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自然生態環境談珠江三角洲農業發展問題


  原載《珠江環境報》1995年8月6日 第2版

  農業生產是有關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全局性問題,它不但是經濟生產,也是重要的自然環境因素。農作物以其覆蓋度之廣,單位面積產量之高,是全球除森林植被之外地表最大的綠色覆蓋物和生物圈最活躍的因素。它在自然環境淨化、保持自然生態平衡、改善小氣候、減少自然災害等方面有著巨大的生態功能。每畝耕地每年可以生產出數百公斤以至數噸幹物質,因而需要耗費大氣中相當數量的二氧化碳,並釋放出同等數量的氧氣,同時,也要吸收陽光和熱量,從而起著維持生態平衡和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傳統的農業需要大量有機肥,每畝耕地一年要耗費成噸至數噸的人畜糞尿,它相當於一個小型汙水處理廠或垃圾處理廠,而且有利於地力的提高;作物有截流雨水、增加地表水分滲透力、減低地表徑流沖刷和保持水分及蒸騰等作用。我省每畝耕地每年對於雨水的平均滲透量可達300~400噸,還有其他地表水滲透,增加地下水水量,從而可減少洪澇和乾旱災害。多樣多彩多姿的農作物也是自然環境美的重要因素。

  珠江三角洲是全省最大的平原,也是全省耕地最充裕的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十分優越,是我省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不少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在全國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蔗糖產量曾占全省產量的60%,全國的26%,並且曾為全省提供5000多萬公斤商品糧的大部分,也曾是全國四大蠶桑基地之一;其塘魚和荔枝、香蕉等水果產量仍在全國名列前茅。它不但是我省“魚米之鄉”,也是自然環境最幽美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以其發達的農業和較為雄厚的農村經濟為基礎,以其鄰近港澳和華僑眾多為條件,受惠於國家賦予的開放政策,工業生產迅速崛起,經濟突飛猛進,一躍成為亞太地區以至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1993年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2305億元,工農業生產總值372812億元,各占全省的715%和696%,全國的73%和74%。農業生產也有所發展,生產總值達23268億元,占全省的33;8%。其中,水果、畜牧和水產品產量有了較大增加。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尚無一套適應當前農業的政策和一些認識上的誤導,使珠江三角洲基礎農業嚴重削弱,而且潛伏著危機。農業生產的危機也是自然生態環境的危機。主要表現在:

  1.耕地急劇減少。從1980年至1993年全地區共減少耕地41991萬畝,減幅達268%,每年平均減少323萬畝,相當喪失1個中等縣市的耕地。特別是1992年和1993年僅兩年時間全地區就減少20082萬畝耕地,等於以往11年減少耕地總和的48%。13年間,僅寶安縣(現寶安、龍崗兩區)就減少耕地3472萬畝,減幅達8l%;東莞市減少4237萬畝,減幅36%:中山市減少5159萬畝,減幅達43%,雖然其中有部分耕地被改成果園或魚塘,但大部分作為建設用地,也有相當部分良田成為今天危害周圍環境的黃土地。耕地的喪失意味著農業基礎的喪失,自然生態環境效應更是大大降低。

  2.基礎農業迅速萎縮。80年代以來,市場經濟的發育引導農業結構調整,促使經濟作物、水果、畜牧和水產業迅速發展,農業經濟效益提高,同時,也使糧、油、糖等基礎農業日趨萎縮。全地區糧食播種面積已從1980年的2675萬畝減少到1993年的1438萬畝,減幅達462%。

  3.農業生產環境質量降低。長期以來由於大量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而有機肥則逐步不受重視,減少投入,使農田質量下降。同時近年來鄉鎮企業迅速發展,遍地開花,“工業三廢”任意排放,使農業生產環境日趨惡化。1994年廣州市農業環境監測調查225萬畝農田,其中就有15萬畝受嚴重污染;1992~1993年席捲珠江三角洲的“開發區熱”,大量被圈耕地填上黃土之後,不但使大量農田水利工程受破壞,片片蓋住黑土的黃泥地又成了危害周圍環境的災源。

  此外,還存在農業勞動力素質下降而農業科技並未真正受重視、農業科技人員流失、農科技術未能適應農業發展要求等問題。但是,本地區農業最大的潛在危機是耕地並未得到真正有效的保護,黨內不正之風以及認識偏差對農業發展方向上的誤導。

  由於各市爭級別、爭官階之熱仍在升溫,加上提出學某市“遍地皆市”的“城市化榜樣”的誤導,各地城鎮規劃已經失控,不切合實際“超前”擴寬道路,爭建機場和高爾夫球場等而大肆擴大建設用地,使大量良田再遭厄運。據粗略統計,目前珠江三角洲城鎮規劃建成區面積可能超過1萬平方公里,加上村莊、獨立工礦、交通、旅遊以至高爾夫球場等設施,非農建設用地將達1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地區土地總面積的1/3,占全地區主要農田所在地平地總面積的83%。上述情況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將需要70%的平地(其中大部分為耕地)作為建設用地。這樣,本地區農業將難以發展,自然生態環境也將嚴重惡化。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