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生態環境建設講座


  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環:生態環境建設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7年2月23日 第3版

  **本篇(一)至(八)共8篇文章為《珠江環境報》連載文章。

  控制人口增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好自然環境是保證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三大任務。而環境保護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防止和整治環境污染,搞好生態環境建設。對於前者,人們已有共識。對於後者,卻仍然被忽視,或尚未有全面的認識,存在的問題也較多。但是生態環境建設與防止和整治環境污染一樣重要,在某些地方則是更加重要。

  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95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達58261億元,為1980年的129倍,平均年增長率達186%。城鎮和鄉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3893元和1578元,與1980年相比分別增加787倍和726倍。廣東省毗鄰港澳,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更快。1995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達538172億元,占全國的93%。城鎮和鄉村人均收入分別為6850元和2699元,約為全國的176倍和171倍。但是,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從1980年至1995年15年間全國減少了650145萬畝耕地,相當減少了江蘇、安徽兩個省的耕地。在此期間,廣東省減少耕地共6501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的1576%,占全國減少耕地數的10%;15年間全國砍伐林木6億多立方米,相當於1952年全國伐木量的49倍,廣東省砍伐林木約4500萬立方米。1995年全國城鎮和工業廢水排放量達37285億立方米,工業廢氣123407億立方米,廢物645億噸。廣東全省工業“三廢”的排放量分別為全國的94%、54%和29%,均比1980年增加數倍。廣州、肇慶、韶關、梅州等大、中城市上空終年“霾氣沉沉”,一年之中難見幾回麗日藍空;街道滿是粉塵和刺鼻的汽車廢氣;許多城市河流成污水,已不能飲用。環境污染已大大超過環境的負載能力。雖然近年來環境污染的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並著手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生態環境的建設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的雖然有了認識,但由於眼前經濟利益的驅動,便視而不見了。

  廣州市要建設成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人民生活要有更大的改善。但是人民生活的提高不但只是以貨幣收入或物質享受來衡量的,文化科技水平、思想道德素養和生活環境質量等也是重要的內容。作為現代化同際城市來說,自然環境素質更加顯得重要。然而,良好的自然環境不僅需要整治好環境污染,更需要搞好生態環境建設;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就好象保持人的身體健康一樣,不但要防止病菌病毒感染,醫治病痛,而且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防病抗病能力。生態環境建設如同人們鍛煉身體,即是一種“治本”行為,它能增加環境因素的生態效應,提高自然環境的自然淨化能力,化解環境污染,保證自然環境的高素質和美感。生態環境建設主要包括下列任務:1.保護好農業用地;2.合理佈局城鎮和工業,建立合理用地結構;3.搞好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發展現代化農業;4.保護好生物資源,保持生物多樣性;5.加強林業建設和保護,建成生態屏障;6. 加強水體環境和水體生物的保護;7. 搞好城鎮規劃和建設現代城鎮等。

  為了保證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效,就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如應設置統一的、有力的管理機構,建立和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更重要的是要有黨、政足夠的重視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   

農田片片皆珍惜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7年3月5日 第3版

  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基礎

  農業生產作為第一性生產,即直接利用大自然的光、熱、水、二氧化碳和礦物質等生產出碳水化合物,不但對人類的生存提供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質,而且對人類提供適宜生存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以我省為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每畝耕地一年可生產出成噸糧食,或3-10噸甘蔗,或3-6噸的蔬菜等。在此過程中需要消耗數百公斤以至數以噸計的二氧化碳。“消化”空氣中大量塵埃,和“鮮化”了大氣,起了自然“淨化器”的作用;每畝農田每年可消耗數十噸人畜糞便或其它“垃圾”肥料,“變廢為寶”,又淨化了土壤及水體,起到自然“過濾器”的作用;同時,每畝農田要消耗大量水分;起到水循環和調節氣溫的巨大作用,不但是自然的。“空調器”,更有利於減少自然災害。因此,在有幾百萬人口的廣州市區內,不但要有白雲山,要有珠江水域,還必需保存有大片農田,才能保證有較好的生態環境。

  然而,由於人口的激增、城鎮的擴展,尤其是人們對農村城市化的誤解,導致政策的失誤,使生態環境的重要基礎—農業用地—有被吞沒的危機。自1956-1995年的39年間,全省已減少耕地114813萬畝,即減少了四分之一耕地。近10多年來耕地減速明顯加快。僅1990年-1994年四年裏,全省共減少耕地31728萬畝,減幅達84%,減速幾乎翻了兩番。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情況更加嚴重,從1992-1993年兩年就減少耕地125萬多畝,減幅近10%。更堪憂慮的是自90年代以來“撤縣設市”掀起的“縣市化”熱,又把“農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誤解為都要把農村建成城市,同時,一些人對升作“市官”興趣濃厚,每個市都要爭,建成“地級市”,甚至建成為國際大都市,而大搞房地產圈地,使城鎮規劃嚴重脫離實際,成為吞食耕地的“地老虎”。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規劃用地多達1萬多平方公里,加上鄉村、交通和其他建設用地,占地面積超過15萬平方公里,占全地區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以其用地規模,現有耕地仍不足用。這該是駭人聽聞的消息。這些規劃者們是否知道假如缺乏耕地,缺乏鄉村環境,城市也是難以存在的。只有城鄉協調,才能形成一個生態經濟良性循環的社會體系;可以這樣說,有足夠的農業用地並能可持續利用,是保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生態環境問題。嚴峻的現實,應該引起決策者們高度的重視:要生存和發展,應切實保護好農業用地!

  保護農業用地,首先是要嚴格控制人口的增長。這是最根本的措施。其他措施是:科學地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做到計劃用地和依法營地;端正黨風,克服“縣市化”和城市(鎮)規劃的弊端。在這裏要正確理解,“農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問題,一方面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同時,促使農村的人口向城鎮第二、三產業轉移,而決不是要把鄉村都建成城市;要完善土地管理法規,必須有一套完整的《土地法》以及《耕地保護法》;完善土地管理和監督機制,實施有效土地管理等。

  應該指出的是應使領導和群眾懂得:農業用地問題,不但是有關吃飯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問題,在建立用地結構、尤其是城市發展和建設規劃中,應非常認真的考慮農業用地的保護和農業結構問題,這一方面,也應從法律上得到保證。   

城是城,鎮是鎮!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7年3月26日 第3版

  合理佈局城、鎮是生態環境建設的根本性措施

  控制城市規模,合理佈局城鎮,是建立合理用地結構、協調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是搞好生態環境建設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城市是一定規模非農業人口和工、商業集中的地方。列寧曾說:“城市是經濟、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形成的,到今天的時代,一些地區已是城鎮林立,並且出現了特大城市和城市群,但是,從整體來說,城市畢竟應是小區域,是大區域的中心。只有城鄉並存,城市才能存在和發展,同時在人與自然界共存的大自然環境中,也即生物圈內,包括森林、植被、農作物和水生植物在內的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的主體。它們不但給人類和動物界提供生活物質,而且發揮其生態效應,保持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人類只能依其而生存,因此,人類社會應與之構成的環境相協調才能存在和發展。

  社會的發展出現了城市。但從生態系統來說,城市只是一個特殊的生態環境,它必須與鄉村,即泛指由林地、草地、農田和村落構成的鄉村環境相結合,才構成(相對的)生態系統。因為城市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城市生活和生產必須依靠來自鄉村的大量物資供應,同時,由它產生的大量“環境廢物”,即城市和工業的“三廢”又要靠鄉村環境“消化”掉。所以城市和它的鄉村腹地才構成了生態體系,城市要依鄉村而生存。城市越大,越需要更大的鄉村腹地。但是,自90年代以來,全國,尤其是廣東、山東、江蘇等省掀起了“撤縣設市”熱潮,出現了“縣市化”,所有縣都爭要稱“市”,而且都爭升格為“地級市”以至“特區市”,亂套所謂“城鄉一體化”的含義,把行政區域和城市的概念搞亂了。如果以此設“市”,並以“市”建設,很快便可以普及“省市制”以及“國市制”,但是,這並非人類的福音,而是我們的生態環境的大災難。這絕非聳人聽聞。在近年來的城市規劃中,城市規模令人咋舌,廣州市規劃面積是555平方公里,番禺市橋是180平方公里,增城荔城120平方公里,花都新華128平方公里,東莞莞城250平方公里,中山石岐擴大到400平方公里……。市轄下各鎮規劃面積也多達15~30、以至50~60平方公里。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成萬平方公里的城市規模,可居住上億城市人口,不談物質供應和可能出現的社會問題,僅從生態環境來說,它首先是剝奪了成萬平方公里土地對水分的滲透,對地下水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而且每個上百平方公里至數百平方公里連片的城市上空的大氣污染以及造成的溫室效應,其後果將不堪設想。城市越大,生態環境問題也將越多,社會對它付出的代價也將越大。

  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和理論考慮,合理佈局域鎮,控制城市規模,是搞好生態環境建設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也是一項迫不及待的任務。如果讓城鎮無序地發展,真的按“縣市化”的混亂格局去建設城市(鎮),將是對時代的犯罪,將會危害子孫後代。為此,各級領導,特別是決策部門的領導和城市規劃部門的專家,不但應該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而且應從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角度,也即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正確地理解城市的職能,城鄉的關係,明白什麼是“農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真正含義,在此基礎上搞好城鎮佈局和城市發展規劃。當務之急,應及早糾正“撤縣設市”的弊端,儘快“撤市複縣”,並在縣內建市,以縣轄市,把被顛倒的城鄉關係再顛倒過來,理順行政區域的隸屬關係,以利社會的穩定和地方的建設。同時,應切實嚴格地控制城市規模,限制大城市,特別應限制超級大城市的發展規模,並且,應在中央和省區的統一領導下,排除地方的干擾,獨立地、科學地進行城鎮佈局規劃,不但以地域職能佈局好城鎮,而且應城鄉結合,把城鎮佈局於鄉村山水之間;對於大城市則應以組團式地與園、林、田相結合,形成城鄉相間有序的相對完整的生態體系。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地域整體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並且有利於保證城鎮農副產品和工業原料的供應。另一方面,又有利於利用城鎮的經濟、科技和文化的優勢,促進農村腹地社會經濟發展,這樣才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同步發展。這也才是真正的城鄉一體化。

城外有鄉 鄉中有城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7年 月 日 第3版

  城鄉結合,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鄉村是自然生態環境中重要的“自然淨化器”城市則是產生生活和工業“三廢”的重要源頭,只有城鄉結合,形成有利於良性循環的城鄉生態~經濟體系,才能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有效地發展經濟。

  城鄉結合,就是城市和農村合理、有序佈局,使城市處於廣闊農村腹地的包圍之中,城市和農村形成生活物質和環境物質互相兼容,不但能促進經濟的共同發展,而且能充分發揮農村農業自然淨化環境的作用,保持城市環境的“鮮美”感。這也是“山水城市”的概念。這對於小城鎮,是不成問題的。象我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國,提倡發展小城鎮,既有利於促進廣大農村的城市(鎮)化,也具有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但是,對象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就值得深入研究了。目前廣州已有317萬城市人口,市區建成區達274平方公里。由於城區廣,市中心遠離鄉村和農業,城市環境已日益惡化。然而,到2010年城市規模還規劃發展到555平方公里,而且按城區發展規劃,將來城區將向北和向東地氈式的延伸。現在的200多平方公里的農村和農田將基本由水泥所覆蓋。到時,這555平方公里城市的上空將為廢氣所籠罩,並形成“溫室效應”,環境質量無疑將下降,人民的健康會受到較大的威脅,到時,這555平方公里土地將難以滲透來自大氣的降水,這不但使地表洪水澇漬加劇,而且還危及地下水環境,加重了自然災害。但是,如果能盡可能在控制城市規模的基礎上,進行城鄉結合的合理佈局,在城市建設中也注意生態環境建設,把連片的城市分成若干組團,使這些城市組團與農村密切結合起來,形成城鄉統一的生態體系,將有利於環境物質的交流並在治理城市“三廢”污染的同時,充分發揮城市周圍農業的生態作用,就可能造就較好的城市自然環境。這才是城鄉一體化的真正含義,當然其中也包括城市經濟的密切相關的內容。

  另一方面,在城鄉結合、搞好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合理佈局城鄉的同時,還應搞好農業生產環境的保護和發展現代化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生態效益。現代化農業有多種內容,但是與生態環境建設有關,最重要的是發展生態農業和“三高”農業。所謂“生態農業”就是建立具有良性循環的農業生產體系。在農業結構上就是農~牧結合、牧~漁結合、林~農~牧~漁或果~牧~漁結合的生產體系,以及種植上的水、旱輪作、間種等。林業結構中林~灌~草結合,漁業中的合理混養不同魚類等,也包括“無公害”農業等。“三高”農業中的高產農業,當然其生態效益也高,但是,“高效”農業就不僅是農產品價高的農業,也應包括“高社會效益”的農業,例如發展糧、棉、油等基礎農業就主要是“高社會效益”農業。

  在上述問題中,城鄉結合,合理佈局城鄉是生態環境建設的“硬件”,應加以廣泛宣傳,讓整個社會有所認識,並在法律上得到保證。現代化農業則是生態環境建設的軟件,但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請給它們一個家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7年4月9日 第3版

  建成自然保護區體系,保護生物多樣性

  自然界的各種生物組成了食物鏈,形成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關係,從而起到維持自然界生態平衡的作用。人類也處於生物食物鏈中,從自然界各種生物中索取生活物質,因此,保護好生物資源,保持生物多樣性,不僅對生態環境建設至關重要,也是人們生活豐富多彩的必要保證。

  但是,由於人口的增加,城鄉和工業的發展,森林不斷遭破壞,“三廢”污染和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尤其是濫殺野生動物,濫伐珍貴植物,使野生生物資源日益減少。在農業生產上,由於益鳥、益蟲和其它有益野生動物的減少,使病蟲害日趨嚴重。今天,交通空前發達,人類足跡已幾乎沒有去不到的地方,但這卻給野生生物帶來了災難。在我省,由於人們嗜好野味,使野生動物更遭厄運和浩劫。為有效地保護好野生生物資源,以保持生物的多樣性,必須全面建立自然保護區體系。

  我省於1956年在肇慶市鼎湖山建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以來,已先後相繼建立了新港、清溪洞、黑石頂、車八嶺、稱架、太平洞等20多處國家級、省級和地方的自然保護區,保護著數千種野生動、植物,其中,有不少為珍稀或瀕危物種。但是,全省20多個自然保護區面積僅523平方公里,只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029%,而且分佈分散,不但受保護的植物不多,對流動性大的野生動物更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護,而且由於經費不足,管理不善和社會治安不良,保護區林木常被偷伐,野生動物被偷捕偷殺以及任意挖山取土、石的現象時有發生,嚴峻的現實應引起各級政府的警覺,加強對生物資源的保護,要在鞏固已有自然保護區的同時,擴大保護區面積,並增設新的自然保護區。全省自然保護區面積應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7%以上,各保護區功能具有連續性,類型齊全,成為能較有效保護好生物資源,並能較好發揮生態屏障作用的自然保護區體系。

  根據本省自然條件,自然保護區體系可由下列幾類保護區組成:(1)以中山山地為主體的山區自然保護區體系。我省山地廣袤,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均有山地分佈,山峰海拔高程多達千米以上,地形複雜,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可以這些山地為主體,建立連續性的自然保護區,成為全省自然保護區體系的主體,並成為全省平原的生態屏障。(2)丘陵平原自然保護區體系。主要是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粵西雷州半島的沿海平原,其中有部分丘陵山地分佈,是這些地區難得的水源地或風景區,應在封山育林,發展生態林、風景林的同時,選定一些區域建立自然保護區。另一方面,可結合水源保護,對作為飲用水水源的水庫和丘陵建立水源保護區,並使之成為魚類繁衍之所。(3)海島和海洋自然保護區體系。可以利用一些無人居住的海島或大島中的林區建立海島自然保護區,同時,利用沿海海域建立海洋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如鹽沼自然生態保護區,水產生物保育區和珍稀海洋生物保護區等。(4)特殊自然生態保護區,如懷集燕岩金絲燕保護區、新會“小鳥天堂”自然保護區,石灰岩山區人口外遷以後也可以通過造林、護林、放養野生動物等措施建立自然生態保護區。

  建立自然保護區體系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應在全省進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統一規劃,逐步建立和完善。對此,應把這項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基本建設中進行投資,還應成立專門機構,加強建設和管理,更應完善立法,在法律上得到保障。自然保護區建立起來以後,可以把保護;科研和開發試驗結合起來,既是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保護基地,也可結合科研和教育同時,可以根據各保護區的實際,在嚴格保護和管理的條件下,適當開展資源開發,例如繁衍珍稀動物、繁殖稀有植物。部分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發展旅遊業。

營造起濃綠的生態屏障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7年5月7日 第3版

  森林是生態系統的主體,其生態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它不但能儲蓄水源,調節氣候,增加大氣中的氧氣,淨化空氣,並且能為野生動植物提供繁衍的良好場所,還能增肥土壤。發展和保護好林業,不但是生態環境建設的最重要環節,也是農業生產的最重要投入。

  然而,由於林業的經濟效益低,其社會效益又被忽視,加上體制上的原因、經濟利益的驅動;使其反復遭厄運,發展十分艱難。我國林業歷經1958年“大躍進”,文革時期的1968年和1978年體制變化等三次大破壞,元氣大傷,大大削弱了生態作用,加重了水旱災害。直到勸年代,林業才受重視,尤其是1985年省委和省政府作出了十年綠化廣東大地的決定,掀起了造林、種果的熱潮,使廣東省林業步入發展時期,到90年代中期,林業基本上得到恢復。但是,種種情況表明,本省林業並未盡人意,同時,有可能又一次進入災難性的時期,應引起各級政府的注意。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全省造林綠化達標存在“水分”,有些地區大面積邊遠山地並未造林綠化,有些地區連近山丘陵地也被留作“墾用地”而無綠化,故至今仍存不少荒地;其次是本省林地主要是以松、杉針葉林為主,桉樹林等為輔生態效益較低的林類,林業總體生態效益差;90年代以來,生態林建設已被重視,省林業部門提出發展40%的生態公益林和60%的商品林。這是一大進步,但同時,這一按比例的提法在一些山區被理解為利用丘陵山地發展用材林、經濟林和果林,部分難利用或難管理的山地稱之為生態公益林地,而放任不管。嚴重的問題還在於對“三高林業”的片面理解,以為“三高林業”就是一味追求林業經濟效益,於是,不顧林業剛剛恢復生機,又在大肆興辦大型造紙廠、板材廠,大面積種植尾葉桉紙材林。有些地方則在毀林改種水果、經濟林和其他作物,而不管其土地條件,甚至連水庫水保林也被毀。若不及時糾正,將是我省林業的又一次災難。

  另一方面,我省大部分城市的林業建設也並不理想。就廣州市來說,原市區內的樹木日益減少,而得不到補植恢復;白雲山風景區雖然有了管理機構,有了保護林業的法規,更有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但是林地被吞食並未能完全制止。甚至有可能受到“建設性”的破壞。眾所周知,白雲山是廣州市一塊難得的生態林建設寶地,被譽為廣州的“市肺”。筆者在80年代就建議,白雲山風景區應恢復亞熱帶季雨林的原貌,以提高其生態效應,同時可引種外地及國外熱帶、亞熱帶樹種,美化其林相,建設成生態風景林。近年來,白雲山林地的改造雖然已著手進行,大面積的馬尾松林已被砍伐,改種闊葉樹種,問題是改種的闊葉樹過多,為尾葉桉和馬占相思,有的成片改種杜鵑花,而前兩種樹雖然生長快,但樹木生長期短,生態效益也不高,後者僅是灌木,只能作為風景點綴之用,生態效益更低。如此大面積地引種低生態效益樹種和灌木草本花卉,是對白雲山這片林用寶地的浪費。

  那麼,作為生態環境建設重要環節的林業應如何發展?第一,要實事求是,全面落實宜林。荒山的綠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覆蓋率;第二,要全面進行林業用地土地類型和土地資源調查,並根據土地類型進行林業類型佈局規劃;第三,要十分重視生態林建設。生態林包括水源林、水土保持林、防護林、自然生態保護林以及風景林等,其用地是土地所在地理位置和土地類型決定的。第四,要建立完善的自然保護區體系;第五,發展商品林生產,要注意建設速生豐產林基地、經濟林基地和水果基地,提高用地效益。對發展類似尾葉桉紙材林等生態效益較低的林類,要選擇有利於土地保護的土地類型種植,不要一哄而起任意用地;第六,要按《森林法》規定搞好森林保護,有計劃伐林,保證林地覆蓋率。

  我省城市綠化和林業建設已是刻不容緩了。以廣州市為例,廣州要向國際化大都市方向努力就必須重視城市新區的綠化,同時更應重視老城區樹木的保護,損失樹木應及時盡可能回植、補植。綠化樹種要選擇生態效益高的樹種,並力求美觀,同時,要搞好樓房陽臺及周圍的園林建設。白雲山風景區一定要恢復成亞熱帶季雨林為主的林區,可以點輟一定數量的花草,可在道路兩側或選擇一定地段種植花草,但不應大面積栽種,部分山地可以劃作自然生態保護區,發展成森林頂級群落,既增加美感,又可提高其生態效益。

青山還需映綠水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7年5月7日 第3版

  生態環境建設不但要建設好青山、綠野,而且要保護好水體和水生生物,保證流水不腐,清澈潔淨。

  水體環境包括江河、湖泊沼澤、山塘水庫和池塘等在內的陸地水域以及海洋。水體環境是重要的自然環境因素,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圈整個生態系統中十分重要的生態支柱之一。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活物質,水體和土地一樣是最為重要的生產環境,為人類提供“取之不盡”的生活物品,因此,水被稱為“生命之源”;水資源及水域更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淨化劑”和“淨化器”。海洋的水由於蒸發作用形成水蒸氣進入大氣,然後隨氣流飄人大陸上空,受冷卻成雨水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徑流,彙集成河又奔向大海,在如此川流不息的大循環中,水把大氣中的塵埃、地表的汙物帶進了陸地水體,然後經沉積作用或化學作用以及水生生物的吸收、轉化等,起了大自然“淨化器”的作用,還大地和空氣以清新。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躍的環境因素之一,它在生物圈中所起的生態作用比森林植被的作用還巨大,因此,水和水域資源和土地資源一樣是人類最為重要的自然資源,包括水產業和海洋產業在內的水源產業也應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同時也是極其重要的生態支柱。

  水體環境有一定的淨化力和環境容量,其大小與水體體積、流動性以及水體生物鏈狀況有關。森林、草地、農田和水域是陸地生態系統中四大生態環境容量因素。但是,由於人口的激增,城鎮和工業的發展,不但耕地被佔用,不少陸地水域也被蠶食,在“大躍進”年代和“學大寨”運動中,尤其是在“以糧為綱”的指導思想下,不少水域被“造田”種糧而吞沒。由於陸地水域的減少,使淡水水源儲蓄能力降低,環境容量減弱,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來,環境污染加劇,不少水體受污染。濫捕酷漁又使水體中水生生物資源受破壞,這也是整體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特別是城市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問題是:陸地水域以及海洋受污染和水生生物資源受破壞已引起注意,但是陸地水域,特別是城市水域面積減少這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卻未引起重視。殊不知,保護陸地水域比保護森林植被還重要,保護好陸地水域及其生物資源,並合理佈局水域,也是生態環境建設的極重要的一環。

  此外,水域環境也是不少陸生動物的繁衍場所,在保持生物多樣性方面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為保證生態環境質量,必須保持自然環境的自然淨化能力,為此,除大力發展林業,保護好農田和發展高效農業外,還應把保護水域環境及其生物資源作為重要措施加以重視。

  保護水域及水生生物資源,首先要保證陸地水域面積比例,不但農田中應保持一定面積水域,城市中更應有一定面積的水域,而且要合理進行水域佈局,保持水流通暢,達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同時,要立法加強對水生生物的保護,建立水域保護區。目前,防止對水域環境的污染已成為一項迫不及待的任務,不但要整治好城市和工業“三廢”對水體環境的污染,對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地區不少農村水域的污染已甚於城市的狀況;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強整治、以保護水域的自然淨化能力。

生態環境建設措施談
原載《珠江環境報》  1997年5月21日 第3版

  生態環境建設與自然環境保護、環境整治是保持自然環境質量、保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這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由於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自然環境保護和整治已越來越受到重視,並採取措施付之行動。然而,生態環境建設的許多內容卻未被人們廣泛認識,或只作為一般的環境保護內容,未破重視。事實上,生態環境建設與自然環境保護一樣重要,甚至可以說更加重要,因為這是增加自然淨化能力,提高環境容量的措施。生態環境建設搞好了,一般不超過自然環境容量的環境污染,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消化”掉,保證自然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建設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農業用地保護,農業生產佈局和生態農業建設,林業建設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保護區體系建設,水域環境和水生生物體系的保護,城鄉和城市建設合理佈局,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等方面的內容,是非常複雜、廣泛、但又是條理分明的地域生態——經濟建設綜合工程。

  搞好這個工程,筆者認為應儘快採取下列重大措施:

  一、搞好宣傳工作,大力宣傳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要喚起全社會,尤其要喚起各級領導,充分認識當今社會搞好生態環境建設的目的意義、具體內容和建設措施。

  二、進行全民的生態環境建設教育,樹立民眾生態環境意識。各級學校在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中,也應增加生態環境建設教育的內容。大專院校環保、地理、規劃等有關專業應增設生態環境建設課程,培養生態環境建設人才。

  三、建立或增設生態環境建設管理機構,搞好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為落實生態環境建設措施,尤其是為保證各項建設工程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要求,各級行政部門必須相應地設立生態環境建設管理機構,從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審批監督各種用地工程,並實施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生態環境建設管理機構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機構,也可以與環境保護機構同為一體,稱為環境保護建設機構(廳、局等),但要分攤管理,因為環境保護不同于環境建設。關鍵問題在於政府應授予生態環境建設管理機構以足夠的權限,另一方面,這些管理機構應有高水準的知識和管理能力。同時,應避免目前不少管理機構“企業化”的弊端,不能讓管理機構去“自食其力”,使之成為開發部門或成為發“破壞環境建設國難財”的部門,只有這樣,才能實施有效的管理。

  四、設立生態環境建設科研機構。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綜合性的環境工程,應深入、全面地進行有關理論的研究,並從事必要的科學試驗。需要解決的有關問題還很多,如在各種生態環境條件下環境自然淨化力、環境容量、人口環境承載力等的定量研究,土地合理生態結構、城市生態環境模式以及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等的研究。此外,還有立法方面的研究。

  五、制定生態環境建設法規。為保障生態環境建設,必須對危害生態環境建設的行為進行制裁,因此,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態環境建設的法律法規。從現行法律看,目前城市規劃及其一些法規是有違于生態環境建設的,這是當今“合法”而無理地大量圈用耕地、水域等,造成土地浪費的原因之一,這些現象必須在制定生態環境建設的法規小於以糾正。

  六、進行合理的區域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和規劃建設。主要是根據生態——經濟良性循環的理論,也即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進行全區域土地利用合理結構的規劃。這是生態環境建設的核心,也是依法管理生態環境建設的。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