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再”重組改制實現股權多元化


      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及旗下兩家新公司12月22日晚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揭牌儀式。當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中再集團總經理戴鳳舉等領導笑容滿面觸動新公司的司徽時,全場頓時燈光大亮,掌聲一片。這一舉動,不僅揭開了我國民族再保險業產壽險分體改制、集團化經營的嶄新一頁,也為今年國有保險公司完成重組改制劃上了圓滿句號。

      按照國務院批准同意的股份制改革方案,國有獨資的中國再保險公司重組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並以投資人和主發起人的身份控股設立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過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中再集團於8月18日正式更名,並完成內部機構調整和人員重組。三家子公司也先後招股組建。其中,大地財險已於10月20日在上海掛牌開業。中再產險和中再壽險此次與中再集團一同在京掛牌開業。

      據悉,重組後的中再集團註冊資本39億元,代表國家持有子公司股份並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同時負責法定分保存續業務、經營非主營業務及其它管理職能。中再產險主營財產險再保險業務,註冊資本8億元,其中境外日本東亞再保險占股10%,香港新鴻基地產保險占股625%,境內首都旅遊集團、福禧投資控股、上海怡達科技各占股10%,上海新華聞投資占股875%,董事長張泓、總經理蔣志喜。中再壽險主營壽險再保險業務,註冊資本8億元,境外日本東亞再保險占股10%,國際金融公司占股75%,新政泰達占股74%,境內福禧投資、天津泰心北信醫療產業、上海宜利實業各占10%,董事長姚和真、總經理馮宏娟。中國大地經營財產直接保險業務,註冊資本10億元,境外5家股東共占股10%,境內5家股東占股30%,董事長戴鳳舉、總裁蔣明。中再集團對上述3家子公司分別控股45%、451%和60%。

      對於中國再保重組改制掛牌,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認為是國有保險公司改革的又一件大事,為今年我國保險業的改革與發展增添了新的色彩。不僅對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培育和發展中國的再保險市場也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他在揭牌儀式上說,對國有保險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通過改革,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保險企業制度,是保險業貫徹落實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從根本上解決國有保險公司體制和機制等深層次問題,增強公有制經濟活力的必由之路。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和中國再保險三家國有保險公司深入領會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認真組織落實改革方案,在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下,順利完成了國有保險公司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通過改制和上市,提高了國有公司的資本實力,增強了償付能力,優化了股權結構,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中再集團總經理戴鳳舉介紹,重組後的中再集團將建成多元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再保險(金融)集團。針對因逐步取消法定分保比例可能造成的經營困難和賠付風險問題,中國再通過股改初步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三個子公司投資人,既有在國際上特別是在亞洲地區有一定影響、具備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外資保險與再保險公司,又有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實現了資本擴張;將產、壽再保險業務實行分業經營,既符合國際慣例,有利於監管部門對再保險業的監管,也有利於促進商業再保險業務快速發展,並為今後規範上市創造條件。在主營再保險業務的同時,經營直接保險業務,擴大了中再集團業務範圍,有利於提高整體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戴鳳舉透露,根據十六大提出的“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的戰略,中再集團已構建起金融集團的基本框架,邁出集團化經營的第一步。按照保監會批復的經營範圍,下一步擬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在有關法律法規範圍內進行資本運作,以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巨災保險等政策性業務,從多方面增強綜合實力。

  

  (與劉嶸合作,原載2003年12月23日《中國保險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