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監管部門鼓勵金融業務創新


      金融監管部門權威人士上週五在北京的一次研討會上說,綜合經營是未來金融業發展的方向。目前,我國在堅持分業經營的同時,應鼓勵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相互合作,進行業務創新和相互代理。

      9月1日,國務院體改辦國際合作中心與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中國金融經濟新概念研討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三大監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到會並發言,就我國金融如何應對國際競爭進行探討。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潘碩健說,我國在目前環境下實行金融分業經營,可以防止金融風險交叉傳染,有利於提高專業化水準。但這一政策具有階段性,從將來融入世界金融市場考慮,當前可從六個方面推動銀行、證券、保險的業務合作。

      首先,銀行和證券可以交互行銷,共用行銷網路和客戶資源。

      其次,隨著電子網路技術的發展,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可以共用網路資源。

      第三,保險公司可選擇使用銀行擁有的客戶資源和資訊庫;銀行可以擔任保險公司的財務顧問和為基金提供託管服務。另外,保險公司還可以利用銀行的資金匯劃系統和網路清算系統。

      第四,保險公司可為銀行產品如消費信貸、個人按揭貸款及汽車按揭貸款等提供保險服務。

      第五,保單作為一種有價證券完全可以用於銀行貸款的有效質押。儲蓄存單如何和保險、基金結合也可以研究。

      第六,在融資業務方面,保險公司是銀行的存款大戶,將來可能成為銀行金融債權的主要投資者,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可通過拆借、債券回購、國債買賣等方式融通資金,提高雙方資金的流通性和收益。

      中國證監會副秘書長金穎說,我國目前只有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下一步將進行開放式基金試點。證監會和保監會正在共同申請,允許保險資金由試點的保險基金管理公司運作,直接進入證券市場從事證券投資活動。

      金穎表示將加快培育保險機構投資者,鼓勵基金管理公司大膽創新,設計符合保險資金特點的基金品種,更好地為保險公司服務。同時,可進行允許保險公司獨資或與其他保險公司合資設立專門的管理公司管理保險資金的試點,待條件成熟,可研究允許保險公司參與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更深入地參與我國基金業和證券市場的發展。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吳小平說,央行連續7次降息,全面揭示出壽險業的利差損問題,保監會果斷降低傳統壽險產品的保單定價利率,推動保險公司開發和銷售以投資連結保險為代表的非傳統壽險產品。投資連結保險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它實現了在我國現在的金融市場環境下壽險資產與負債的匹配,在增量上解決了困擾我國壽險業的利差損問題。

      吳小平認為,壽險產品的基金化,證明了金融產品的融合是當今世界金融業發展的趨勢。他建議不失時機地大力推動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拓寬保險資金運用管道,使保險公司成為資本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與段慶文合作,原載2000年9月5日《中國保險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