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開展國土綜合治理、開發試驗研究的意義


  原載《廣東省五華縣國土治理與開發綜合試驗研究》 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1年9月 P1-16

  一、南方山區水土流失治理的迫切性

  水土流失是我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我國南方熱帶、亞熱帶濕潤地區水土流失的嚴重程度不亞于黃土高原,成為南方山區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建國以來,各地水土流失區都進行不同程度的治理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此同時,由於人們對山地森林植被的不斷破壞,對丘陵山地的亂墾殖,加之一些治理措施中的不當而效果不明顯,致使水土流失愈演愈烈,範圍越來越大,危害程度越來越嚴重。這不僅為山區群眾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也是平原區人民關切的問題。

  南方山區水土流失狀況

  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我國亞熱帶丘陵山區,歷史上曾是森林茂密、山清水秀之地,但隨著人口的增加,資源開發程度的提高,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伴隨而發生,且越來越嚴重。根據南方山區綜合科學考察資料,我國秦嶺以南的豫南、皖西,皖南、浙西、贛、閩、湘、粵、桂等9個省(區)丘陵山區,解放初期水土流失面積為6萬多km2,80年代初則達到19萬多km2,30多年增加2倍多,占南方山區土地總面積的175%。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50-100)%。水土流失區土壤侵蝕模數,已從50年代的100-300t/(km2.a-1)到80年代增加到200-600t/(km2.a-1),有些地區甚至高達1000-2000t/(km2•a-1),使水土流失地區地力衰退或甚至全部喪失。嚴重水土流失地區因農業生產環境惡化,經濟發展緩慢而成為貧困山區。在南嶺山地兩側的湘、粵、贛,閩四省(區)丘陵山區中水土流失嚴重的縣區,贛南有10個縣,閩西有9個縣,湘南有11個縣均是丘陵山區貧困縣,廣東省被國家列為貧困縣的龍川、五華,豐順和大埔等四縣,也都是水土流失較嚴重的山區縣。水土流失不僅影響農業生產、經濟發展、人民生活,也同樣影響地處下游平原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和各項經濟建設,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均帶來嚴重威脅。

  花崗岩丘陵山區,是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域

  水土流失可以根據不同因素劃分各種不同類型。組成丘陵山地的岩性對水土流失的發生、規模、後果和危害程度起著關鍵性作用,同時,進行水土流失治理採取的措施也與水土流失丘陵山地成土母岩性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根據成土母岩進行水土流失的分類。

  1.深風化岩類

  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高溫、多雨條件下,易發生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而形成深厚風化層的岩類。這類岩石包括以花崗岩類為主的酸性和中性火成岩、未成岩的紅土和近代沖積、堆積層疏鬆岩等。其風化層厚度一般可達數米、數十米,甚至數百米,而且其結構疏鬆.當地表受到人為干擾,如破壞植被,亂墾土地和不合理的工程施工等均可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2.淺風化岩類

  淺風化岩類主要是砂葉岩、砂礫岩等水成岩及其變質岩和以玄武岩為主的基性火成岩等。一般風化作用較難進行,形成的風化層(殼)較薄,最多僅數米。地表森林植被破壞後,表現為面蝕為主,較少發生溝蝕,更難形成崩崗。

  3.難風化岩類

  物理風化微弱的石灰岩、白雲岩、白堊岩及其變質岩等,物理風化進行速度緩慢,風化層淺薄,但化學風化強烈,地下岩洞、地下河發育,常形成特殊的自然環境。這類基岩地區森林植被破壞後,形成特殊的水土流失類型,而且難以治理。但因風化層薄,可供流失的碎屑物質不多,土壤侵蝕對其他地區危害不大。

  在上述各類成土母岩中,以花崗岩為代表的深風化岩在秦嶺以南的桐柏山、大別山、羅霄山、武夷山、戴雲山、南嶺以及浙江,福建,廣東和廣西等地的丘陵山區廣泛分佈。在熱帶、亞熱帶溫濕條件下形成深厚的風化層,但其結構疏鬆,抗蝕力較弱,在海拔400-500m以下的盆谷地臺地丘陵上,小氣候特殊,溫、濕變化強烈,極易發生水土流失。由於這類盆谷地區人口密度又較高,人為活動使森林植被反復受破壞,失去植被覆蓋的臺地丘陵,不但因小氣候發生變化,溫、濕度變化更強烈。且地表失去植被的保護,土層又失去植物根部的固結作用,在地表徑流的沖刷下易發生水土流失,以至會逐步演化成強烈的沖蝕、崩蝕而形成溝蝕,崩崗以至泥石流。而且由於這類母岩構成的臺地丘陵風化層深厚,可供侵蝕的物質多,致使土壤侵蝕不易停息,其危害也大,不但使流失地土壤養分喪失殆盡,而且大量泥沙給下游平原區域造成危害,成為水土流失和危害嚴重的流失類型。因此以深風化岩為主的盆谷地臺地丘陵區便成為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但是,凡深化層水土流失地,由於有深厚的風化層存在,只要採取科學的治理方法,較易在人為的改造下,較快地恢復森林植被和地力,便可結合進行適度的開發利用。所以對這一類岩石構成的水土流失區進行綜合治理和開發試驗,取得綜合科學治理、開發的科學依據和經驗,具有重大而普遍的現實意義。

  二、韓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嚴重性

  廣東省水土流失範圍很廣,但以韓江上游山區流失面積最大,也較為嚴重。

  韓江是廣東省的第二大河流,其源頭北支為汀江,發源於福建省的長汀;南支為梅江,發源於本省紫金縣的白石陳。本文所指的韓江上游僅指梅江流域,包括梅州市的五華、興甯、平遠,蕉嶺、梅縣、梅州市區、豐順、大埔和河源市的龍川、紫金兩縣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11900km2,大部分為丘陵山地,其面積約占土地總面積的80%,下游為潮汕平原地區。

  水土流失狀況

  梅江主幹從紫金縣發源後,沿著東北一西南走向的蓮花山谷地向東北流,經五華、興甯、梅縣,在鬆口折向東南經大埔縣接汀江流入潮州市。除幹流外,還有支流五華河、甯江,石窟河和松源河等流經梅州市各縣並先後匯入梅江。各江河形成五華谷地、興甯盆地、梅州盆地等盆谷地,其外圍為項山,七目嶂、烏禽嶂、蓮花山,鳳凰山等中山山地,山地與盆谷地之間為丘陵臺地。中山地主要為變質岩和砂葉岩等構成。丘陵、低山則以燕山期花崗岩(包括長石花崗岩、偉晶岩等)為主。這類岩石分佈較廣,約占全流域丘陵山,地面積的60%、而且坡度較陡,多在25°以上。岩石易風化和坡度較陡是造成韓江上游水土流失的主要內因。

  由於本流域盆谷周圍受中山山地包圍,特別是其南部高程超過千米而且連綿不斷的山體阻擋了來自南海的海洋氣流,致使梅江河谷盆地具有明顯的內陸盆地氣候特徵。年最高溫達395℃,最低氣溫為一73℃,氣溫年較差達468℃,是本省氣溫變幅最大的盆谷地。雨量則較少,平均年降雨量在1600mm以下,但年內幹濕季明顯,降雨量集中於4-9月,常有大雨,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出現。而10月至次年3月則為雨量稀少的乾旱季節。這種強烈的氣溫年較差、幹、濕季明顯變化,使易風化的花崗岩形成深厚的風化層,為水土流失提供極為有利的物質條件。

  梅江流域原為森林植被覆蓋良好的地區,雖然水土流失時有發生,但不普遍也不嚴重。根據調查,解放前梅江主幹流,木船可通航至紫金,五華河可至龍川鐵場,甯江河可達興甯寧城以上,石窟河可抵平遠。全流域通航里程達7836km。但到70年代,除主幹流在五華縣城以下洪水季節勉強可通航外,各支流已不能通航。這是森林遭破壞,水土流失造成的。50年代初,該流域森林覆蓋率達78%,70年代中期下降為56%,到1984年下降為35%。更為嚴重的是,僅有的有林地基本上為馬尾松、杉樹等針葉林的中幼林,原有的天然林已大部分消失,甚至天然林的次生林也所剩無幾,丘陵山地保水、蓄水能力大大降低,梅江的三級支流在幹季斷流成為常見現象,嚴重地影響航運和工農業生產。

  由於森林植被反復遭破壞和不合理用地的不斷擴大,韓江上游水土流失愈來愈劇烈。至1985年韓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積達29078km2,  占流域面積的244%,占廣東省水土流失面積的1/4。儘管從1952年至1984年,全流域治理面積873km2,但相比之下水土流失面積仍增加1倍多,到處可見崩山禿嶺。據1985年統計,全流域共有大小崩崗57911處,其中寬深在10m以上的大崩崗34955處,溝蝕和崩崗侵蝕面積9771km2。其中上游的五華縣水土流失面積達87583km2,占該縣土地面積的276%,占梅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的454%,據五華河水文站測定,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818t/km2。其支流烏陂河高達3722t/km2,超過黃河中游陝縣年平均侵蝕模數的60%,這表明:梅江流域水土流失在局部地區比黃土高原還要嚴重得多。此外,與五華縣相鄰的興寧縣水土流失面積達600k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91%。其他如大埔縣水土流失面積396km2,梅縣30Skm2,平遠縣178km2,豐順縣146km2,龍川縣242km2,紫金縣109km2,蕉嶺縣54km2,都占相當大的面積比例.

  水土流失的後果

  韓江流域上游的水土流失已給本地區的農業生產、水利工程、河道航運以及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也給下游地區帶來嚴重威脅,成為韓江流域自然災害頻繁,經濟落後的重要原因。

  1.土地生產力衰退

  根據統計資料,從1952-1985年,梅州市屬八縣(市)水土流失喪失的表土達121567萬m3,相當平均削去55cm的土層。其中大部分來自水土流失面積大、侵蝕強度大的五華和興寧。水土流失較典型小流域的河流輸沙量更是驚人,如興甯縣石馬河年平均表土受侵蝕深度竟達12cm,五華縣烏陂河年平均表土受侵蝕深度更高達23cm。若按每噸流失土壤帶走15kg有機質和157kg的氮、磷、鉀元素計,則解放後的30多年梅江上游土地損失了數百萬噸的土壤養分。在花崗岩丘陵山地的溝蝕和崩崗水土流失區,不但喪失表土,甚至風化層和半風化層也被侵蝕流失,形成完全喪失地力的不毛之地,為重新造林綠化和恢復地力帶來巨大的困難。風化層較薄的紅色岩丘陵臺地和部分變質岩低山丘陵,表土受侵蝕後,不少已成為裸岩地。這類地在五華縣西部河谷臺地區和興寧盆地四周的低丘臺地上分佈面積不少,基本上成為農業生產無法利用的土地。

  2.自然災害加劇,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

  由於山地森林植被不斷遭破壞,水土流失不斷加劇,使早澇災害越來越頻繁,危害也越大。據梅州市統計,1980-1984年的5年時間內,全市發生洪澇災害230次,平均每年46次。共沖毀山塘505宗(其中衝垮430宗);受災水庫9宗(其中衝垮4宗);沖毀堤圍7063處,長3457km;沖毀涵閘351座,渡槽26座,攔水陂9692座(次),渠道11431處,長11302km,電排站21座、小水電172宗(裝機41373kw),毀壞各類橋樑2408座,沖走或浸死耕牛6472頭,生豬15854頭,損失糧食4793t。由於水土流失,枯水期河流水量減少,山泉斷流,全市常年受旱農田增加28萬多畝,黃泥入田面積148萬畝,已被沙埋耕地18萬畝。

  水土流失造成的窮山惡水,嚴重制約著梅州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沿海地區更形成相差懸殊的經濟落差。梅州1985年的工農業生產總值僅175億元,占全省的256%,但僅為珠江三角洲順德縣工農業生產總值的632%。人平年收入274元,  僅為全省人均收入的55%。

  3.泥沙淤積山塘、水庫、河道,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因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沖入山塘水庫和河道,而使之淤積。解放以來,全市各縣區泥沙淤積的山塘3507宗(占全市山塘總數的3611%),其中報廢505宗,淤積小(二)型以上水庫370宗(占全市水庫總數587%);減少庫容4234萬m3,相當報廢小(一)型水庫40多宗;影響小水電47宗,裝機容量1793kw。五華縣有474宗山塘受沙泥淤積,報廢232宗,166宗水庫中嚴重淤積的已有77宗,年平均減少庫容2441萬m2。33宗水庫電站發電受影響,損失裝機容量543kw。興甯縣138宗水庫,嚴重淤積的98宗,庫、塘年均淤積量達104萬m3。

  全市受泥沙淤積的河流379條,河床普遍淤高05-29m,年平均淤高2-12cm。不少小河流成為地上河,旱季成為幹河,並失去通航能力.全市15條集雨面積1500km2以上的河流,在50年代通航總里程為7836km,現已斷航4431km,占原有通航里程的565%,位於韓江上游的五華河、琴江和甯江已斷航多年。

  河道淤積,山塘、水庫報廢迫使河堤越築越高,危險也越來越大。一旦洪水暴發,沖決河堤將釀成巨大災難。同時由於水利工程效益降低,農田灌溉亦受到嚴重威脅,受旱面積日見增多,農業生產環境變劣。由於人口增長過快,糧食不足,生活能源缺乏,造成陡坡開墾種糧,采薪過度,甚至在丘陵山地中挖樹根,鏟草皮作燃料等,使已失去生態平衡、水土流失嚴重的山區,向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經濟發展難度加大的惡性循環方向發展。

  4.危及韓江下游地區

  韓江上游梅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已對下游的潮汕平原帶來嚴重影響。根據潮州水文站資料,主要來自梅江的泥沙,多年平均達719萬t。因此,30多年來潮州市附近的韓江河床淤高lm多,平均每年35cm。韓江成了類似黃河那樣,出現中游通航,上游和下游河口不通航,河床高出農田的情況。河床抬高,不僅影響通航,還迫使國家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去加固、維護韓江大堤。河堤越高,堤基越大,佔用耕地越多,對人均僅有03-04畝耕地的平原區來說,不能不是沉重的負擔。

  解放後人民政府對韓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但也存在不少失敗的教訓。在過去30多年裏雖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共治理873km2的水土流失面積,但有明顯成效的僅1369km2,只占治理面積的157%,而流失面積卻繼續擴大。為此,在全面開展水土流失的同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水土流失地區設點開展科學試驗、探索水土流失區綜合治理、開發的管理模式和科學方法,推動全流域以至我國南方山區水土流失區的國土整治。

  三、綜合試驗區的選擇

  根據中國科學院南方山區綜合科學考察隊的分工,要求第四分隊在花崗岩水土流失區設立綜合治理、開發科學試驗區。進行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農業資源開發的科學試驗,摸索出一套適合於花崗岩丘陵山區治理水土流失的經驗和山區農業自然資源開發的模式,為全面開展水土流失的治理創造必要的條件。

  選擇試驗區的條件

  1.試驗區的水土流失具有一定代表性

  2.試驗區的範圍大小較適中,與小流域界線大體相符。

  3.試驗區的幹部、群眾及其上級領導有自力更生治理水土流失的決心和願望。

  4.具有較好的交通條件

  5.行政界線完整,權屬界線清楚

  根據上述5條選擇試驗區的條件,第四分隊1985年8月對韓江上游重點水土流失區,進行實地調查,選定五華縣的河子口、新一兩村為試驗區。

  試驗區的基本情況

  試驗區位于梅江支流的五華河中游的北岸,地域範圍為北緯24°05′一24°08′和東經115°32′一115°37′之間,土地總面積2347km2(折35205畝),是梅江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1.自然條件

  (1)地形和地質特點 試驗區地貌屬河谷丘陵,是項山地的山前丘陵一部分,地勢北高南低,南部為五華河河谷平原,海拔高程120m,河亨河和新橋河成樹枝狀由北向南流入五華河,其間有狹窄的河流谷地,海拔高程120-130m。上述兩支流有一系列近似東西走向的支河谷和溝穀(坑)。丘陵坡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分佈區域,丘陵地的南坡、西南坡和西坡,崩崗廣為分佈。地貌和地質特點是:

  ①全區以丘陵為主,丘陵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73%。階地、臺地、河谷平原等占27%。平原面積狹小,為主要農業耕作區。全境丘陵山地海拔高程不大,最高山地(七星崗)為525m.大部分丘陵約在400m以下。這些丘陵大體可分為海拔150-200m,250-300m和450m左右,即相對高程50m、l00m和150m的三級夷平面。水土流失多發生在一、二級夷平面。

  ②丘陵多陡坡。據調查填圖計算,丘陵坡度大於25度的占丘陵面積50%以上。這部分陡坡花崗岩丘陵受重力作用發生崩崗流失嚴重,是大型崩崗的分佈區域。

  ③岩性組成以花崗岩為主。除河子口西部和北部的高丘陵由變質砂葉岩構成,河谷地邊緣有小片紅色砂岩、紫色砂岩等外,其餘丘陵山地大多為燕山期早期的長石花崗石、偉晶岩組成,晶粒粗大,風化殼含砂量大,土壤粘結性較差、水土易流失,特別是溝蝕和崩崗均發生在花崗岩風化區內。部分紅色砂岩低丘、臺地也發生面蝕、部分成為露岩,

  (2)氣候特點 本區為的南亞熱帶北緣氣候區。試驗區地處北緯24°以北,已屬南亞熱帶的北緣,但由於其南部有烏禽嶂和蓮花山系橫亙,海拔高程達千米以上,山體連綿,使本區成為少雨的雨影區。同時,五華河谷又具有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的特點,冬季北來的冷空氣不易在本地區積聚,形成夏熱冬暖的特殊小環境。年平均氣溫272℃。夏季太陽輻射強,加上下沉氣流影響,氣溫轉高,7月份平均氣溫285℃,日最高氣溫高於30℃的天數達266天。在森林喪失的閉塞環境中,氣流不暢,地表裸露,在強光高溫下使土體乾燥,形成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易受地表徑流沖蝕。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19℃,極端最低溫-18℃。日均溫≥10℃的年積溫達7500℃,屬熱量資源豐富的區域,為廣東省優質荔枝分佈最北的地區。

  ①雨量較少,雨期集中。由於本區地處南部蓮花山以北雨影區,成為廣東陸地降水較少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雨量為1418mm。降雨期集中於4-9月,約占全年雨量的77%,幹,濕季節明顯。雨季多大雨和暴雨,這也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災害性天氣較頻繁。主要災害性天氣有暴雨、乾旱(春早、秋旱),寒露風、低溫霜凍和倒春寒等。暴雨和秋旱較為突出,尤其是秋旱幾乎每年都有發生。

  (3)水資源頗豐富 試驗區位于五華河下游,又有河亨河和新橋河流經,水資源較為豐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155萬m3,過境客水13693萬m3,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地下水,年徑流量受降水影響,分配很不均勻,雨季占徑流量的73%,枯水季節徑流量少,徑流年際變幅也較大,最大年和最小年相差4-5倍。洪、枯流量相差更為懸殊。五華河最大洪峰流量1690萬m3 (1970年9月14日),最枯流量為幹河(1963年5月23日)。表明了本區水旱災害交替出現的明顯變化。因此,搞好水利建設和水土保持工作,是關係到水資源能否為持續利用的重要前提條件。

  (4)植被狀況 本區原生植被是亞熱帶常綠季雨林,但受人為影響已不復存在,僅少數村莊存有小片次生林(風水林)。根據1985年調查,這些村邊林可見到紅錐、荷木、藜蒴,鴨腳木,樟樹、猴耳環等樹種,為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次生林類型。也可見到有繼木、烏飯樹等中亞熱帶樹種。人工種植的果樹既有南亞熱帶的荔枝、龍眼、香蕉、楊桃,番石榴、木瓜等種類,也有中亞熱帶的枇杷、桃、李、梅、梨、柿、板栗等,兩者在本區內均生長良好。可見本地的植物區系是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特點。

  由於長期以來森林受人為砍伐,不但典型的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已不再存在,次生林也難於成片見到,現存植被主要是亞熱帶的灌草叢,以早生性的植物種類為主。主要灌木有崗松、桃金娘。野牡丹、黑面神、羊角扭、山芝麻等。主要草類為鷓鴣草、黃茅草、野古草、白茅,芒萁等。全區有林地僅528畝,占宜林山地的22%,幼林和疏殘林地14804畝,以馬尾松為主。還有少量濕地松、桉樹等。植被覆蓋度為25%左右。上述狀況屬典型水土流失區的植被。

  (5)土地類型和土壤條件 根據山地的垂直帶劃分土地類型,該區有谷地平原、崗臺地,丘陵地、低山地等4類土地類型,

  ①谷地平原。為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地,面積狹小。主要分佈于五華河北岸、新橋河、河亨河兩側,海拔高程為120-130m,部分坑谷可達海拔160-180m,多數為農田,少數為河濱沙地或因水土流失的沙埋耕地。土壤類型有水稻土,潮沙泥土、沼澤土等。位於五華河北岸的水稻土多為瀦育型水稻土和潛育型水稻土,少量沼澤土。新橋河和河亨河河谷的水稻土以潛育性水稻土為主,坑田以冷底田居多。

  ②崗臺地。崗臺地是指相對高程80m以下的緩坡地,坡度在15度以下,面積不多。主要分佈在河子口的高沙鋪、條子崗、社背排、柯樹坑、天吊嶂、雄牛村背和新一的嶺排等地,以小片分散存在。土壤類型為赤紅壤,部分被利用地則為旱地土,但大多為稀樹草坡所佔據。有少量果園,種植柑桔和雜果。

  ③丘陵地。丘陵地是指海拔400m以下的坡地,相對高程80-250m,坡度大多在20-30°以上。土壤類型為赤紅壤。土層厚度,有機質含量和質地因成土母質,高度,坡度,坡向的不同而異。部分受侵蝕地的土壤已喪失有機質層。在崩崗口附近的土層有機質在1%以下,普遍在(02-06)%之間。植被較好的坡地,有機質(2-4)%。左右。這類土地面積最大。分佈最廣,植被以灌叢草坡和馬尾松稀樹草被為主,大部裸露地也屬這一土地類型。

  ④低山地。低山地即海拔400-700m的(丘陵頂部和山地下部)垂直地帶內的坡地,也即山地紅壤分佈的山坡地,面積不多,只分佈在河子口村北部大星崗,僅一小片,面積約02km2,植被為幼松灌草叢,也有一小片旱耕地。

  水土流失基本發生在丘陵地和崗臺地兩個土地類型上。這也是國土整治和開發的主要土地類型。

  2.社會經濟狀況

  試驗區東部為新一村,西部為河子口村,共12個自然村,分佈在五華河,河亨河和新橋河河谷周圍。1985年全區共有1139戶,總人口5526人,有2175個勞動力,其中農業人口5501人,共1806個勞動力。全區土地利用情況是:成林地528畝,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5%。幼林和疏殘林地14744畝,占419%。果園70畝,占02%。農業用地6200畝,占176%。居民點建設用地和道路占地1400畝,占40%。庫塘98畝,占03%。丘陵裸露地8548畝,占243%。河流、灘地和其他用地3601畝,占102%。1985年末全區實有耕地4141畝,其中水田3464畝,旱田93畝,旱地584畝。人均佔有耕地076畝,略高於全縣人均佔有耕地055畝的水平,是全縣人均耕田稍多的地區。糧食較充足,但經濟單一,商品生產不發達,經濟收入不高。

  本區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狀況有下列特點和問題:

  ①農業基礎設施差,生產技術水平低.水利設施差,兼之受水土流失的影響,致使早,澇等自然災害嚴重。至1985年,全區農田旱澇保收面積僅占耕地總面積的508%。農業機械化程度甚低,基本仍沿屬傳統的耕作方法,以人力和畜力為主。因此,農作物單產尚低,糧食畝產僅300kg左右,有30%農田糧食畝產平均低於200kg。花生畝產73kg,甘蔗畝產12t,與全省農作物平均單產相比,糧食畝產僅為全省畝產平均的95%,花生平均單產的785%,甘蔗平均單產的245%,每個勞動力年平均產值僅1172元,人均農業產值為354元。

  ②人均土地較多,糧食較足,但商品經濟不發達,經濟基礎差。試驗區人口平均密度為235人/km2,每人平均土地637畝,是本縣人均土地較多的地區。其中人均佔有耕地076畝,也是該縣人均耕地略多的地區。由於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播種面積占耕地面積的923%。農業商品生產極不發達,經濟作物和畜牧、水產業實際上仍屬自給型生產,因此糧食較足,但經濟收入很低,1985年兩村人均收入僅為全省人均收入的397%。工副業生產項目不多,兩村除4個小磚窯外,沒有其他較大的企業,只有部分勞動力從事建築業或到外地做工,集體經濟更為薄弱。所謂人均收入,實際上多為實物收入,現金收入並不多,經濟基礎十分薄弱。

  ③勞動力充裕,群眾生產積極性也較高,渴望整治國土,開發資源。雖然人均耕地略多於本縣其他地區,但絕對數量並不多。1985年全區每個農業勞動力平均只負擔235畝耕地,按生產條件,尚有(30-40)%,即500-700個剩餘勞動力可以從事其他生產。但剩餘勞動力出路並不多,尤其是由於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勞動效率的提高,更顯得勞動力充裕,廣大群眾希望能進一步開發農業資源,增加生產門路,增加就業,發展生產,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因此,也十分渴望能儘快治理好水土流失,為農業自然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創造條件。

  ④交通便利,有利於發展農業商品生產。本區靠近興甯和五華兩縣縣城,省內交通幹線,廣梅公路通過本區;通過交通幹線可聯通廣州和深圳以至香港,對外交通尚便,有利於發展農業商品生產,也有利於引進技術和資金。

  ⑤農村能源緊缺,不利於森林植被的保護。因本區乃貧困山區,農村生活用能大部分賴以薪柴解決。據統計,全區1115農戶和4個小磚瓦窯,每年需消耗柴草約9000t,相當於2萬畝丘陵山地一年的生長量。然而,由於森林不多,已沒林可伐,農村多用芒萁和其他灌草作燃料,但因植被差,覆蓋度低,薪柴不足供應,生活用能緊缺,使植被反復受破壞,難以保護和恢復。

   

  國土綜合治理、開發的試驗方案

  一、試驗區水土流失狀況及其原因分析

  試驗區位于韓江上游,是五華縣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域。在選定為國土綜合治理試驗區前,廣東省、梅州市和五華縣的各級水土保持領導機構都將本地區列為省的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之一,並於1985年春進行了部分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可以說新一、河子口的水土流失問題已經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水土流失現狀

  試驗區水土流失面積達1046km2(折15690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576%,占丘陵山地面積的627%,以新一村水土流失為最嚴重,流失面積共636km2(折9540畝),占該村土地總面積的621%,約占山地面積的80%,其中面蝕面積329km2,溝蝕面積164km2,崩崗流失面積143km2,有崩口273處,其中有20多個崩崗崩口高達70-80m。河子口村水土流失面積410km2,占該村土地總面積的31%,占山地面積約50%。其中面狀流失面積286km2,溝狀流失面積084km,崩崗流失面積040km,共有大小崩口175處。

  本區水土流失的主要特點是:

  a.強烈水土流失面積比例高,其中溝蝕和崩崗侵蝕面積共459k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427%。據新一村黃狗坑2號,5號和9號崩崗測算,在實行綜合治理前,年侵蝕模數分別為86萬m3/km2,755萬m3/km2和957萬m3/km2;b.崩崗和溝狀侵蝕基本上和粗粒花崗岩分佈區相一致,即主要分佈於河子口村河亨河以東地區,其中又以新橋河東部和下游最為嚴重,因崩崗發育形成丘陵坡面切溝密佈、山脊“白頭山”連片的嚴重局面;c.嚴重水土流失類型除與花崗岩分佈有關外,還和海拔高程及坡向有關;大部溝蝕和崩崗流失區主要分佈於海拔高程200-300m以下,相對高程150m左右的丘陵為主,崩崗的大型崩口則以南坡、西南坡和東南坡為主。據新一村調查,崩崗344%分佈于向南坡,364%分佈于向西南坡,南北坡水土流失程度相當懸殊。

  試驗區的嚴重水土流失還表現為大部分仍處在活躍的活動期內,泥沙流失量特別多。據黃狗坑典型調查,所有崩崗的年流失量每平方公里都在7萬m3米以上。對本區和河流下游均形成嚴重威脅。新橋河土壤年侵蝕模數,按全流域計算,每平方公里達1500-2000t。水土流失使山坡地土壤養分流失,土壤理化性質明顯變壞,土地生產力明顯下降。據新一調查,大部分丘陵山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下,嚴重流失的地段表土已被沖蝕,僅存風化層,甚至半風化層,成為難於利用的土地。在試驗區內,這種土地達8000多畝,占山地面積三分之一以上。水土流失帶走的大量泥沙,一則使河谷農田和坑田受害。據調查,該區常受黃泥水入侵的農田1400多畝,沙埋耕地200多畝,分別占耕地10%和5%。使作物單產低而不穩,如新一村1985年水稻平均畝產為275kg,部分低產田畝產還不到150kg。二則是使山塘水庫淤積,河床提高。如新一大塘肚水庫60年代末建成,原可供發電和農田灌溉,至80年代初已成為沙庫,失去蓄水能力。其餘5個山塘也有不同程度的淤積。新橋河河床日益淤高,人工改道後,亦同樣不斷淤高。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社會的原因。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和地質等因素:社會因素主要是人為對森林植被的破壞,使地表失去保護,從而直接引起水土流失。瞭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將為治理水土流失採取有效的措施提供理論依據。

  1.氣候因素

  氣候因素包括降水、氣溫和蒸發等,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而且既是外因,也是內因。在我國熱帶,亞熱帶濕潤地區的山區,年平均氣溫14-22℃,年降雨量大多在1400mm以上,溫暖、濕潤的氣候,加上冬幹涼而夏暖濕變化大,使地表成土母質發生強烈的物理風化,化學風化以至生物風化,形成較為深厚的土層和風化層,因而造成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內部條件。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一方面使土體吸收水分,並使部分土壤可能成為半流質或流質,易被流水沖走而發生侵蝕作用。另一方面是流水沖刷土體並帶走已成為流質,半流質的土壤。這是水土流失的外動力。

  地形和地質狀況的不同,使氣候各因子所起的作用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地質條件下,由於地形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小氣候,也會造成不同的水土流失狀況。因此,可以說,氣候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最活躍的因素。

  2.地質因素

  地質因素與水土流失的關係,主要是岩性的不同,風化狀況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水土流失類型和不同的危害情況。根據水土流失狀況和造成的後果可以把成土母岩劃分為深風化岩、淺風化岩和難風化岩三大類型。地質因素是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內因,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水土流失的後果。以花崗岩類為代表的深風化岩是構成我國亞熱帶丘陵山地的主要岩類之一,其水土流失最嚴重、危害最大。但它又是可以治理改造和利用的岩類,所以這類土地是國土整治的重點(這三類岩石的物理狀況已在第一章中闡述了,此處不再重述)。

  3.地形因素

  地形包括海拔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因素,它們是通過重力作用的影響或形成小氣候而影響水土流失的。

  (1)海拔高程  地形的海拔高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是通過重力和形成垂直小氣候而起作用的。重力作用主要與坡度共同影響,但因受地形垂直小氣候影響的制約,使重力作用對水土流失的影響並不與高程重力成正比.所以,可以這樣說,海拔高程最主要是通過垂直小氣候影響水土流失,其影響有兩個方面:

  ①垂直小氣候對風化層形成的影響。由於氣溫隨海拔高程的增加而降低,濕度則隨海拔高程升高而增加。故低海拔坡地常處於高溫條件下,又是水分聚集地帶,並且因晝,夜和冬、夏等時間的轉移,冷熱和幹濕交替變化,使這一高程地帶坡地內的岩石風化作用進行較為強烈,不但物理風化,而且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都強烈地進行,使大多岩石形成較為深厚的土層和風化層,為水土流失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條件。而高海拔地帶坡地,雖然濕度大,但氣溫低,且溫濕變化較小,岩石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都較弱,故土層和風化層薄,可供侵蝕物質不多,土體抗蝕力也較大。

  ②垂直小氣候對水土流失的影響。低海拔坡地因土層溫、濕度變化大,土體較疏鬆,濕性強,易漿化,故當其失去植被時易受流水沖刷而發生土壤侵蝕。此外,低坡地不但有降雨的外力作用,而且是地表徑流集中的地帶,受徑流沖刷的外力作用也較大,易引起土壤侵蝕。高海拔坡地溫,濕度變化較小,土體常保持濕潤,吸濕性弱;除受雨水外力外,地表徑流也少於低海拔坡地,受沖刷侵蝕作用也較弱。

  由於上述兩個原因,造成低海拔坡地水土流失強度大,高海拔坡地水土流失強度小,在亞熱帶地區,較強烈的水土流失一般發生在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和臺地上,特別是發生在300m以下的丘陵臺地上。因為這種垂直氣候差異在盆谷地周圍的丘陵臺地上變化特別明顯,所以在盆谷地周圍的丘陵和臺地上發生的水土流失也就特別嚴重。

  (2)坡度  坡度是指坡地傾斜度,其對水土流失的影響主要是與地形高度共同形成的重力作用而產生影響的。根據津格(zingg,A•W•,1940)所做的小區模擬實驗得到的關係式A=CSmLn-1。式中的A為坡地平均土壤流失量:C為關係常數;S為坡度:L為山坡水平距離:m和n分別為坡度指數和山坡水平距離指數;津格所採用的m、n值分別為14和16。

  從津格坡度水土流失關係式可以看出:坡地土壤流失量與坡度的m次方成正比,也與坡度的水平距離的n一l方成正比,而當坡度一定時,坡地水平距離與坡地高程成正比。故此,坡地土壤流失量也與坡地高程成正比。但這一情況到了一定高度後便不成規律性了。根據觀測,當坡度達到30度以後,土壤流失量便成倍增加。

  (3)坡向  坡向對水土流失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小氣候起作用的。因陽坡(即北半球的南坡、東南坡和西南坡)與陰坡(北坡、東北坡和西北坡)和半陽坡(東坡和西坡)受光照的不同,造成氣溫、土溫和蒸發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小氣候。另外,盛行風向使不同坡向降水多寡也不一樣,從而造成外力作用不同。

  由於陽坡太陽輻射比北坡多,氣溫高,土溫比陰坡可高20-30℃,蒸發量差異更大。故陽坡溫、濕度變化十分強烈。這不但造成風化進程較快,而且土體更易漿化流失。另一方面,廣東及整個華南地區盛行南風或東南風,常帶來大雨和暴雨,使山體的陽坡雨水多,徑流大,外力作用強,也同樣容易引起強烈的水土流失。

  綜上所述,強烈的水土流失一般發生在海拔500m以下,特別是400-300m以下,以深風化岩為主的丘陵、臺地上,並以陽坡陡坡為最嚴重。這就是崩崗流失和溝狀流失常發生深風化岩丘陵的陽坡的原因。在引起水土流失的多種自然因素中,岩石性質為主要內因,主要外因為氣候因素,尤其是小氣候因素。地形高程和坡向基本上都是通過小氣候而起作用的,而且在多種作用力中,這種小氣候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

  4.植被與水土流失的關係

  植被的存在能對地表起保護作用。一旦植被消失,則失去其保護作用,從而使水土流失的各種內,外力共同作用而引發水土流失。植被對地表和土層的保護作用,既有減少外力侵蝕的作用,也有改變小氣候和涵養水源從而改變土層物化性質,增強抗蝕性的作用。

  (1)減少外力對土壤的侵蝕  植被包括森林,灌叢草被和地表苔蘚等。植被能阻止雨水直接打擊地表,從而保護了表土。特別是森林對雨水具有截留作用,據觀測,一般情況下,樹冠截留(26-40)%的雨水,使地表徑流減少。地表的枯枝落葉層還可減慢地表徑流的流速,從而減少外力沖刷。尤其是由地衣苔蘚形成的“地表植被’更直接地減低了地表徑流對土層的沖刷,減少土壤侵蝕。根據茂名市小良水保站觀測,由於森林植被的上述作用,混交林下地表徑流所含泥沙僅為裸露地的328%。

  (2)改善小氣候、涵養水源,改善土層的理化性質,增強土壤的抗蝕性。森林植被改善小氣候的效應是十分明顯的。它不但截留雨水,而且截留陽光和吸收陽光,並由於蒸騰作用而降低林內氣溫和增加空氣的濕度。夜間植被又阻止表土的長波輻射,從而保持氣溫的相對穩定,因此,在有森林植被覆蓋的地表,溫、濕度變幅小,使土層不易松化。

  森林植被還起涵養水源的作用。這首先是地表的枯枝落葉和植物根系促進地表水的滲透,在小至中雨的降水強度下,林下地表水(30-80)%可滲入地下。根據觀測,林下土壤透水速度為裸露地的幾十倍至上千倍,且土壤孔隙多,持水性強。天然林和針葉闊葉混交林下的土壤毛細管持水量每畝可達85-119t。〔1〕

  在森林植被覆蓋之下,由於小氣候的改善,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有機質也大量增加,進而促進土壤生物的活動,改善土壤結構。同時,由於植物根系的穿插交錯,加強了土壤凝聚性。尤其是土壤溫、濕度變化的減小,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強了抗侵蝕能力。

  根據測定,林下的土壤結構較好,故容重較小。天然林下土壤容重為裸露地土壤容重的(18-60)%。而且,因土體較為濕潤,糰粒之間相互作用力強,加上植物根系的網結,使土體不易漿化。

  由於從林冠、表土到心土,森林植被發揮了多層的生態效應,起到了生態屏障的作用,使土體受保護,增強了抗侵蝕的活力,因而水土流失不易發生。

  (3)喪失森林植被的後果  一旦喪失森林植被,地表裸露,失去林冠和灌叢草被的保護,小氣候變劣,地表氣溫和土溫變化隨之增大,蒸發增強,使土壤幹濕變化也明顯起來,於是土體物化性狀也會發生變化,結構粘結和鬆脆交替。在久晴天氣下,土體特別乾燥,若遇強降水,表土立即受雨滴的直接打擊和地表徑流的沖刷,水分滲透慢,表土層則馬上吸水而漿化成流質或半流質,並隨地表徑流流動,於是便發生水土流失。特別是因不合理利用坡地使地表受破壞,水土流失程度更加嚴重。據測定,因全面深翻土種植果樹或種植經濟作物的坡地,若沒有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一次暴雨足使地表被剝低幾釐米至十多釐米,形成嚴重的沖蝕流失。

  試驗區自然特點正好為水土流失的發生提供十分合適的環境條件。由於人為的干擾,森林植被長期遭受破壞,使山地失去生態屏障。1985年調查,該區僅有林地528畝,只占宜林地面積的22%。因此,使該區水土流失普遍發生,並發展成為嚴重的水土流失區。

  二、治理水土流失的指導思想和主要措施

  指導思想

  發生在以花崗岩為主的深風化岩丘陵山地上的水土流失,因岩性特殊,危害極大,急需治理。另一方面,正因其岩性特殊,只要採取正確的措施,是可以得到治理的。然而,我國水土流失範圍廣,治理任務艱巨,工程浩大,需耗費大量資金。而水土流失區又多是貧困山區,人民生活水平尚低,不能自籌大量資金進行治理水土流失,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投資少,見效快的方針,進行綜合治理。

  此外,根據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引起水土流失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自然原因是主要的,社會原因也不可忽視。社會原因是森林植被的破壞,主要還在於群眾生活用能的緊缺和經濟問題而引起。這個問題不解決,造林和恢復植被將難以實現。如果能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時,使廣大群眾富裕起來,便能解決森林植被保護問題,從而使治理成效得到鞏固。因此,在治理試驗中我們確定了“投資較省、見效較快、農民致富、效益穩定”的指導思想和“國家補助與地方自籌相結合,以地方為主,以地方勞動投入為主”的投資指導原則,以此制訂治理和開發方案。 

  主要治理措施

  1.分類治理

  分類治理就是科學地區分水土流失類型,然後,按不同類型採取相應的治理措施。這是關係水土流失治理成敗以及能否節省投資和投勞的關鍵。建國以來,雖然長期治理水土流失,但成效不大。這是多種原因所致,諸如政策失誤、體制多變、人口激增,使森林植被不斷遭破壞和不合理墾用丘陵山地等。但水土保持工作上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包括對水土流失缺乏科學分類,在治理過程中措施和方法單調;過分強調工程措施而忽視生物措施作用;過分強調治理,忽視結合開發等。缺乏科學依據的水土流失分類,也就很准根據水土流失類型對症下藥地採取合理對策從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

  歷來水土流失分類僅是根據土壤受侵蝕的現狀,劃分為面蝕,溝蝕、崩崗等三大類型,並相應的將其定為輕度,中度、嚴重三個等級。這是靜態的景觀分類,並不能反映水土流失最關鍵問題——是否屬活動和活動程度如何。事實上,水土流失的嚴重與否,並不完全和現狀景觀相一致,而決定土壤侵蝕的活動程度,一些處於面蝕、溝蝕的流失類型,但缺乏植被或地表受破壞,若地形較陡,在暴雨的侵襲下,就會發生強烈的土壤侵蝕,危害很大,而且也可能很快變成崩崗。但一些目前雖然是崩崗,由於侵蝕已到了一定的基準面,受重力影響減少,或已達基岩或由於受到植被保護,可能成為死崩崗,土壤侵蝕已十分微弱,則不能說其為嚴重水土流失類型,在治理上也沒有必要採取大規模動土的工程措施,只要相應的採取生物措施,即可奏效。

  另一方面,由於組成土地岩性的不同(即下墊面的不同)造成水土流失的後果也不同。其中,淺風化岩類的紅色砂礫岩丘陵臺地的水土流失,表土喪失之後土地便成難利用地,只是水分流失,其對鄰近地區的危害是不嚴重。難風化岩類石灰岩的水土流失也會成為難利用地,而且比紅色砂礫岩地更難利用,但對其他地區危害也不很嚴重。深風化岩的丘陵臺地的水土流失則危害大,但土地可改造利用。因此,水土流失的分類,不但應考慮流失的現狀景觀,更應考慮土壤侵蝕活動狀況和有關岩性等因素,才能採取適當的治理措施。這種注重土壤侵蝕活動狀況的水土流失分類可以稱為動態分類。

  水土流失動態分類是以岩性,水土流失現狀和水土流失活動程度三因素相結合進行的分類。

  岩性分為深風化岩,淺風化岩和難風化岩三類,也可用具體成土母岩分類。水土流失現狀仍按原景觀分類,即分為面蝕、溝蝕和崩崗三類。水土流失活動程度,即活動現狀則分為緩蝕、沖蝕和崩蝕三類。

  緩蝕表示水土流失緩慢地進行著,地表徑流含泥沙量不多,土壤平均侵蝕模數≤500V(km2•a-1),水質較清;

  沖蝕即水土流失進展較快,地表徑流含有較多泥沙,土壤平均侵蝕模數在500-10000t/(km2•a-1)之間,水質混蝕。

  崩蝕為強烈水土流失階段,地表徑流含沙量很大,有大量沙石滾動,以至成泥石流,土壤侵蝕模數≥10000t/(km2•a-1),水質混濁不清。

  水土流失分類名稱以3名法命名,即岩性+流失現狀+流失活動程度(狀況),如深風化岩(或直接以成土母岩花崗岩等)面蝕、沖蝕流失,花崗岩溝蝕、崩崗流失等。大體上只有深風化岩溝蝕沖蝕流失、深風化岩溝蝕崩,蝕流失、深風化岩崩崗侵蝕(或沖蝕)等類型流失,才必須採取工程措施進行治理,其他類型的水土流失則以生物措施治理為主,這樣,可避免濫用工程措施,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把有限資金的大部分應用在生物措施和開發上,以便儘快取得經濟效益。

  此外,分類治理還包括對不同土地類型的治理和開發相結合的不同形式上,即根據不同土地類型的自然性質,治理水土流失措施和建立生態農業的不同要求,如低山地、嚴重水土流失地、山脊坡地等保護為主的治理措施;一般丘陵坡地則以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山腳緩坡地以開發利用為主,輔以工程保護措施;盆谷地農用地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為目的,建成穩產高產田。低窪地則實行改造利用,使之成為高值利用地。這也是分類治理措施。

  2.以生物措施為主,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

  從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中可知,引起水土流失的諸因素中,岩性,地形坡度和大氣候因素是不可變因素,而海拔高程和坡向雖然也是不可變的,但是海拔高程、坡向和植被因素一樣都是通過小氣候而起作用。小氣候是在大氣候條件起關鍵作用的因素。而小氣候可以通過人工的辦法、採取生物措施恢復森林植被加以改造,並改善土層物理性狀,增強土體抗侵蝕力,從而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同時森林植被還有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地力的恢復,使難利用地成為可利用地的作用。並且,在恢復森林植被過程中,還可結合開發,發展薪炭林、經濟林、果樹、藥材和牧草,使農民富裕起來,從社會原因上,解決水土保持的根本問題。總之,從水土流失分類治理中,無論哪一類水土流失,都必須採取生物措施,才能得到根治。因此,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然而生物措施要通過生物的作用才能發揮效益。對於發生強烈水土流失的類型,僅採取生物措施不能馬上奏效,而且在強烈水土流失地上也難以應用生物措施,因此,必須採取工程措施,利用工程機械作用,迅速有效地制止大量泥沙下瀉,這樣,才能有效地施用生物措施,種樹種草。也只有這樣,工程措施才能得到鞏固。這就是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法。

  3.採取生物措施,應喬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結合

  實施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應盡可能優先發展生態作用明顯的闊葉林,或採用闊葉林和針葉林混交形式,而都應儘量採取喬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結合,造林,種草和種植灌木樹種,形成喬、灌、草多層植被,以便有效地發揮生態效益,控制水土流失。

  森林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主體,但林下的灌叢草被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嚴重水土流失地更要強調以草先行,爭取儘快達到地面覆蓋,保水保土和恢復地力,為林木生長創造條件。較長時間以來營林都以馬尾松,濕地松等針葉林和桉樹林為主,這些樹種的生態效益較差,林下自然生長灌木,草被較為困難,地表的水土流失實際仍在進行。因此,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還要強調建設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並採取多種措施促進林下灌叢,草被生長,形成多層次的較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通過封山育林,加強保護,利用亞熱帶優越的濕潤氣候條件,使長時期失去的亞熱帶常綠林重新在水土流失區恢復起來,使水土流失得到根治。 

  4.治理與開發相結合,寓治理于開發之中,促進經濟發展

  水土流失區的歷史教訓是為了生活砍伐森林,為了解決生活用能砍伐森林,“要想富就砍樹”,其結果是青山綠水變為光禿嶺、地瘦人窮,陷入了“越窮山越光,山越光人越窮”的惡性循環之中。因此,經濟落後,群眾生活貧困成了產生水土流失,又無能力治理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為了從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也就必須從根本上來治“窮”。所以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也應包括“治窮”的措施,只有將其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是根本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把治理國土和開發自然資源結合起來,形成生態和經濟密切配合的生產體系,從而將治理的成果溶化在這一生產體系之中,達到穩定成果的目的。

  5.治理、開發、科研相結合

  試驗區是進行水土流失治理和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科學試驗基地,是一項直接參與生產實踐和與自然作鬥爭的科學研究。研究如何實現從治理保障開發,以開發促進治理,兩者如何建立有機聯繫,達到相輔相成,最終達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實現。所以科研工作除為試驗區擬定科學治理、開發規劃方案外,一切試驗研究都是和治理,開發結合進行,科技人員和地方黨政幹部、群眾結合進行,共同執行規劃方案要求,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推廣行之有效的各種措施,隨時糾正不適應的措施或項目,盡可能避免走彎路和浪費人力,物力和資金,保證治理、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取得成功。

  6.以小流域為單位,全面規劃,建立綜合治理和開發相結合的生態經濟模式

  在國家和群眾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水土流失的治理,不能用“撒胡椒麵”的辦法到處動工,“全面作戰”,而是應該集中力量,有計劃地“打殲滅戰”。根據五華水保站治理烏坡河的辦法,以小流域為單位,作為獨立的自然環境單元,面積不大,便於進行規劃,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在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逐步達到全面治理的目的。

  另一方面,以小流域為單位,可以在較窄的自然地域內,對山、水、田進行全面的綜合整治規劃。統一領導,全面治理,避免因地域割據而造成互相制約的局面發生,有利於摸索出一套治理和開發相結合的完整方法和模式。

  根據當地的實際,在試驗區我們以小流域為單元,設計了一套具有良性循環的生態經濟生產模式。

  注釋:

  〔1〕廣西大明明水源林管理處資料。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