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南省三亞市的生態環境建設
原載《熱帶地理》 2001年第21卷 第3期 P202-206
【摘 要】三亞市位於海南島最南部,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近20年來,生態環境建設雖取得初步成效,但問題也較突出,如林業尚存隱患,耕地銳減,水域受蠶食和局部環境惡化,城市綠化美化不足等。生態環境建設面臨的任務主要是:合理佈局城鎮,建設具有經濟-生態良性循環的城鄉體系;完善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建成強有力的陸地生態支柱;保護好水體環境,搞好碧水工程建設;保護耕地、保證農業持續發展;整治環境,提高環境質量。為此必須採取相應措施。
【關鍵詞】三亞市 生態環境建設 區域“科學風水”景觀建設 森林生態體系 碧水工程 持續農業
中圖分類號:X1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221(2001)03-0202-05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在良好生態環境條件下,保證以土地資源為基礎的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由於人口的激增,城市和工業的發展,生態環境不斷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已經受到威脅,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已是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根據三亞市建成“國際性熱帶濱海風景旅遊城市”和“生態旅遊城市”的定位,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更有重要的意義。
一、生態環境的優勢和生態建設的成效
(一)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
本市全境位於海南島最南部,地處北緯18°37′27″以南,北靠五指山山脈,橫亙著海拔1000m以上的崇山峻嶺,構成良好的生態屏障。南瀕南海,浩瀚的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環境“淨化器”。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使本市具有較典型的熱帶季風海洋氣候,氣溫高,全年長夏無冬,生物活動和物質轉化十分迅速,生物系統演替較快。同時,本市地貌結構優越,地勢呈北高南低,利於降水形成,水資源相對豐富。地形則多樣,並以丘陵山地為主,適宜發展林業[1],建成強大的陸地生態支柱,有利於保持生物多樣性,從而擁有巨大的環境自淨能力和環境容量。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本市環境建設的優勢。
(二)頗有成效的生態環境建設成就
1.初步建成林業體系 本市地帶性植被為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但歷經發展橡膠、1958年“大躍進”、多次體制變更以及刀耕火種、燒山打獵等反復破壞,給林業造成嚴重的傷害,使天然林大量喪失。自80年代以來,林業已逐步獲得恢復和發展,1994年全市基本消滅了荒山、荒地。到2000年全市林地面積達1320hm2,森林覆蓋率達64%,初步建成林業體系。
2.農業穩定發展,城鄉關係較為協調 據統計,1999年本市作物播種面積達30068hm2,分別為1990年和1980年的111倍和129倍,作物復種指數達249%。說明本市農業的穩定發展,而且農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基地化、產業化和規模化生產逐步發展,集約化程度也明顯提高,農業基礎地位繼續得到加強[2]。另一方面,本市的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產也獲得較快發展。但本市城市的發展主要重在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城市規模基本得到控制。2000年全市城鎮面積仍不足土地總面積的1%。本市工業的發展則能同時注意環境整治,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抓好工業“三廢”的處理。農業基礎的增強和城市、工業的正常發展,確保了城鄉經濟—生態關係的協調。
3.減災防災措施在不斷落實 颱風、乾旱、高溫幹熱風以及暴雨洪澇是本市主要自然災害,每年都給生產和生活造成嚴重的損失。為減少和防治自然災害,本市採取的措施在軟件建設方面是大力發展氣象事業,加強天氣預報服務。硬件建設方面則是大力發展林業,尤其是著重于生態林和防護林的建設,並且建立了10個自然保護區(其中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38×104hm2,為保護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水利設施建設也有了良好的基礎,全市建成了較完整的蓄水防洪、引水灌溉及城市供水體系。截至1999年全市蓄水總庫容達253×108m3〔1〕,並建成江河堤防工程體系,在沿海海岸帶則加強了對沿海防護林、紅樹林和珊瑚礁的保護,構築“生物長城”。此外,城市和公路交通線的綠化也取得顯著成績。
4.整治環境污染成效明顯 近十多年來,城市和工業的飛躍發展使本市“三廢”排放量增加了266倍,廢氣增加945倍,固體廢物增加261倍,但與此同時,由於逐步重視環境污染的整治,對“三廢”處理及綜合利用能力也不斷提高。到2000年全市工業廢水處理率已達467%,工業廢氣處理率達997%,工業固體廢物處理率達985%[3]。本市因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治理成就而榮獲國家環保總局授予的全國第一批(33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稱號。目前,三亞市垃圾處理廠、汙水處理廠以及污水排海工程正在建設,不日將竣工投入使用,到時城市污染處理和環境質量將達到新的水平。
二、生態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市生態環境建設總的趨勢是大局良好,局部惡化。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一)林業發展未如人意,尤其沿海防護林仍受破壞
本市林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生態林面積不足,林況差,生態效益低。目前全市僅存34×104hm2天然林次生林,而且大多為幼林或灌木林,成熟林不多。據統計,雖然全市有生態林877×104hm2,占林地面積665%,但絕大部分(占955%)為防護林,且全市林業中人工林占最大的比例,樹種則多為生態作用不高的桉樹、木麻黃和松樹,部分為臺灣相思純林。另外,本市192×104hm2(含農墾系統)的橡膠林中,不少由於缺乏管理而退化成殘次林或荒山。可見,林業整體生態效益不高。
市區附近部分丘陵地由於採石而被挖成大石坑,既有礙景觀,也蠶食了森林植被。一些公路綠化林因缺乏管理而奄奄一息。有些沿海防護林已被砍伐,並把林地改成蝦池或草坪,“綠色長城”遭破壞,沿海紅樹林尚未得到恢復。因此,本市林業建設任務仍十分繁重。
(二)耕地銳減,人口急增,人地關係日趨緊張,土地的環境負荷突出
根據統計資料,本市耕地面積已從1977年的15760hm2減少到1999年的12075hm2,22年間共減少3685hm2,減幅達234%。與此同時,全市總人口卻由1977年的2697萬增加到1999年的4710萬,增加2013萬人,增幅達746%,平均年增長率達1664‰。人均耕地由原來的586m2,減為現在253m2,減幅達568%。耕地的銳減和人口的急增,使耕地人口負荷十分沉重,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三)圍墾造地和建設佔用而不斷蠶食陸地水域,海岸帶局部環境惡化
沿海地區圍墾造田、造地和非農建設佔用,使部分河流水域以及池塘不斷被填埋蠶食,水面不斷縮小,陸地水環境容量減少,將加劇自然災害。沿海岸帶除防護林受破壞外,海域珊瑚礁曾遭炸毀、挖取而受殘,紅樹林也長期遭過度破壞,僅零星分佈,現又仍受排放汙水污染影響等使之難以恢復。近海因濫捕酷漁等原因,造成海洋生物資源的衰退。
(四)城市綠化、美化仍為不足,鄉鎮缺乏規劃建設
目前市區街道綠化尚未達標,住宅環境綠化不足,更缺乏花草點綴,因而未顯熱帶濱海城市特色。更為突出問題是本市經濟發展剛剛起步,財力不足,故大部分鄉鎮仍缺乏規劃和建設,不少鄉鎮仍是農村舊墟場,基礎設施極差,衛生環境問題突出。不少鄉村公路路況差,沙泥路面經常塵土飛揚。
此外,本市防災減災基礎設施也仍不足或未達標準,抗災能力尚差。更有甚者,在環境污染整治的同時,農田化肥、農藥的使用也在大幅度上升。據統計,2000年全市化肥的使用量就比1999年增加680%〔3〕,嚴重地污染農業生態環境。
三、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任務
生態環境建設是區域城鄉與林(業)、草(地)、農(田)、路(道)、水(域)、生(物)等系統佈局相協調,結合環境整理,達到最大環境容量和最佳環境景觀的建設工程,也可俗稱為區域“科學風水”景觀建設工程。本市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任務和目標如下。
(一)合理佈局城鎮,建設具有經濟—生態良性循環的城鄉體系
本市作為海南省一個較重要的市,應在現代化進程中處於領先的地位,而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是農村城市化。目前本市農村城市化水平並不高。1999年全市城鎮人口為1447萬人,城市化水平為313%,而且,大部分城鎮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區,其他10個鎮、3個鄉和5個國營農場僅有城鎮人口234萬人,僅占全市城鎮人口的162%。
農村城市化並非把全市都建成城市。城市化主要特徵是實現農村大多數農業人口向城鎮第二、三產業轉移和實現農業現代化,使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強度則大幅度減輕,但到時,城鎮仍是小區域,農村仍是大區域,並且是第一產業基地和生態腹地。為保證城鄉協調發展,必須科學佈局城鎮,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和人口佈局[3]。
三亞市作為生態旅遊城市,從地理環境和農村腹地等條件考慮,應以中等城市為宜,嚴格控制城市規模,重點搞好基礎設施,加強綠化和美化。新擴大城區應以組團式發展,在其周邊的田獨、荔枝溝、羊欄等鎮和南紅農場為基礎建成衛星城鎮。其他各鄉鎮佈局上要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以旅遊和農副產品集散兩個主要功能為主導,根據本市小河流域地理特點,以流域為單元,在沿海地區重點佈局城鎮體系,並創造條件促進人口由山區向沿海轉移,以騰出廣闊的丘陵山區建設林業和發展農業。以城鎮帶動農村,以農村支撐城鎮,促進全市經濟的全面發展。
隨著農村城市化的進程和農村人口的度減少,為適應農村現代化,必須進行中心村佈局和規模規劃,搞好農村交通、通訊、能源、供水以及環境綠化、美化建設。具有生態意義的環境建設還有鄉村公路硬底化工程、農村生活垃圾包括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或環保產業化工程等建設。
(二)完善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強有力陸地生態支柱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調節氣候、淨化、美化環境和為人類提供多種生活物質等各種巨大的功能,保護並建設好林業生態體系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關鍵措施。本市林業建設的任務主要是完善林業生態體系。
1.加強丘陵山地生態林建設,提高林業總體生態效益 本市丘陵山地廣,但是據林業部門統計,目前本市真正以水源和生物保護為主的生態林只有039×104hm2,只占全市林地面積的298%,顯然,本市丘陵山地生態林面積嚴重偏少。因此,應盡可能增加丘陵山地生態林面積,使之成為本市林業的主體。應把現有丘陵山地上的次生原生林、灌木林,尤其是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丘陵地區的河流兩岸,水庫周圍的水源林都劃作生態林地,嚴格封山育林,恢復原生物植被,部分複林困難的坡地則應採取人工的辦法使其儘快恢復成熱帶雨林或熱帶季雨林,充分發揮其生態作用。
2. 完善城區風景綠化建設,以提高森林覆蓋率並美化環境 應從顯示本市熱帶生態城市和旅遊城市特色的角度,加強城市街道、公園、周邊地區、旅遊區和公路的綠化。為美化環境,在綠地建設中應多栽種樹冠大、濃蔭的熱帶闊葉樹種,至於棕櫚科樹種,除特殊地段外,一般只宜作間種、點綴之用,更應少種木麻黃和桉樹。有些地方可栽種熱帶果樹,也應以具濃蔭的果木為主,給人以陰涼和美感,又顯熱帶景觀。公園綠化應以樹為主,喬、灌、草相結合。如果把公園僅作草坪,不但生態效益低,浪費土地資源,也難以管理,因此不應提倡。
現有採石場應整治和綠化,嚴禁再在城區周邊和公路兩旁採石破壞自然環境。
3.保護和恢復沿海防護林,增強防災抗災能力 沿海防護林是沿海的“綠色長城”,應糾正把防護林地改建蝦池,或改成草坪的“自毀長城”行為。把濱海建築成石堤雖然美觀,但難以阻止海沙入侵,還必須經常花費大量人力進行清除積沙。把防護林改成草坪不但喪失阻擋風沙的作用,隨時受風沙肆虐,而且草地難以經受住海風和陽光的吹、曬,長期需要人工噴水養護,要耗費大量錢財,其生態效益又低,是“吃力不討好”之為,應儘快複建防護林。
4.調整、改造橡膠林,提高其經濟、生態效益 本市共有橡膠地192×104hm2,其中屬本市鄉鎮035×104hm2,國營農場157×104hm2。近20年來,由於管理體制的變更和橡膠市場的變化,部分橡膠疏於管理,致其老化、殘缺,甚至喪失生產能力。對這些殘次橡膠園必須調整、更新或改造,部分可改造成果園或經濟林地,部分恢復成林地,特別是水庫庫區周圍和河流水源地的膠園更應退園還林。
由於國營農場行政上屬農墾系統管理,地方和農墾的行政分割造成本市在生態環境建設的統一規劃和建設上的困難,應儘快研究解決。
5.重建沿海紅樹林,建成海上“綠色長城” 紅樹林不但是海上“綠色長城”,而且是多種海洋生物棲息、繁衍的場所,為加強對海岸和海洋生物的保護,應在保護好現有紅樹林的同時,在有條件的灘段實施人工栽種,擴大紅樹林分佈區域,重建海上“綠色長城”,並為本市增加海上觀賞景觀。
6.經濟林、果林和用材林體系的綜合利用和建設,以兼顧生態效益 本市地處熱帶,光、熱資源豐富。在發展經濟林、果林和用材林時,部分林地可以採用混種、間種的方法,建成多層次、多品種結合的混交林,充分利用光、熱資源。事實證明,多種經濟林、果林和林木若為純林並不適應生態環境,如果建成混交林,不但可提高地力,綜合利用土地資源,更能發揮其生態效益。
(三)建成自然保護區體系,保持生物多樣性
自然界各種生物也是重要環境因素。它們構成食物鏈,參與自然界物質循環過程和生態平衡。因此,保持生物多樣性是保持生態平衡的重大措施。
三亞市擁有熱帶氣候和多樣地形,適宜多種生物生長、繁育。但幾十年來,森林反復遭破壞,野生動物不斷遭濫捕、亂殺,珍貴植物遭濫采,近海漁類資源遭過度捕撈,紅樹林、珊瑚礁長期遭破壞,加上環境污染和農藥、化肥的大量施用,生態環境的惡化,使野生生物資源日趨減少,有的物種甚至瀕臨滅亡,生態危機。為保持生物的多樣性,恢復自然生態環境,必須在發展林業的同時,建成完善的自然保護區體系。
目前本市的自然保護區仍不完善,缺乏連續性,也缺乏嚴格、有效的保護和管理。因此尚不能有效保護生物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根據自然條件,應從本市北部山地,至南部濱海海域建立包括丘陵、山地、農田、陸地水域、海岸帶防護林、近海紅樹林、珊瑚礁及其海洋生物等各類自然保護區,既應注重保護區類型的多樣性,還應注重區域的連續性,形成自然保護區體系,使之不但能有效地保護植物資源,還能有效地保護移動性大的野生動物資源。應特別重視對多災多難的沿海防護林的保護,劃定保護區並立法保護。還要加強近海生物資源的恢復和保護,採取投放人工礁的辦法,為海洋生物提供庇護和繁衍場所,並盡可能利用人工礁把紅樹林、珊瑚礁和海島連成片,擴大海洋自然保護區範圍,以便有效地保護好海洋生物資源和環境。
建立自然保護區體系應採取行政手段和立法措施,加強管理。本市作為重要旅遊地區,可以在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的條件下,利用邊緣地區和風景點開發旅遊業。
(四)保護好水體環境,搞好碧水工程建設,建成水環境生態支柱
水體環境或稱水域環境,包括陸地水域和沿海海域。水資源被稱為“生命之源”。水域環境是重要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圈中兩大重要的生態支柱之一。因此,水環境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態建設。
根據土地詳查資料,本市水域面積72304hm2,只占土地總面積376%。但本市瀕臨浩瀚南海,具有良好生態屏障。水資源具有的環境容量和淨化力,與水面面積、水體體積、水質、流動性及生物條件相關。本市水域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陸地水域面積小,僅占陸地面積376%;本市地處海南島一隅,無外來水源,而且海南全島面積不大,本市地勢又呈南北傾斜,高差大,河流短促,降水形成地表徑流後即流人海洋,自然環境儲水能力低;城市周圍因圍海造地,水面不斷減縮;陸地水域和沿海海域都受環境(含漁船等)污染影響,局部水質惡化;濫捕酷漁、圍墾造地和污染使水域生態環境惡化,沿海魚類資源、紅樹林和珊瑚礁等水生生物群體受嚴重破壞。因此,水環境生態建設任務也十分繁重。
首先“保水應先保林”,建立森林生態體系是保護水環境的根本措施。地處海島環境的三亞市,以林保水更顯重要,沒有森林就難得有水源。因此,首先要發展和保護林業,以利保護水源。
第二,保護水體環境,並努力增擴庫塘和江河水面。首先應珍惜和保護陸地水面。在進行建設中應注意對水面的保護,不能隨便圍填。同時,要保持塘河,使水暢其流,提高生態效益。此外,盡可能增擴陸地水面,儘量利用山丘間小盆地、河谷地修建水庫、山塘,儲蓄水源。江河上應盡可能利用有利地形條件修建水閘或“水陂”,攔截河水,緩慢水流,增加陸地水面,以利地下水滲透,儲蓄地下水源,從而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和水域生態作用。
第三,整治好水體環境污染。要防止和減輕對江河和沿海海域的污染,保護好水質,以提高水體淨化能力和環境容量。
第四,保護好水源和水生生物資源。在水源地和有條件的水域,以及沿海海域要劃定和建立水源或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保護好水質和水生生物。
(五)切實保護好耕地,保證農業的持續發展,建成陸地生態體系的重要一翼
農業是保證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手段,同時,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也發揮著有效的生態作用,而且因單位面積作物的產量較高,生態作用十分巨大。作物生長過程中還能利用人畜糞便作肥料,“變廢為寶”,並參與淨化大氣、土壤和水體的作用,也是自然環境的“淨化器”。此外,作物光合作用還參與大自然的水循環,起調節氣溫的作用。因此,保護好耕地,保證農業持續發展也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一環。
全市農業用地達193×104hm2,占全市土地總面積1002%(含農田和果園)。當前,由於大量耕地被佔用,加上環境污染和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惡化了環境,嚴重威脅農業的發展,也是生態環境的隱患。因此,保護耕地,保證農業持續發展,已是生態環境建設的當務之急。要保護耕地,應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切實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建設佔用耕地占一補一制度。同時,要制定全市生態農業和高效農業發展規劃,建立生態農業和高效農業示範基地。此外,開發節水農業技術和提高生產效益。最後,實現全市農業無害化,農業產品綠色化生產。
(六)加強環境整治,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環境質量
在進行環境生態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環境整治。這是環境資源“開源、節流”的兩大措施,並發展環保產業,“變廢為寶”,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
環境污染問題已引起關注,並已採取措施加以整治。根據《三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綱要》的要求,到2005年,實現全市各項環境質量標準達標。隨著本市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遠期應將環境保護提高到新的高度,把清潔生產作為產業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工業結構與佈局的調整。為此,應逐步淘汰污染嚴重而治理成本高的工業企業,並重點在電力、建材、化工、輕工等行業和企業推行清潔生產,開展資源綜合利用,使環境質量有更大提高。
四、實施規劃的主要措施
(一)端正認識,克服偏向,積極投資建設
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關係國家和地方長遠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公益事業,也是一項綜合的社會建設工程,必須花錢才能辦得到。因此,必須克服“一切向錢看”,“有利人人爭,無利人人憎”,唯利是圖的傾向,捨得投資建設。同時,生態環境建設是區域環境佈局與環境整治相結合的景觀建設工程,主要是通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建成最佳的自然生態系統的過程,應盡可能採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方法設計和建設,但是,也必須應用傳統的、基礎的科學方法。因此,還必須克服急功近利,趕時髦等想法,要經過多年努力才能達到目標。
(二)統一領導,搞好部門的協調和科學規劃
生態環境建設涉及城鄉、土地及環境相關的各種部門和行業,必須統一領導,並依照部門服從總體的原則,在全市生態環境建設總體規劃的框架下,做到各部門的協調,搞好科學規劃。
為了能做到科學規劃,還應克服本市行政分割的弊端。同時,考慮到三亞市是以寧遠河為主體,還有三亞河、紅河和藤橋河等小河流組成的區域特點。必須以河流為紐帶,進行山、水(河流)、田和城鄉組成的河流流域生態環境綜合的治理和建設,因此,必須由市政統一領導,在總體規劃指導下,協調部門和區域(地方和農墾)進行流域環境整治和建設的總體規劃。
(三)組織強有力科技隊伍,做到科學工作科學實施
進行生態環境建設還要有相應配套的科技研究工作,因此,需要一批科技人才。在組織科技隊伍中,應吸取兩個教訓,一是因任務緊迫以致在用人上濫竽充數;二是捨近求遠,崇洋媚外,不求實際到國外招聘人才,造成科學工作不科學的教訓。應重視人才素質,無偏見地使用人才。此外,還要克服“長官意志”,為追求個人名利而大搞所謂政績工程,造成“建設性破壞”的不科學行為,保證科學工作科學實施。
(四)多方籌集規劃、科研和建設的必要資金
生態環境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才能保證實施。為此,首先要以立法為據,以保證政府主管部門和地方財政的正常拔款,同時,要從土地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籌集資金。此外,要採取優惠政策,鼓勵建立環保產業的投資,多方籌集建設資金。
(五)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
生態環境建設關係地區的形象和經濟發展環境的大局。因此,要進行廣泛、深入的科學普及宣傳教育,提高幹部群眾的認識。對中、小學生更要從小注入環保意識,自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參考文獻
〔1〕陳朝輝,魯爭壽.海南島的土地類型[J].熱帶地理,19822 (4);43-50.
〔2〕《三亞市農業發展規劃》編寫組.三亞市熱帶農業研究[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1-97
〔3〕陳朝輝.珠江三角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自然資源學報,199812(13):40-46.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ANYA CITY OF HAINAN PROVINCE
CHEN Chao-hui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ophy Guangzhou 510070 China)
Abstract: Sanya City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most of Hainan Island. In the last 20 years, it has reaped the first frui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hiddden troubles exist in forests, cultivated land is decreasing rapidly, wetland and waters are nibbled continuously, the environment in some areas is getting worse, the green spaces of the cities and town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and so 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e principal task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to set up a rational allocation of cities and towns, forming an urban and rural system with a fine cycle of economy-ecology; to set up a perfect ecological system of forest, making it into a strong ecological pillar of lan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waters, carrying out a clean water project; to protect cultivated land, so that to keep up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it is suggested to take some appropriate measures: invest m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ke good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departments, make a scientific planning; form a strong team of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raise necessary funds for plan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and deepen people s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Sanya Cit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system of forest; Clean water project; Sustain-
注釋:
〔1〕三亞市統計局。三亞市統計年鑒[R].2000:11-109 本文為2000年為海南三亞市編制“十五環境規劃”基礎上的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