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維護誠信 制止誤導

      2002年一季度全國保險業發展勢頭強勁,僅1、2月份,保費收入即達726億元,占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有的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到3月底已達去年全年的一半。這顯示在年初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保險工作會議之後,保險公司主動調整市場策略,積極開發適銷對路產品,業務發展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

      頭三月的保費增幅表明,我國保險業目前處於最好發展階段。但同時不可忽視的是,一些風險苗頭也正在暴露。從近來社會對保險的反映看,發生在壽險行銷中的某些誤導甚至是欺詐行為,已經招致保戶的不滿和輿論的批評,成為妨害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必須引起保險業高度重視。

      分析監管部門接到的投訴和媒體披露的案例,產生行銷誤導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既有某些壽險公司的某些行銷員,在銷售保險產品中片面誇大產品功能,誤導消費者;也有一些消費者因不熟悉保險知識而對保單條款產生誤解。兩者之間,前因是主動的,後因是被動的。

      保險以誠信為本,旨在分散風險。行銷誤導卻違背誠信,極易引發風險。從表面上看,行銷誤導引發的是保險公司和保戶的糾紛,或訴訟,或退保,損失的是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經濟利益。但實質上,一旦發生失信於人的個案,而後通過輿論的傳播失信於社會,給人以保險公司也不保險的誤解,行業的誠信形象受到汙損,保險將何以立業,更談什麼發展呢?至於因為失信產生糾紛而影響金融穩定甚至社會穩定,其危害就更為嚴重了。因此,我們必須從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維護保險誠信形象的極端重要性,並嚴厲制止行銷誤導行為。

      嚴厲制止行銷誤導,首先是各家保險公司要切實端正經營指導思想,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效益觀念。服務和效益是保險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保險業近年來正是依靠這一基礎而發展壯大的。但不可否認,確有某些公司不轉變經營指導思想,只求規模,不顧風險,不講業務品質,不及時制止行銷誤導行為。如果任其下去,壽險公司就沒有信譽可言,中國保險業也就不可能健康發展。中國保監會近年不斷加大整頓誤導客戶行為的力度,最近又下達緊急通知。要求各保險公司和保險仲介機構必須從有關行銷誤導的報導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查找存在的問題,切實做到誠信立司,規範服務,健康發展,切實維護保險業的信譽和社會形象。

      嚴厲制止行銷誤導,要大力加強行銷員管理,樹立先進典型,查處誤導行為。從1992年引進國外行銷機制,經過10年的艱苦創業,我國保險業已擁有百萬行銷員大軍,湧現出了眾多誠實守信、優質服務的行銷精英,他們是中國保險業加速發展的有功之臣。但隨著增員的加快,管理跟不上趟,行銷隊伍中也確實出現了一些誤導、欺詐客戶的害群之馬。為維護行銷員的整體形象,對誠實守信者,我們要及時表彰,大力褒揚(本報今天就特地在一版顯要位置報導了兩位元重誠信的優秀行銷員);對以身試法者,要採取堅決、及時、有效的措施,從嚴從重予以懲處,並追究有關公司分管領導的責任。

      嚴厲制止行銷誤導,治本之計是加強宣傳和普及保險知識,引導公眾理性消費。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的大國,保險市場潛力巨大,保險產品的開發方興未艾,廣大消費者從保險意識到保險知識都十分缺乏,需要花大氣力抓投保人的保險知識教育,讓老百姓和廣大被保險人瞭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被欺騙、被誤導。

  

  (原載2002年4月16日《中國保險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