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談文物資料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中文摘要】在歷史課中大量運用文物資料,不僅豐富了歷史教學資源,而且也發揮了文物資料的教學功能。歷史課上運用文物資料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真切接收到形象、直觀的歷史信息。 
  
  【關鍵詞】文物資料   教學資源   歷史
  
  Abstract:To apply cultural relics on history teachings,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teaching resources, but also make good use of their educational function, by this way, to provide vivid and direct history information to the students. 
  
  Key words:cultural relic materials   educational resources   history
  
  中學歷史教育的主要任務不單是積累知識,更主要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由於現行的中學歷史教材過分注重知識系統,缺乏生動具體歷史情境,嚴重局限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因此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大量引用文物資料,將有效地改變呆板、教條、格式化的歷史課堂教學。文物資料以真實生動的具象,包含了自然、地理、政治、經濟、文化、人情風俗等方面的歷史信息,可以延伸和補充歷史課堂教學,它不僅彌補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僅憑語言、教具等虚擬情景的欠缺,而且給學生提供了實踐和創新的場所,有利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探索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從而更好地實現中學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
  
  一、在歷史教學中應用文物資料既是學習的需要也是教學規律的體現
  
  學生們説:我喜歡歷史,但是不喜歡歷史課。帶有濃厚通史味道的歷史教材,由於没能從“學習的需要”來研究和組織教學内容,不能從“學習的規律”出發來安排教學内容;只注重結論,較少深入分析原因,很少叙述生動的史實,不但使學生學習起來味同嚼蠟,更是弱化了歷史教育的真正功能。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做了一次針對學生的專項教學調查。調查摘要如下:
  
  (表格略)
  
  根據調查,我們將學生反映的問題歸納如下:
  
  1.學生們認爲老師在課堂上不要只講授課本,多找一些歷史材料如:文物、圖片、影像資料等,適當的講一些故事,並與同學們多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將形象生動的内容教授給學生。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學生認爲將歷史講生動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補充歷史材料,如歷史圖片、視頻、故事、文物、文字資料、人物等等。歷史材料的選擇既要重視材料的真實性,又要重視材料的有效性。否則錯誤的材料會誤導學生,與教學無用的材料則會浪費學生的時間。
  
  3.學生們認爲材料教學對他們的歷史學學習特别有幫助。歷史材料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更快的理解和記住學習内容,並拓寬視野。
  
  4.學生獲得材料的途徑主要是通過三種途徑:網絡、書籍和老師的課堂教學。由此可見,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歷史材料、歷史知識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教育部制定和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等改革文件提出了新的課程理念,即:通過收集和研讀歷史資料、構建論據,進行獨立思考,形成豐富的歷史想象,能够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和概括,從而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産生對人類歷史的認同感,加深對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理解,並作出自己的解釋。這樣在實踐中的學習過程,將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教學效益的提高,因此利用歷史材料開展歷史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的需要也是中學歷史教學規律的體現。
  
  二、歷史課如何創設從文物資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教學情境
  
  利用文物資料開展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出發點是:不但要讓學生能直接閲讀或觀察到文物材料的表面信息(顯性知識),而且要通過聯繫所學知識、或查閲有關歷史文物的時代背景史料,把文物資料中的深層信息(隱性知識)正確推理解讀出來,這樣可以改變長期以來學生以“記”(記教材文本和前人結論)爲主的學習習慣,養成以“發現”爲主的歷史學習方法,這將提高學生正確地認識歷史、感悟歷史的公民意識和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從文物資料中獲取歷史信息,下面舉兩個教學案例。
  
  【例1】利用“唐綵繪女俑”開展《唐代社會生活》教學
  
  文物是物化的歷史,它爲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如下面唐綵繪女俑,就爲《唐代社會生活》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生動的教學情境。
  
  唐綵繪女俑1     唐綵繪女俑2     唐綵繪女俑3(图片略)
  
  從這些陶俑中可以獲取哪些歷史信息呢?解决這個問題的基本教學思路是:
  
  1.仔細觀察(如果是圖片則要閲讀有關圖片的説明文字);
  
  2.提取顯性信息:聯繫教材並查閲與文物有關的歷史背景資料;
  
  3.根據所掌握的知識,發掘、解讀文物的隱性信息 。
  
  文物圖片的説明透露出以下信息:時間屬唐代;造型人物是婦女;原素材是唐三彩陶俑(俑是古代的一種殉葬品,往往與當時的現實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根據上述教學的基本思路,在瞭解了文物的時間、内容後,接着應該瞭解文物的表面信息(即顯性信息),如材質、形狀、容貌、形態、服飾體態等等,以回答“是什麽?”。比如:唐代陶俑生動逼真,女俑髮式多樣、服飾華麗,文武才藝兼備等表層信息。如要回答“爲什麽?”,即從這些表面的信息探究唐代社會風貌、歷史發展特徵等,則需要考生調動和遷移歷史知識,從唐三彩聯想到唐朝的手工業發展水平,如陶瓷工藝、造型藝術等,再聯繫到唐朝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狀態,如民族融合、社會風尚、審美觀念等方面的深層信息:通過女俑髮式、服飾的多姿多彩,判斷出唐代宫廷的時尚;通過女俑文武才能兼備,瞭解唐代婦女在社會生活中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從婦女騎着高頭大馬得出唐代婦女的開放和活躍;從唐三彩的製作、造型、綵繪等重要信息,得出當時 “陶瓷工藝具有較高水平”的結論等等。
  
  【例2】利用《清明上河圖》開展《宋代城市的新氣象》教學
  
  《宋代城市的新氣象》是中國古代史“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時期”──城市發展專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藉助於《清明上河圖》這幅北宋城市生活面貌寫實的文物開展教學,有利於學生把握宋元時期中國經濟重心南移,農業、手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因此帶來的城市格局變化和城市商業、市民生活繁榮的這些歷史時代特徵。
  
  設計導入──在悠揚的古筝曲中指導學生觀看《清明上河圖》中汴河的行船、街市的布局、以及招摇的酒旗和藥鋪櫃檯上的算盤等,使學生瞬間神入鮮活的歷史情境之中,起“凝神、激趣”的作用。
  
  新課探究──在引導學生聯繫唐代都市“市”與“坊”區别的基礎上,提出“宋代的都市‘市’與‘坊’格局是否發生了變化?”的問題迅速切入該課的主題。接着引導學生從節選的《清明上河圖》主要場景來獲取宋代汴京都市生活的歷史信息:從商鋪臨街而市可以看出宋代都市的商業經營範圍已經突破了唐代以來“市””坊”分置的格局;從各商家的各色招牌和迎風招摇的酒旗可以看出宋代都市的商業經營手段的多樣化;再聯繫北宋詩人鄭俠《西塘集》中“有競輪蹄何雜沓,無情風月亦流連。紅燈焰焰三更市,從此吴江不值錢。”的詩句,可以看出北宋都市的商業活動的時間已經不受“擊鼓開市、擊鉦閉市”的限制了。
  
  ……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兩則教學案例是在教學環境具有開放性、學生學習具有自主性的前提下進行的。“過程與方法”是新課程的三維目標之一,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有學生的參與,學生的參與程度是運用文物資料進行歷史教學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在備課環節,文物資料、歷史圖表、古籍材料的提供和教學策略、思考練習、拓展活動的設計,都應貫穿過程的體驗、能力與方法培養的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文物資料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之中,調動所學知識,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探求多種途徑解决問題,這樣才有利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探索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
  
  三、以SOLO分類評價法評價學生從文物資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最能體現歷史學科特點的材料解析題,是多年來對中學生進行歷史學習能力的考查和評價的常見形式,也是歷年曆史學科高考命題的主打題型。隨着新課程實驗的深入和高考制度的日臻完善,材料解析題的命題和評價也逐步走向成熟,它一般以文物資料、歷史典籍等作爲材料,以創設新的情境,提出新問題的形式出現。由於材料解析題可以最大限度地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和歸納分析總結有效信息的能力;可以檢測學生能否把所學的知識遷移到材料上進行有效辨析和理解,所以對學生是否能把材料提供的史實作立論基礎,以鮮明的觀點作立論導向,從而得出正確的觀點和結論,并且對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的再憶再現歷史知識、材料處理、歷史闡釋、文字表達、思維創新等多種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正是目前中學歷史教學一直在探討和需要完善的問題。
  
  由澳大利亞學者約翰·比格斯(Biggs)教授源於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創建SOLO分類評價法。這是一種以等級描述爲基本特徵的質性評價方法.這種分類評價法將學生學習結果由低到高分爲“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關聯結構”“ 拓展抽象結構”等五個不同的層次。這五個層次分别代表了學生對於某項具體知識的掌握水平,從學生對某個問題的回答中,教師可以參照上述標準就學生對該項知識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出判斷。SOLO分類評價法爲以開放性歷史試題(材料解析題)的評價提供了層次性的結構模型,並因其具有可操作性而被應用於歷史教學(特别是學生從文物資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的診斷和評價中。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從文物(歷史)資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高考題(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歷史試題第26題)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禮記》
  
  材料二:凡進食之禮,……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乾飯類食品;羹,有濃汁的食品)       
  ——摘自《禮記》
  
  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木夾,其無菜者不用木夾。(木夾,筷子)    
  ——摘自《禮記》
  
  材料四:考古發現的戰國以前的餐叉
  
  (图片略)
  
  問題: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飲食生活的狀况。請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飲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譯或摘鈔原文)
  
  該題的分值共13分,要求考生從兩個層次回答問題:
  
  第一層次信息:宴飲時,按身份(等級)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的擺放有一定的規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規矩;飲食行爲有禮儀要求。(8分)
  
  第二層次信息:飲食之禮起到加强宗族團結,溝通社會關係的作用;周代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飲食禮俗;飲食禮俗體現了等級有差,貴賤有序的思想。(5分)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由表及裏、由此及彼、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根據SOLO分類評價法,可以制定如下評分細則:
  
  (表格略)
  
  該題藉助文物、典籍等歷史材料,考查學生對西周時期的社會生活、政治制度的再現能力;對歷史材料的闡釋能力和對歷史現象的分析釋能力。從題目的整體搆思、材料的選取、問題的設計等方面,突破了傳統歷史試題對考生的高級思維能力考查不足的瓶頸,其巧妙之處在於“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地概述”的答題要求,由表及裏就需要透過材料反映的生活情况,可以得到當時社會生活制度——如等級身份制度等,這就包括了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與再現所學知識兩項考查功能;“由此及彼”需要從生活方式、狀况等歷史細節引申到所産生的社會功能,即材料中“親宗兄弟““親四方之賓客”歷史作用等信息:“概述”就是點明飲食生活的基本規定與要求,不必羅列具體的細節。綜觀全題,雖然都是從材料中獲取信息,但是却要對所提取的歷史信息按照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繫簡單加以分類表述,相繼答出生活方式、歷史作用等,這爲實踐SOLO分類評價法從點、綫、面、立體、系統來評價學生的答題思維過程提供良好的基礎。SOLO評價法不但能促進我們的歷史考試觀念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生學習觀念和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胡江平,深圳市羅湖區教育研究中心。)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