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博物館旅遊是博物館業和旅遊業的結合體,它是隨着文化旅遊的逐漸昇温而出現的。我國博物館旅遊的現狀與西方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對其産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應該是全面的,不僅要涉及到博物館業,也要涉及到旅遊業。
【關鍵詞】中國 博物館旅遊 文化旅遊
Abstract: Museum tourism grew out of the rapid growth of cultural tourism, it is a combination of museum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seum tourism,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its birth should be all-round, it involves not only museum industry but also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Chinese museum tourism culture tourism
文化與旅遊,一直以來都有着不解之緣。在全球化的今天,隨着人們對文化需求的增强,旅遊的内容與外延也在不斷增加與擴大。同時,作爲一個國家、地區歷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博物館在現代旅遊,尤其是在文化旅遊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東西所無法替代的,因此博物館與旅遊的聯姻成了順其自然的事。但聯姻的促成並不代表發展的一帆風順,中西方博物館旅遊所呈現出的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就是最好的證明。中國博物館旅遊開展不盡如人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本文將從中國博物館旅遊的現狀入手,對其中的原因進行一次盡量全面的分析,以期能進一步促進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
一、文化旅遊與博物館旅遊興起的背景
隨着全球經濟的日益加快,人們已不滿足於過去單純的消費式旅遊,開始把目光由單純的走馬觀花式的遊山玩水的興致,逐漸轉向休閒享受型和深層内涵型的多元化遊憩活動,即文化旅遊。這種有别於陽光、沙灘與海水之類標準化的新型旅遊活動,最先只被看作是一種專門化的、特殊領域的活動,而且參加者多爲受過良好教育、較爲富裕的一小部分人。但隨着人們旅遊心理的成熟及對文化需求的不斷增强,同時也出於對文化旅遊認識的加深,這種特色鮮明的旅遊活動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在全球已經穩固地發展成爲一種主流的大衆旅遊活動。據多組國外文化旅遊研究的統計數據反映,西方發達國家的旅遊者每年參與到文化旅遊中的數字都在大幅上漲〔1〕。一些學者甚至認爲,今天的文化旅遊已經超過生態旅遊成爲旅遊中的時尚術語。正因爲文化旅遊有這樣的迅猛發展,因此各個目的地都企望能搭乘上這趟衆所周知的快車。在他們看來,文化旅遊不僅能宣傳本地歷史文化,體現本地經濟、文化發展的軟實力,還是發展本地經濟的又一條可行道路。博物館作爲集中展示一個國家、地區歷史文化的重要平臺,是對外宣傳該地的重要窗口,它的社會功能已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因而在文化旅遊的熱潮中,不少地方也希望依靠該地的博物館來提昇吸引力,取得社會與經濟的雙效益。在這種情况下,博物館與旅遊,尤其是與文化旅遊的聯姻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二、中國博物館旅遊的現狀
(一)中西方博物館旅遊現狀之對比
在西方國家,博物館旅遊已經成爲一種時尚的旅遊方式,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在美國,從1960年到20世紀末,博物館的數量增長了多達十五倍。美國人中在每一星期去參觀博物館的人數比上體育館看球賽——像美式足球、棒球等的人還要多〔2〕。在法國,盧浮宫已經成爲了巴黎,甚至是法國的文化標誌,成爲了遊客必須光顧的場所。而且博物館在西方還代表着時尚與潮流。世界頂級的博物館已經成爲最時尚、最前衛的文化舞臺。在博物館舉行婚禮已經不再新鮮,電影也紛紛選擇在博物館舉行首映式。歐洲博物館已成爲時下最流行的家庭聚會場所、最浪漫的情侣約會地點。逛博物館不僅深受明星喜歡,也是人人争相傚仿的最有品位、最時尚的生活方式〔3〕。
而在中國,博物館旅遊並不“熱”,甚至可以説是“冷”的。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有博物館300餘個,發展到現在,我國的博物館數目已超過3000個。但除了一些叫得響的大的國家級、省級博物館和名人館、紀念館外,真正能有很多人前往旅遊、參觀的博物館並不多見。即使現在大多數博物館已經對社會公衆免費開放,仍有相當一部分博物館,尤其是地方性博物館處於門可羅雀的境地,許多博物館的經營或是難以維持,或是舉步維艱。2010年9月《小康》雜誌社聯合清華大學在全國開展的2009—2010年度國民休閒方式調查的公佈結果中,排名前十位的公衆休閒方式與公衆最喜歡光顧的公共休閒場所中,却並未看見博物館旅遊或是博物館的身影〔4〕。可以毫不客氣地説,博物館在中國很難成爲民衆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已成了被民衆遺忘的境地。
(二)對我國博物館旅遊現狀的分析
同爲博物館旅遊,我國和西方國家的狀况却是冰火兩重天。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文化遺産令世人驚嘆,但是代表着中國歷史文化的博物館却成了無人光顧的場所,究竟是什麽因素使然,筆者認爲至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博物館在中國文化土壤中的適應成長
博物館是近代興起的社會文化事業,但它却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不可否認,不論是在西方還是中國,博物館現象最初都是起源於人們的收藏活動。但由於中西方在社會文化上存在諸多不同,導致博物館在發展上也呈現出很大的差异。對於這一點,天津博物館的白黎璠在《試論中西歷史文化之差异對博物館的影響》一文中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並認爲這是造成中西方博物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此筆者在借鑒白文的基礎上,通過對中西方博物館發展的不同情况進行梳理,以此對博物館在中國文化土壤中的發展情况進行論述。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下表來簡單看看博物館在西方的發展脈絡。
西方博物館發展的基本綫索〔5〕(表格略)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博物館的發展無論是從享有博物館的群體,還是博物館的功能,總體上都呈現出一種從上至下傾斜的態勢。即從最初的貴族階層出於獵奇、掠奪等個人目的而對文化遺産進行把持控制,再到後面社會中的精英階層、中産階級紛紛加入到享有博物館的行列中,博物館也在功能上逐漸發展成爲對人們的教育以及對社會民主精神的宣揚,直至今天,博物館更是成了一個大衆均可共同享有的文化公共場所。對社會與民衆而言,博物館不僅起到知識傳播的作用,更是成爲了民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國,統治階層、富貴人家對文化遺産的佔有把持却一直延續到近代。他們出於興趣而收藏,進行“把玩”、“私藏”、願意“子孫永寶”,却從未想過把這些藏品公之於衆。而真正意義上的博物館,對中國人來説,却還是一個舶來品。辛亥革命失敗後,當時的中國正處於特殊的歷史境遇下,知識精英們紛紛自覺承擔起關懷、拯救社會的職責。同其他近代科學、文化現象一樣,博物館也是伴隨着向西方學習的熱潮而被社會知識精英們引進中國的。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是由近代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於1905年以個人力量籌措創辦的南通博物苑,目的在與“設爲庠序學院爲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即用博物館作爲可以强國的科學教育之必備補充和可以興國的收藏曆史文化遺存之機構。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國博物館史上開風氣之先,對中國博物館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張謇的帶動下,隨後一批類似的博物館紛紛建成,爲當時中國的科普教育、科學研究以及文化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至此,具有真正意義的博物館才算是在中國扎下了根。因此若要對博物館在中國真正興起的時間進行推算的話,應該是從南通博物苑建立的時間開始算起,比西方國家整整晚了幾個世紀的時間。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對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尤爲重視,博物館無論從數量上、種類上、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觀。但因爲中西方文化特徵的不同,也使中西方博物館在對民衆的吸引力上存在很大不同。西方文明是開放的,注重交流,關注現實;而中國文明則相對穩定、内斂、更注重歷史〔6〕。基於此,中國博物館對文化遺産的收藏更注重以歷史價值爲標準,並顯示出明顯的歷史積澱的特點,很容易使博物館給民衆的印象定格在一個“古”字上,它代表着的是與現實生活無涉的遥遠的過去。這對參觀者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養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如果參觀者不具備一定的歷史、美學知識,或是對當地文化没有一定的瞭解,就很難對博物館内的藏品有個較全面的理解,這就在無形中抬高了博物館的門檻,使博物館很難真正融入到民衆的生活中。而在西方國家,博物館的涉及範圍非常廣,除了對歷史文化遺産的收藏外,更注重對貼近生活各種主題内容的收藏,民衆極易感受到來自生活或身邊的氣息,因此博物館對民衆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2.中國博物館的陳列方式及開發、運營模式
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被認爲是基於文物基礎上對文化遺産信息的全面展示,陳列方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觀衆對博物館的喜歡與否。作爲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博物館業早期受到原蘇聯模式的影響,陳列體系有别於法國的美學式陳列體系及墨西哥的生態式陳列體系,大都采用文獻式或綱要式的展覽體系,這一體系考慮較多的是陳列的知識傳播功能,强調展覽的科學性、邏輯性,强調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結構,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傳播科學信息。至於展覽的藝術感染力、可欣賞性和審美方面的意義則考慮得不多〔7〕。這一點至今仍對我國博物館的陳列方式有着一定的影響。文獻式或綱要式的展覽體系使藏品呈現羅列式,恰似博物館的藏品倉庫,不免給人以乏味之感。其不足是明顯的:這種物質的羅列忽略了文化的動力方面的内容;將人類的實踐和思想看作是有形的和静止的,而忽略了其作爲一個連續性變體的事實;易於將文化當作若干特徵的組合,忽略了它作爲一個内在相互關聯的觀念和行爲體系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一部分〔8〕。因此我國博物館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本冗長乏味的教科書,人們感受更多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説教方式,實在難以接近,更不用説産生出在旅遊活動中的愉悦感。
再者,我國傳統博物館的開發和運營模式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制度化,也就是所謂的“博物館化”。通俗地説,博物館化就是將那些不合時宜的“古董”陳列起來,原汁原味地供後人瞻仰。就像我們看見往日書聖們留下的墨迹〔9〕。以至於當人們在談到保護即將消失的文化時,往往采用的詞語是“使其博物館化”。博物館化,成了傳統文化保存方式的代名詞,博物館也相應地成爲了保存文化遺産的最佳場所。中國的博物館根植於中國的歷史、地域文化之中,博物館的内容本應是豐富多彩的,但在博物館裏,人們通常看到的只是静止在展櫃裏的冰冷的古董,感受到的只能是歷史的沉悶,而没有博物館本應傳遞出的歷史的那份鮮活感。難怪在公衆中流行着這樣一種偏見:博物館是一個死氣沉沉的古董攤〔10〕。我國博物館一直以來都把强調、研究、解釋和溝通作爲其藏品管理和展覽政策的重要部分,最終目的就是要對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但人們在博物館裏感受更多的却是它對文化遺産的收藏、研究,以及而後進行的簡單展示,本應與歷史所産生的共鳴及溝通却無法實現。没有溝通,又何來對歷史的理解及文化的傳承。
毫無疑問,博物館化確實能將我國的文化遺産很好地保存起來,但同時我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這種保存方式對文化來説,是一種禁錮還是一種傳承呢?文化的傳承過程並非是一個給予一個接受的單向流程,而是一個雙向并且連續的過程,是在傳承與被傳承方之間進行的文化交流活動。在這種活動中,溝通乃是第一要素,只有在被傳承方認識到傳承對象的基礎上,纔可能産生認可並予以接收,繼而實現文化的連續傳播。最近在某電視臺的一檔娱樂節目中,曾有一支年輕樂隊演唱了他們自己創作的一首以中國傳統文化爲主題的RAP風格的歌曲,其中一句的歌詞是“把我們的文化從博物館裏拯救出來”,這也間接反映了當代中國年輕人對博物館的態度。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博物館這個詞,更多的是一種帶有負面色彩的理解。博物館,代表的就是静止不動、無聊、没有精神、枯燥乏味、模糊、没有個人色彩、看不出所以然、無法理解、不懂、死的、無生氣的、無意識的——博物館代表過去、剩下的、腐朽的〔11〕。
此外由於政體不同,我國博物館運營方式也有别於西方。政府主導性較强,政府可以説是博物館最大的股東,博物館儼然成了政府的“文化政治代表”。在博物館的發展及職能的表現中,過多官方政治意識地注入,也在無形中使民衆産生了敬畏心理。當然隨着近年來中國博物館形象的逐漸轉變,也隨着中國民衆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對博物館的認識也在逐漸客觀化,博物館與民衆之間的距離正在逐步拉近。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LOOK PAST FOR FUTURE(回過頭去尋找未來),我國東漢著名思想家王充也有這樣一句經典名言:“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雖然這些話語分别來自於中西方,但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歷史的作用。歷史是呈綫性發展的,我們在利用博物館收藏文化遺産,肯定歷史地位的同時,也要看到歷史在向前發展的一面。從某種層面上説,博物館要做的就是在過去與將來之間進行着溝通交流,而不僅僅只是單調的昨天的收藏者。可以説,真正的歷史其實從未離開過我們的生活。
3.中國旅遊者旅遊的心理及動機
不可否認,博物館旅遊也是一種旅遊行爲,因此在探討我國博物館旅遊時,不能不考慮到旅遊者的行爲心理及動機。
墨子有言:“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封建社會因爲生産力低下,旅遊多是皇家貴族的出巡遊樂或是一些不得志的士人學者心靈的放逐於山水間,一般人基本上與旅遊絶緣。近現代我國的積貧積弱,戰亂頻頻,以及建國初期的滿目瘡痍,百業待興,旅遊對普通民衆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普通民衆才真正把眼光投向了外界,紛紛加入到旅遊的行列中。1990年以前,我國旅遊業的發展以經濟爲生長點,這也是歷史的必然。1992年國家旅遊局在“92’中國友好觀光年”中開始推出文化主題旅遊綫路,中國文化旅遊開始興起,旅遊業發展的價值也開始逐漸由經濟轉向文化。在這其中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確,雖然文化旅遊是以文化因素爲主要吸引物,但實際上這些體驗活動往往不會貫穿於旅遊者旅遊時的全部,换句話説,旅遊者參加的很多文化旅遊活動,僅僅是搆成其完整旅行體驗的某種增補性活動〔12〕。因此即使在中國文化旅遊熱逐漸昇温的過程中,大多數的國人還是習慣於把旅遊的眼光主要集中於山水風光中。即使在旅遊中涉及到文化旅遊項目時,因爲中國人具有較强的群體觀念,易受他人支配,從衆心理嚴重,很容易聽從别人的意見,因此在旅遊項目的選擇上,往往會把在社會上知名度較高的旅遊綫路作爲自己的目標〔13〕,比如北京故宫、蘇州園林、秦始皇兵馬俑等。對於目前在中國還屬冷門旅遊項目的博物館旅遊來説,更是絶少涉足。博物館旅遊屬於一種深度體驗的旅遊項目,博物館在這其中就很好地起到了“停滯歷史”、“凝聚價值”、“展示實物”、“表達符號”的功能〔14〕。要完全體驗到它的樂趣,需要旅遊者静下心,花上一定的時間,在博物館内地對文化藏品進行細細品讀,進而感受到歷史的真實感。但大多數中國人旅遊心理還並未成熟,在進行文化旅遊時,一般會采取一種走馬觀花,佛光掠影式的遊覽方式,也許其中會拍上一兩張照片作爲自己到此一游的見证,對於旅遊項目中的文化内涵却並不會過多地用心感悟、體會。因此當這些旅遊者返回家中回憶剛剛所經歷的這次旅遊經歷時,他們身邊留下的可能僅是在景點拍的那些照片,或是自己對景點好玩與否的簡單評價,至於在景點體驗或感悟到什麽,有什麽具體的東西值得細細回味却是一片空白。
此外,在旅遊消費心理上,中國人重純娱樂性消費,輕發展性消費,他們希望在支付旅遊經費時獲得最大量的旅遊體驗。因此當要花費進入博物館參觀時,中國人往往會拒絶進入,因爲他們擔心得不到相應的價值。而當我國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後,中國人在旅遊時還是會繞過博物館而選擇其他的文化旅遊項目。因爲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内,如果有衆多旅遊項目可供選擇時,中國人更會傾向於選擇在規定的時間内享受到更多的娱樂旅遊體驗。
於是針對以上所述中國人的旅遊心理及動機,中國的博物館開始逐漸重視對遊客的吸引,同時把遊客的參與、體驗也考慮到其中。但一些博物館還僅停留在把對博物館的改造局限於陳列方式的改變上,希望通過大量的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達到吸引遊客的目的,這樣的做法或許會造成兩種後果。其一是致使各個博物館的陳列方式大同小异,“千館一面”,雷同化現象嚴重。觀衆眼中的博物館幾乎個個一樣,並没有突出當地的文化特點,失去了博物館的展示意義。其二是“重外觀輕内容,重硬件輕軟件”,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恰恰是對博物館功能的一種誤解。誠然,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對外宣傳當地文化的重要手段。博物館文化的展示必須以文化爲脈絡,以智慧爲依託,以創新爲靈魂,才能充分體現地方文化氣韵和時代文化精髓,這也才是博物館旅遊的吸引力的關鍵所在。博物館的收藏與展示對歷史傳統本身就傳達着一個基本精神,即對這一歷史文化傳統的尊重。旅遊者來博物館參觀,本應是品讀地方生活,感受地方文化氣息,解讀地方歷史,過多地依靠高科技技術及向娱樂職能傾斜,博物館倒像是成了一個見識娱樂高科技技術的場所,這實際上是對地方歷史文化的不尊重與褻瀆。
4.博物館業與旅遊業的合作
博物館與旅遊,是兩個從性質到經營範圍都完全不同的兩個行業。一般而言,在以歷史資源爲吸引的文化旅遊項目中,旅遊對於文化資産的興趣,往往在於它的使用價值,而不在於它的存在價值。但在另一方面,博物館在對它的藏品進行價值評定時,首先考慮的是它們的内在價值或對社會的意義,而不是把藏品作爲旅遊的吸引物評定它的外在價值。也就是説,人們此時極少會考慮到這些藏品的旅遊潜力。關於它們的大部分文獻記録都會集中反映它們在美學、建築、歷史、社會、精神或教育諸方面的價值,而旅遊價值則被模糊地置於教育或社會價值之中〔15〕。因爲兩個行業各自所關注的價值取向不同,所以長期以來都處於相互獨立運作的狀態。隨着近年來文化旅遊的逐漸昇温,旅遊業開始逐漸把眼光放在了歷史文化資源方面。但由於旅遊業具有的盈利性質,它所傾向開發的是那些在社會上能吸引盡可能多遊客,能爲自己盡可能獲取最大利潤的文化旅遊項目。博物館雖具很强的社會效益,但因爲它是針對性較强,很難在短期内看到經濟效益的項目,所以旅遊業很少會把博物館納入自己的開發項目中。
要真正地開展博物館旅遊,博物館業與旅遊業的合作必不可少,關鍵是要找到二者之間的結合點,這種結合點應該就是對文化的一種宣傳,以及二者之間存在的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對文化旅遊而言,它所推銷的不是别的,而是社會、社會的歷史、社會的文化、社會的特徵〔16〕,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博物館所要向外宣傳的内容是不謀而合的。對於博物館來説,和旅遊業相結合,是使博物館走向大衆的重要途徑。畢竟博物館的陳列需要有人參觀,没有遊客,博物館的功能就會萎縮成爲“私人收藏館”了。
因此在博物館旅遊中,博物館需要轉變經營與運營模式,深掘當地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館藏優勢,逐步擴大知名度。同時也要結合當地具體情况,更多地關注民衆身邊的現實世界,不斷地使展覽推陳出新,把博物館發展成爲不僅是地方歷史文化的展示場所,更是民衆可以隨時關注生活、社會,更可展望未來的地方。作爲旅遊業,需要在旅遊推薦項目中擴大對當地博物館旅遊的宣傳力度,更多地把文化融入到旅遊活動中。只有當兩個行業互相配合與支持,才能取得一個雙贏的局面。
四、結 語
作爲文化傳播與傳承的重要場所,博物館的發展實際上也是文化傳播與傳承方式的一種發展。因此從這個層面上説,博物館的發展更像是一個文化事象。文化的整體性是不能被人爲割裂的,博物館的發展同樣如此。對於具有人類文化殿堂之稱的博物館來説,它在西方的發展經歷了萌芽、發展、成熟等一系列階段。可以説,博物館是在西方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但博物館對我國來説,最初却是屬於一種出於特殊原因而被引進的舶來品,博物館對中國社會、文化土壤的適應,以及中國民衆對博物館的適應都尚需經歷一個發展直至成熟的過程。因此當我們看到中西方博物館發展的不同景象時,不能一味地埋怨國人對文化修養、素質的缺失,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才能使博物館在中國的文化中成長壯大,使博物館文化和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並向西方國家的博物館借鑒寶貴經驗,同時提高中國民衆對博物館的認同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的博物館真正發展起來。
注釋:
〔1〕〔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譯:《文化旅遊與文化遺産管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145~146。
〔2〕彭兆榮:《旅遊人類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頁274。
〔3〕 李燕妮:《博物館旅遊的符號意義及體驗價值初探》,《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12期。
〔4〕 參見《“上網”成爲國人最常見休閒方式》,《桂林日報》2010年10月14日4版。
〔5〕同注〔2〕,頁274。
〔6〕 白黎璠:《試論中西歷史文化之差异對博物館的影響》,《東南文化》2009年第5期。
〔7〕 於萍:《博物館旅遊發展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8〕 莊孔韶主編:《人類學通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頁160。
〔9〕 黄集偉:《“博物館化”PK“肥皂劇化”》,《齊魯晚報》,2005年9月22日。
〔10〕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頁325。
〔11〕 費德利希·瓦達荷西:《博物館學:德語系世界的觀點》,臺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頁24。
〔12〕同注〔1〕,頁148。
〔13〕 沈祖祥主編:《旅遊文化學導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165。
〔14〕同注〔2〕,頁127。
〔15〕同注〔1〕,頁7~8。
〔16〕 張國洪編著:《中國文化旅遊——理論·戰略·實踐》,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104。
(唐春鬆,桂林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周羽,桂林博物館,助理館員。)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