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個人理財 空間多多


  ——瑞士豐泰高層熱看中國保險市場

  中國加入WTO的長跑迫近“沖線”,從全球保險巨頭爭相投來的火辣目光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保險市場的新亮點。9月,本報記者隨中國記者團訪問瑞士豐泰人壽保險(WLP)時,該公司管理層人士熱誠發表見解:中國的個人理財領域空間很大,保險業有巨大開發前景。

      總部設在蘇黎世附近溫特圖爾市的豐泰人壽,是瑞士第二、歐洲第十大人壽保險商,世界排名第17位。據公司傳媒部總經理施奈爾先生介紹,這家成立於1923年的老牌公司,現管理1160億瑞士法郎資產,年收入150億瑞士法郎保費,去年收益59億瑞士法郎。公司在18個國家開展了業務,擁有7100名員工、8300家保險代理。

      以向個人和團體客戶提供人壽和養老保險服務聞名於世的豐泰人壽,順應國際銀行、保險一體化經營的趨勢,於1997年歸併于世界最大金融集團之一的瑞士信貸集團旗下,之後進行了系列購並投資活動。去年11月,瑞士豐泰人壽正式參股中國泰康人壽。當本報記者提問:“以豐泰的經驗,中國保險與銀行的合作,在目前分業經營階段可作哪些嘗試?”豐泰人壽首席財務官、執行董事阿達麥茨先生當即作答:“中國加入WTO後,在個人理財領域、銀行與保險開展諮詢服務和業務融合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對此我充滿信心。”

      這位38歲的首席財務官先生在香港工作過6年,又具體參與了豐泰入股泰康的運作,對中國保險市場有切身瞭解。他認為,分業經營不妨礙保險與銀行的合作。中國正在崛起巨大的個人消費群體,個人理財業務增長強勁,人壽是個人理財的重要內容,這一領域的金融服務前景廣闊。首先,最需要銀行和保險加強諮詢合作,雙方應利用熟悉各自客戶的優勢,為客戶提供從產品介紹到投資理財的全面諮詢服務;同時,也需要銀行、保險加強產品和業務的融合,比如客戶買房需要銀行抵押貸款,可以開拓人壽保單抵押業務,銀行、保險聯手提供優質服務,既能方便客戶,也能擴大業務。

      阿達麥茨先生提醒,影響當前銀保合作的,除了政策性因素,主要是銀行、保險過去聯繫較少,銀行對保險業務不熟悉,產品設計也受限制。這需要銀行儘快學習保險業務,也需要保險公司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更多新產品。

      有記者問,身為富有養老基金管理經驗的專業公司,豐泰人壽對中國的養老基金管理有何建議?豐泰人壽全球收益主管巴爾希克先生的看法是,最好交給保險公司或銀行這樣的專業機構來管理。因為人壽養老保險實際是資金的積聚和升值的過程,豐泰人壽作為瑞士全國最大的管理專業化養老基金公司,其價值鏈中的重要一環是“資產管理”,通過投資管理部、諮詢專家、保險經紀人、IT公司的合作,提供最佳投資組合和銀行保險一體化服務,來保證基金升值。對此,阿達麥茨先生笑稱,豐泰人壽管理的養老基金一直盈利,給客戶的回報能保證在瑞士法律規定的4%以上。

      談及與中國泰康人壽的合作,曾親往成都泰康分公司考察過的思諾先生認為是“在華合作的成功範例”。這位豐泰人壽歐亞區市場部的首席執行官評價,泰康經營注重客戶服務,尤其是電話回訪制度,與很多歐洲公司相比也毫不遜色;泰康實施了一個先進的法人治理結構來管理公司,其“AAA-”的地方資信評級使客戶持有信心。他感受到,豐泰樂於以入股和技術支援,與泰康建立優勢互補的戰略結盟,共同開拓當今世界最活躍、最令人激動的中國保險市場。

  

  (原載2001年10月9日《中國保險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