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金融面對全球化挑戰


  聽“21世紀論壇”重量級人物論述經濟全球化,有關金融全球化的話題不絕於耳。

      從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斯文•桑茲卓姆、泰國前副總理威拉蓬•拉曼軍,到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其演說無一例外,不斷蹦跳著“金融浪潮”、“資本流動”、“危機”、“風險”、“機遇”、“挑戰”之類動感十足的詞語。

      記者聞其聲如臨其境,仿佛置身於一列加速行駛的過山車上,在體驗速度快感和變化愉悅的同時,也感受到一種奪人心魄的驚悸。

  金融全球化四大特徵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導致金融的全球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全球化一直是各國關注的熱門話題。

      以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為突出表現的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場的效率,對有效地配置資源、促進經濟繁榮功不可沒;另一方面,也給世界一些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失衡和金融不穩的更大風險。

      面對金融全球化這把雙刃劍,我們應該怎樣去認識它?

      金融全球化,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出席本次論壇的中國金融界三位演說者對其各有界定:中央銀行行長戴相龍認為,是指世界各國或地區的金融活動趨於一體化。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行長表述為:全球金融活動和風險發生機制聯繫日益緊密的一個過程。而另一位專家——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易綱則說,人們常常將全球資本的跨國流動稱之為金融一體化。

      毀譽不一的金融全球化,近10年來以其獨特的規律和影響呈加速度發展。它從哪里來?又將向何處去?

      曾在倫敦、紐約、香港等中資銀行工作多年的一位國際金融家分析,導致金融全球化的因素可歸納為三類:其一是實體經濟因素,指的是諸如貿易、直接投資(實業投資)、科技進步和跨國公司的發展;其二是金融技術因素,這主要歸因於60年代以來風起雲湧的金融創新;其三是經濟制度因素,這主要指的是80年代以來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只要生產在發展,技術在進步,金融全球化就不會停止。

      留美博士、曾任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案顧問的易綱概括,當前金融全球化趨勢有四個主要特徵: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度加深,金融風險的“傳染”效應增大;私人資本流動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力,大約占到全球資本流動的3/4;跨國銀行呈現出“全能化”發展趨勢,業務趨於綜合化;大規模的銀行兼併風起雲湧,僅1999年就發生了7起金融機構兼併案。

  鮮花與苦果同在

  網路技術和資訊產業的飛速發展,使得國際資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流量在全球流動。據戴相龍提供的權威資料,跨境銀行債權1992年約為2000億美元,1997年增加到9000億美元。國際融資總額1992年為2000多億美元,1997年增加到88萬億美元。1998年十大外匯交易市場日均外匯交易額已超過19萬億美元。

      金融全球化的增長拓寬了發展中國家獲得資金的管道,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斯文•桑茲卓姆笑盈盈地看到,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包括短期借款在內,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私人資本淨值在1990至1997年間增長了7倍,新興的東亞市場化國家,特別是中國,是這些跨國資金的主要受益者,而得益最大的首推跨國公司、跨國銀行和各種機構投資者。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鮮花往往與苦果同在。由於國際資本的流動越來越脫離實體經濟運行,導致資本大規模無序流動,金融動盪由此產生,終於引發了亞洲金融危機。

      談到最先發生危機的泰國,桑茲卓姆先生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泰銖的崩潰導致大量資金外流,商業銀行大批離去,在18個月內收支差減少了近1000億美元。三年後的今天,泰國前副總理威拉蓬•拉曼軍痛定思痛,語氣仍很傷感:“國外資本像開閘後的洪水一樣大量湧入發展中國家。一段時間過後,發展中國家這個盆地出現了嚴重的資本氾濫現象。一切被毀滅之後,盆地很快就乾枯了,乾旱隨之到來。”

      “乾旱”迅速蔓延到亞洲10多個國家,使其中一些國家的經濟轉眼倒退了若干年。中國雖然成功避免了這場危機,並以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確立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值得記取──由於全球金融的運行規則主要來自發達國家,同時,由於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不同,由於金融調控經驗有著巨大的差距,由於對金融動盪熟悉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存在差別,金融全球化的不利後果在發展中國家可能表現得更為充分,影響也可能更大。

  我們需要怎樣去應對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金融全球化帶給中國的不僅有機遇,更有挑戰。參加“21世紀論壇”的中國金融家對此形成共識:金融全球化不可逆轉,我們必須深化改革,趨利避害,循序漸進,“在接觸中完善”。

      一、促進國際金融體制改革

      戴相龍認為,亞洲金融危機的產生,是國際貨幣金融體制和有關國家政策缺陷相互作用的結果。他針對性地提出改革國際金融體制四條措施:

      要完善國際貨幣體系。全球化使單一儲備貨幣體系暴露出不穩定性,主要發達國家應負起責任,最大限度地減少主要貨幣匯率之間的波動。

      要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國際社會應儘快建立必要的制度和標準,抑制短期國際資本無序流動,對對沖基金、高杠杆機構和離岸金融中心實行有效監管。

      改進國際經濟協調機制。中國將繼續支持和積極參與20國集團的活動,並支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改革。

      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作用。一是對宏觀經濟基本面預警,二是在出現危機苗頭時提供國際流動性資金。

      一位國際金融家還主張創造條件,建立一個能夠使亞洲國家獲得公平地位,並能促進亞洲地區經濟繁榮和穩定的貨幣共同體。

      二、關注銀行業開放

      在2005年1月1日之後,外資金融機構在服務地域和服務物件上已與中資金融機構沒什麼兩樣。中、外資銀行競爭的焦點將集中於壟斷外匯業務、鞏固中間業務、爭奪優良的企業、吸引中資銀行的業務骨幹等方面,必須抓緊時間加快國有銀行的商業化進程,加快發展非國有銀行體系,迅速提高中資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在國有商業銀行行長們看來,中國銀行業應對外來競爭,除了可採納按國際慣例尋求必要的合理保護、細化對外資金融機構的管理等自我保護措施外,加強銀行服務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以產權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為核心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更是至關重要的。

      關於占我國銀行業絕對比例的國有銀行的商業化改革,易綱認為,首要任務是理清產權關係,建立有效的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同時加快進行不良資產重組。其次是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第三是調整現有組織機構,撤並無效機構,清理包袱。

      三、加快保險及證券市場發展

      保險業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構成。我國保險業發展雖快,但與國際同業相比還非常稚嫩,欲與外資保險巨頭競爭,需要加速培育一批經營先進、效益優良的大保險公司和保險集團,同時逐步實現保險資金運用的多元化。發達國家保險資金的運用率普遍達85%以上,而我國只有10%,應逐步發展包括壽險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允許壽險基金直接經營證券業務,以分散投資風險。

      我國證券市場的對策一是發展,二是規範。目前證券市場基本沒開放,但長期看,其市場開放將無法回避,因此高效率的監管不僅是現實的必要,更是長遠的需要……

  加入WTO,中國金融業勢必加速融入全球化。“21世紀論壇”雖已閉幕,但人們對於金融全球化的探討,將會更加深入。

  

  (原載2000年6月23日《中國保險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