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潮汕地區農業發展戰略和對策


  原載《熱帶地理》1987年 第7卷 第3期 P203-209

  ——以潮陽縣發展農業為例

  潮汕地區位於粵東沿海,地處南亞熱帶,是我省第二大平原、潮汕平原之所在地。潮汕地區是汕頭市轄地區的通稱,包括汕頭市區、澄海、饒平、南澳、潮陽、揭陽、揭西、普甯、惠來和潮州等縣、市。全區面積共10346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4996。1985年全區人口達92024萬, 占全省總人口的14796。平均每平方公里890人,是全省以至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全區有耕地32979萬畝,其中水田25911萬畝,人平僅有耕地036畝,為全省人平耕地的1/2,全國的l/4,是全國有名的人多地少的地區。並且,由於建設和人口的增長,耕地仍在不斷減少,人口“城市化”的進程十分迅速,農業和經濟如何發展,急需制定必要的戰略和對策,為本省類似地區的經濟發展尋找較好的模式。

  潮陽縣位於本地區中南部沿海,是潮汕地區的10個縣市之一。全縣陸地面積共1309平方公里,有17803萬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1360人,是該地區人口平均密度的153倍,全省的46倍,全國的124倍,素有“人縣”之稱。人平耕地只有03畝,國土人口負荷十分沉重。歷史上乾旱、洪澇、颱風、鹹潮和沙荒等自然災害頻繁,生產難以發展,人民生活非常貧困。並且,由於人口眾多,農村生活能源緊缺,近平原的山地林木早已被伐盡,導致水土嚴重流失,生態平衡失調。但是,該縣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質量較好;且歷來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和豐富的耕作經驗,生產水平較高。潮陽縣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是潮汕地區的縮影(表1)。

  表1  潮陽縣、潮汕地區和全省自然、社會經濟情況比較(1985年)(略)   

  解放30多年來,潮陽縣人民艱苦奮鬥,改善生產條件,進行大規模生產建設。現在,全縣已基本形成了較好的農業生態—經濟體系。他們的做法,可為全地區制定農業發展戰略提供借鑒。

  一、潮陽縣發展農業的成功經驗

  (一)興修水利,綜合治災,抓緊發展糧食生產

  潮陽縣地處練江和榕江下游,兩條江河的流域面積較大,並且練江上游是本省暴雨中心之一。該縣南、北部皆為山地丘陵,中部練江平原地勢低平,海拔均在l~3米以下,練江主流從縣西部石港至東部和平長20公里,落差僅05米,平原地勢低平,僅相當於高潮水位。解放前因無水利設施,沿江農田晴天苦受旱、潮危害,雨天則受洪澇浸漬之災,是潮汕有名的多災區。解放後,大力興辦水利,發展糧食生產,取得十分顯著成效。他們的經驗是蓄、疏、攔、截、引相結合,進行綜合治理,變水害為水利。50年代後期,開始修建山塘水庫,蓄水灌溉。至1959年,全縣便建成水庫32宗,山塘169宗,蓄水庫容達157億立米。接著,對橫貫全縣最長的河流練江進行改造,裁彎取直,並建成排洪、拒鹹(潮)的練江水閘。同時,修築堤圍,實行治本和治標相結合的方針。60年代又續建和新建了4個水庫,增加庫容6000多萬立米,加固了堤防,引榕灌溉。70年代全縣水利建設達到高潮。加固榕江下游牛田洋圍田區的堤圍,在練江下游建築海門水閘,尤其是對本縣從南部大南山流入平原區的12條水系(集水面積共2163平方公里),在山地與平原交界處修建截流工程,把山洪直接引出南海(圖2)。從此,全縣根治了水害,並且進行灌溉、發電、圍墾、養殖等綜合利用。全縣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976%,旱澇保收田占859%,同時,由於搞好農田基本建設,採用科學種田,精耕細作,保證了糧食的高產穩產。1980年全縣糧食畝產達366公斤,總產達4669725噸。也就是說,在占全省06%的耕地上,生產了占全省26%的糧食。1984年全縣平均畝產又達到4085公斤,高於全省平均單產的13%,總產達493055噸,人平有糧281公斤,高於全區人平24公斤,較好地解決了溫飽問題。

  (二)重視林業建設,積極解決農村生活用能,改善生態環境

  潮陽縣有山地丘陵866萬畝,占全縣面積的441%,東部沿海還有28萬畝濱海沙地。其中,宜林地面積7396萬畝。但因大多山林被伐盡,農民燒火柴草緊缺,有的地方只好挖草根作燃料。1950年全縣僅有森林164萬畝,覆蓋率為835%。大量荒山水土流失,沿海沙地則風沙為害。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潮陽縣人民在興修水利的同時,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全面造林,綠化荒山、荒地。至1980年止,全縣造林保存面積達721萬畝,占宜林地面積的975%,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75%。尤其是沿海沙地,自1957年引種木麻黃成功,全縣生態環境大大改善,控制了330平方公里山區的水土流失,並解決了群眾的柴火問題。特別是一向“薪柴如桂,米似金”的沿海地區初步實現了燃料自給有餘。目前,全縣林木年生長量達273萬立米,年砍伐量控制在264萬立米以下,從而保證青山常綠。現已成為全國聞名的平原綠化縣之一,林業已成為該縣堅強的生態支柱。

  (三)向地、向山、向海開拓新的生產領域,高值利用土地,充分挖掘生產潛力

  要在有限的土地上養活眾多的人口,潮陽縣人民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的優勢,向地、向山、向海開拓新的生產領域,取得寶貴的經驗。

  1.調整作物佈局,發揮水果生產優勢,林果結合,提高山地利用的經濟效益

  潮陽縣是著名特產潮州柑重要產區之一。該縣利用自然條件和技術的優勢,在抓緊糧食生產的同時,調整作物佈局,發展蕉柑生產。1985年全縣共種植潮州柑64萬畝,占全縣耕地的1/10,總產247萬噸,產值近3000萬元。

  同時,根據本縣地處南亞熱帶,水熱資源充足,山地丘陵土層深厚,適宜種植亞熱帶水果的條件,積極進行林果間種,大力發展青欖、荔枝、菠蘿、沙梨和柿子,尤其是發展具有開發潛力的野果楊梅和余甘子等水果,還發展了茶葉生產。1985年全縣山地水果面積達1896萬畝,總產568萬噸,價值6000~7000萬元。水果每畝產值達350~400元。此外,還有茶葉8900畝,產茶305噸,價值200余萬元。全縣水果和茶葉總產值逾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1/3。林果生產的發展,明顯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價值。全縣出現了不少利用山地創高值的典型。在山區有16個鄉、鎮,共78萬畝山地,平均每畝年產值達100~200元。其中,上隴和潮美兩鄉每畝山地年產值分別為2167元和2413元,成為全省著名的山地利用典範。

  2.進一步開發沿海沙灘地,開拓生產新領域

  歷史上,沿海沙灘地只有荒沙為患,危害農田;1957年沙地引種木麻黃成功之後,化害為利,1978年該縣海門區外四農場在防護林沙地上進行種柑試驗。1981年掛果,畝產500多公斤,1982年畝產又達2000~2500公斤,接近水田柑桔生產水平,柑園面積擴大到160畝。近年來,本縣沿海都先後利用沙地種潮州柑。1986年全縣沙地潮州柑已達1478畝,掛果883畝,可產柑果850多噸,平均畝產近1000公斤,高產的可達5000公斤。全縣出現了15戶沙地種柑致富的萬元戶。並且加強了沙地防護林的改造,間種大葉相思和濕地松,使之成為混交林,提高了生態效益。目前,全省440萬畝沿海沙灘地應當如何開發利用,潮陽縣的成功經驗是可供借鑒的。

  3.向海洋發展,開發新的資源

  潮陽縣面臨南海,海岸線長達426公里,海洋漁場面積8400平方海裏,魚類資源十分豐富,該縣海門港是我省優良漁港之一。此外,還有淺海灘塗304萬畝,開發海洋漁業具有良好條件。幾年來,全縣海洋漁業有較大的發展。1980年漁業總產為8965噸,其中海洋捕撈達6585噸,1985年海捕總產增加到18125噸,5年之中增加175倍。特別是作為現代漁業重要方向的海水養殖得到迅速發展。1980年全縣海水養殖面積僅3585畝,1985年已達284萬畝,成為舉足輕重的生產部門。該縣井都區古埕鄉在省市和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1985年建成高標準蝦池1125畝,飼養對蝦,當年收穫5萬公斤,平均畝產444公斤,最高畝產達101公斤,雙造畝產1172公斤。總產值105萬元,純利52萬元,兩年便可收回投資。1986年已擴大到1300畝,總產可達130噸,產值近300萬元。海水養殖業已展現出遠大的生產前景。

  (四)發展鄉鎮企業,建立商品基地,促進勞動力的轉移

  該縣土特名產多,勞動力充裕,並且有不少能工巧匠和歷史傳統工藝,根據這些優越條件,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建立商品生產基地,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點發展了農副產品加工、抽紗、漁網加工、日用紡織手工業、建材工業,以及建築勞務等行業。此外,還利用該縣近鄰港澳、華僑眾多、交通較便利和本省特殊政策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三來一補”(即:來料加工,來樣製造,來件裝配,補償貿易)加工業。全縣尤以家庭手工業和勞務為最突出。

  據不完全統計,1980年全縣有鄉鎮企業1938個,職工達1198萬人,占全縣勞動力總數的202%,企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總收入達146億元,占農業總收入的47%。“三來一補”企業為國家大量創匯。抽紗、漁網產品暢銷五大洲。1985年全縣企業又有了大發展,企業職工達1874萬人,包括從事其他工副業勞力達30多萬人,占全縣勞動力總數的40%以上,為解決農村剩餘勞力找到了有效的途徑。而且該縣已初步建成了水果、蔬菜、水產、水果加工、食品加工和抽紗等重要的商品生產基地,從而有力地促進了商品生產的發展。

  二、經濟發展仍然存在的主要障礙

  (一)人口增長過快,耕地迅速減少

  人口增長過快和耕地的迅速減少是潮陽縣經濟發展的最大隱患(表2),也是全潮汕地區最大的問題。解放以來,全縣人口增加1倍多,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共增加了168萬人,平均每年淨增加20-8‰,高於全省44‰及全國91‰的速度。與此同時,耕地大量減少。1949年至1980年圍墾和開荒造田共73萬畝,同期耕地減少了143萬畝,“六•五”期間全縣又減少耕地101萬畝,平均每年減少耕地202萬畝。1985年一年就減少耕地466萬畝。耕地減少的原因除由於必要的建設外,相當多則是由於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這也是全潮汕地區的一大問題。

  表2 潮陽縣人口和耕地變化情況

  Tab. 2 Changes of  Popul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in Chaoyang County

  年 份

  項 目       1949 1980 1984 1985

  耕地面積(萬畝) 71 647 592 546

  人 口 ( 萬 人 ) 85 1614 1756 1782

  (二)糧食壓力大,調入量激增

  人口猛增和耕地銳減使糧食壓力越來越大,糧食只能靠大量調入解決。1980年全縣糧食總產為4670萬噸,1985年僅4066萬噸,人平糧食減少615公斤。糧食調入量1980年前為每年15萬噸,1985年為265萬噸。糧食大量調入,給國家和地方財政增加沉重的負擔,並且給交通運輸造成極大壓力,也是社會安定的隱患。這是潮汕和梅縣整個粵東地區的嚴重問題。

  (三)剩餘勞動力多,就業困難,生活水平較低

  就農業勞動力計,全縣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只有12畝耕地。除部分勞力可從事工副業外,估計仍有20多萬剩餘勞動力,並且隨著60~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正進入勞動年齡,剩餘勞動力還在迅速增加。因勞動就業成問題,群眾收入低,1985年農村人平收入僅345元,比全省平均數低435%。

  此外,由於能源資源的不足,能源供應非常緊張,也阻礙經濟的發展。

  三、潮汕地區農業發展戰略和對策

  人口眾多並迅速增加,使潮汕地區“城市化”過程迅速發展。如何確定農業發展的戰略並採取有效措施,潮陽縣的經驗和教訓值得借鑒,這就是建設高產、高值和高效的農業,同時發展勞力和技術密集的工業。

  (一)重視糧食生產,穩定糧食基地

  潮汕地區人口將達1000萬,糧食問題十分嚴重。由於該區佔有全省第二大平原,土地肥沃,水熱條件優越,並且耕作水平高,應當大力發展糧食生產,首先應穩定糧田面積。全區糧食生產用地要保持在280萬畝左右,並提高復種指數,使播種面積達到650萬畝,繼續抓好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採用良種和科學種田,增加農業投入,努力提高單產,保證糧食增長與人口正常增加相適應,以穩定糧食市場。另方面,要利用非耕地或採取間種辦法,引種牧草飼料,發展飼料工業,“以草代糧”發展畜牧業,以減少糧食飼料的消耗。

  (二)抓好林業建設,林果結合建立水果生產基地

  潮汕地區有丘陵山地802萬畝左右,占總面積的517%,還有245萬畝濱海沙灘地,要利用這些土地發展林業,建立強有力的農業生態體系,改善生態環境,保持水土,並改善農村生活用能狀況。同時,要重視林用地的綜合利用,林果牧相結合,建立高效立體的林業生產體系,以提高山地經濟效益。近年來,潮汕地區湧現了饒平的霞光鄉、普甯的蔡口、林惠山、高埔、塗洋、潮州的鐵鋪、潮陽的春山、東坑等鄉林果結合,綜合利用山地的典型。他們以“山頂”留林,“山腰”林果混交,“山腳”種果的形式,既注重水土保持,又搞經濟開發,大力發展本地特產水果:如荔枝、菠蘿、柑桔、香蕉、青欖、余甘子、青梅、楊梅等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水果,建成複合結構、多層次、高效益的林業。每畝山地平均產值在100元以上,甚至高達400多元,生態效益也較好。這些經驗值得推廣,同時,也可再結合引種牧草飼料,以取得更大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三)調整農業結構,建設高產優質的土特產生產基地,發展外向型創匯產品

  獨特的自然環境,加上長期的人工培育,在潮汕地區形成了許多著名的土特產。如潮州柑、潮州蔬菜、鳳凰茶、菠蘿、多種海產品,以及近年來嶄露頭角的青欖和余甘子加工的涼果。各縣市可根據當地資源條件,適當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名特產生產,建立高產優質的土特名產商品基地。沿海地區應儘快開發海洋資源,尤其應開展暢銷、高檔海產養殖業。應該充分利用汕頭經濟特區這一窗口,引進良種、資金和技術,建設外向型創匯產品生產基地。每個縣市都應發展各自的“拳頭”商品,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四)發展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的工副業

  潮汕地區勞力多、工資水平較低、勞動素質較高,港澳同胞和華僑多,對外聯繫密切,但能源緊缺。應根據這些特點,積極引進外資、技術和設備。發展低能耗、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的工副業,在生產傳統產品,如抽紗、潮繡、漁網、紡織品、食品、陶瓷、涼果、蔬菜和海產加工的同時,積極發展適應時代潮流,高產值,易運輸的日用輕工產品、電子和電器產品,使工業產值獲得較大提高。

  面對“城市化”過程的到來,要研究農業工廠化生產在本地區的可行性,建設一些占地少,不受天氣和季節影響,生產率高的工廠化農業,為本地區將來農業發展探索新的出路。

  為了解決本地區資源和能源不足的問題,應加強和相鄰的梅縣地區、惠陽地區以及贛、閩兩省的聯繫和協作,開辦聯合企業,為本地勞動力和經濟發展開拓出路。

  (五)開拓商品市場和勞務市場

  開拓商品市場是潮汕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重大措施,不但要開拓省內市場和國內其他市場,還要開拓港澳、東南亞以及蘇聯和東歐市場。潮汕有港澳同胞、華僑和華裔700多萬人,與東南亞各國有著密切聯繫。面對國內外多層次市場,還應研究生產多品種、多檔次的產品。既要保持傳統產品的優良特色,又要適應時代潮流,改進產品的花式和質量。潮汕食品在老一代華人中享有聲譽,但要適應當前市場的需要,還要認真研究和改進,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新產品,並注意質量、裝潢等,以增強商品競爭能力。

  另外,可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到外地開飯館、商店、旅業、工廠,或從事建築和其他勞務,多途徑為農村剩餘勞力尋找出路。

  發展潮汕地區的農業,是促進該地區經濟繁榮的重要措施。但是,要較有效地獲得經濟發展,還有賴於解決人口增長、土地減少、能源和其他資源短缺等重大問題。

  人口問題,一定要採取切實措施,狠抓人口政策的落實,這是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重要對策。

  能源和其他資源不足,則關鍵在於交通問題的解決。在地理位置上,本區不但是粵東地區對外聯絡的窗口,也是閩西南、贛南等地溝通海外的門戶。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進一步實行,這一作用更顯得重要。解決潮汕地區內外聯繫的渠道,關鍵在於搞好汕頭港口及連結三省公路和鐵路的建設。這樣,不但使潮汕地區能源和其他資源不足的困難得以解決,而且將大大促進粵東、閩西南和贛南等地區經濟的發展。

  ON THE STRATEGY AND COUNTERMEASURE

  TO DEVELOP THE AGRICULTURE

  IN CHAOSHAN REGION

  Chen Chaohui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bstract

  Due to the dense population, the lack of land and the rapid urbanization, the agriculture in Chaoshan Region is facing severe problems; As a result, it is urgent to seek the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 to solve them. Chaoyang County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This county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developing agriculture since liberation, which are very useful for the whole region.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