先來說起獅頭山,臺灣風景第一先

  山明水秀景色好,道人念經在佛前〔22〕

  另外《大鹿角進入橫貫公路歌詩》亦有四十句之多,茲摘錄前面的一部分:

  進入橫貫過門樓,門樓入去燕子口

  燕雀知得風光好,遊客來看知奇妙

  橫貫公路大石山,坐車容易開路難

  有錢出門去遊覽,坐車正如駛車難

  山高萬丈得驚人,講到開路傷腦筋

  無論山崗是石壁,千萬辛苦開到成〔23〕

  以上的內容顯示,洪老先生有多方面的才華,擅于表演傳統的客家民間藝術,諸如講古、山歌、採茶、亂彈、童謠以及說唱等,又懂得推陳出新,自創新詞以自娛娛人,以一個未受正式教育的鄉下人來說是相當可貴的。從他表演的內涵來看,他有愛鄉愛土的情懷、努力打拼的精神。他本人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亦常幫人做法事、制煞,從他身上亦可看到他樂觀進取的人生觀。

  洪老先生認為他的母親聰明、善良,是他的人生楷模。另外,梁阿才、林細苟兩位老師給他的啟示也很多,常常告誡他為人要做到“江”、“湖”兩個字。所謂“江”就是“和人”,要像長江、黃河一樣與人和睦相處:“湖”就是“肚量”,要像中國五大湖泊一樣對人寬宏大量。“江”、“湖”兩個字可說是他一生奉行的座右銘。

  二、洪添福的語言風格

  要瞭解洪老先生的語言風格,從他自填的歌詞或詩的音韻、詞彙以及句法來探討是最客觀的。

  (一)講究押韻

  無論是音樂或語言的聲音,造成節奏感的最基本原則,就是讓相同或相類似的發音,有規律地反覆出現。洪老先生雖然沒有受過語言學的訓練,但是他的作品幾乎都有押尾韻或用相同的字,所以念起來自然有鏗鏘之美。例如【雪梅思君】的歌詞:

  救主就是世界光〔-ong〕,打開天門照四方〔-ong〕,

  一片乾鬼來改名,十八九恩永流芳〔-ong〕,

  萬國萬民來詠揚〔-ong〕,豐富歌聲到天邦〔-ong〕,

  上帝寶座是來光〔-ong〕,聖都天子喜洋洋〔-ong〕!

  在以“富興國小”為題的詞中,亦可見到同樣的押韻情況:

  富山錄水好風光〔-ong〕,

  興建既有好學堂〔-ong〕,

  國泰民安風雨順,

  小學兒童習文章〔-ong〕。

  孔門義理第一先〔-an〕,

  青年男女好結緣〔-an〕,

  聖人創造無虛假,

  神欽鬼服聖賢言〔-an〕。〔24〕

  (二)喜用重疊詞

  詞的重疊式,是漢語構詞的一大特色,有些用作擬聲,有些用作一般的形容詞,少數也作動詞和名詞。茲以洪先生的“臺灣風景名詞”為例:

  1.AA的形式有:“櫻花鬧鬧在春天”、“人生渺渺在世間”。

  2.AAB的形式有:“石炭煤油件件有”、“往往設有風景區”、“山禽海獸件件有”、“銀台寶錫件件有”、“社會風景日日新”、“鐵甲戰袍件件有”。

  3.ABB的形式有:“花蓮竹港鬧煎煎”、“山中浮雲白茫茫”、“可比來聊一般般”、“心滿意足笑連連”、“可比仙界一般般”。

  4.ABAC的形式有:“人山人海去參觀”、“愛上愛下坐流郎”。

  5.AABB的形式有:“實實在在講你聽”、“彎彎曲曲到天祥”、“度度節節好風光”、“重重疊疊上梨山”。

  由上述的分析可見洪老先生能夠充分運用疊字詞來創造音韻之美,同時有重複使用的情形。

  (三)大量用方言俗語

  洪老先生說或演唱時都用客語的四縣腔來發聲,說的時候有時會用海陸腔,所以他作的詩、詞用客家語彙來思考是無庸置疑的。我們仔細來分析,可看到有一些他常用的特殊字、語彙或句子,例如:

  1.常用“閑”字表示“這樣”的意思:“看到佛祖閑大仙”、“車輛來往閑自然”、“水火交合閑出名”、“天然石筍閑生趣”、“子民百姓閑幸福”……。

  2.把“往”當作名詞,代表地方:“往往設有風景區”、“來看那往孝出名”、“那往生活較繁華”……。

  3.在“臺灣風景名詞”和“大鹿角進入橫貫公路歌詩”,兩度用下列類似的語句,有許多語句常出現在客語說唱或山歌詞中:

  人生渺渺在世間,愛看風景趕少年

  江山為主人為客,可比來聊一般般

  社會風景日日新,人生最快過日辰

  自己愛尋風景看,那有風景來看人

  人生七十古來稀,切莫失了好良機

  自己無看聽人講,盆頭講缽也閒情

  錢銀不可落虛空,出門遊覽正精工〔25〕

  總之,洪老先生因為長期從事演唱,雖然沒有受過學院派的訓練,但信手寫來語言質樸,押韻自然,亦能適當地將客家精諺俗語運用其中。

  三、洪添福的表演價值

  婁子匡、朱介凡在編著的《五十年來的俗文學》中,說到俗文學的價值是:①民族精神據以表演。②擴展了文學的領域。③雅俗共賞,達到文學的普遍效用。④老百姓從俗文學中接受教育而構成人格。⑤俗文學永伴人生。⑥俗文學是各科學術研究的上等資料。⑦方言古語的寶庫。〔26〕洪添福先生可以說是客家界目前難得一見的民間素樸藝人,其在客家民間文學上的貢獻,筆者以為有下列幾項:

  (一)他是研究客家民間文學者的活化石

  洪老先生從小即自學自唱客家歌謠,親身見證客家山歌、客家說唱、客家三腳採茶戲以及大戲的整個發展歷程,他本身擅于演唱各種曲腔及背誦各種唱詞或童謠,有許多古調今人多不唱了。例如【十字倒調歌】非常有意思,先從一唱到十:

  一字寫來一條龍,哩呀七星姑,

  二字寫來隔重河,峨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

  三字寫來王字樣,哩呀七星姑,

  四字寫來四角框,峨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

  ……

  九字寫來金劇堂上吊,哩呀七星姑,

  十字寫來一橫穿針落,峨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

  又從十倒唱到一:

  十字頭上加一撇,千山萬水好唱歌,

  九字側旁加一點,九龍杠上好藥丸,

  ……

  二字中央一介人,未知何人出頭天,

  一姐不比二姐嬌,三寸金蓮四寸腰,

  打得五六七落粉,打扮八九十分嬌。〔27〕

  這首是屬於“九腔十八調”之一,類似於文字遊戲,既有趣又有意義,尤其是“哩呀七星姑”、“峨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具有鏗鏘及重章之美。另外如【蛤蟆歌】,洪老先生唱的唱詞是這樣的:

  蛤蟆出世在水中,啊,啊,有時水上泅有時囥石空,

  哪唉喲!蛤蟆仰般叫?ep ep ep!哪唉喲!學而第一,

  啊,啊,將把雨來和。

  蛤蟆生來是閑奇,啊,啊,有肚屎無肚臍目珠無目眉,

  哪唉喲!蛤蟆仰般叫?ok ok ok!哪唉喲!為政第二,

  啊,啊,將把雨來和。

  蛤蟆生來閑古琢,啊,啊,無著衫打赤膊還有四隻腳,

  哪唉喲!叫的聲音好,ep ep ep!哪唉喲!八佾第三,

  啊,啊,將把雨來和。

  蛤蟆走到水中心,啊,啊,有時水上泅有時水底沉,

  哪唉喲!看到有人來,gep gep聲!泅走去!裏仁第四,

  啊,啊,將把雨來和。

  筆者錄音時特別請教洪老先生為何他唱的唱詞中“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裏仁第四”和一般山歌班教本不同?一般山歌班教本皆作“學雨第一”、“學雨第二”、“學雨第三”、“埋入第四”〔28〕。他答道“學而篇”、“為政篇”、“八佾篇”和“裏仁篇”是論語的前四篇,這首歌是將蛤蟆擬人化模仿學子在讀經,雖然目前無充份證據證明他的說法正確,但是筆者覺得頗有道理。俗語說:“凡是要好,須問三老”,像洪老先生這種博學多識的老人,無疑地像塊活化石,值得去訪查、研究。

  (二)他兼顧傳統又勇於創新

  亂彈戲曲音樂及唱腔百年來深深影響到客家戲曲,在客家八音、扮仙戲或子弟班中經常可聽見。但是以“七言四句”為基礎的山歌詞,大部分都是唱山歌腔或採茶腔,在演戲時更巧妙地運用速度來詮釋戲劇的張力,但是洪老先生擅于將山歌詞用福路或西路來演唱,例如《十八嬌蓮》其中一段是這樣唱的:

  男唱:聽到嬌蓮得一病,三日路頭做日行,

  來到床前問一句,問道嬌蓮病重輕?

  女唱:翻身轉側看到哥,雙手牽郎床上坐,

  身中有病未愛講,問郎路上有伴無?

  男唱:無伴來無伴來,深山狼虎噭哀哀,

  深山狼虎哀哀噭,舍情未得盡命來!〔29〕

  事實上,洪老先生嫺熟各種曲腔,尤其是傳統客語說唱藝術大部分是以平板、山歌子或是江湖調為基本唱腔,而洪老先生卻懂得應劇情的需要,而巧妙地將各種唱腔運用其中。例如同樣是《十歸空》,楊玉蘭和洪添福唱的人物和唱腔就有所不同,茲比較於後:

  表3 楊玉蘭洪添福十歸空唱本比較一覽表

  人物 表現方式 唱腔 資料來源

  楊玉蘭 釋迦、孔子、彭祖、董永、石崇、李廣、秦始皇、韓信、孔明 唱 平板 鈴鈴唱片

  洪添福 釋迦、彭祖、孔子、李廣、董永、石崇、楊令公、薛仁貴、尉遲恭、韓信 說、唱 二凡、超亡

  調、誦經

  調、平板  920228

  訪談

  由以上資料顯示,同樣曲目的說唱中,相同的人物只有釋迦、孔子、彭祖、董永、石崇、李廣和韓信七人,可見民間文學之口傳性、變動性、沿襲性。洪老先生自認曾聽別人唱過《十歸空》,而人物及唱腔大部分是他自己改編的。

  (三)他擅長講古和棚頭表演

  洪老先生可以不看著故事書,有條不紊地用四縣或海陸腔講整出故事,在中廣新竹台的那段講古記錄即可見證他的講古技巧及超人的記憶力。筆者目前收錄他講的故事有《鴨嬤姐》、《先生故事》、《四進士》、《宋湘才人》、《盤古開天》、《太陽偏枝無葉》、《乾隆君遊廬山》等。

  另外,客家《棚頭》的表演可說是他最拿手的絕活了,所謂“棚頭”就是在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上演之前,由小丑或一醜、一旦的方式,講一些倒話來博君一笑,以招攬觀眾,其內容有些和劇情並無關係,“棚頭”的表演在臺灣三腳採茶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甚至應用在臺灣客家採茶戲中。

  下面一段棚頭,洪老先生能巧妙地用兒童、老旦或土地公的聲調,恰到好處地模擬各種角色:

  懶屍,懶屍妹,朝朝睡到日頭曬壁背,喊起,伸下腰來擘下嘴,伸下懶筋透下答。講到孤歿,項項也講會,講到做衫也講會,做個衫來打摺袋;做褲也講會,做個褲三隻腳又四隻嘴;講到做裙也講會,做個裙就像人個大布袋;講到做鞋也講會,做個鞋仔蟾蜍嘴;講到做肚搭仔也講會,大家做個肚搭擊面前,佢做個肚搭擊到背囊背;講到揉線也講會,線筒拿起頷頷啄目睡,揉個線,一截還一截,一材還一材。狗牯看到汪汪吠;豬看到答下嘴;鯉看到鯽魚嘴;毛蟹看到鑽石瀨;蝦公看到打卵退;乞食仔看到時橫合橫袋。

  下面這一段則是小丑或奸臣之子的臺詞,把他們年少時吃喝嫖賭,年老時後悔莫及的心情表露無遺:

  奉勸少年郎一堂堂,莫去嫖來莫去賭,嫖賭將來會郎當。自己將心來比論,別人毋敢亂嫌章。家財成百萬,田地透過該對門崗,後背有只果作園,面前有只養魚塘。交官並接府,阿媚奉承太不良,好打官司來逞勢,人強勢力強,恰似鼻公頭有風箱,空,空,空,空無三年久,所在了到該浪蕩光。衰運一下起,毋是嫖行就賭行,百萬家財了利利,可惜今日來受風霜。這下莫想起,想起時門碫下坐等,一下仔就會於內傷!

  在《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中亦收錄了《老婆棚頭》、《公背婆》、《補缸》等精采的棚頭表演。《老婆棚頭》中洪老先生一人分飾母親和女兒兩角色,表演詼諧、有趣。

  《補缸》則是描寫有一名叫“張皮鼓”者以補醃缸、補鑊頭為生,某日天氣晴朗欲出門做生意。整個表演情節由洪老先生分飾老公、老婆和少婦三人,首先以數板方式出場,老公和老婆有一段巧妙的對話,接著張皮鼓邊唱邊挑著扁擔在街上兜攬生意,有一少婦在房中聽到師傅叫喊補缸之聲。

  從這兩段的有聲資料中,我們可見證到洪老先生在“棚頭”表演中精湛的演出。俗文學的內容,有許多存在于口耳相傳之間,常因年代久遠或未寫成文字而失傳,而洪老先生可說是一部活生生的留聲機。

   結 語

  客家語言和文化,在臺灣社會中一直處於弱勢並且快速地流失當中,有待政府和人民正視此一危機並積極地搶救和保存。洪添福先生一生多從事山歌、採茶、北管、亂彈的表演,尤其是獨樹一格的“講古藝術”和“棚頭表演”,可圈可點,也讓欣賞者瞭解到素樸民間藝人的表演風格,以及客家歌謠藝術、客家說唱的歷史風貌,他可說是研究客家歌謠藝術、客家說唱者的活化石。

  自從“行政院客委會”和“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之後,雖然也做了一些文化保存的工作,例如:“行政院客委會”已陸續出版《傳統歌謠及音樂系列》、《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出版了《現代客語詞匯彙編》,但是正如滄海中之一栗,對於浩瀚的客家歌謠藝術來說仍然是不夠的。

  民間文學是廣大民眾集體創作、口頭流傳的集體藝術。它用口頭語言敍述故事,展現生活,抒發情感。“世上生意甚多,唯獨說書難習。緊鼓慢板非容易,千言萬語需記。一要聲音嘹亮,二要頓挫緩急。裝文扮武我自己,好像一台大戲。”這首詞就是說明培養一個優秀的曲藝人材相當不容易,目前客家界類似洪老先生這種客家耆老並不多,他們大多年事已高,碩果僅存的如林青榮先生、曾師先枝等,希望政府編列更多的經費,結合學者專家,積極地、有計劃地做客家民間藝術的保存工作。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研究客家民間文學的工作。

  

注 釋:

  〔1〕黃子堯在《客家民間文學》第四篇中將客家文學分為山歌詩、吟唱歌、勸世文、傳仔、兒歌、戲棚頭、花燈詩、令仔、民間傳說、故事、傳曲說唱等十三種。

  〔2〕鄭師榮興製作,臺北,行政院客委會,2003年5月出版。

  〔3〕此兩項計劃皆是由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執行製作,2003年5月完成。內有書一本,CD兩片。

  〔4〕富興村舊名富浪埔。

  〔5〕“阿姆順”,四縣音〔a me sun〕。本論文所有標音皆採取國際音標四縣標音。洪先生和筆者的外祖父、伯父、父親都是多年的老朋友兼老鄰居,筆者這些親人早已作古,洪老先生仍然身體硬朗。

  〔6〕注2之訪談記錄把洪老先生生涯分為:出生-19歲為啟蒙蘊釀;20歲-29歲為初試啼聲;30歲-40歲為戲夢人生;41歲-50歲為純熟豐收;50歲-70歲為老當益壯;70歲以後為恬淡自在。

  〔7〕參見徐運德《客訪講古三百首》,桃園,達璟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全書將故事分為掌故類、鬼神類、宗教民俗類、文學詩對類和笑科類。

  〔8〕參見羅慶武《客家典故與笑談》,新竹關西,宏慶文具印刷有限公司,1996年2月初版。

  〔9〕白蘭主講,共有三卷,桃園龍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

  〔10〕由曾先枝、許秀榮等主唱,分上下二卷,月球唱片廠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1〕范振榮、胡鳳嬌等合唱,共有六卷,桃園吉聲影視音有限公司出版。

  〔12〕黃義桂編劇,共四卷,桃園平鎮,上發影視有限公司出版。

  〔13〕在桃園平鎮的新客家廣播電臺FM935,每個星期一淩晨零點至一點時段播出。

  〔14〕參見鄭榮興製作《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CD1-1,臺北,“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1993年5月。

  〔15〕同注3,CD1-6。

  〔16〕參見注2,頁35。

  〔17〕以上許多資料是鐘惠文及黃玉美兩位女士提供的,在此致上謝意。

  〔18〕【剪剪花】等十首歌,皆收錄於《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中。

  〔19〕以上八首皆由筆者錄音整理。

  〔20〕【西路蟠桃會】等五首皆收錄於《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中。

  〔21〕以上四首筆者錄音整理。

  〔22〕直接引自注2,頁11,《臺灣風景名詞》全部內容在注2,頁11-17。

  〔23〕引自注2,頁17,《大鹿角進入橫貫公路詩》全部內容在注2,頁17-19。

  〔24〕引自注2,頁10-11。

  〔25〕引自注2,頁16。

  〔26〕婁子匡、朱介凡,《五十年來的俗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11月,頁18-21。

  〔27〕引自注2,頁27-29。

  〔28〕參見賴碧霞,《臺灣客家民謠薪傳》,臺北,頁94。

  〔29〕筆者錄音整理。

  

  參考書籍及資料:

  1.曾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2.婁子匡.朱介凡. 五十年來的中國俗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

  3.鄭榮興.淺談臺灣客家採茶戲之棚頭.見於: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4.鄭榮興.《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慶美園文教基金會,2001年2月

  5.鄭榮興.《珍愛客家•洪添福音樂典藏》,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年5月

  6.鄭榮興.《民俗藝師洪添福先生訪談錄》,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年5月

  7.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3月

  8.詹伯慧.《現代漢語方言》,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2001年4月三版

  9.黃子堯.《客家民間文學》,臺北,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2003年8月

  10.林茂賢.《福爾摩沙之美•臺灣傳統戲劇風華》,台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00年3月

  11.賴碧霞.《臺灣客家民謠薪傳》,臺北,樂韻出版社,1993年8月

  12.馮輝嶽.《客家童謠大家唸》,臺北,武陵出版社,1991年5月

  

  田野錄音資料:

  一、純粹講古

  1.《山歌會救人,會殺人,又會迷人》 81.

  2.《鴨 姊》 81122

  3.《先生故事》 81122

  4.《四進士》 865

  5.《宋湘子才人》 86924

  6.《盤古開天》 87111

  7.《太陽偏 枝無葉》 9215

  二、說唱

  1.《十歸空》(講十個古賢人的故事,結尾以平板作結) 81

  2.《山歌故事一三兄弟》(無名稱,一段故事,一段唱) 81年

  3.《棚頭+思戀歌) 82122

  4.《棚頭+乾隆君遊廬山故事》 90218

  5.《夫妻相褒》 9215

  6.《十字倒調》 865

  7.《雜唸子》

  8.《十歸空》

  9.棚頭《懶屍 懶屍妹》

  10.棚頭《奉勸少年郎》

  三、北管

  1.《十二月花名》 87111

  2.燈盞沒油火難光 88123

  3.西皮唱腔 9215

  4.福祿唱腔 9215

  四、童謠

  《羊咩咩》、《棍仔當啊當》、《月光光》、《古琢真古琢》

  五、山歌小調

  1.【平板】

  2.【桃花開】

  3.【都馬調】

  4.【雪梅思君】

  5.【撐船調】

  6.【剪剪花】

  7.【蛤蟆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