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形勢賦予新任務


  ——2002年新春評論之一

      春節前夕,北京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以空前的規格,從全局的戰略高度,為今年以及今後的金融業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方向。隨即召開的全國保險工作會議,首次邀請中外保險公司共同參加,對全年工作重點作出具體部署。這標誌,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金融業,進入馬年被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從新春伊始就呈現出一馬當先之勢。

      保險是我國金融三駕馬車之一。總覽今年保險業改革與發展的大局,六大要點十分醒目,中國保監會主席馬永偉將其概括為:深化體制改革,加快保險發展,防範經營風險,強化保險監管,擴大對外開放,培養引進人才。

      六句話,六六三十六字,可以說涵蓋了當前保險業管理與發展的主要方面。儘管保險工作千頭萬緒,各地各機構都有側重,但抓住了這幾條,也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就能把握全年保險工作的趨勢。

      分析不斷發展變化的宏觀形勢,至少有四大要素影響著今年中國保險業的走向——

      經濟穩定增長將為保險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儘管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但中國經濟仍一枝獨秀。今年我們繼續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配之以各項改革開放措施,將有力促進經濟保持增長勢頭,這為保險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

      加入世貿組織為推動保險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保險市場逐步開放,市場主體大量增加,業務範圍和經營區域逐步擴大,競爭將更加激烈,中資公司必須加快改革體制、轉換機制以增強競爭力,中資、外資公司在經營管理、技術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將更上層次,保險監管的方式、手段和效率也要加快與國際接軌。

      市場環境的改善將有利於保險業的規範發展。遵守世貿組織的通行規則,建立規範的市場秩序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今年,整頓和規範保險市場秩序工作將突出重點,一項主要內容就是打擊金融欺詐,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保險信用。修改《保險法》也已列入國家計畫,一系列配套法規將相繼出臺。依法管理、依法經營將是今年保險工作的一大特色。

      美國“9•11”事件的巨大損失給全球保險業帶來震撼的同時,也給了中國保險業以深刻警示,現代社會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我們不僅要增強風險意識,認識風險分散的重要性,更要重視對償付能力和再保險的監管,研究建立巨災風險應對機制。

      新的形勢,賦予保險業新的使命。全國保險工作會議部署的今年六大工作重點,就是保險業全年必須完成的六大工作任務,每一項都事關入世背景下中國保險業的改革與發展大局。如果國有保險公司不深化體制改革,中資股份制公司不在轉換經營機制上下功夫,我們怎麼與實力雄厚的外資公司同台競爭?如果不加快保險業發展,我們怎能適應經濟發展、社會保障和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並解決壽險利差損等保險業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不防範風險、不強化監管,我們如何去分散風險、保護投保人的利益,從而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如果不擴大對外開放,不培養引進人才,中國保險業如何融入全球化,並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勝?

      重任在肩,我們倍感保險工作在經濟全局中的分量。今年是我國加入WTO的第一年,也是實施“十五”計畫的關鍵之年,尤其是下半年將召開黨的十六大,為我們黨和國家的承上啟下作出歷史性決策。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重要年份,我們必須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堅定信心,以高度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貫徹落實好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把改革發展的步子邁得更大一些,困難估計得更多一些,措施制定得更有力一些,工作抓得更扎實一些,在去年保險業務增長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自覺地服從和服務於全國大局。這是保險事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和人民的重托。

  

  (原載2002年2月26日《中國保險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