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序 二


  物理學上的“裂變”,指的是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其他原子核,並放出中子的過程。這是一個驚人的能量釋放現象。中國保險業伴隨入世的進程率先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潮,正在從體制、機制到產品、服務發生全方位的歷史性變革,這一系列震憾性的“裂變”,正在釋放出怎樣的市場能量和社會影響呢?

  《中國保險報》高級編輯趙健以22年的報人閱歷和全國惟一保險大報的職業位置,橫跨媒體和保險兩大行業,以獨特眼力觀察近5年來的中國保險業發展,進而作出分析與思考。閱讀《保險裂變》一書六編共100余篇富有動感的消息、通訊、分析、述評、評論、論文和演講,還有70多幅新聞資料圖片,可以幫助我們探尋中國保險業這一時段的發展軌跡,搜索保險“裂變”的能量釋放過程、效果和空間,設身處地感受一個朝陽產業在高速崛起時的興奮、苦惱與陣痛,從而推動中國保險業加快走向專業化、多元化和國際化之路。

  世界越來越小,市場越來越大。本書第一編《發展主旋律:全球化推動保險業崛起》,引導我們以全新的視角俯瞰一個朝陽產業的發展勢頭。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繁榮和發展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嚴峻挑戰。與此相應,保險業這一以風險為經營對象的特殊行業,近年來在我國迅速崛起,超常發展。作者作為一位專業報人身臨其境考察,仿佛置身於一列加速行駛的過山車上,伴隨熱烈而深沉的發展主旋律,在體驗速度快感和變化愉悅的同時,也感受到一種對風險隱患的心悸。

  本書第二編《改革重頭戲:國有保險公司浴血重生》,反映駛入發展快車道的中國保險列車,正經歷從計畫到市場的轉軌碰撞。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作為我國保險業火車頭的國有保險公司如牛負重,步履維艱,只有對體制、機制全面創新,才能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跨入新世紀以來,國有保險公司各自演繹了重組改制、海外上市的改革重頭戲。目隨作者跟蹤報導三大國有公司改革全程的筆觸,心之所感,既有“脫胎換骨”的震撼,也有“浴火重生”的快慰。

  成功的企業除了建立先進的體制、機制,關鍵是要有一大批企業家。放眼不斷專業化、國際化的保險市場,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視野開闊、善用人才、敢於決斷的公司高級管理者。本書第三編《巨頭面對面:中外保險大亨獨家專訪》,記載的是中國人保、中國人壽、美國利寶、加拿大永明人壽等7位國際知名保險公司掌門人的訪談錄。作者同他們平等對話,面對面交流,與之分享對大勢的判斷,對管理的把握,對經營的探討,對人才、產品的開發,對各種資源和關係的配置協調……旁聽這種高層對話,于人於己,豈不是一件快事?

  評論是報紙的旗幟和靈魂,這個界定在資訊開放的時代雖然褪去了一些政治色彩,但在對主流社會的輿論導向方面,評論的直接影響仍是其他新聞體裁所不可替代的。身處前所未有的保險業黃金髮展期,我們在感受黃鐘大呂般雄渾激越主旋律的同時,也會聽到夾雜其間的不和諧雜音。因此,發議論,講道理,分析大勢,針砭時弊,支持行業做大做強,這不僅影響到一個朝陽產業的科學發展,更事關治國安邦的根本大計和平民百姓的小康生活。本書第四編《論衡大趨勢:為行業做大做強鼓與呼》中的33篇評論、演講和論文,旗幟鮮明,直抒胸襟,表達出作者為保險業發展大造輿論的明確傾向和滿腔熱情。

  保險業的核心競爭力,說到底是服務品質的高低。加入世貿組織後,市場和生活日趨多元化,中外保險人同台競技,保險服務走向專業化、多元化。保險靠信譽,勝敗在服務。中外保險公司如何取長補短,為被保險人提供更好的產品?中資公司如何在服務的“面”和“質”上有大的突破,在服務水準上更上一個層次?這是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和解決的新問題,也是本書第五編《服務重信譽:競爭走向專業化多元化》的主要內容。

  面對全球潛力最大的保險市場,如何使全球最多人口的潛在保險需求轉化為市場需求?加強保險宣傳,普及保險知識,提高保險意識,在百姓與保險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這是全國惟一公開發行的保險大報義不容辭的責任。作者在本書第六編《報人談辦報:搭建行業資訊服務平臺》中建言,在資訊公開化和報紙產業化的進程中,《中國保險報》要伴隨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而發展,就必須創新體制,整合資源,走專業化跨媒體發展之路,為行業提供全方位資訊服務,從行業報發展為保險行業的資訊服務平臺。

  縱觀當今世界,沒有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不是保險業發達的國家。美國是一個經濟強國,同時也是一個保險強國,美國一個國家的保費收入占到全世界總保費收入的三分之一。相形之下,我國的保險業發展既處於初級階段,又具有巨大潛力。要促進我國保險業加快發展,加大保險在社會上的聲音、喚醒全民保險意識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我與兢兢業業專注於保險宣傳的作者多有接觸交流,對此均有共識。因此,當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將作者的保險新聞作品結集出版,並約我為之作序時,我很樂意寫下上述文字,是為序。   

  

     2004年8月於北京大學

  

  (孫祁祥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