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西金秀縣王二墓群四座東漢墓考古發掘簡報

  【中文摘要】2006-2007年,考古部門對金秀縣王二墓群中的四座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4座墓葬均受盗擾,隨葬器物不多,但此次發掘的材料對於研究東漢時期桂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面貌仍然具有較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王二墓群   東漢   考古發掘   陶器
  
  Abstract:In the year 2006 and 2007, archaeological department carried out urgent excavations to the four tombs among the Wang'er Tombs in Jinxiu County. These four tombs have all been robbed and seldom burial objects were left. However, the materials are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Guangxi regio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Key words:Wang'er Tombs   the Eastern Ha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pottery
  
  王二墓群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瑶族自治縣桐木鎮仁裏村王二屯西約100米處,大瑶山西部山脚下。仁裏河自東向西流,那隘河自南向北流,環繞墓群南、西、北三面(圖一)。墓群位於一個低矮的紅壤土坡上,面積約1平方公里。1981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當時地表可見封土堆34座,現存32座(圖二)。1992年,廣西文物工作隊、柳州地區行署文化局和金秀瑶族自治縣博物館聯合對其中的兩座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銅器、陶器和鐵器等26件〔1〕。2005年,墓群部分遭到盗掘,爲此,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柳州市文物考古隊和金秀瑶族自治縣博物館聯合組成發掘隊,於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對其中四座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現將資料簡報如下。

  圖一   金秀王二墓群位置示意圖(图片略)
  
  一、 墓葬形制
  
  四座墓皆有圓形封土堆,封土質地疏鬆,似未經夯打。封土之上長滿雜草。M1位於墓群的中部,封土堆直徑11.1、高1.4米。M2位於M1北側5米處,封土直徑10.5、高1.3米。M3位於M2西北處,封土直徑12、高1.5米。M4位於M1南30米處,封土直徑10、高1.4米。其中M1、M2、M3皆被盗,M1盗洞直徑0.9、深3.4米;M2盗洞直徑1.2、深3.8米;M3盗洞呈橢圓形,長1.2、寬0.72、深4.1米。四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均爲帶墓道的長方形竪穴土坑墓。

    圖二   金秀縣王二墓群墓葬分佈示意圖(图片略)

  M1,方向175°。開口距地表深0.5米,總長9.2米。前有斜坡式墓道,上口長4、寬1~1.76米、下寬0.8~0.9、坡長4.4、深0~1.4米,坡度20度。墓室口長5.2、寬2.7米,底長4.6、寬2米、弧深1.6米。填土爲五花土,另在墓室東部發現早期盗洞1個,直至墓底。墓室前部靠近墓道處有方形器物坑一個,長1.5、寬1.5、深0.22米。坑底發現紅黑相間漆器痕迹,出土陶鉢、陶罐、陶壺等器物9件。葬具、葬式不明(圖三)。
  
  圖三   M1平、剖面圖(图片略)

   M2,方向40°。開口距地表深0.5、總長8.7米。墓道位於墓室北端,爲長方形斜坡式,長2.9、上寬1~1.54、下寬0.88~0.8、坡長2.3米,坡度32度。墓道口下端距墓室2米處留有0.3米高的臺階1層,臺階長1、寬0.8~0.9米。墓室口長5.8、寬2.5米,底長5.3、寬1.9米,孤深2.1米。墓内填五花土。墓室東南角發現早期盗洞1個,直至墓底。在器物邊發現紅黑相間漆皮若干,因受紅壤酸性土影響,骨骼及葬具銹蝕無存,葬具、葬式不明。該墓共出土器物11件,其中鐵器5件,鐵釜1件,雙耳壺1件,陶罐3件,陶鉢1件(圖四)。

  圖四   M2平、剖面圖(图片略)
  
  M3,方向180°。開口距地表深0.6、總長9米。長方形斜坡墓道,長3.8米,上寬0.9~1.6、下寬0.7~1.1米,坡長4米,深0.4~1.6米,坡度21度。墓室口長5.2、寬2.7米,底長4.6、底寬2米,孤深2.1米。墓内填五花土。墓室東部發現早期盗洞1個,直至墓底。在墓室前部靠近墓道處有方形器物坑一個,長1.5、寬1.5、深0.22米。該墓被盗嚴重,僅存陶罐1件(圖五)。
  
  圖五   M3平、剖面圖(图片略)
  
  M4,方向85°。開口距地表深0.3、總長8.6米,墓底距地表深1.65米。長方形斜坡墓道,口長3.7、寬0.8~1.5、底寬0.8、坡長4.1、深0~1米,坡度16度。墓室口長4.9、寬2.5米,底長2.4、底寬2米,孤深1.1米。墓内填五花土。墓室前部靠近墓道處有長方形器物坑一個,長1.7、寬1.54、深0.1米。在陪葬品旁發現朱紅漆皮若干,面積30×25厘米(圖六)。
 
  圖六   M4平、剖面圖(图片略)
  
  二、隨葬器物
  
  此次發掘的四座墓葬因爲被盗,出土隨葬器物不多,共20件。分爲陶器、鐵器、銅器、石器等幾類,多爲生活用品。在一些器物的下面發現有成片的紅黑相間的漆皮,疑是漆托之類的器物,已不成形,無法辨認。
  
  1.陶器
  
  16件。均爲輪制,泥質硬陶,按陶色分爲灰白、灰褐色、紅褐色三種。燒制火候高,部分施青黄釉,部分脱落。 器型包括罐、雙耳壺、鉢。紋飾多爲弦紋,有些素面。
  
  陶罐   7 件,可分四式。  
  
  Ⅰ式   1件(M1:2)。紅褐色泥質陶,敞口,尖唇外折,短束頸,圓肩,橢圓腹,最大徑在肩腹結合部,下腹内收,平底。肩及上腹飾方格紋及菱形紋。口徑19、底徑19.8、腹最大徑30、高19.6厘米(圖七,1)。

  圖七   陶罐(图片略)
  
  Ⅱ式   4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均爲泥質陶,M1:3、M1:4、M1:7爲泥質灰陶,上腹飾凹弦紋兩道,並施青黄釉,大部分已脱落;M2:10爲泥質紅陶,素身。敞口,尖唇外折,短束頸,溜肩,鼓腹,最大徑在中腹部,腹下斜内收,器身矮小。M1:3,口徑9.5、底徑10、最大徑14、高9.4厘米。M1:4口徑9.5、底徑9.9、最大徑15、高9.8厘米(圖七,2)。M1:7,口徑9.8、底徑10、最大徑14.7、高9.6厘米。M2:10,口徑8.2、底徑9.6、最大徑12.8、高9.1厘米。
  
  Ⅲ式   1件(M1:5)。灰白色硬質陶,胎質堅硬。敞口,圓唇外折,短束頸,圓肩,鼓腹,腹下變形内收,平底。器身上腹施青黄釉,大部分已脱落。上腹施凹弦紋兩道。口徑9.5、底徑9.3、最大徑12.8、高9.9厘米(圖七,3)。
  
  Ⅳ式   3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都爲泥質灰白陶,胎質堅硬,器身施青黄釉,大部已脱落。口微侈,圓唇外折,束頸,溜肩,最大徑在中腹部,腹下斜内收,平底。器身矮小。M1:6,上腹飾兩道凹弦紋,口徑10、底徑9.3、最大徑24.4、高8.6厘米。M2:8,口徑9.6、底徑8.4、最大徑13.4、高9.3厘米。M2:9,口徑10.9、底徑6.9、最大徑13.5、高8.5厘米(圖七,4)。
  
  Ⅴ式   2件。黄褐色泥質陶,胎質疏鬆。方唇外折,束頸,溜肩,鼓腹,最大徑在中腹,腹下斜内收,平底。M4:1肩部飾凹弦紋一道。口徑11.8、底徑10、最大徑15.2、高13.8厘米(圖七,5)。M4:3,上腹及肩部飾方格紋及弦紋。口徑11.4、底徑11.2、最大徑15、高12.6厘米(圖七,6)。
  
  雙係罐   4件,分二式。
  
  Ⅰ式   2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都爲灰白色泥質陶,胎質堅硬。敞口,尖唇外折,溜肩,鼓腹,最大徑在中腹,腹下内收,平底,肩部有兩只半環形耳。M4:4,肩部飾凹弦紋一道,口徑11.2、底徑13.2、最大徑17.8、高17.6厘米(圖八,1)。
  
  Ⅱ式   2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都爲灰白色泥質陶,胎質堅硬。直口,圓唇,唇下有凸稜一周,束頸,鼓腹,最大徑在下腹近底部,下腹内收,平底。M4:9,肩部飾兩半環形耳,已殘,上腹及肩部飾方格紋和弦紋,口徑9、底徑11、最大徑15、高12.4厘米。M4:2,肩部飾凹弦紋一道,口徑9.2、底徑11.2、最大徑13.4、高11.2厘米(圖八,2)。
  
  壺   2件,分二式。
  
  Ⅰ式   1件(M1:8)。盤口微侈,圓唇,長頸,兩邊各有一半環形耳,扁圓腹,喇叭形圈足,圈足間有兩個圓孔,器身頸、肩、上腹飾凹弦紋。胎灰白,器身上腹以上飾青黄釉,部分已脱落。口徑10、圈足徑11、最大徑18.8、高21厘米(圖八,3)。
  
  Ⅱ式   1件(M2:7)。盤口微侈,平唇,長頸,扁圓腹,喇叭形圈足,圈足間有兩圓孔,頸、肩、腹上飾凹弦紋,上腹以上飾青黄釉,部分已脱落。灰白胎,圓形蓋,器蓋飾凹弦紋兩道,環形鈕。口徑11.8、底徑12.6、最大徑20.2、通高29、蓋高3厘米(圖八,4)。
  
   鉢   2件,分二式。
  
  Ⅰ式   1件(M1:1)。圓唇,直口,短頸,深腹,圈足,肩部飾凸弦紋兩道,胎灰白色,泥質陶,堅硬,火候不均。口徑10.2、圈足徑6.6、高7.7厘米(圖八,5)。

     圖八   陶器(图片略)

  Ⅱ式   1件(M2:11)。灰褐色泥質陶,胎質堅硬,器表部分施醬釉,大部分已脱落。圓唇,直口,束頸,深腹,圈足,肩部飾凸弦紋一道。火候不均。口徑10.6、圈足徑5.9、高6.8厘米(圖八,6)。
  
  碗   1件(M4:8)。泥質灰陶,圓唇,斂口,微鼓腹,喇叭形圈足,口沿及圈足殘。口徑12.8、底徑7.2、高9.1厘米(圖八,7)。
  
  2.鐵器
  
  鐵釜   2件。口殘,尖唇,束頸,鼓腹,圜底。腹部飾兩道凸稜。M2:6,口徑22.2、高21.8厘米。M4:6,口徑27、最大徑28、高21.6厘米(圖九,1)。
  
  3.銅器
  
  銅碗   1件(M4:5)。圓唇,敞口,深弧腹,圈足,腹外部有一道凸稜,銹蝕嚴重。口徑27.2、高21.6厘米。
  
  4.石器
  
  青石板   1件(M4:7)。稍殘,青灰色,長方形,頁岩。四邊及兩面經過人爲加工和打磨。長24.4、寬14.4、厚0.8厘米(圖九,2)。
  
    圖九   鐵器和石器(图片略)  

  三、結   語
  
  王二墓群地處華南紅壤區,土質酸性强,木器類、漆器類、紙制類、纖維類器物及骨骼等不宜保存,銅器、鐵器等金屬類器物銹蝕嚴重,故此次發掘没有發現木、紙、纖維類器物及人體骨骼;漆器僅留少量漆皮,無法辨别出器形、紋飾;葬具、葬式不明。此次發掘的四座墓葬,没有發現有紀年銘文的器物。但從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大略可以推斷出其年代。
  
  從墓葬形制來看,這四座墓都爲帶斜坡墓道的長方形竪穴土坑墓,墓室前端有器物坑,隨葬品放在器物坑裏,與1992年發掘的該墓群的兩座漢墓結構一致,時代上應是一致的。四座漢墓結構與平樂銀山嶺東漢墓〔2〕,陽朔縣高田鎮古墓葬Ⅰa、Ⅱb型墓〔3〕相近。隨葬器物方面,此次發掘出土器物和1992年發掘的墓葬由於多被盗,隨葬品組合不是很完整,出土隨葬品以生活用品爲主,類别以陶質罐、壺爲主,且罐已變得矮小,與平樂銀山嶺漢墓Ⅱ、Ⅲ基本一致。雙耳直身罐與廣東近郊〔4〕、貴縣北郊〔5〕、廣州沙頂河〔6〕東漢墓出土的相同。Ⅰ式和Ⅴ式陶罐腹部拍印的方格紋、菱形紋及弦紋組合與廣西岑溪市糯垌鎮勝塘頂東漢墓Ⅳ、Ⅴ罐相似〔7〕。盤口壺與柳州市九頭村東漢墓〔8〕和柳州東郊東漢墓〔9〕出土的相似。鐵釜與廣西平樂銀山嶺漢墓出土的相似,都爲翻唇,束頸,鼓腹,圜底,腹部飾兩道凸稜。1992年發掘出土的簋在廣東德慶大遼山〔10〕、廣西貴縣東湖〔11〕、貴縣北郊的東漢墓中皆有出土。陶質熏爐、井廳、房屋、燈等反映莊園經濟的明器在昭平東漢墓〔12〕等廣西其他東漢墓中也多有發現。銅器方面,1992年和本次發掘出土的銅焦壺、銅碗與平樂銀山嶺漢墓相同。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斷此次發掘的四座墓葬爲東漢早期。
  
  金秀縣桐木鎮位於廣西中部,大瑶山西部山脚下,是進出大瑶山和連通廣西南北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重要。自秦以來中原王朝不斷加强對廣西的經濟文化開發與融合,東漢時期該地的莊園經濟得到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了墓葬出土文物上。此次發掘的資料對於研究東漢時期廣西,特别是桂中地區的歷史與社會經濟具有重要價值。
    
  附記:本次發掘領隊爲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副館長藍日勇,執行領隊爲柳州市文物考古隊潘曉軍。參加發掘的有潘曉軍、劉穎環、何廣明、樑柄貴、劉占禮、劉紅慶等同志。發掘過程中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桐木鎮派出所和仁裏村委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照片由潘曉軍拍攝,圖由劉穎環繪製。
  
  (執筆:潘曉軍   孫國瑞   何廣明   劉穎環   樑炳貴)  
  
  注釋:
  〔1〕張旭等:《金秀縣桐木漢墓發掘簡報》,《廣西文物》1992年第2期。  
  〔2〕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平樂銀山嶺漢墓》,《考古學報》1978年第4期。  
  〔3〕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桂林文物工作隊:《2005年陽朔縣高田鎮古墓葬發掘報告》,《廣西考古文集》第三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4〕廣州市文管會、廣州市博物館:《廣州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5〕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貴縣北郊漢墓》,《考古》1985年第3期。  
  〔6〕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州市沙頂河漢墓發掘簡報》,《廣州文物考古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7〕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岑溪市糯垌鎮勝塘頂東漢墓》,《廣西考古文集》第二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8〕柳州市博物館:《廣西柳州市九頭村一號漢墓》,《文物》1984年第4期。  
  〔9〕柳州市博物館:《柳州市東郊漢墓》,《考古》1985年第9期。  
  〔10〕廣東省博物館:《廣東德慶大遼山發現東漢文物》《考古》1981年第4期。  
  〔11〕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廣西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12〕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西昭平東漢墓》,《考古學報》1989年第2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