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弘福寺文化生態現狀


  雖然時代更替,人事變遷,但黔靈山優美環境還是保存至今。挖井、植樹、施藥、修路,這些造福百姓的功德事,弘福寺十分重視這筆歷史遺產並繼續發揚光大。僧人開挖專為百姓服務的水井稱“義井”。每日早晚附近市區居民自帶塑料水瓶、水桶到黔靈山上取井水者甚多。取水的市民告知筆者:山上的水純淨,煮後無水垢,飲之不會得結石病,因這裏泉水不含鈣離子,而貴陽其他地區,得腎結石、膽結石人數不少,是一種常見地方病,這與石灰岩廣布不無關係。筆者曾品嘗山泉,確實甘甜清冽,沁人肺腑,恰如清石阡太守劉世恩《聖泉百盈》詩雲:〔5〕

  山後涓涓湧聖泉,盈盈消長景堪傳。

  濯纓濯足憑君取,千古清流出自然。

  另外僧人們植樹造林的功績也是不可磨滅的。弘福寺雖近鬧市,因注重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給佛寺及市區居民都帶來了許多好處。2001年6月至9月弘福寺出資重修登黔靈山之九曲徑,整修後的路面平坦寬敝,路旁增設路燈,佛像等。在九曲徑路右側還新立了一塊巨大的生態環保紀念碑,背面刻有環保碑文,告誡人們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黔靈山上可入藥的植被種類頗多:如麻櫟(青杠),屬殼鬥科,是石灰岩山地常見落葉樹種,種子含澱粉,果入藥;楓香樹,屬金縷梅科,樹脂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葉、果均可入藥;臭樟(雲南樟)屬樟科,樹皮可入藥;這類藥用植物甚多,不一一列舉。每日上山找藥者也不少,多為中老年人,手持一布袋,沿路走去,收穫便頗豐。弘福寺的僧人對山上各式草藥的性狀,功用更是諳熟,僧人常在不同時令出坡(集體勞動)采藥制藥,為貧病者施藥救治,受到稱讚。因黔靈山植被茂密,空氣中所含負離子多,有益人類健康,進入其間,倍感舒暢,這也是遊人不絕如縷一個重要原因。為有弘福寺對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黔靈山至今仍是貴陽市區最富魅力的旅遊景區,在許多遊人筆底下,蕩漾著黔靈山翠綠的波瀾。今人書畫家王得一先生有詩雲:

  黔靈真勝境,蒼翠入雲中。

  有寺名弘福,開山念赤松。

  四時春不老,九曲徑常通。

  猿鶴棲遲慣,來聽夜半鐘。

  又黃源先生刻于九曲徑摩岩詩曰:

  起春歸去強登山,石徑雲深九曲環。

  蒼木迎人爭仰笑,時聞鳥語間關關。

  這一幅遊人、山林、鳥雀和諧相處畫圖,為黔靈山和弘福寺良好生態環境現狀寫照。

  注 釋:

  〔1〕唐錫陽:《環球綠色行》,灕江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頁。

  〔2〕《黔靈山志》卷12,藝文,上,蔣寅:《黔靈山弘福寺碑記》。

  〔3〕《黔靈山志》序一。

  〔4〕《黔靈山志》序二。

  〔5〕《黔靈山志》卷10,蔡珽:《黔靈赤松領禪師塔銘敘》。

  〔6〕《黔靈山志》卷2,勝概。

  〔7〕《黔靈山志》卷12,藝文,下。

  〔8〕釋慧海主編:《弘福寺》(畫冊),2000年9月印,第56-57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