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次創業


  如何最簡潔準確地描述中國再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前後聯繫呢?對於本報記者的這一求證,中國再保險公司總經理戴鳳舉沉吟作答:如果說,前7年的發展是公司的第一次創業,那麼,從現在開始的股份制改革則是第二次創業。

      這是羊年正月十二,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中國再保險公司2003年工作會議正在此舉行。休息空隙,記者約見戴總,就國務院剛批准的中國再保股改方案展開了一段對話——

  記者:   從除夕獲得國務院批准,到今天正式發佈,業內外對中國再保的股改方案猜測頗多。對於這份送給保險業改革之年的又一份大禮,您能擇要作一介紹嗎?   

  戴鳳舉:   好。簡而言之,就是將中國再保險公司組建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以投資人和主發起人的身份控股設立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信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年底前形成集團發展的基本框架,並開始實際運行;力爭在5年內把我公司建設成多元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再保險(金融)集團控股公司。

  記者:   知情者認為這是一個對中國再保的發展極為有利的方案。您認為這一方案有哪些特點呢?   

  戴鳳舉:   中國再保的股改方案勾勒出了民族再保險業的發展方向。首先,中國再保確立了走多元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再保險(金融)集團控股公司的發展道路。多元化的集團控股模式是國際保險、再保險組織模式發展的一種趨勢。中國再保要發揮集團公司的規模優勢,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作用,增強整體競爭力;要建立獨立於業務經營之外的管理監控體系,把自主的專業化經營與有效的內控機制結合起來增強抗風險能力。其次,股份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堅持國有控股,保持國有資本的控股地位,吸收外資和社會資金參股,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對現有資產、業務、結構和人員進行重組,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堅持先改制,時機成熟時再申請上市。特別是中國再保的股改方案堅持以再保險為主營業務,實行產壽再保險分拆改制,並發展直接保險業務。產壽業務分拆不但有利於優化配置資源,而且可以設立產壽險“防火牆”,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

  記者:   法定分保過去占中國再保業務量的95%左右。入世後法定分保業務逐年降低直至取消,是中國再保加快股份制改革的動力嗎?   

  戴鳳舉:   的確如此,壓力是可以轉化為動力的。根據入世承諾,從2003年起,法定分保比例每年降低5個百分點,2006年全部取消。由於法定分保政策的調整和再保險市場的全面開放,有可能造成中國再保的經營困難和賠付風險。對此,我們在去年2月9日召開的公司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改制轉型,把中國再保險公司建成多元化的國際再保險集團,是公司適應新形勢的戰略選擇,是應對法定分保政策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調動員工積極性、增強公司活力和競爭能力的最重要的舉措。這一關遲早要闖,否則就沒有出路。一年來,我們反反復複地研究方案,並請專家論證,上報待批,經歷了王國維概括的求知的三種境界。現在,方案批下來了,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股改方案是解決公司當前困難和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把我公司建成多元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再保險集團的最重要的保證,從而堅定實施股改方案的信心和決心。

  記者:   從第一次創業到第二次創業,怎樣抓住機遇,以強烈的責任感完成公司的股份制改革?   

  戴鳳舉:   自中保再成立到今天這七年,是我公司的第一次創業。七年來,公司改革與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七年的實踐,加深了我們對發展民族再保險業的認識,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從現在起,我們就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批准的改革方案,著手進行第二次創業。

      如何為第二次創業開好局?我認為從指導思想上有“七個必須”要做到:第一,實施股改方案,必須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第二,實施股改方案,必須珍惜機遇,真抓實幹。第三,實施股改方案,必須堅持標準,保證品質。第四,實施股改方案,必須加強學習和研究。第五,實施股改方案,必須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第六,實施股改方案,必須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各方面力量。第七,實施改革方案,必須牢牢把握發展這個主題。

      具體到今年的股份制改革任務,有四項工作要抓緊落實:一是抓緊進行審計和評估。二是制訂資產、業務、機構和人員重組方案。三是引入合格的戰略投資者。四是抓緊籌建,掛牌開業。

  

(原載2003年2月13日《中國保險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