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部分領域人事制度改革的建議

  廣東是人才大省,早在上個世紀,廣東便首開中國現代科學、學術之先河,出現了一大批走在全國前邊的科學家、大學者。改革開放以來,廣東自身出了不少,也引進了不少科學家與學者,他們對廣東的經濟騰飛,對建設廣東文化强省,功高至偉,但人事制度的滯後,明顯在制約這批人才的發展,因此,改革、完善當前的人事制度,使之人性化、科學化的根本,仍在於以人爲本。爲此,謹建言:

  一、制定任何人事制度,實行任何用人措施,都要立足於人性化,以人爲本,而不要把人事工作异化爲某種程序、某個條例。程序與條例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當他們在執行時與人性化相扺觸時,那就應該適時修正,而歸根到底,程序與條例,本質也應是人性化的。制度建設,更應該是以人爲本。

  二、以人爲本,應以人盡其才爲終極目標,讓不同類型的人,各安其位,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當前,高校中理工科人才可上至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但文科却没有,廣東要建設文化强省,高校的文科人才已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廣東至今未啓動文科評定一級教授或資深教授、終身教授的工作。而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漢以及若干省會的大學,尤其是985大學與211大學,許多年前就早已開始了這項工作,並得到了教育部的批準。廣東也有中大、華工兩所985大學,以及多所211大學,却一直没有動静。去年初,中國人民大學不僅對在職教授評了10多位一級教授,還補評了9位退休的一級教授。其實,廣東教授中,在其所在學科居全國前列者亦不乏其人,不可能不如其他省份,尤其是面對港澳大學多年形成的終身教授,更未必遜色,否則,如果一刀切,這些人年富力强,德高望重,在所在學科始終居領軍地位,很可能就面臨不能招博士、碩士並强行退休等一系列問題,不能發揮他們更大的才幹。文科畢竟與理工科不同,需要長期的積累與鑽研,大器晚成,剛有成就就要退下來,殊爲可惜。人才使用應與國内相關政策接軌,也應與國際接軌。

  2010年8月9日

  (譚元亨: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