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决定加快推進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我省的深圳市被定爲全國的12個先行試點之一。我省三網融合的試點工作選在雲浮市,雲浮市政府聯合了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公司、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範産業基地等單位開展三網融合的試點,現初見成效,被省政府批準爲“三網融合雙向互動數字電視應用示範市”。
其它城市如廣州、南海、番禺、中山等,三網融合也步入實質性實施應用階段,各自都有不同的經驗。番禺區數字家庭20萬户應用示範試點工程實施方案已於2010年3月開始運作;廣州市將以亞運會爲契機,到2012年,要成爲匯聚華南、服務全國、溝通世界的國際信息通信中心;互聯網普及率超過90%,光纖到户覆蓋率50%以上,無綫寬帶人口覆蓋率80%左右,率先建成無綫城市,實現初步的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
我省的三網融合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都是比較初步的,有些還是低層次的,融合只局限在應用與營運層面上,這也是符合中央的先易後難的精神。隨着三網融合的深入發展,必然遇到一些帶有根本性的、深層次的、難以解决的瓶頸性的問題,其中一些可能需要中央統籌解决。但是,作爲廣東省,能否先走一步,先行先試,開始考慮這些問題。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
1.在三網融合的推進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技術、網絡問題,而是體制性的障礙
衆所周知,按照我國的管理體制,電信業務與廣電業務分屬兩大主管部門:工信部和廣電總局,它們是分業監管;分别擁有不同的具有行政壟斷性的權力,表現爲牌照、許可证、入網证等。而這些行政壟斷性資源之間互相影響,一方擁有後另一方只能跟從或高成本租賃,甚至目前依據某些部門條例是禁止對方進入的。
將要出臺的電信法(草案)明確規定:“國務院電信監管部門和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本法和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鼓勵廣播電視傳輸機構利用廣播電視網、通信網、互聯網等各種網絡從事電信業務;鼓勵電信業務經營者利用通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等各種網絡從事廣播電視業務”。鼓勵廣電和電信雙向進入,但在制度設計上仍然是各自爲政的監管體制。
三網融合明確了廣電和電信的業務可以雙向進入,但原則上還是電信管電話、數據業務,廣電管電視業務、增值業務。顯然,在三網融合趨勢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廣電與電信分業監管,直接妨礙了融合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國内大多數法律專家與技術專家都有共識,就是希望兩個基本法——廣電法(包括《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和《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與電信法融合,降低電信和廣電準入的門檻,允許電信和廣電的相互進入,特别是建立廣電和電信統一的監管機構,“三網融合”關鍵是監管體制的融合。建立科學的内容審查制度和電信業務管理制度,從而在法律法規上打破市場進入壁壘,使得三網融合的發展有法可依,本來這應該是國家層面要做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這一基本法與監管機制遲遲未能出臺,而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並没有静觀其變,雙方都在爲自己未來的發展暗暗布局。
我認爲廣東省是否可以先行先試,開始考慮這一問題。中國的三網融合目前仍存在障礙,特别是法律障礙。“美國、英國等國家都是通過先修改和調整法律,爲監管機構和監管内容的修改提供了法律依據,從而解决不同部門之間的衝突龢利益之争,推動三網融合有實質性進展。”從長遠看,出臺一部融合的電信法才是推進三網融合的根本保障。
2.目前三網的非真正互聯互通以及與此相關的網間結算不合理是三網融合重大障礙
所謂互聯網的“互聯互通”指的是,如果同一市場上存在多個運營商,則當不同運營商的用户之間希望進行聯絡時,在不同運營商的網絡之間建立有效連接,使不同網絡的用户之間通暢互訪,或一個網絡的用户可使用另一個網絡的服務與資源。而爲了達到不同運營商之間有效地運營和兼容,在網絡銜接處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使傳輸能在不同網絡之間平滑過渡。互聯互通的價值在網絡型基礎産業得到普遍顯現,實現效益最大化。按照梅特卡夫衡量法則,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户數的平方成正比而成本至多以綫性增長;因此在未實現互聯互通之前,某一個網絡的價值僅僅由自身的技術性能和規模决定;而在實現互聯互通之後,網絡的價值則是由三個因素决定:①網絡自身在傳輸方面的技術性能和運營規模;②網絡與其他類型網絡連接的緊密程度與穩定性;③網絡通過互聯互通所能獲得的其他網絡提供的虚擬傳輸能力。
目前,我國網絡互連具體的結算方式爲,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之間的流量對流免費,而對他們兩家之外的寬帶運營商實行流入/流出雙向收費原則。舉個例子説,鐵通寬帶用户訪問電信網絡,鐵通出錢,電信寬帶用户訪問鐵通網絡,還是鐵通出錢。對於處於三無狀態(無網絡優勢、無IDC、無國際出口)下的廣電運營商的處境就更尷尬,高額的結算成本,基本占收入的40%以上,廣電戲言“基本是跟電信打工了”。
在我國三網融合大背景下,廣電、電信雙向進入,無論是電信的“光纖入户”還是廣電NGB,寬帶成爲各運營商在三網融合背景下開展融合創新業務的必要基礎。爲寬帶市場創造公平的競争條件,形成均衡的市場競争格局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高我國信息化水平與信息産業競争力的必要措施。而從上述一系列非孤立現象可以看出,互聯互通以及與此相關的網間結算已經成爲我國當前三網融合的重大障礙,嚴重影響了寬帶市場公平平等的市場競争格局。
而從國外互聯網發展現狀來看,歐美等發達國家基本解决了互聯互通問題,構建了相對合理的網間結算規則體系。歐盟在現階段聚焦於基礎設施和接入網絡提供商的管制,保证公共網絡設施,特别是近期興起的超高速光纖網絡接入的共享與機會均等。而美國則將關注的焦點集中於應用和服務層面上的管制,歐美在互聯互通基礎上就網絡公平性、平等性等更深層次的探索,本質上還是爲了建立合理公平的互聯網市場格局。
3.標準不統一成爲三網融合另一重大障礙
三網融合涉及的標準有:網絡體系,協議,中間件,網絡産品,機頂盒終端,應用平臺等項標準。從技術層面講,首先要完成廣電和電信網絡的改造,使兩家目前不同體系的網絡,融合爲統一技術標準下的網絡;其次,是要有統一的網絡協議。目前由於三網融合對IP地址的需求,手機電視業務所産生的地址需求,和“三屏合一”催生的地址需求,采用的是IPv6技術,它可解决三網融合所需的海量地址問題,可惜目前這方面的目標還遠遠未能實現,將大大影響三網融合的進程。
另一個大問題是廣電網絡的接入網絡本身的雙向改造,其改造方案、建設規範、産品選型等都不統一,各地都根據自己研究的程度采用不同技術進行雙向改造。目前主要的技術方案有五個:(1)基於EPON的FTTH(基於以太無源光網的光纖到家)、(2)基於DOCSIS標準的CMTS(電纜調制解調器)、(3)EPON+LAN(基於以太無源光網的局域網)、(4)EOC(基於電纜的以太網)以及真寬帶通信、(5)Cablengine(纜擎技術)等。我省早期采用大多數方案爲基於DOCSIS標準的CMTS,目前爲EOC,進一步應該是Cablengine纜擎技術而最後到達基於EPON的FTTH。這樣衆多的系統與設備互聯,還存在許多技術與運營管理的問題。
業務的開展對中間件的需求也越來越强烈。NGB的主要技術特徵是高帶寬的IP網絡、完全交互的業務,隨着網絡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無綫互聯網絡的帶寬也越來越大,目前的3G網絡上都可以流暢地傳輸視頻,而LTE等更大帶寬的網絡正在測試、商用前景可期。不同業務可以在無綫移動多媒體終端、以及數字電視機頂盒或電視機屏幕上以相同方式呈現給用户。數字電視中間件技術已經發展成爲需要支持不同多媒體終端平臺的軟件技術體系、支持多語言應用、支持不同的網絡協議、支持多種媒體格式、支持來源於不同信道的業務,正成爲“三網融合”環境下的中間件平臺特徵。
4.實現三網融合所需資金缺口還相當大,很大一部分資金只能來源於各地的財政補貼
如果要真正形成全國有綫一張網且用户全部爲雙向交互,需要進行有綫網絡的雙嚮化改造、運維管理系統的提昇、前端終端設備的改造等幾個核心工作。假設各項改造涉及用户1.7億,每户雙向交互機頂盒的改造成本按500元到600元計算,所需資金高達850億到1020億元;網絡雙向改造方面,按照每户平均成本500元到800元計算,投資額度爲850億到1360億元。上述兩項需要的資金量高達1700億元到2380億元,除此之外,各地還要對其前端系統、軟件系統等方面進行投入。中國工程院數據顯示,未來5年到10年内,三網融合基礎網絡建設的投資缺口將達到3000億元,如果算上數字網絡雙向改造、NGB網路建設、機頂盒昇級换代,所需投資缺口可能翻番。
據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2010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數據,2009年有綫電視行業總收入僅爲418.85億元。在國家未大規模投入及相關政策未放開的背景下,各地廣電企業想要積極推進三網融合試點,如何解决如此巨大的資金缺口,將直接考驗三網融合的進程,因此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去籌措資金。
二、幾點建議
1.三網融合的關鍵在於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帶來增量,才能實現共贏
三網融合不是零和博弈的遊戲,絶對不能看成是廣電和電信部門的利益之争。如果没有增量,那是没有任何意義的。面對三網融合未來三年帶動投資和消費的六千多億市場,光設備生産商、光通訊設備製造商、有綫網絡運營商、内容提供商、接收終端製造商等行業一定要注重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特别是融合類新業務以及跨行業交叉領域的一系列技術業務方面的創新。要積極開拓新業務,新技術,新的管理模式,才能爲三網融合的發展提供後續的動力。
2.在我省率先設立三網融合的立法與管制機構
建議將正在制定的電信法和廣播電視法兩法融合,降低電信和廣電準入的門檻,允許電信和廣電的相互進入,特别是建立廣電和電信統一的監管機構,“三網融合”關鍵是監管體制的融合。在符合正確的道德意識形態基礎上適當放開廣電領域,並建立科學的内容審查制度,從而在法律法規層面打破市場進入壁壘。
建議借鑒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與臺灣的經驗,在國家層面成立一個獨立、統一的監管機構,對我國信息産業進行統一協調監管,監管範圍從電信和廣電統籌考慮。
目前中國臺灣相關監管機構正積極推進“電信係”與“廣電係”四套主要法律的融合與統一。實現“四法合一”後,三網融合將從根本上實現徹底的“有法可依”。近期將通過修訂相關法律,打破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界限,加速推動三網融合進程。
3.加快開發三網融合的進一步應用,以下三個方面值得充分關注
(1)電力光纖到户智能小區試點工程。電力光纖網絡到智能小區用户後,可承載三網融合的業務,包括上網、音視頻與數據傳輸、高清電視、IPTV等。利用電力網絡實現基礎設施,大幅降低“三網融合”實施成本。電力光纖網絡是電信網、廣電網的另一潜在的强力的競争對手,其物聯網應用拓展將至生産過程監控和用户服務兩大方面。其中,生産過程監控方面極具潜力的應用包括輸電綫路實時監控、現場作業管理、設備維護與防盗等;用户服務方面,能够對家用電器進行遥控管理的智能插座、能够收集水電煤表讀數和其他便民信息的智能交互終端將逐步得到廣大居民的認可。國家電力公司將全面推動電力光纖到户試點工程,將有14個網省公司的20個城市開展試點工程建設,共覆蓋約4.7萬户用電客户。在北京、上海、江蘇無錫建成我國首批電力光纖到户智能小區示範工程,目前,我國電網已經覆蓋了大部分家庭,而互聯網的普及率僅有30%,有綫電視的普及率只有40%,電網的覆蓋率遠遠大於互聯網、電信網和有綫電視網。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旦國家電網手中的這根通達率最高的電力綫解决了傳輸技術層面的難題,再有突破政策層面的相關限制或者采取與廣電、電信進行合作的模式,其競争的威力並不亞於各地有綫網絡。
(2)物聯網(Internetof Things)與雲計算(cloudcomputing)。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别(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换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别、定位、跟踪、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被稱爲繼電腦、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産業第三次浪潮,具有龐大的市場和産業空間。賽迪顧問認爲,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五年内年均複合增長率將超過30%,市場前景將遠遠超過電腦、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單個市場。
物聯網的發展不僅依賴於傳感技術等的進步,更依賴於網絡的發展。物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網絡範圍的延展,而三網融合將進一步推進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網絡覆蓋範圍,因此三網融合可以爲物聯網相關業務的開展奠定更堅實的網絡基礎。從服務對象的角度來看,物聯網就是將互聯網的概念由人擴展到物。服務範圍的擴展,將使業務流量迅速增長。物聯網的發展需要三網融合,物聯網的發展離不開三網融合的支撑。
雲計算是一種基於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裏,成千上萬臺電腦和服務器連接成一片電腦雲,雲計算具有高達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麽强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用户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用户不需建立計算中心,不需購買系統軟件,只需向雲計算服務商交服務費,具有按需付費、降低成本、隨時隨地、節能减耗等優點。“雲計算”與物聯網密切相關,是支撑物聯網”後端”的關鍵。
據IDC調查顯示,未來五年IT企業支出將成長近三倍之多,預期2012年雲計算市場規模可達420億美元。當前企業導入雲計算已逐漸普及,并且有逐年成長趨勢,估計在2012年,企業投入在雲計算服務的支出將占整體IT成本的25%,甚至在2013年提高至IT總支出的三分之一。
據知名調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業務與現有互聯網業務的比例將達到30∶1,尋址空間也可能從60億擴展到500億乃至上萬億的機器和物體。盡管是否實現每個物體的IP尋址還存在學術争議,但IP空間的不斷延展是一個不争事實,物聯網相關業務對IP地址的需求非常巨大。
目前推動物聯網行業發展的重要市場主體爲電信運營商,而電力行業是電信運營商物聯網相關應用最早、最成熟的行業客户。隨着國家電力涉足“四網融合”和物聯網,二者將呈現出“競合”關係。但真正實現資源整合爲時尚早、仍需各主體的充分協調和政府大力推進。應用方面,預計國電將逐步拓展智能用電小區/樓宇、全電氣化交通系統及充電網絡等方面物聯網應用,在與其自身業務優勢結合緊密的細分市場具有獨特優勢與競争力。但在與家居、電力弱相關的物聯網應用場景中,國電相比電信運營商對用户的掌控能力十分薄弱,因此二者具有形成互補合作的條件。
(3)高校校園網建設在三網融合發展。高校應該是最有條件率先實現三網融合的單位之一,國家“863”計劃“十五”期間重大科技工程項目“高性能寬帶信息網‘3Tnet’”,爲以三網融合爲核心的新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以互動新媒體爲核心的現代服務業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爲了讓用户體會到三網融合所帶來的超凡體驗,建立校園網的視頻雲服務,利用P2P技術建立實驗網絡讓學生用户通過網絡點播高清電視,實現互動;同時爲院係的科研實驗提供雲計算的平臺。三網融合以後物理層、應用層、業務層應用都將得到一個飛躍的發展。融合之後將减少維護部門,節省投資,但却能擴大網絡的影響力、擴展應用範圍、增加業務種類。不斷探索自己的融合發展方向是未來高校校園網所要思考的問題,各個高校校園網應該結合自身特點走出自己的三網融合的道路。
4.認真考慮我省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如何建設,在規劃時應首先考慮如何實現與電信網的互聯互通,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根據廣電總局科技司發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工作組,NGB網絡的全國推廣建設方案將出爐。按照廣電總局的規劃,到2015年建設規模化的覆蓋全國的運營網絡,單用户實際接入速率達到100兆,達到與電信網平等競争與合作的水平。參考中國移動的傳輸網投資規模並考慮廣電傳輸網絡節點數量,廣電傳輸網絡投資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而接入網絡的建設也會形成至少500億元左右的投資規模。這意味着廣電將在未來5年内要建成一張與電信同等水平的骨幹網和接入網,這一投資巨大的網絡,在規劃時,應首先考慮如何在物理網絡上如何實現與電信網三網融合,互聯互通,應組織專家進行論证,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5.三網融合的推進要力争達到技術的先進性、業務的多樣性和内容的安全性的“三性”標準
組織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産業部門積極參與國家三網融合各項標準的制定工作,包括網絡體系、協議、中間件、網絡産品、機頂盒終端、應用平臺等項標準。通過研究標準,掌握部分關鍵技術,形成自有知識産權的技術與産品。要十分重視編解碼和分發技術的研究與標準的制定,達到20年不落後的要求;在業務的多樣性方面,三網融合不能局限於視頻業務,應把發展的眼光放在多媒體、多業務上面,注重多種應用。
目前我們在有綫網絡的雙嚮化改造方面盡快形成統一的建設規範和技術標準,這對三網融合的前期工作和廠家推出更好更高效的産品有利。爲此,必須加快全省有綫廣播電視網絡建設整合;加快電信網絡的昇級改造;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相關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發展;加快建立適應三網融合的統一技術標準體系。
6.盡快成立我省三網融合專家組
專家組的任務是:掌握國内外動態,結合我省實際爲進一步發展我省三網融合出謀獻策,爲三網融合的網絡建設、改造、規劃、應用、運行等方面的提供諮詢、論证。專家組的組成應包含法律界、經濟管理界、計算機、通信、網絡等各方面的研究、工程設計、産業專家。
2010年12月23日
(葉梧: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