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彝族祭祀舞蹈《喀紅唄》的歷史藝術價值

  【中文摘要】《彝族民間祭祀舞蹈喀紅唄》以其悠久的歷史長存於雲南省東北部邊遠彝族聚居地區及貴州省畢節地區。《喀紅唄》以其自然純樸的祭祀風格,表現出烏蒙山彝族先民生産生活的活動場景,再現彝族古老的民風民俗。
  
  【關鍵詞】彝族   歷史源流   舞蹈特徵   藝術價值
  
  Abstract:The Sacrificial Dance Kahongbei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is long originated and still alive in the remote inhabited region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in northeastern Yunnan and Bijie, Guizhou. Features a natural and simple sacrificial style, the Kahongbei reflects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Yi ancestors in Wumeng Mountain, which represents the folk and custom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Key words:Yi ethnic minority   historical origin   dance characteristic   artistic value
  
  一、歷史源流
  
  彝族族源有東來説,西來説、南來説、北來説、滇池中心説,但大多數傾向北來説,即彝族遠祖來源於氐羌族群。《史記·西南夷列傳》説:“自桐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今大理)名嶲、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裏。”所指的“昆明族”,與鎮雄縣彝族先民有關。彝族在西漢前,處於隨畜遷徙的遊牧部落。可能到東漢開始定居,仍經營畜牧業,直到唐宋時期,畜牧業還佔有重要地位。《新唐書·南蠻傳》在叙述昭通、鎮雄一帶的彝族時説:“士多牛馬,無布帛,男子大髽髻(zhuɑ、ji),女子披發,皆衣牛羊皮。”《宋史·叙州三路蠻》也説:“石門番部,俗椎髻、披氈、佩刀,居必欄棚,不喜耕稼,多畜牧。”但是,由於定居,也並不排斥刀耕火種的少量農業,主要種植蕎子、青棵、燕麥、大麥以及苧蔴等農作物。滇東北部份(鎮雄)彝族自稱“納蘇”,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古代,彝族盛行火葬。據《太平御覽》卷五五六引《永昌郡傳》説:“……葬夷,置之積薪之上,以火焚之,煙氣正上。則大殺牛羊,共相勞賀作樂。”這裏的“共相勞賀作樂”就含有舞蹈的意思。因爲原始的歌舞,是音樂、詩歌、舞蹈三位一體相結合的,這條史料是魏晋間的記録,由此印证在漢代以前可能就産生《喀紅唄》這種舞蹈了。雲南晋寧石寨山滇王葬出土的四人銅舞俑,舞俑的舞步一致,同爲四人在舞蹈,這便是考古出土的實物例证。
  
  二、《喀紅唄》的舞蹈特徵
  
  “喀紅唄”係彝語,漢語叫“跳脚”、“跩脚”、“拐脚”,“四個跳舞者耍舞”,也叫“靈桶舞”、“鬼桶舞”,是彝族喪葬中的祭祀性舞蹈,盛行於烏蒙山一帶的鎮雄、彝良,貴州省與雲南東北部接壤的畢節地區。這可以從跳《喀紅唄》的活動中反映出來。人死後喪家要派人報信,母舅家和姑婆家到送葬的前一天才去。母舅家去爲死者祭奠。奠畢,由“喀約”從左邊順時針方向圍房子邊唱邊跳《喀紅唄》連續三圈持續不斷。《喀紅唄》第一個動作跩脚步開始,四人即大聲伴着鈴鐺的節奏,唱起彝族古歌,古歌内容包括:創世古歌,英雄史詩、酒歌等。例如:《世上哪個先出生》:“高高青天上,哪個先下來?茫茫大地上,是誰先出生?陸迪愁汝啊,從天上下來;撮矮阿於呀,從洞中出生。”這首歌謡簡短明瞭,既反映出人類出生的情景,其中的第五句陸迪愁汝是彝族傳説中第一個從天上下來的人,而第七句的撮矮阿於則是彝族傳説中最早的始祖。進屋後在室内棺材左邊跳《喀紅唄》,當姑婆家來時,帶的“喀約”逆時針方向圍屋持續不斷跳轉三圈《喀紅唄》,進屋後圍着棺材跳三轉,然後集中在棺材右邊跳《喀紅唄》,接着兩邊輪换着跳,從傍晚開始,往往是通宵達旦跳個不停。
  
  《喀紅唄》爲祭舞總稱,由很多舞段組成;但每一舞段只有一個特殊技巧動作。它有十幾種舞步,跩脚步、甩鈴步、左右甩鈴步、行進甩鈴步、斜伸手甩鈴步、吸腿步、跳脚等。主要都是模擬禽獸動作,如:羊角碰角、猴子爬樹、老鷹展翅、老鷹拿鷄、毛狗鑽洞、四馬追羊、野鷄鑽籬笆等,從這些動作名稱和韵律分析,形象地反映出彝族古代社會狩獵、畜牧和部分圖騰崇拜的情况。
  
  《喀紅唄》上身動作變化多,幅度大,用小臂帶動大臂甩鈴,直上直下,鈴聲響亮、清脆、節奏感强。老年人跳時隨着鈴聲的節拍,步伐穩健有力,動作舒展大方;青年人跳時,動作豪放,剛勁有力,猶如斬釘截鐵之勢,特别在模擬禽獸動作時,驚險逼真,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體現出彝族耿直、粗獷、好强的性格。
  
    彝族先民善騎馬牧畜、狩獵,隨畜四處遷徙,馬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馬鈴鐺成了舞蹈伴奏中的最好樂器。《喀紅唄》整個舞蹈從始至終響着馬鈴鐺的清脆、悦耳的鈴聲,使舞蹈節奏十分鮮明。舞蹈時,第一人爲領舞者,左手持鈴,右手持白色孝布,其它三人右手持鈴,左手持孝布。這是跳《喀紅唄》時不可缺少的道具,剛勁瀟灑的舞姿配上清脆響亮的鈴聲,給人以粗獷豪放,鏗鏘有力的感覺。  
  
  圖一   預備動作(图片略)
  圖二   拐脚(图片略)  
  圖三   甩鈴步(图片略)
  圖四   行進甩鈴步(图片略)
  圖五   四馬追羊(图片略)
  圖六   吸腿步(图片略)  
  圖七   跳脚步(图片略)
  圖八   斜伸手甩鈴步(图片略)  
  圖九   猴子爬樹(图片略)
  圖一○   猴子搬疙瘩(图片略)  
  圖一一   打谷子(图片略)
  圖一二   跨手翻轉(图片略)
  圖一三   野鷄鑽籬笆(图片略)
  圖一四   猴子跳舞(图片略)  
  
  三、《喀紅唄》的歷史藝術價值
  
  《喀紅唄》這一民間祭祀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的喪葬活動中,伴隨彝族先民的圖騰崇拜,在民俗活動中産生和發展而形成獨自的個性,它源於古代濮人,又有“昆明族”生産生活習俗的繼承。
  
  《喀紅唄》融歌舞樂爲一體,其音樂節奏感强,唱腔渾厚高亢,屬原生態的純樸彝語歌唱,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其歌唱涉及彝族圖騰崇拜,遷徒,狩獵,生産生活,創世古歌,英雄史詩,酒歌等相關内容,極具感染力。其舞蹈内容形象感强,連貫性强,整個舞蹈過程在鐺、鐺、鐺的馬鈴聲中透出氣勢,跳出剛强,具有極强的震撼力。動作舒展大方,其中一些特殊動作難度極大,生動地反映出彝族先民敢於冒險,敢於向大自然拼搏的進取精神,每一個動作都包含着純樸的古老遺風,動作銜接緊凑,具有深刻的寓意,體現出很高的藝術價值。
  
  《喀紅唄》這一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具有歷史、文化、學術、和諧、實用價值。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民族性,在有關民族志和地方史書裏有所記載;它的整個舞蹈過程,生動地反映出本民族的宗教、民俗文化,像一部舞蹈辭書的一段辭注,注釋出彝族文化世低的傳承;它具有中國其他民族舞蹈所具有舞蹈個性特質,又在很大程度上區别於其他民族舞蹈的叙事、抒情特徵,從中可以挖掘出更深的學術價值;它兼融了其他民族的趣味性、和諧性,又有别於其他民族舞蹈的奔放,它通過粗獷豪邁和一些具有雜技技巧的動作,展示出特有的和諧魅力,它和其他民族舞蹈一樣在一定區域内影響着民族文化的發展,具有較深的區域内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成忠義,雲南省鎮雄縣文化館,館長、文博館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